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

《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1

一間陋室,一堆書書籍,一份真情,一輩子,他們三個人相知相守。——題記

一個溫馨的家庭,一段綿遠久長的回憶,一個尋尋覓覓的長夢,楊絳一個人思念他們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楊絳的《我們仨》,如清風一樣,拂面而來的是一陣陣幽香。楊絳在垂垂暮年,記下這些珍貴的回憶,幸福的點滴,懷念她一生中最愛的人。他們仨從開始的陌路人,到錢鍾書和楊絳的相識相知,再到小生命錢媛的誕生與成長,一個家庭,兩代學子間的依偎與溫暖,苦難與別離,愛與憂,都化作他們畢生至愛的方塊字,落到了紙面上。

鍾書、楊絳、圓圓組成了他們家裏的“吉祥三寶”,彼此尊重,彼此友善,互相支持,相知相愛相守,溫馨的家庭氛圍使他們仨形成了一個穩固的三腳架,創造出各自的成績。他們仨的愛都在“石子,這是愛的表達樸實卻又值得回憶。感情真摯與否,行動比語言更重要。”看着一個個小故事,讀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畫,我看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裏,處處有歡笑,有情調,有趣味。父女倆是“哥們”,互相打鬧玩笑,一起“對付”媽媽;父母關愛女兒,不讓父母操心,對爸爸和媽媽,關懷備至,體貼有加。重病期間,還不忘叮囑媽媽要注意身體和飲食,也不忘給爸爸寄賀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橫生的信件,看着那些親暱的稱呼,真讓人忍不住“羨慕嫉妒恨”。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錢老生病了,圓圓生病了,楊絳每日跋涉在探視的路上,走過一個又一個驛站,走過春夏秋冬幾個季節;圓圓先走了,錢老也走了,“我們仨”失散了,家,成了尋覓歸途路上的驛站,楊絳,也走到了人生邊緣。古道驛站上,一程一程相送,拉成一段萬里長夢。家在哪裏?在曾經的夢裏。真是人生如夢!

親情源於血緣,血緣凝就親情。人世間,依賴血緣的紐帶,常常演繹出一個個可歌可泣亦喜亦悲的親情故事。生活裏,親情把我們緊緊包圍,不管發生什麼,都有家人在身邊,我們在這在這濃濃的親情裏,融化,融化。有親情,我們纔有抗擊生活風雨的勇氣;有親情,我們纔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的執着;有親情,纔有相知相守的默契,才能彈奏出那溫馨的樂章。讓我們學會去愛,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給他們幸福與快樂,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樂與幸福。

人間沒有永遠,正如人間的愛情不會是王子和公主永遠幸福的生話在一起。他們仨一生坎坷,暮年纔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楊絳把一家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次相聚。歲月是無情的,割不開,斷不了。它是佳釀的最好催化劑。兩位攜手走來的老人,無論是一個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經瞭然於心。

回眸處,燈火闌珊,眺望那相思的彼岸,靜默。願楊絳能在這尋尋覓覓中永遠懷着他們仨這份曾經的幸福,找到他們溫馨的家!

《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2

整個假期,我把這本書讀了兩遍,每一次閱讀,穿越平淡樸素的字跡,用潺潺柔水寫成的文字,字裏行間那無言的感動,相失之後的痛楚與難過。團聚,生死離別,感情的大起大落,全部蘊藏在楊絳先生的文字中,文字敘述很簡潔,很平靜,但是我們心裏卻掀起一層又一層的波瀾和無言的感動。

故事很簡單,普通不過的一家三口。

第一部 《我們倆老了》很簡短,就一頁。講了一個夢的故事。我記住了鍾書先生安慰楊老的那句話: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

第二部 《我們仨失散了》仍是楊老在講給我們一個“萬里長夢”。夢中她是一名交通員,住在客棧,往返於三地,在病中的鐘書先生和忙碌的女兒阿圓(後來也病重)之間不停地遊走奔忙,卻又無可奈何地看着他們父女倆一點一點地在她眼前消散。直至她實在不想動了,先得到女兒“回自己家裏去了”的消息,然後又看着載着鍾書先生的船變成一葉小舟,“變成了一個小點,看着看着,那小點也不見了”消失在茫茫雲海中……

第三部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附有很多張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種其樂融融,看了讓人很溫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輕時,夫妻倆在倫敦和巴黎留學時的合影;也有錢瑗的成長照片、英國留學的紀念照。最喜歡他們父女倆的合影,老先生愛說女兒像他,一樣的有着聰明的頭腦,含蓄的微笑。他們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讓人感動。中國知識分子家庭的真實寫照都在這些圖片中定格了。最後兩張老倆口相互理髮的照片,拍得真好。楊先生會用電推子,鍾書先生會用剪刀。我看到這裏,才真正領會了什麼叫做相濡以沫。

讀了這本書我感受到:雖說父母都望子成龍,可是實質上他們最望你平安幸福。他們也不奢求什麼豪華富貴,他們只想你能一直像他們曾經愛過你那樣愛着他們,記掛着他們。無論多不想打擾你的生活,他們也還是很想你能陪陪他們。僅此而已。不需要錢,只需要一顆真心。

