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讀後感(精選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世說新語讀後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世說新語讀後感(精選5篇)

世說新語讀後感1

《世說新語》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時劉義慶編攥,記載了後漢至南朝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堪稱一部記錄當時社會、政治、文學的雜史,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全書依資料分爲“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透過人物的品評和玄遠的清談,生動的再現了魏晉時期名士大家的玄妙言談和奇特行事,也可謂是一部文學價值極高的古典名著。中國禮貌歷史悠久而我這個深愛祖國的人卻只曉其中極少的一部分,可知我還要繼續努力學習和祖國一齊成長,去感受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和我的祖國是分不開的,因爲我愛這個美麗的國度——中國。許多人都會覺得我愛得不夠深,但是這三個字是最簡單,也是最能表達出自我對某種事物熱愛之情。讓每個中國人甚至地球人都深深地記着、愛着這個國度——中國讓愛傳達千萬裏,一向永恆下去,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

我愛你我的祖國。

世說新語讀後感2

這隻幾天我在看一本古書——《世說新語》這本書,資料精彩搞笑,用漫畫的形式將書裏的資料表達的活靈活現,很好理解。你也和我一齊在這本書裏暢遊一番吧!

《世說新語》原名《世說》是一本記錄自漢末到南朝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的筆記小說。成書時光爲我國南朝宋時期,由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編寫的。《世說新語》按資料分爲德行、言語、政治、文學等三十六類,共有一千二百餘故事

故事一:

其中德行類的一個“荀巨伯探友”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天、荀巨伯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沒想到外族敵寇正在攻打朋友住的城,朋友說:“我快病死了,你來幹什麼?快走吧!”荀巨伯堅持還要照顧病友,敵軍攻進城了,他對敵軍說情願用自我的性命換病友的命,敵軍被他們的友情感動了,最後撤出了城,全城的生命和財產都給保住了。這個故事讓我感到荀巨伯是一個重友情的人,把朋友的生命看得比自我生命還重要的人,讓我看出來荀巨伯與朋友的深厚友誼,這個故事讓我深受感動。讓人讚歎和羨慕……

故事二:

從前有一個叫楊修的人,曹操任丞相時,命楊修爲主簿,他聰慧過人,善於揣測他人的內心。一次他帶人修好了相國的大門,曹操見了不說話,讓人拿筆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甩袖離開。衆人都很擔心,怕活不成了。楊修讓人把門拆了,說道:“門中寫一個‘活’字,合起來看“不就是一個‘闊’字嗎?丞相嫌門太大了啊!”衆人這才恍然大悟。楊修用自我的智慧很多次猜測出曹操的心思,還有許多關於他思維敏捷的小故事。從這些故事中讓我明白了,楊修是那麼的聰明,真是一位人才啊!

我喜歡這本書,因爲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古代時的經典故事,還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你也來看看《世說新語》這本書吧!

世說新語讀後感3

這個暑假,我讀了《世說新語》一書,它用清新簡練的語言刻畫出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羣風流雅士的形象,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一部作品。

《世說新語》裏面有很多故事,其中一則,讓我印象深刻。它記述了孔融被捕,其他人都躲進房裏,只有兩個兒子還在外面玩耍,孔融害怕他倆受牽連,誰知兩個小孩用“覆巢之下無完卵”之理來回應父親。不久之後,兩個兒子果然也被逮捕了。

“覆巢之下無完卵”這句話說得真好。國家相當於“巢”,個體相當於“卵”,國家有難,人民就有難,兩者息息相關,有國纔有家,因此我想到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正如近段時間的中美貿易戰,美國繼續他們的大國強權政策,對我國施壓,對華爲實施制裁,幸虧以華爲爲代表的“中國製造”一直在振興科技方面做到“匹夫有責”,多年排除艱難、一直堅持發展科技,如今終於可以在危機來臨之跡拋出各項震驚國際的科研成果與美國作出抗爭。於是,華爲勝利了、中國勝利了。

不僅大企業,我們每個人也應該爲振興中華而努力,多想想能爲國家奉獻什麼,不要那麼冷漠自私、事不關己。現在的我雖然還是孩子,但我也懂得飲水思源,努力學習,我相信現在我努力學習,將來也一定能我的祖國。“覆巢之下無完卵”,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世說新語讀後感4

