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頭的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老頭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老頭的讀後感1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最傑出的作品。被稱爲近代的《李爾王》。但在社會觀點上,它比莎翁的名劇意義更有代表性,意義也更爲深廣。

《高老頭》反映的是法國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事情。高老頭是一個靠戰爭發財的麪粉商人,爲了兩個女兒幸福,他花了近乎大半的家產而將女兒都嫁入了豪門,以爲女兒由此將得到幸福。他真誠的愛女兒,但只懂得用金錢培養女兒對父親的愛,用金錢維繫父女之間的感情使她們成爲自私自利的拜金主義者,使自己成爲拜金主義的犧牲品。

小說的主人公歐也納。拉斯蒂涅不僅僅是一個人物,他是整個時代的典型。直到現在他也是各種滿懷希望的青年在大城市打拼的一個縮影。小說的悲劇因素也不限於個人的性情氣質,而在於整個社會環境。小說圍繞了兩條線索糾纏,一個是外鄉的青年拉斯蒂涅的見聞,一個是高老頭對女兒的愛,最終也由於拉斯蒂涅與高老頭小女兒的相愛而歸爲一體。

拉斯蒂涅是一個到巴黎上大學的青年,想通過勤奮努力,刻苦攻讀當一名法官。但是經不起上流社會的誘惑。3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會的本質:法律和道德對有錢人無效,財產纔是金科玉律。於是他決定走另一條道路:往上爬!不顧一切地往上爬。在尋求進入上流社會門檻的時刻,他發現自己是個沒落的貴族,他找到了遠方的親戚表姐——鮑賽昂夫人。教授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觀,傳授他以牙還牙對付社會和個人的伎倆。

但是,畢竟經驗需要積累,拉斯蒂涅面對上流社會各種棘手的問題也會感到束手無冊,這個時刻,小說裏最冷酷的一個人出現了——伏脫冷。一個紅頭髮的撒旦似的人物。伏脫冷教拉斯蒂涅和貴族小姐談戀愛,而自己跑去殺死小姐的哥哥,方便拉斯蒂涅獲得鉅額遺產,他還赤裸裸的語言剖析社會的本質,令便拉斯蒂膽戰心驚。但最後,拉斯蒂涅還是無法忘記高老頭的女兒,離開了貴族小姐維多莉,失去了他夢寐以求的財產。

最後,伏脫冷被別人出賣。拉斯底涅進一步了相信伏脫冷利己主義社會本質的剖析,性情也大變,變的冷酷無情。但是仍然有一個人在喚醒着他的良知,他就是高老頭,拉斯蒂涅一直觀望着高老頭對女兒無私而無窮的愛,看着高老頭由一個精神奕奕的貴族老頭轉變成爲一個被折磨死的憔悴老人。最後,高老頭死在了拉斯蒂涅的身邊,一個美麗的青年終於面臨了心靈上崩潰,高老頭一死,他最後的一點人性美好的希望似乎也破滅了。他失落的埋葬了高老頭後,埋掉了最後一點人性。從心疼母親和妹妹的青年終於轉變成了一個野心十足的混蛋。

鮑賽昂夫人說:“你越沒有心肝,就越高升的快,你毫不留情的打擊他人,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作你是馬,把他們騎的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達到慾望的頂峯。”

高老頭臨死前說到:“有錢可以買到一切,買到女兒。”“倘若我有錢,倘若我留着傢俬,沒有把財產給他們,他們就會來了,會拿他們的親吻來舔我的臉。”

這些言論,這些社會活動活脫脫是我這個時代的再現。我不想承認,但是現在的上流社會污濁腐化卻是與這一般如此。讀完《高老頭》那時候,我覺得拉斯蒂涅尚有可取之處,現在想來,當時的我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思想呢?或者,那時候就已經不再相信人間尚有美好?不,不是的。當看到高老頭哀傷的死去的時候,我是落了淚的。偉大的父親死去了,一個青年也失去了支撐自己理想主義精神世界的大樹。至今爲止,高老頭還讓我震撼着,或許它是一部放到每個時代都能讓人反省的書。

