常識的讀後感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者一段視頻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常識的讀後感,歡迎大家查閱。

常識的讀後感

篇一:常識的讀後感

什麼是教育?懷特海和愛因斯坦說:“忘記了課堂上的一切,剩下的纔是教育,”那什麼樣的教學內容能夠經受住歲月的淘洗沉澱下來伴隨孩子成長呢?“李的政濤說:”這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內容有沒有跟學生的生活聯繫起來。“這就提出了教學內容生活化要求。

陶行知先生認爲:”教育必須是生活的,一切教學必須通過生活纔有效。“蘇霍姆林斯基一週兩次把學生帶到野外去,到”詞的源泉“去旅行,他把這稱爲”藍天下的學校“”快樂的學校“。他曾說:”寧靜的夏天拂曉,我跟孩子們感覺和體味到朝霞、拂曉、閃爍、天涯這些詞在感情色彩上的細微差別。“學生對這種直接觀察生活的學習充滿了情趣,提高了學習興趣,不僅體驗到生活的經驗,而且還獲得了美感經驗。”

想讓更多的教育內容在學生的世界中剩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讓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溝通,讓躲在象牙塔內的知識走進學生的現實生活,當然這不是說把所以的課堂都搬到大自然中去,因爲對於我們的教育現狀來說不切合實際的。

不過,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和基礎,是知識的海洋,生活中處處皆學問,這就要求教師具有一雙慧眼活用教材,以課本爲原點,以課外實踐爲憑藉,向學生的各個領域開拓延伸。記得有爲老師在教學《趕海》這一課時,爲了讓孩子體會動詞的妙用,也爲了給孩子的童年留下一件趣事,便在班級了舉行了包餃子比賽,讓學生自己揉麪團、擀麪皮、調菜餡,還找動作嫺熟的同學示範包餃子的動作,並介紹要點,一系列動詞便應運而生了。有了這樣一個活動,相信“趣”字也會在學生的心中紮下了根,或許很多年以後,他們依舊會記得那自創的奇形怪狀的餃子,會記得因好奇而調製出的五味夾雜的餃子餡的味道,會記得滿教室飛舞的麪粉。

教育內容的最終源泉來自於日常生活,一切兒童生活中的材料都可能成爲教育內容,形成一種普遍而流動的教材。教育內容還必須回到兒童生活中,讓兒童在生活中體驗教育內容的價值,所以教師要隨時隨處利用學生活中的種種事實聯繫他教育常識讀後感們真實的'環境和經驗尋找生活與教學的結合點,讓生活成爲學習的教材。記得有一次班級裏的黑板擦壞了,想到小時候上學時用的黑板擦都是學生自己縫製的,便集中生智,口述了黑板擦的縫製方法,讓他們回家自己嘗試一下,要求美觀實用,這樣不僅能有黑板擦,還能練練他們的手工。第二天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有的同學爲了找到漂亮的花布把自己的牀單絞了,有的找不到棉花,竟然偷偷的剪開了自己心愛的羽絨襖。針對這件事,我們在班裏開展討論會:做事情要用合理的方法三思而後行。這樣就把生活中的事件和“先思後做”的教學內容相結合。

教學內容要生活化,要滿足學生生活的需要,喚醒學生生活經驗,讓學生從生活中理解知識,並將知識運用於生活,發揮知識的教育價值,讓它真正變成具有生長力量和教育力量的知識,就如我們的校訓所言,讓孩子能夠擁有生活的力量。

篇二:常識的讀後感

讀了李政濤老師寫的《教育常識》一書,感觸頗多。它讓我認識到尊重教育常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閱讀中,不斷引發自己對教學的深層次理解,思考。不斷產生共鳴,讓靈魂不斷得到洗滌。現結合我校課改實際,把最有感觸的地方總結一下。

第一, 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學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是互動生成的過程,課堂就不屬於老師的“一言堂”,而是師生共享,共有,共在的課堂。所以,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要讓課堂教學回歸教學的本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把課堂還給學生是最核心的要求。

首先,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或提問,或閱讀,或思考,或練習。自由時間是豐富學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條件。我們要使學生的生活中不單單隻有學習,還要學習富有成就,那就要給學生自由時間。

其次,把空間還給學生。打破“教堂式”,“秧田式”的教室空間格局。轉而以小組爲單位採用類似圓桌式的教室空間格局,在這一格局裏,教師可以自由穿插其間,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與其互動。學生也因爲活動空間的擴大,得以和前後左右的同學互動交流。從而形成一種網狀互動的交流狀態。

再次,把權力還給學生。它涉及提問權,質疑權,評價權,工具權和總結權等等。把提問還給學生,爲的是發揮兒童好問的天性,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問題,同時不斷給予引導,提升提問的能力和質量。一方面,老師要從指導學生有良好的提問習慣做起。此外,老師還可以從語言表達的角度,引導學生學會用準確,簡練的語言來表達問題,不僅要自己講得清,還要讓別人聽得懂。

第二, 把質疑還給學生。改變學生對書本,教師和權威的迷信,盲從,養成質疑問難的意識和習慣,把習慣性的不假思索接受現成結論,變爲自己對已有觀點的習慣性質疑追問。爲了把質疑權還給學生,老師首先要相信學生有質疑的興趣,需要和能力,這是不可沒有的前提。