我的爸爸媽媽已經50歲了,看着他們的背影,我知道他們真的老了。他們爲了我辛苦操勞了大半輩子,從不吝嗇對我的投資,卻不捨得多花錢讓自己享受享受。這麼厚重偉大的愛,我要如何才能報答完啊。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不能確定“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所以,不要寄望“以後”,我們只談“現在”,珍惜“當下”。要愛,就從現在開始吧,能愛多久就多久,能多用力愛就多用力。即使是一通電話,一頓飯,一次按摩。因爲世界上最永恆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永恆的擁有就是珍惜。

生死無常。“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人間沒有永遠,我們能緊抓住的就是當下,就是這一刻。好好珍惜和報答現在還陪在身邊的父母吧,那麼在離別的日子裏,就不會有愧疚,和遺憾。

《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3

記得看過楊絳先生的《走在人生邊上》,感覺百歲老人腦筋那麼清楚,對人生的感悟確值得我們學習和體悟。這次在圖書館偶遇楊先生的《我們仨》,仍舊是懷着一種崇敬的心情拜讀的。

這是一本小書,共分三部: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人老了,愛做夢,擔心心愛的人突然離開,楊先生把它叫做“長達萬里的夢”。在丈夫和女兒彌留之際,楊老在女兒的攙扶下堅持每天去看丈夫錢鍾書先生,一家三口相聚在古驛道。後來,女兒也病了,楊老每天在夢中惦記着女兒。“我每晚都做夢,每晚都在阿圓的病房裏。”“我不敢做夢了。可是我不敢不做夢。”失去女兒的痛是九十多高齡的老人無法承受的,“老人的眼睛是乾枯的,只會在心上流淚。”當丈夫也離開自己,剩下孤零零的自己時,楊老說,“我但願我能變成一塊石頭,屹立山頭,守望者那個小點。”“我實在不想動了,但願變成一塊石頭,守望着我已經看不見的小船。”

如果前面兩部給我們顯示的是一位耄耋老人的垂垂暮年,那麼從第三部開始,楊老開始回憶,以回憶來懷念。“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爲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1935年楊絳和錢鍾書結婚,同到牛津大學求學。錢先生是一個一心鑽研學問的人,按能力楊先生是不輸錢先生的,但楊先生爲了能和丈夫一起,毅然放棄了自己的獎學金,錢先生一個人的獎學金兩個人省吃儉用。求學期間,生下愛女錢媛。用錢先生評價楊先生的話“以才媛而能爲賢妻良母,又欲做女博士。”

兩人學成後,儘管國難當頭,1938年8月一家三口毅然回國,錢先生到西南聯大任教,楊先生母女倆暫回上海。兩位先生一直筆耕不輟,楊先生還翻譯完《唐吉坷德》上下集共八冊,錢先生寫完《管錐編》。《管錐編》我在學校圖書館見過,但因爲是文言文,未敢觸碰。楊先生說,那是因爲在文革期間,怕紅衛兵不允許,錢先生“乾脆叫他們看不懂。他不過是爭取說話的自由而已,他不用炫耀學問。”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楊先生的語言十分精煉,是我所讀白話文中少有的精緻,很多平平常常的表述,卻絕無一絲的拖泥帶水。我不敢妄評楊先生是否絕代佳人,但楊先生的文章真的可以用“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來形容。讀這樣的書,哪怕敘述的是家長裏短,也是一種享受,值得像品茶一樣細細玩味。

《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4

20xx年5月25日凌晨,一顆高貴、深湛而生動的靈魂如她所願終於回家了,她就是楊絳。各地媒體紛紛表達了對楊絳先生離世的關切與祭奠,我也回想起了她的那本回憶錄《我們仨》。

當我讀《我們仨》的時候,我深深陷入了書中的情感裏,每次感受到書中“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的孤獨和淒涼,都不禁潸然淚下。

這是一本回憶錄,記載了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人生旅途。該書一共有三部分,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前兩個部分,楊絳先生以夢境的形式記述了最後幾年一家三口的時光,有相聚的溫馨和幸福,也有相失的淒涼和痛苦。第三部分,以樸實又不乏生動的文字記錄了從一九三五年七月夫婦二人去英國牛津留學到一九九八年歲末錢鍾書先生去世,三人就此失散的事,他們的日子充滿了酸甜苦辣,也正如楊絳先生所說的那樣:“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中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

在這本書中,我感受到了溫馨的家庭。阿瑗和爸爸最哥們,也會做媽媽的保護神,他們三個人之間打打鬧鬧,說說笑笑,不亦樂乎。正是他們之間和諧融洽的關係,才使這個家庭溫馨而豐富多彩。

在這本書中,我還感受到了楊絳先生文人的傲骨和愛國的情懷。記得書中的那一段話:“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學,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爲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字裏行間流露出楊絳先生在苦難中的尊嚴與精神,對獨立人格的捍衛,對文化的熱愛以及濃濃的愛國情懷。

在這本書中,我更感受到了楊絳先生在生離死別的痛苦面前的淡然和通透。“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勞,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就只剩下了我一個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丈夫和愛女的接連離世,對楊絳的打擊可想而知,但她沒有悲觀,沒有消極,“哀而不怨,悲而不傷”,以淡然面對坎坷,通透看待人生。她的恬淡,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在《我們仨》這本書中,平凡簡潔的文字蘊含着巨大的張力,樸實的語言蘊藏着動人的情感,在飽嘗生活磨難後依舊有淡然通透的品質,這給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