在高老頭之後,我又看了許多外國文學,發現很多作品和《高老頭》有驚人的相似,是巧合?是故作?不得而知,但是,高老頭在我心中的地位,是遠遠高於他們的。

高老頭的讀後感2

“人性”在整部小說中已成爲“金錢”的奴僕,而“金錢”是檢驗“人性”的試金石,二者在文中就像樹與藤蔓,緊緊纏繞。

縱觀全文,無論是高老頭與兩個女兒之間的親情,還是沃克大媽公寓房客之間的相處,還是高老頭女兒們與丈夫或是情人之間的.愛情,這些彰顯人性的情感都已被金錢扭曲。

其實,“金錢”一詞還能被理解爲“慾望”,因爲在這樣一個資本主義的世界中,人與人之間存在的是赤裸裸的金錢關係,而促使他們追逐的源頭那就是慾望。

金錢的慾望,讓歐金。德。拉斯提雅,一個外省的破落貴族弟子,來到巴黎後醉心於這個花花世界。即使他曾從“沃特能被捕”,和“波瑟昂夫人受情傷隱居”,以及“高老頭之死”這些事件上感到極大的震撼,但這些事情也泯滅了他最後一絲人性,膨脹的慾望讓他還是奮不顧身的衝進了物慾橫流的巴黎上流社會。

這正是青年才子的淪落呀!其實,當今社會中也不乏此類現象。瞧啊,有多少從落後農村來到繁華城市的青年們,被眼前的花花世界惹得眼花繚亂。離開曾經居住破舊落後的鄉村後,這羣青年已經迷失了,即使家鄉的親人正等着他們能夠在城市中奮鬥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爲了快速融入這不屬於自己世界,或者說是希望走捷徑變成一個“城市人”,他們拋棄了自己的理想,忘記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也會有人會不擇手段,只爲變成“人上人”。這《高老頭》中的歐金不正是此類羣體的典型代表嗎?也許,歷史永遠在上演中。

金錢的慾望,讓米歇娜不顧沃特能對她的慷慨大方與善意,而是選擇了背叛沃特能,爲了金錢出賣沃特能。米歇娜和杜瓦羅出賣了這個“老好人”,這真是讓人感到氣憤,不過幸好,住在沃克公寓的年青人們,他們有一絲熱血,也還有一顆同情心,都還厭惡這種爲金錢出賣朋友的行爲,因此共同逼迫了米歇娜和布瓦羅搬出公寓。也算是對爲金錢,爲慾望做的一次鬥爭吧。

這讓我想起了抗日戰爭時期那些漢奸們,他們不正如米歇娜一樣嗎?爲了自己的利益去背叛朋友的利益。因此,無論是社會主義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慾望是人的本性。金錢是檢驗人性的試金石。但,我們要知道,永遠不要用金錢去考驗人性,因爲真相是現實而殘酷的。

金錢的慾望,讓高老頭的兩個女兒,德爾芬和安娜斯達茜利慾薰心,不顧父親的生活質量好壞,無止境地向父親索取,此時的高老頭在她們的眼中,已經不是父親的象徵了,而是能夠隨時取款的人形銀行。他們之間純正的血緣,已經變了質,裏面夾雜了發出惡臭的私慾。

這不禁使人深思,爲何高老頭如此對待女兒們,把自己所擁有的都無怨無悔的獻給女兒,但卻得到的是如此悲慘的人生結局。其實,高老頭在臨死前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我太愛她們,沒剩下一點讓她們來愛我。”這句話正藏着那個原因,是的,正是“溺愛”。高老頭是一個用情極深又十分專一的男人,他喪偶後,將所有的希望與感情都投入到了女兒的身上。無論女兒們的要求有多過分,他都會滿足。然而這樣的溺愛,並沒有讓女兒們對他心懷感激,反而認爲是理所當然,一旦他停止付出,得到的就會是女兒的嫌棄與責怪。現實也正如此,若不是高老頭對她們還有利用價值,德爾芬和安娜斯達茜總是有千般藉口推辭見面的。正如德爾芬和安娜斯達茜不惜踩着父親的屍體去參加舞會,只爲心中對名利的追求。

《高老頭》雖然爲巴爾扎克創作的小說,但是他非常重視詳細而逼真的環境描繪,因此在閱讀時往往會讓你身臨其境。而且這部作品的創作時間距離我們已有近兩百年,但巴爾扎克所批判的現象至今仍然存在,由此可見,金錢與人性可真是一個歷久不衰的話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