魏晉風骨的產物,莫過於在朝代更迭中產生的一系列的品行要求:上層社會講究德行、講究文學、講究品藻、講究雅量、講究排調、講究容止……都只爲了在這紛擾的亂世之中尋求自己的立足點。清雅秀麗且卓爾不羣的魏晉風骨,在《世說新語》這部著作中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攬一身魏晉風骨,品一世魏晉豪情;誦一首清風明月,聽一場松風徐引。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幾分簡傲伴着淡泊,和着睥睨天下卻翽羽而去的極致瀟灑,如此種種風光,鑄成了名士的風流。簡單地借司馬相如的《鳳求凰》將魏晉名士與其理想作比,名士可謂“鳳”,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理想與情操可謂爲“凰”,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名士彥流多尚清談,經常雅集,清談時多手執麈尾,作神姿仙態。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境界的超脫:在魏晉,名士與這些褒詞總是分不開的,一些在現代看來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誕行徑,其實更有其瀟灑超脫,擺脫世俗的困境的意味於其中:如劉伶、阮咸、王戎等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他們七人不受拘檢,心境澄明,肆意飲酒,縱情適意的場景宛若眼前;阮籍可謂“世事紛爭鬧不休,半身癲狂我自有。嬉笑怒罵皆堪樂,霽天誰與話風流。”當權的司馬氏的統治昏暗虛僞,濺着血的殺戮讓世人敢怒不敢言,阮籍借酒沉醉,且醉且嘯,沉吟放達於竹林之中,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追求着自己心中的“凰”—自己心中的風雅志向。真名士自風流,而人世多愁,又有幾人自在如夢?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

魏晉名士性情至真至純,曠達而放達,無視禮教其意更是在對當時封建守舊的禮教的反抗。古人重視喪禮,治喪時要無限悲慟,痛苦流涕,因哀痛而廢食,“致毀以死”,似乎只有這樣才符合世俗的喪禮,才能體現生者對死者的哀痛之情。然而,這種喪禮實是對人性殘酷無情的摧殘。阮籍在葬母時無視了當時的禮教,按照自己內心的意願:“蒸一肥豚,飲酒二斗,然後臨訣。”這是對世俗的禮法的無情卻有力的抗擊,他也並非無情無義之人,“都得一號,因吐血,廢頓良久”足可見其對母的哀悼之情。痛徹心扉的冰冷,並不是合乎禮法的淚水所能表達盡的。阮籍至真至性,他是人中之“鳳”,用自己的方式挑戰了虛僞的禮教,追求着自己心中的“凰”—堅守着自己的本心與純性,不被禮教所沾染的至真至純,是人性之美。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託孳尾永爲妃

宗白華先生認爲“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身處魏晉易代的動盪時代,整個士階層惶惶不可終日,又有虛僞的禮法存在,而官場上到處是猜忌,令名士們內心痛苦不安。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下,只有縱酒放誕與消極避世纔是保全性命的方法,表面瀟灑無限,其實質則是名士追求自由的途徑。心靈上的瀟灑,生命中的舒展,即使身處窘境,也能堅守本心,向世人表明了自己的追求。

攬一身魏晉風骨,在清風明月中穿梭,篤定前行。不隨波逐流,拋棄世俗的羈絆,內心深處的寧靜使我們迴歸自我,意志也更加堅定。

世說新語讀後感5

《世說新語》是中國古代志人小說的代表作,作者是劉宋臨川王劉義慶。全書共36篇1130則,主要記載了東漢末年直至劉宋初年近300年間的.人物故事,內容包羅萬象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學、思想、習俗、民生等諸多方面,保存了大量非常珍貴的歷史資料。

劉宋臨川王劉義慶不是詩人,他及其門下文人編纂的筆記體小說《世說新語》也不是一部詩歌作品,然而如果我們從詩的角度對這部中國最早的志人小說重新進行解讀,則不難發現,這部以記寫帝王將相、名士風流遺聞軼事爲主要內容的的古典作品呈現着鮮明的詩性品質,放射着奪目的詩性光輝。主要在反映門閥世族的思想風貌,保存社會、政治、思想、文學、語言等方面史料,價值很高。

當我讀《世說新語》中的一到三十頁時,其中的一則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爲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爲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這則故事的意思是這樣的:華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難,有一人想搭他們的船,但卻遭到華歆當即表示爲難,王朗說:“正好船還寬敞,爲什麼不可以?”後來追兵即將追上,王朗想拋棄那個人。

華歆說:“之前我猶豫不決,原因就在於此。既然已經答應了他的請求,怎麼可以因爲情況緊急拋棄他呢?”社會上從此便根據這件事判定華歆和王朗的德行優劣。這個故事中的華歆剛開始對於別人的請求猶豫不決,看上去似乎品德不好,但儘管王朗答應了那個人的請求,但當後來追兵到來情況緊急時,卻想拋棄協助的那個人,所以,華歆的品德是遠在王朗之上的。

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犯過像王朗一樣的錯誤呢?以這個故事爲例,在開始時如果華歆和王朗在開始時沒有攜帶那個人,那麼那個人可能會有生存的希望。可要是華歆和王朗在中途拋棄了那個人,那麼那個人就沒有一點生存下來的希望了。生活中的事往往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答應了別人某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底。如果你拒絕他,他可能會受到損失。但要是你在中途忽然停止,那麼他的損失會更大。

當然,我們在生活中要儘量幫助別人。但如果的確無法幫忙,我們也要當即拒絕,如果答應了,就不能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