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讀後感10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道德經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經讀後感10篇

道德經讀後感1

這是一篇遲交的作業,師父在暑假就讓我寫了,可是一直俗務纏身,往往有所得時也沒有什麼時間寫下來,今天正好有空,趕緊抽空碼文。

《道德經》,一部著作,在短短五千言足以讓世人細細品讀一生。第一次看時我只是當成課外的讀物一樣看,一目三行,粗粗掃過,只覺得這篇韻文哲理詩在努力向我們闡述什麼是道,什麼是德。但具體是什麼,根本不得而知。

第二次,結合很多資料去看,發現很多人用莊子的《天下篇》來概括其旨:“以本爲精,以物爲粗,以有積爲不足,澹然獨居神明居。……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爲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爲實。”

其說大體從天人合一之立場出發,窮究作爲天地萬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則之“道”,以之爲宗極,而發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當取法於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則,分無、有二面。道常無,無名無形,先於天地鬼神,而爲天地萬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萬物,具無窮之用。道之理則貫穿於萬有,表現爲萬有皆相對而存,極則必反,終必歸,根本之規律。而有之用,常以無爲本,“有生於無”。聖人體道之無,法道之自然無爲,以之修身,當無慾而靜,無心而虛,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爲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懷慈尚儉,處實去華,以之治天下,當“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還刀兵,離爭鬥,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使民虛心實腹,無知無慾,則無爲而治。“反者道知動,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讓謙下,挫銳解紛,和光同坐,以柔弱勝剛強。

它以大部分內容勸告人們要慈善儉樸、謙虛處下、忍讓不爭、公正無私、淡泊名利、知足常樂;教導人們要誠實守信、和藹可親、和平相處、互相幫助、寬容大度、以德報怨、先人後己、捨己爲人;鼓勵人們無爲守靜、順其自然、清心寡慾、修道修德;告誡人們不要發動戰爭、不要干預自然;引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積極地面對人生……

以上很多都是別人的思想,對《道德經》作出的簡單概括。我曾經學過幾年太極,結合太極拳的拳要思想,我開始選擇性的開始讀了第三次。

道德經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人把道叫做太極或無極,或太虛等等,所謂道生一即太極生兩儀,如何生呢,便是動靜,動爲變,爲有爲,爲正面的向上的東西,也就是所說的陽,而陰與之相對。這是一個常規的分法,歷來君子都是積極用世,推動世界的發展,這是動的力量,而隱者便要無慾,無爲,以至靜,不過動列、靜都是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兩種不同的方式罷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類在不斷征服自然,但更重要的是要將自己融於自然,歸於自然,以自然養生。拳法要求我們中正安舒也是這個道理。順應,順應世間所有已經存在的事物,因勢利導,不違背自然的規律,保持重心,借力打力,以達制敵的目的。

“道”是萬物之始,萬物之源。萬物由“道”產生,“道生一,一生二、生三”。天地萬物的演變發展、變化越是伸展,就離“道”越遠,而最後仍然要返回於“道”。我們從“曰道”、“曰大”、“曰逝”、“曰遠”、“曰返”來看,道似乎是在說明世界是一個順進的演變過程。這一過程說明天地萬物由道而生,但最終又仍然要回到它的起點——道。也就是說,道的運行規律是一個圓圈。

有與無、陰與陽的轉化過程所形成的軌跡也是一個圓圈。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而且“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因此就又形成了一個有無虛盈轉化的圓圈。太極圖也是一個陰陽轉化的圓圈,既然天地萬物和道的關係是一個互相轉化的圓圈,“道”的運動軌跡也是一個圓圈,那麼按照“道”的運動軌跡的圓圈運動,就是萬物“生生不息,永不窮殆”的最佳圖式。

對於道德經的體悟我自身覺得還是太粗陋。寫得也是如同流水賬一般。短短數百字自然不足以把所有能感受到得都寫下來,先寫下這些,做交差之用吧!希望師父能指點一二……有不詳盡之處,徒兒自當改正。