《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5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亦散琉璃碎。”

1、如若年邁,獨居一角,靜靜翻閱歲月裝訂而成的書。我一個人,將那些瑣碎重拾。你們着舊時的衣裳,夜夜入夢來,那沓書稿上,還分明散落着昨日的灰塵。啓卷而思,要把那些美好光景都注入後世,盡綿綿相思。

2、“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

楊絳先生的文字是淡雅的。她把“我們仨”的生活用文字輕輕描摹。想是思念費神,不必刻意遣詞造句,這是順回憶流淌而成的文章。她說:"我們不論在多麼艱苦的境地,從不停頓的是讀書和工作。因爲這也是我們的樂趣。’她與錢鍾書先生在不安的年歲裏幾經波折,家,從未是一個固定的居所。兩位老人掛着年邁的容貌載着一顆不知疲倦的心。在工作中有遊走,住處的流竄,從未影響那一疊厚厚的書稿,鋪滿每一個新居。我想正是他們對治學的嚴謹,鑽研,熱愛,使得這個家瀰漫着學者氣息,縈繞着揮不去的書香氣。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玉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我一人。

我在書中體悟最多的,是“我們仨”於生活的熱愛和理想的追求,我看到病榻之上的錢鍾書先生顫抖着寫下著作,我看到“我們仨”在分離時記下小小的瑣事,然後將這些“小石子”投擲彼此。我看到錢瑗一人承擔着百分之二百的工作,我看到他們互相請教,贈與暱稱,看到楊絳先生帶着行動不便的錢鍾書先生去附近“探險”。看到他們各自守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嚴謹治學。他們不曾沾染名利的氣息,即使名聲蜂擁而至,楊絳先生也只是用謙和的笑輕輕推脫了。他們未落凡俗,獨享別緻的學者氣息。他們將日子過得樸素,物質世界的匱乏在精神世界的富足面前不值一提。

還好,有這樣一本書讓我們得以窺見這個不凡家庭的一角。

“我們如要逃跑,不是無路可走。可是一個人在緊要關頭,決定他何去何從的,也許總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們從不唱愛國調。非但不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字,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爲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想成爲,成爲楊絳先生那樣沉靜的人,懷息着巨大的苦痛仍能將回憶舒緩的寫出。想成爲,成爲錢鍾書先生那樣的人,攜着獨特傲氣,做世間獨有。

文學,是美妙的事。

《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6

第一次參加陸河讀書會流動書舍的讀書打卡活動,這期的主題是人物傳記,我選擇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這本書是楊先生一家三口六十三年的生活的回憶,從一張張泛黃的照片開始帶我們走進過去,看看那時的人,聽聽那時的事,從中發現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看到一個單純溫馨家庭的相愛、相聚、相助、相失的人生經歷。

這本書我看的很慢,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認認真真打卡,仔仔細細讀完,心裏觸動不已。果然是錢鍾書親證的“最才的女,最賢的妻”,楊先生真真是一個妙人,有着有趣的靈魂,平淡樸實的文字,卻好像有魔力一般的讓人沉醉其中,而在她的眼中,任何時候都有美景,所有時光都很珍貴,“當一個如此純粹,如此清醒,如此專注於當下,生命真是一件賞心樂事”。

在我看來,《我們仨》這本書對生活和人生還是有着很積極的作用的,首先是楊先生和錢鍾書的好讀書。楊先生描述錢鍾書在法國留學時的讀書生活,“他每日讀中文、英文,隔日讀法文、德文,後來又加上意大利文”。而楊先生自己在牛津當旁聽生的時候,聽課之餘,把圖書館當成了“第二課堂”,她爲自己定下課程表,一本一本書從頭到尾細讀。“我們不論在多麼艱苦的境地,從不停頓的就是讀書和工作,因爲這也是我們的樂趣”。他們的女兒錢瑗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長大,從小聰慧,也是全家的“讀書種子”。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哪怕是讀同一本書也會有不同的體會感悟。但是隻讀書,不思不悟,也是無法有效的汲取到書中的營養的。讀書,是爲了更好的生活,而生活的經歷讓我們更好的讀懂書。

我們仨的相處模式也是很值得學習的。楊先生和錢鍾書既是夫妻也是朋友。兩個人一起探索生活的未知領域,一起看書讀詩學習,相互依靠又各自獨立。錢瑗和爸爸錢鍾書最“哥們”,兩個人喜歡在一起玩鬧,連性格上都很相似,肯委屈,能忍耐。一家三口無分長幼,互尊互愛,互爲師長,互爲兄弟姐妹。正如楊先生在書中寫的:“我們仨,卻不止三人。每個人搖身一變,可變成好幾個人。阿瑗長大了,會照顧我,像姐姐;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像媽媽。阿瑗常說:‘我和爸爸最哥們,我們是媽媽的兩個頑童,爸爸還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變爲最大的。鍾書是我們的老師,我和阿瑗都是好學生……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飯,都需我們母女把他當孩子般照顧,他又很弱小。”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碎琉璃脆。即使這樣,我們還是要勇敢前行,不管命運如何波瀾,始終靜待心寬如海。感謝《我們仨》帶給我的美好,感謝書舍讓我找到更好的讀書方法。