第三, 把評價權還給學生。以往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的評價,主要是由教師作出的。學生也因此形成了對教師評價的期待和依賴,教師評價成爲學生獲得自我認識的源泉。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必須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相互之間評價,教師則暫時隱身在後,不急於評價,不以自己的評價替代學生的評價,同時需要對學生的評價語言,評價方式做恰當的引導,以提升學生的評價能力。

第四, 把工具權還給學生。這裏的工具權指的是學習方法。它不應該只是老師提供的,更應該是學生主動去發現和建構的。老師應該爲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對學習內容自主選擇,運用甚至創造學習方法的權利。

第五, 把總結權還給學生。一堂課上下來,到底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這些問題過去往往是由老師來總結的。其實更多是老師在總結自己教了什麼,而不是總結學生的學。老師可以嘗試在課堂上留點時間,讓學生自主總結本節課的收穫,這種總結也有利於將學生的“學”與老師的“教”進行對照,看看自己教的和學生實際學的差異,以此對教學效果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

當時間,空間和權利都還給學生的時候,課堂就從封閉走向了開放,它放出學生的問題的同時,也放出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的創造和學生的差異,歸根到底,是釋放出了課堂的生命力。

以上《教學常識》這本書中所提出的觀點,和我們的課改理念和做法不謀而合。此書值得我們每一個老師細細閱讀,細細品味。就像書中所言:“生命的歡愉之一,來自於對常識的尋找和運用”。

篇三:常識的讀後感

參加教學工作近二十年,從上到下到喊着要創新,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師生關係,課堂結構等等。讀了這本書讓人恍然大悟,有時爲了新我們完全的連最基礎的常識都丟了。很多人眼裏的創新,就是與衆不同,與舊不同,這裏的“衆”和“舊”都是“創新”要打破的。常識無疑就具有“衆”和“舊”的特點,因而也極容易被人們不加思索地放到“創新”的對立面。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到處充斥着煩躁情緒,引領我們的是所謂的創新。真正的創新,不能違背常識。恰如作者所言,常識是我們工作的底線。

華東師範大學李政濤教授的《教育常識》這本書帶着嚴肅、認真和尊重的態度,引領我們找回和確立常識、傾聽和理解常識、再思並創造新的常識。對常識的遵循和堅守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種基本素養和道德底線。全書分爲人性常識、教育理想、教育過程、教育內容、學生常識、教師常識和教學常識等7章。從各章標題來看,該書的論述體現了一個從大到小、從學理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的發展過程。依照這種邏輯,作者從人性的高度談起,把教育內容、學生、教師、教學放到教育過程中去一一考量,最終認定教育的理想是“爲每個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

在有關“人性常識”的探討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教育面對的是一個人,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人,一個有着自己生長節律的人,是一個尚須依靠教師的幫助來用一生去自我完成的人;從事教育事業的教師也是一個人,是一個要在師生共同的成長中追尋自己幸福的人。人的成長是曲折、艱難的,有自己的規律,一點也勉強不得。有時候我們簡直沒有辦法使一個人學得更多、學得更好,也沒有辦法讓他迅速形成所謂‘良好的’習慣,我們也經常無法對自己的教育行爲作出恰當的判斷,也無法洞悉一個成長中的兒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麼,我們怎樣才能恰到好處地保護和幫助他。教育其實就是一種互相尋找、發現,彼此增進理解的過程。經常,我們要等待一個兒童的成長:他智慧的覺醒,力量的增強,某種人生信念與價值的確定;他需要你對他這個具體的人而給予的幫助,即溫情的理解,真摯的同情,誠意的鼓勵,恰當的提醒。也許教師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耐心、敏感、剋制、清醒的邊界意識,同時要有樂觀的態度,積極恰當的行動能力(一種臨場智慧)。

思想的管理是最難的但卻是最重要的,需要啓發、需要喚醒。觀念一旦變了策略與方法就會發生變化。

在教育理想常識中說到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喚醒。使我聯想想到了班主任工作亦如此。管理班級有的時候需要規範,有的時候需要雕刻,但管理是發揮人的潛質的事業,人的潛質到底如何連人自己都不清楚,一旦被喚醒將是不可估量的力量。因此,管理的本質是對人的信任、理解與尊重,管理在於發現,在於傾聽,更在於喚醒。在班級這樣一個人羣聚集的地方,每個學生就是一個主體,我們每天看到的只是每個學生的行動,每個學生都似乎在靜靜地走着,安分地學習着,實際上每個學生的頭腦所思所想都是不同的,每個學生工作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每個學生的利益追求更是不同,也許我們雕刻出的規則能夠管得住行爲,但是卻難以管得住思想,因此有人說,班主任的管理是教育思想的管理。

喚醒的過程就是如此,不是要求別人做什麼,而是我知道我應該主動去做什麼,只有這樣做就能夠體驗到自身的價值,體驗到自己的潛力、體驗到生命的活力與無限種的發展可能。

在教育的生活中,我們必須“在路上”,在不斷思索的路上,在不斷探索的路上。我認爲,該書引起了我們對教育常識的思索,從而讓這樣的思索引領我們充實自己的教育生活。

讓自己做一個更優秀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