道德經讀後感2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中華瑰寶,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記得上學時跟着老師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候還不知這是出自何處,更甭說是什麼意思了。時過幾十載,再次看這部道家鉅作,雖然還是不能完全理解,但至少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和見解。

《道德經》提倡清心寡慾、無爲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頭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匱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我想我們都應該從老子《道德經》裏面找到自己的人生準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堅持靜心是安身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纔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古語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爲而無不爲”,老子的無爲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爲,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爲,而有作爲。只有“不妄爲”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爲,也就是說“不妄爲”是有所作爲的保證。什麼是“有爲”呢? 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爲”。在物慾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否則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絃,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紮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與創新能力。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照應前文,昇華主題,把作者自己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感動和惆悵,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令人佩服。

道德經全文應該說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部道,下部德。

道,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規律。它表現爲幾個方面,一是“易”,也就是變易的意思,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說,“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說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第二個方面就是“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萬物都是逐步成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漸漸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如果說老子寫這部《道德經》上部道經的目的就是闡述道德規律,下部德經則主要講的是爲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其實老子寫道德經的側重點便是落在下部德經上面。

讀了《道德經》之後,最大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心靈深處的弦被觸動。“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爲它們不爲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但是僅看當今社會,能做到將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幾人呢?寥寥可數。高速膨脹的經濟時代,讓更多的人在利慾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說,這是社會的可悲,更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道德經》僅區區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讀去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豈是區區五千字便能概括的。老子注重人的無爲思想, 無爲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廣無爲,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爲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爲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爲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爲思想用在爲人處事的觀點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社會、自然是如此,大家小家是如此,爲人處世亦如此,對待老人盡心盡孝、兄弟姐妹和諧相處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道德經讀後感3

在孩提時代的我就曾經接觸過聖人老子的《道德經》,大家可以輕而易舉猜到當時懵懂孩童的我,對於這本書可謂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我對老子以及《道德經》的初步認識還得追溯到我爺爺跟我講的故事。爺爺跟我講了很多的古代傳說,其中就有關於聖人老子的傳說——相傳老子一夜間就寫出了流傳千古的《道德經》,騎着青牛,西出函谷關而去,成爲神話傳說中的太上老君。小時候聽着這些傳說比較神祕、玄奧的東西,都是和老子相關的,但是老子是誰,什麼是老子的學說,他所著作的《道德經》講述的是什麼又有什麼意義,卻知之甚少,而且那時根本看不懂。

讀懂一本書,首先讀懂一個人。這是我閱讀書籍的座右銘,若光看一本書所講的內容,而不去深入瞭解作者爲何做此書的種種原因,那就與作者做此書獻於世的真正目的了。我不乏有些人著書純粹是爲了賺取稿費或者立名,那樣的人不配叫作者,只能勉強稱爲寫作工作者罷了。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時天下大亂,諸侯紛爭,廣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時代造英雄,時代也會造就文化精神上的佼佼者。

如今很多人稱《論語》爲做官必學,《道德經》爲做人必學,想必有一定的道理可遵循,但便不是如如今說法那樣的片面。一本《道德經》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爲人等多方面的內容。換一種比較概括的話說可算爲一本百科全書,但是《道德經》真正的分類還得算爲哲學著作。

老子道家的學術充滿着辯證法,從探討宇宙天地、自然規律的變化入手,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真正地以人爲本,直接從關注明民生,關注社會弱者,弱勢羣體出發,老子之道算是弱者之道,對社會人事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道德經》揭示宇宙萬物、自然天地、社會與人等及其運動規律,因而是一個博大的哲學思想體系,提出了很多反映事物運動一般規律的哲學概念,對中國文化以及整個世界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黑格爾曾經感慨:世界的哲學故鄉在中國!