《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7

《我們仨》楊絳以母性的慈愛訴說一生對女兒的牽掛,向讀者展示了一家三口真誠、平和、樂觀、向上的家庭氛圍,文字皆從肺腑流出,行文用筆皆由情牽掛,讀到感人之處,不無熱淚盈眶使我們看到生命的可貴,親情的相惜與呵護,全篇充滿人性美的光輝。

首先,從楊絳的人生觀來看,勤奮與樂觀是他們生活的基調,楊絳先生相信命理,但是更注重個人的努力,她說:“我們不論在多麼艱苦的環境,從不停頓的是讀書和工作,因爲這是我們的'樂趣”年輕時在英國,她和錢鍾書勤奮讀書,比賽誰讀的書多,圖書館是他們經常去的地方,探索知識,格物致知,追求知識成了生活習慣,勇於探索新的知識領域,包括在生活細節上,比如:探路、學習、做飯、散步遊玩等都充滿樂趣,楊絳在書中說:“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碰到困難,鍾書和我一起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媛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就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是不尋常的遇合”他們相處,既有各不相擾的專心讀書,又有融洽愉悅、妙趣橫生的“撿石子”遊戲,一家三口經歷坎坷與磨難,卻因爲一起的彼此安慰、共同承擔從而創造樂趣與甜潤。由此可以看出,楊絳先生的一家三口的相知、相契、相親、相愛是多麼的令人敬重與羨慕。

楊絳的價值觀,也反映到作品中,字裏行間,無不看出他們淡泊名利的性情也實爲古今少有,讓人肅然起敬。楊絳十分鐘愛英國詩人藍德的一句詩:“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前半句說的是淡然的心境,後半句則描摹出那份文人的傲骨,恰恰是先生自己的寫照。楊絳在書中寫道:“嚶其鳴兮,求其友聲,友聲可遠在千里之外,可遠在數百年之後,鍾書先生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學問也是冷門,他曾和我說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們希望多幾個知己,不求有名聲。

錢鍾書個性鮮明,他不見蔣,不參加國宴,不當文學顧問,不當社會科學院的副院長,這些都是世人夢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光環與榮耀,先生卻唯恐避之而不及,這是何等的心胸,其卓爾不羣之狀怎能不令人折服。同時,他們又是愛國的知識分子,建國之後經歷多次政治運動,從不後悔,錢媛出生在英國,天然擁有英國國籍,他們都放棄了,並說:“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他們始終不忘自己的鄉土情懷和堅守無怨無悔的愛國情操。就是如此相知相愛相契的一家人,在1997年錢媛病逝,1998年錢鍾書病逝,楊絳女士已經是83歲的老人,受到了何等的打擊,非常人所能承受。那是描述怎樣的一顆母親的心呀,心碎了,掉在地上,又加上寒風,直往胸口裏灌,誰能忍受這般的痛徹心扉,讀到這些充滿悲情的文字,給我以強大的震撼,情不自禁的撫摸着自己的胸口,淚水如泉水一樣盈眶而出。心緒久久不能平靜。

《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8

很多人瞭解楊絳,多半源於錢鍾書先生那句“最美的妻,最才的女。”或是之前大家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句情話——“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結婚;我娶了她十幾年,從未後悔娶她。”

但楊絳先生真正令人敬佩的是:走過戰爭與動盪,在長達一百年的時間裏始終保持不爭不慌的狀態。

亦如她自己所闡述: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在年輕時認真經歷生命的歷練,方能在歲月中優雅地老去。

她和錢鍾書先生興趣相投。他們都熱愛着自己工作和看書,都喜歡在閒暇時出去"探險"。他們都會"偷空看書","以勤補拙"。他們是彼此的伴侶,又是工作上的同事。楊絳先生是錢鍾書先生的"賢內助",是他最賢的妻,也是最才的女。

楊絳先生曾說錢鍾書先生有“癡氣”,稱他爲“呆大”。也就是說,錢鍾書先生有時候像個呆子似的,不諳事理,家務活也不會做。同時,這也意味着,楊絳先生需要在家庭生活中承擔更多的瑣事。

不只是生活上,在人情世故上,在與文化界等各方面打交道時,楊先生很溫和,善於應對各種場合,各種情況。

他們彼此理解,彼此扶持,彼此欣賞認可,彼此相愛着。

“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錢鍾書先生諄諄囑託楊絳先生。

楊絳先生覺得阿圓很多方面都很像錢鍾書先生,比如,看書翻頁翻得很快、"過目不忘"、"格物致知"等等。

他們仨就像好朋友又像好同事一樣,彼此獨立工作,一家子都滲透着文化氣息,都有書生氣質。即使各自的年齡都大了,生活依舊充滿着樂趣。正是他們相似的性格,對生活的態度、追求一致,家纔會有其樂融融的氛圍、纔會有羨煞旁人的深厚的感情吧。

於平凡之處蘊含溫情,不移,不易,不離,不棄。

但是,正如楊絳先生在後文所說的,"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纔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她將靈魂深處失去摯愛的悲慟,化爲綿長深情的文字。

楊絳先生身上無疑體現着中國女性最高的處世智慧,能屈能伸,即使再大的風暴,也能平穩度過,內心依舊安然。"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念過往,不畏將來。"真的令人佩服感慨不已!

