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在哪裏》讀後感範文

一位著名的作家說過,看一個人有兩個取向,一是看他“做什麼”,二是看他“不做什麼”。有時候,看一個人“不做什麼”,更能看出他的精神和品質。因爲“做什麼”往往具有共性,而“不做什麼”常常具有個性。

《最好的教育在哪裏》讀後感範文

在江蘇省教科院教師書院趙國忠主任研究於潔老師而撰寫的《天使教師》中,我看到了於潔老師的教育堅持“做什麼”;而在於潔老師主編的《最好的教育在哪裏》中,我分明看到了她心中最好的`教育堅持“不做什麼”——————不告狀,不放棄,不氣餒,不急躁,不後悔。

教育不是工業,不可以流水線式地生產;教育是農業,需要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教育孩子是一件慢活,試圖一下子提高成績,試圖一轉眼改變後進生,試圖一次活動就建成了班集體願景,這樣的想法百分百不能實現,這樣的老師十之八九會失敗。《最好的教育在哪裏》告訴我們,“心拉近了,一切都近了”。小東爲什麼總是拒人於千里?因爲他心裏有難言之隱,父母離婚嚴重影響了他的一切。而這些,他不能說,不好說,不想說!於是,與大家越走越遠,自己越來越孤獨,成績越來越下滑。老師走近了學生心靈,走進了學生家庭,後來,小東的父母爲了孩子而和解,問題得到圓滿的解決。於潔老師在點評中說,由於小東的班主任崔老師愛自己的學生,學生纔會信任崔老師,崔老師纔可以深入地走進他家,幫助他。於潔認爲,改變一個,可以改變世界!所以,不着急,認真做,從小事做起,從一個做起,從身邊做起,你會發現,世界在悄悄地改變着。

“大教育”觀認爲,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合作的教育,每一個方面不可或缺,這固然是對的,“三結合教育”肯定比單打獨鬥要強得多。但是,如果這樣的理由成爲教師的擋箭牌,成爲教師推脫自身教育責任的理由,那就是最大的悲劇。於潔老師堅持《我的家訪不是來告狀》,就是因爲這一理念,家訪成爲溝通,成爲交流,成爲研討,成爲孩子發展的平臺。這篇敘事採用了欲揚先抑的方式,而且關注細節,使得敘事跌宕起伏;把自己當孩子去思考,把孩子當自己的孩子去理解。在《敲開教育的心理之門》一章裏,還有《愛一朵花就要陪她綻放》,不是着急地責備她爲什麼遲遲不開花;《以平常心對待“半顆心”》,告訴我們應該用全心對待只有“半顆心”的孩子;《讓抑鬱的他變成陽光少年》,絕對不是告狀能夠解決問題的;《當有人抹黑班級時》,你是不是想去告狀?於潔可不贊成。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是西方經典的教育理念,但是中國教育工作者很是想不通。這一句話是從理念上說的,要求教師不放棄每一個學生;但是,拿來要求教師的教育教學,就不妥了。馬卡連柯說過,得不到別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強烈的自尊心。當我們儘量多地要求一個人時,也要儘可能尊重一個人。俗話說“人出一百,五顏六色”,學生也是一樣,差異性很大;天賦差異,相貌差異,基礎差異,於是,成績有高低,表現有懸殊,甚至品行有優劣;這時候,有教無類顯得非常不容易。

回想當時的我對問題生缺乏耐心和方法,發現問題小題大做,動輒請家長,或停課反省,致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不求進取。在教育轉化過程中,出現反覆,對此我當時要有寬容的態度,除了用愛心去感化他們外,還要耐心地教育和期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