在老子《道德經》諸多哲學概念中,我最熟透的算是立身處世這方面知識。下面簡單的敘述一番。

修身爲本的主張在《道德經》中有諸多名句:“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等。細細體味一下老子對人生修養和處世的見解,我覺得他的很多話語,句句啓迪心靈,不時地在敲打警示,使人醉之復醒,感到好像在痛飲千年陳釀,愈久愈香。

做人修身處世,是一個古老卻又常新的話題,每每與人細談老子哲學時談到修身處世這話題時,心中總會盪漾起新的體會新的感受。在立身處世這個主張中有一個極爲經典的句子——“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取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弱之勝剛,天下莫不知。”柔弱勝剛強,是老子哲學思想中充滿相反想成、對立轉化的辯證法的命題,帶有普遍真理性的意義。剛剛提到老子以水爲例的句子的意思是:天下沒有東西比水更加柔弱,可是攻克堅強的東西沒有能勝過它,因爲沒有東西可以代替它。微弱的勝過強大的',柔弱的勝過堅硬的,天下誰都知道。可謂水滴石穿,柔軟的水能夠把堅強的石頭穿透。在老子看來,柔弱勝剛強是自然界的一條法則。它比起強能勝弱,剛能勝柔這一表面膚淺的認識而言,柔勝剛,弱勝強,無疑是認識論上的一個飛躍和深化的實例。這句話告訴我們,新生的、弱小的、暫時處在劣勢的事物,最終是要戰勝舊的、暫時貌似很強大的事物的強有力的論證。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句話是中大家最熟悉的當屬“上善若水”了,老子提倡應該向水的柔弱品質學習,即守柔。爲什麼呢?因爲世界上最柔弱的是水,水能穿透堅硬的石頭。推及到人,若人能夠做到“上善若水”,所賦予的精神和意義,那麼他的心胸會像水那樣曾經深邃,待人像水那樣愛親,言談像水那樣真誠,處事像水那樣靈活圓通。這樣德行高尚的君子,你說是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是不是值得我們去學習效仿的人呢?

道德經讀後感4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內含禍的因素。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能夠互相轉化的,在必須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說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關於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所以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不僅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爲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爲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捲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於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於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爲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之後,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明白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於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騎着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共5000多字。因爲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之後人們又稱它爲《老子道德經》。此刻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因此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西漢時道學家河上公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義》,等等。下方我們就透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助於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爲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纔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說,“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這就是說,作爲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遠存在的。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規律而運行。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體。

老子認爲,道產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養着萬物,萬物各成其形,各備其用。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道而貴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貴重,不是有誰給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產生天地,德畜養萬物,長育萬物,成熟萬物,覆蓋萬物。他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第五十一章》)這樣,老子遂把自然創造的根源歸於自然本身,從而摧毀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論的基礎。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觀,在當時有很大的進步好處,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認了鬼神的威靈。當然,老子的“道論”剛從傳統的宗教解放出來,還未能完全擺脫宗教的影響;他的自然決定論,使人完全聽命於自然,輕視了人對自然界的反作用。之後有的哲學家把它發展爲定命論,爲害頗大。

道德經讀後感5

魯迅曾說,“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這無疑是對老子高度的讚譽。的確,老子作爲一代偉大的哲學家,用短短五千言,道出了世間萬物的奧祕,展現了人生別有洞天的崇高境界。欲言其言,先言其人。同孔孟一樣,老子被奉爲中華文化史上的聖人,在20xx多年前,爲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時至今日,他的一些思想還一直被我們實踐着,追求着。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老子思想精華的凝聚體。它告訴我們,凡事要取法自然,只有取法自然,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擺脫痛苦與煩惱;它告訴我們,“一”爲萬物之始,得“一”便可得所有;它告訴我們,禍福相扶相持,無中可以生有,要辯證的看待事物;它告訴我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恆;它告訴我們,“功成身遂”,面對成功,面對金錢、權利的誘惑,不要迷失自我。老子以其文約義豐的短短五千言,教給了我們道的哲學,教給了我們處世之道,教給了我們治國之道。