《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9

或許,現在只要一提到世紀老人,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冰心老人。是啊,冰心老人的兒童文學確實伴隨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成長。她的詩在字裏行間無聲滋潤着我們的生活。這世界上總有這樣一羣作家,他們或許出名或隱於市井,但只要你讀他們的作品,天長日久總是能潛移默化地改變着你,激發你心裏向好向善的本心。讓你在紛繁雜亂的世間,留下一塊心靈的伊甸園。“我之所以寫詩做詩不是爲了出名,也不是爲了爲了傳世,而是爲了洗滌自己的靈魂”。像一位哲人說的那句話一樣。

好了,言歸正傳。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的人,也是一位世紀老人,但我更想親切的稱她爲百歲人瑞—楊絳先生。

第一次知道楊絳先生,因爲有幸讀完了錢鍾書寫的《圍城》,讀完之後看到楊絳先生寫的後記和錢鍾書先生創作這本書的時種種生活瑣事。他們那種生活的態度和氛圍吸引了我,事後知道楊絳先生還有一本隨筆,叫做《我們仨》,寫的是她們一家三口六十來年的生活。當時我的心中早已有所向往,想要再拜讀一下楊絳先生的這本隨筆。只可惜學業緊迫,這種想法也就一直存放於腦海深處。直到一切都結束,纔想起來。就從網上買到了這本書。書十分的便宜,也可在閒暇之餘一覽百年人瑞的文筆。楊絳先生博學,她翻譯的西班牙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是公認的國內翻譯最好的版本,楊絳先生對知識也是一絲不苟,通常爲了搞懂一個字,就要反覆查三至四個字典,這種對知識的執著,是我們之間鮮有人能夠做到的。

《我們仨》這本書的封面充滿磨砂的質感,像是落在地上的楓葉。摸着這本書的封面,就像握住了奶奶粗糙的手,書中楊絳先生的娓娓道來,就像是奶奶或姥姥平時與你聊天。書中沒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也沒有坎坷曲折的情節,更沒有乘風破浪的快意人生。讀後感·有的只是,一個又一個傷感、溫馨、有趣的故事。斷斷續續地寫的她們一家三口的平凡且純粹單純樸素的生活。這是一本貼近生活,貼近我們這個平凡的世界的隨筆。

書中吸引我的還有那種種的生活的細節,手稿、照片和楊絳先生在書中所說的:“無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只要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的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和。”

而在我們之間流傳甚廣的,就是錢鍾書先生對楊絳先生說的那句話——沒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到你之後,結婚這事,我沒想過和別人。

楊絳錢鍾書式的愛情,帶給我們的啓示太多太多,如果你沒具備愛一個人的條件,那你就得先把自己變得優秀;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了,那你也得明白到底是珍惜喜歡,還是隻是在孤單寂寞的時候找一個人來作伴,不要讓喜歡最後變作與菸酒相伴的故事。

人海茫茫,相遇已是不易,相識更是難得。最終能走到一起那更是修來的緣分。說的話有人聽,你的愛有人懂,你愛一個人就愛了一生。

《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10

初識楊絳先生是在20xx年5月25日她逝世時,滿屏的楊絳語錄以及各網友對楊絳先生的評論。"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就是這樣一段話,讓我心生莫名的喜歡。讓我對楊絳先生充滿了崇拜之情,於是我百度搜索她,真是越瞭解越尊敬。他被錢鍾書先生稱爲"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大家對楊絳先生的評價是一一智者,因爲生活上的智慧與學問上的智慧,他們活出了與衆不同的豐富人生。我想對一個作家最大的尊敬,就是用心去拜讀她的每一篇文章,從字裏行間去與他的靈魂對話。

正好慈光精舍讀書會給了我這樣一個平臺,與大家一起從《我們仨》這本書讀起。這本書的書名,我很喜歡,我們仨,簡簡單單,讓我一下子就有了想了解楊絳先生家庭的慾望。這本書是從楊絳先生的夢開始,關於他們一家三口的萬里長夢。

前面是他們老了,他們相失了。後面纔講的是一家三口溫暖的日常生活。雖然採取的是倒述的方式,但我讀來卻最先在腦海中浮現出解放前一對二十幾歲的年輕夫妻的模樣,一個儒雅、斯文,滿腹經綸。一個睿智、從容,才情萬千。他們一起出國求學,一起過他們特有的學者生活。除了讀書,他們認爲做飯吃飯都是在浪費時間,恨不得不吃,他們對學習的熱情讓我驚歎,他們讀着學着,學着讀者,從兩個人變成了我們仨,多了個阿圓。

學者的家庭永遠離不開書,阿圓從小在雙親的耳濡目染下,喜讀書,到哪裏,必先找書看,被錢鍾書父親認定爲“吾家讀書種子也"。而且阿圓從小就很懂事,很孝順,大雪天的揹着媽媽摳貓屎,撮煤球,到父母年邁時,每天想方設法變着花樣給父母弄好吃的,哄着他們吃,每每讀到這,我必止不住流淚,多好的阿圓,上天爲什麼不對阿圓多眷顧點,讓她陪在父母身邊長些再長些。他們三個人很普通,像我們身邊許多三口之家一樣,粗茶淡飯,溫馨簡單;但他們三個人又和我們不一樣,他們愛讀書,總是靜靜地各據一張書總,靜靜地讀書工作。他們仨,卻不止三人,每個人都可搖身一變成多人,或父親或兄弟,或母親或姐妹,互相體諒,互爲依靠。阿圓這個孩子讓我心疼,心生愛憐,她經過九蒸九焙,卻始終只是一粒種子,只發了一點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讀到這裏,我心裏特別難過,就感覺阿圓是我的孩子一樣。阿園是楊絳先生的心頭之愛,讓她牽腸掛肚,阿圓是他的生平傑作,這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又何嘗不是楊絳先生平生最偉大的業績。然而,“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卻只剩下楊絳先生一個人在萬里長夢中不願醒來。

整篇文章讀來笑中有淚,溫馨卻又沉重,哀而不傷,就像在給我們講一個故事,娓娓道來,平緩壓抑。這也許就是楊絳先生己經看遍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才能如此淡定與從容吧。我們仨可能就快要團聚了,而她在尋覓歸途!

《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11

讀完楊絛先生的《我們仨》,不禁不爲之動容。我想悲傷大概是對美好事物的不捨之情帶來的,越是美好,越是破碎,越是悲傷。

全書分三部分:“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和“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第一部分是夢,第三部分是實,第二部分介於夢與現實之間,亦幻亦真。

前兩部分以夢的形式虛寫女兒錢瑗與丈夫錢鍾書最後的日子,那種痛楚簡直是傾瀉紙面,處處處是淚漬,它實在沉重,直叫人讀得心傷。這是一個很長很長的夢,先是鍾書被“古驛道”的人接走,說是要開會,“我”和阿瑗找到鍾書,“我”白天在古驛道的船上陪伴着鍾書晚上住客棧,阿瑗平時回家備課工作,週末來和“我們”團聚。後來阿瑗來說她舊病復發,要請長假住院了,於是夢中的楊絳開始在丈夫和女兒之間奔波,很多細節的描述讓人落淚。“我”聽見阿瑗隔壁的病友聊到阿瑗:“她自己說,她得的是一種很特殊的結核病,潛伏了幾十年又再發,就很厲害,得用重藥。

她真堅強,只是她一直在惦記着她的爹媽,說到媽媽就流淚。”於是“我覺得我的心上給捅了一下,綻出一個血泡,像一隻飽含着熱淚的眼睛”,接下來阿瑗的病開始加重,夢中得知消息的我“心上又綻出幾個血泡,添了幾隻飽含熱淚的眼睛”,阿瑗的病更加惡化,“我心上連連地綻出一隻又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最後阿瑗去世,“我心上蓋滿了一隻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這時一齊流下淚來”,“鍾書眼裏是灼熱的痛和苦,他黯然看着我,我知道他心上也在流淚。我自以爲已經結成硬塊的心,又張開幾隻眼睛,潸潸流淚”。女兒離世,丈夫的病情也加重了。

夢中的“我”還是每天從客棧走到船上和鍾書相聚。“我這時明白了。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長一個萬里長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最後鍾書也離開人世。“我”看着鍾書乘坐的那艘小船漸漸變成了一個小點,看着看着,那小點也不見了。“我”但願變成一塊石頭,守望着我已經看不見的小船。但我卻變成了一片黃葉,被風吹回了家。可是,“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我的客棧了。”

第三部分,也是我最喜歡。先生以平實感人的語言對一家三口一路走來的笑與淚娓娓道來,濃濃的溫情,淡淡的惆悵,筆觸細膩而樸實,也是看盡世間悲歡離合的睿智和通達。記述和錢鍾書、錢媛共度的歲月,流暢極了,很好讀,錢鍾書先生、楊絳先生與他們的女兒錢媛之間的生活在常人來看感情真摯濃厚,令人心生羨慕,即右側本書封面那張四十年代的合影――Pop,Mom和圓O。這是一個令人豔羨的三口之家,執子之手可以攜老,相濡以沫患難與共。即便活到100歲,他們還是從前的Pop,Mom和圓O,似乎一切從未改變。只是斯人已逝,只剩下“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12

近年,隨着楊絳先生的離世,她作爲錢鍾書先生背後的女人,也漸漸爲人所知,她寫的書也成爲了大家追捧的對像。這兩天粗粗看完了她寫的《我們仨》,總體感受就是這個家“溫暖有趣”。家庭氛圍的營造與女主人密不可分,通過這本書,我看到了楊絳先生的大女人智慧和小女人情懷。她內心住着一個女孩、一個女人、一個男人,非常的豐富有趣。

一是注重生活的儀式感,有着少女心態,讓生活變得有趣。這其實源於對生活的一種熱愛。書中描繪的大作家錢鍾書一家的生活其實也是清貧的,輾轉搬家、食不果腹的日子是常有,但他們在吃不飽的情況下仍堅持早上和晚上飯後的“探險”——去走走沒走過的路,撿撿不同的石頭;雖然清貧,但他們堅持養貓,和每一隻貓都合影。尤其是他們全家參觀動物園,楊先生描繪的“河馬怕醜、遠遠地朝遊客射尿”等場景,分別就是一個少女靈動的筆態,楊先生的靈魂該是多麼的有趣呀!