老子教誨我們要辯證的看待事物,宇宙間的萬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對立中存在,在對立中發展的。在一定條件下,事物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正如“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如果世人對於美、善的認識改變,那醜與惡的標準也就變了,正如難易相對、長短相對一樣。所以,世間沒有絕對的真善美,也沒有絕對的假惡醜,有時,不好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壞的,換個角度思考,也許另有一番天地。

老子還教誨我們物極必反,所以,強者要學會收斂光芒,以弱者居之,正如“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自居於弱勢、靜態而保持一種彈性,促使敵對一方向膨脹、誇張發展以至成爲脆弱,即產生盛衰的對轉,這也就是“強者下,弱者上”的道理,強者鶴立雞羣,很容易成爲衆矢之的,而弱者則不然,所以,人要學會收斂自己的光芒,學會韜光養晦。

老子還教給我們成功之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成就大事業,要先從身邊瑣事做起,持之以恆,向目標努力。即使困難重重,暫時無法達到目的,也彆氣餒,老子告訴我們“大器晚成”,再接再厲,終會成功。面對成功,要知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不要迷失了自我。如果努力了,卻沒成功,沒關係,老子告訴我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知足之足,常足矣”,正所謂知足常樂。

老子還教誨我們,做事學會“慎獨”。“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千萬不要以爲自己做壞事別人看不見就沒關係,須知,大自然是公平的,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對於處世,老子還教誨我們要“不盈”、“不爭”、“致虛極,守靜篤”,“柔弱勝剛強”。做到“無爲而無不爲”,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順其自然地去做,做到取法自然。

關於《道德經》,老子還教給我們很多,如人際關係方面,告訴我們“善者,不善人之師。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貴其事,不愛其智,雖知大迷,是謂要妙”,善者可以做我們的老師,不善者可以教給我們智慧,學會面對善者與不善者;做人方面,告訴我們“上善若水”,水孕育滋潤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擁有水的品德的人才是有最高德行的人;管理方面,告訴我們“知其白,守其黑”,立足一處,眼觀全局,全面考慮問題。

《道德經》是一本充滿智慧的鉅作,這些所感所想只不過是其冰山一角而已。仔細閱讀《道德經》這部智慧鉅著,反覆推敲其中的奧祕,展現在你眼前的風景將會別有洞天。

道德經讀後感6

20xx年8月,我正式開始了誦讀《道德經》的路程。在此之前,其實水蓮老師早就向我們推薦了這部經典,可能是機緣來得剛剛好,我就是在那個時間點,從內心深處願意親近《道德經》了。

我還記得第一次正式誦讀《道德經》的情景。瑜伽墊一攤,水杯一放(原先誦讀時會口渴),兩腿一盤,坐北朝南,就這麼不疾不徐地開始了,居然可以整部從頭讀到底,不像之前誦讀時心情那麼難耐,口渴,想放棄。讀完整部經典,內心特別舒適,寧靜,放鬆。

哇塞,原來《道德經》這麼好啊!從此以後,我對《道德經》的喜愛一發不可收拾,走到哪裏,都要帶上她。陪孩子參加興趣班的時候,上班的時候,出門旅遊的時候;見縫插針,有機會就拿出來讀一讀。甚至上洗手間的時候也絕不落下與她親近的時刻。

一晃三年多過去了,粗略算下來有誦讀1000遍以上了。也得益於水蓮老師對我們的支持和鼓勵,在我們部門,每天中午都會組織《道德經》誦讀與讀後分享。即使自己哪天懈怠了,也不用擔心,我們誦讀的路上有一羣志同道合的同學,大家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在誦讀的初期,我是有些不同的感受的。那天,照例睡前讀一遍《道德經》,讀着讀着,我恍惚間聽到女兒在叫我,擡頭望向女兒和先生,他們在跟我說話,但是聲音卻是那麼遙遠和不真實,環境也很奇特,就像在看電影屏幕一樣,屏幕中的他們在與我對話。但,我卻是觀衆,我不存在他們的空間裏。這種感受存在大概幾秒左右,當時有些驚慌失措,當我嚥下口水後,一切都恢復了正常。