二是對家人知冷知熱,有着母愛情懷,讓生活變得溫暖。比如,書中描繪錢先生繫鞋帶左右不分,她就幫他系;女兒和先生分別住在北京城的兩大醫院,她就拖着八十多歲的身軀送湯湯水水,把一家人團在一起、裝在心裏,毫無怨言。字裏行間都是她對這個家的愛意與柔情。

三是與丈夫共同進步,熱愛學習,有着男人的獨立與追求,讓自身成爲孩子的榜樣。書中寫道她家中有兩張書桌,早飯過後兩人便一人一張,伏案讀書。這等舉案齊眉的場景是給女兒最好的愛與學習的薰陶。

四是懂得示弱,注重儀表,讓男人有一種存在感,讓感情變得甜蜜。比如她怕走夜路,先生就讓女兒在他不在的日子裏照顧好媽媽;比如她喜歡睡懶覺,每天早飯先生都會做好。其實她很能幹,但她一定會在某些方面留一些缺角,讓先生補齊,讓先生有存在感,這是一種女人的智慧。男人需要通過付出行動讓女人滿足來獲得成就感,女人一定不能太能幹,把男人獲得成就感的機會剝奪掉。再看她出現的照片,都是收拾得整潔優雅,美麗的外表永遠是女人的武器。

另外,她也有着一些普通人的小心機,讓我多次會心一笑。比如爲了逃過開會這等無聊的事情,她不想做編內員工,只爲清閒;比如爲了省自己留學的錢,她以陪讀的身份進行出國,吃穿用都和先生一起,省了一筆開支,開心得不得了。

大師其實也是普通人,有着人性的優點與弱點。只是她堅持不斷向上向善,再加上大於常人的格局,所以才能讓她在人生低谷時更堅強,在人生高潮時更冷靜;而這一切,都源於她讀過的書、經過的事、見過的人,以及自我的反思、沉澱和昇華。

《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13

《我們仨》這本書有三個部分從我們倆老了到我們仨失散了到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第一二部分在寫夢,一個萬里長夢。在夢中的古驛站上他們相遇相失。正如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分分合合。

書中這樣寫到:“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態龍鍾。他沒有力量說話,還強睜着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會時,他問我還做夢不做。我這時明白了。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於是楊絳先生便娓娓道來這個萬里長夢。

第三部分是回憶這個家的點點滴滴。楊絳先生一家好像總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來,比如飯後遛彎兒是“探險”,而彼此分享所見所聞則稱之爲“石子”。楊絳先生也描寫許多當時如火如荼運動,但這並不是楊絳先生的筆下的核心內容,她將眼光放在了運動中的人,在頻繁的政治運動下,他們一家人的遭遇以及在遭遇中如何廝守在一起纔是她要說的她想說的,狂風暴雨也變成了那和風細雨,她寫的依然是生活中的瑣事,比如他們如何完成工作,如何數次搬家,如何離羣索居遠離政治運動,看是平淡,可是平靜何嘗不是他們一家的生活態度。他們不求名份不求富貴,他們擁有最溫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過最艱難的社會壓力,他們有的只是學術上的鑽研和追求,甚至還略帶呆板之氣。可他們就是這樣,走過了普通卻又不平凡的63年。楊絳先生被稱爲“最賢的妻最才的女”,這又怎麼樣在此之前她是一名母親,一位妻子。而她卻在短短的一年內失去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人。正應了那一句話,世間好物不堅牢,琉璃易碎彩雲散。

楊絳先生在書中寫到,人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着煩惱和憂慮。

人間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纔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

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

楊絳先生的這本書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節,她的幸福和那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瀰漫在字裏行間,令讀者無不動容。那安定於無常世事之上的溫暖親情和相濡以沫如親情般的愛情已經把他們仨永遠聯結在一起,家的意義也在此書中得到了盡情的闡釋。她用文字回憶一家三口的點點滴滴。雖然忍受着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慟,雖然親人愛人先自己而去,雖然在這個無法稱之爲家的寓所獨自生活,楊先生還是在筆下尋到一點慰藉。我想擁有回憶的人是幸福的。大家可以在閒暇之餘翻閱一二,體會期中平淡的幸福。

《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14

這是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關於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之家,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感人故事。在這個炎炎夏日,它似一抹清風,多麼得清新亮麗,吹散走躁熱,帶來別緻的溫暖,伴隨着我度過整整一個暑期。

這是關乎於親情、回憶、思念的敘事,有個再平凡不過的主題——我們仨。

然而,正是如此簡單的三個字,卻蘊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一個不多,一個也不少,就是仨個,是緊緊連在一起的一個小團體,似乎他們所說的每句話語前都會加上“我們仨……”這像是他們彼此間的自豪。

直到有這麼一個夢,在一個不知是什麼地方,太陽已經落山,黃昏薄暮,楊絳竟走丟了,她着急地喊着錢鍾書的名字,聲音在空空的曠野中,蔓延開來,可卻沒有絲毫的迴應,她慌了,從夢中驚醒,向先生錢鍾書細細描述,可他卻只淡淡地安慰道: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讓楊絳不驚感嘆:他們老了。

歲月是無情的,割不開,斷不了。它是佳釀的最好催化劑。兩位攜手走來的老人,無論是一個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經瞭然於心。

在這麼一個令人尊敬的學者之家裏,女兒圓圓是異常活躍的,她是他們的女兒,可有時卻不似,彷彿一位跨越了年齡的好朋友,仨人都只是不大不小的朋友罷了。可是,當他們各自開始工作,卻又是互不相擾,尊重着彼此。這樣一個家庭,是讓人羨慕的,它讓人溫暖、感動。

作者全文行筆平淡,沒有吶喊,沒有聲嘶力竭,只是將故事平靜地敘述出來,儼然像一個旁觀者。我不知楊絳先生寫此書時是何等心境,但我認爲,其實不然。看似波瀾不驚,但卻波濤暗涌,字裏行間卻飄散着淡淡的思念。也許經歷過生離死別,年華蒼蒼,看淡了所謂的生死,看破了寥寥紅塵,明白了生死由命。一次失去兩個至親,普通人應該承受不了。沒有先生強大的心境,也理應學會豁達,而不是爲生死之事沉淪,要爲他們好好活着。

記住一切你曾經擁有的,珍惜一切你所擁有的,寄希望於你即將擁有的——“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我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這本書中充滿的不過是生活的片斷,對人的思念。然而你可曾在其中聽到過一滴懷念的淚水?堅強,在堅強中得到了磨練;希望,因希望世界被賦予以色彩。“只有在夢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從來如此,並將永遠如此”?一切終究會改變;改變的代價是高昂的,然而我們必須付出以執著。前人植樹後人乘涼,當我們將真心付出,我們的後代必會受益。相比之下,死又算得了什麼?在愛因斯坦眼中,不過是不能聽莫扎特罷了。成敗何足道,看破煙雲,就讓那一份溫情伴隨我們走向路途的終點。

書中最後說:“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 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路在何方,家在何處?願楊絳先生在這尋尋覓覓中永遠懷着我們仨這份曾經的幸福。

《我們仨》讀後感1000字15

一本書,不同的人讀,會有不同的感受。前段時間因爲楊絳女士仙逝,忍不住又重溫一次她的《我們仨》。這本書是她寫來懷念逝去的愛人和女兒的。很敬佩楊絳女士,一個女人在80多歲高齡時失去摯愛的親人,傷痛之餘,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用愛寫出了這本書,讓親人們在她點滴的回憶中漸漸鮮活起來,陪她繼續走下去,也讓旁人看到了他們一家幸福的生活。我想,在這本書裏,除了看到楊絳女士的堅強睿智,還能學到些什麼?

人的一生要有熱愛的事業。

錢鍾書先生和夫人楊絳女士從年輕時就熱愛文學,熱愛讀書,而且他們對待文學不僅僅是停留在興趣的層面,而是當做畢生的事業來追求,在出國留學的時候,在有了他們的女兒的時候,在抗日戰爭時期,爲了討生活而奔波的時候,在解放後有了安定的環境的時候,在xxx那個人人自危,扭曲了人性的時候……無論順境逆境,他們都堅持讀書,並且是有計劃的讀書,寫書。他們有着這麼豐富的精神世界,且也正因爲有着這麼豐富的精神世界,才支撐着他們從容地渡過坎坷的一生,支撐着楊絳女士在家人離去時仍然堅強,並且文學上達到了新的高度。

尊重愛人,子女,給家人自由選擇的權利。

曾經在出國的輪船上,錢鍾書和楊絳只因爲一個法文讀音而吵了一架,說了許多傷感情的話。兩人都覺得不開心,而且覺得吵架很無聊,爭來爭去,改變不了讀音的規定,於是他們講定,以後不妨各持異議,不必求同。後來在錢鍾書工作的問題上雙方發生分歧時,楊絳女士是這麼說的“我想,一個人的出處去就,是一輩子的大事,當由自己抉擇,我只能陳說我的道理,不該干預。”而在女兒的大學學校的選擇,就業的選擇,結婚的選擇,楊絳也都是這麼做的,充分尊重了女兒的決定,而女兒也沒有辜負父母,爲着自己的理想奮鬥了終生。

楊絳的精神也時刻鼓舞着我,因此,每個人都應記住一切你曾經擁有的,珍惜一切你所擁有的,寄希望於你即將擁有的--“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我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這本書中充滿的不過是生活的片斷,對人的思念。然而你可曾在其中聽到過一滴懷念的淚水?堅強,在堅強中得到了磨練;希望,因希望世界被賦予以色彩;哲人其萎,所謂增哀思者,乃是爲了明天更好地活着、活着,堅強、充滿希望地活着。“只有在夢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從來如此,並將永遠如此”?一切終究會改變;改變的代價是高昂的,然而我們必須付出以執着。前人植樹後人乘涼,當我們將真心付出,我們的後代必會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