我把這個感受跟水蓮老師分享了,她告訴我,不要怕,有些人在誦讀《道德經》的時候,確實會有不同的體驗,你是非常有根器的,一定要堅持誦讀啊。

我很幸福,在人生的路上遇到《道德經》;也很幸運,在我遇到困惑的時候,還有一位“心靈導師”會爲我帶來生命的啓發和正念。

我小時候體弱多病,思想就特別敏感,經常會想到死亡。如果自己死了,那我有靈魂嗎?如果有,那靈魂的歸屬在哪裏?如果沒有,那我現在存在的意義在哪?對於死亡的恐懼會讓我嚇出一身冷汗。

說來也怪,《道德經》讀了幾百遍之後,我突然不畏懼死亡了,沒有原因地自信,相信自己死後,將來要去的地方一定特別美好。而且我找到答案了,人死亡後是有靈魂的,衆生會再次踏上輪迴之路。有生之年,如果《道德經》無法讓你解脫,但至少,在這一世,不會活得像行屍走肉。人生的三層樓,至少你不會掉入物質層,一生爲物質忙碌,被他奴役。

我自己就有比較深刻的體會。以前,我比較容易被負能量吸引,會沉浸在負能量的狀態中不能自拔。現在當我遇到自己負面情緒的時候,能夠及時覺知並且“止住”。第四十四章提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人生想要長長久久,就要學會知足,知止。而且我發現,所有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問題,都是自己內心的問題,你的心覺察了,打開了,放下了,那所有的矛盾都不存在了。一切事物唯心所現,現在有一本經典能夠讓你修心,你有什麼理由,對她說“不”呢?

書讀千遍,其義自見。有時候,自己在忙着手頭活兒的時候,會突然奔出《道德經》某一章節的語句。有一天,當我心裏飄進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忽然一個念頭閃現,《心經》中提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實老子也說了啊!有和無,就是空和色。“有”代表有形的物體,就是“色”;“無”代表空無、虛無,就是“空”啊。

“無”和“有”同一根源;“空”和“色”也是同一根源。只是名字不同罷了。整整一部《心經》所講的內容,老子第一章就提到了。而同一根源是什麼?“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我認爲就是“道”。

真真感嘆經典的殊途同歸,異曲同工!《道德經》能量之廣大,無法用語言去形容,唯有珍惜當下,堅持誦讀,就會找到內心的答案。

我特別欣賞現在的自己,享受現在的家庭生活,喜歡自己的工作,也特別樂意幫助別人。因爲: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道德經讀後感7

讀完《道德經》,我從中受到很多啓迪。短短五千言飽含人生智慧,其無爲的思想深刻影響後世。作者老子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但是由於本人領悟力有限,通讀全書,能瞭解的一定只是十之一二。

首先,老子概括了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變去。指出“物極必反”的通則,簡直無論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認識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態度,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堅強和進取,老子的思想是無爲。

《道德經》是講“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就說明“道”是不斷變化的。道大無邊無際,浩瀚無比,又處在不斷變化之中,一會兒是這個樣子,一會兒又是另外一個樣子,所以要給它取個名,就是叫“道”這個名字可以,不叫這個名字,叫另外一個名字也可以,說到根本,是“無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名的“道”,產生了天、地;有了天、地(有名),又由此產生了人和萬物。由於本源的“道”是隨時隨地都在變化的(連名字都可以變化),所以它產生的天、地、人、萬物也是不斷變化的,這就要求人要適應這種變化,即主觀要符合客觀,因此人就有了主觀與客觀的問題,人的行爲也因此分爲兩種:有爲與無爲。主觀上自以爲是,不考慮客觀變化,這就是有爲。主觀上沒有個人想法,而是隨客觀的變化而變化,即順應自然而爲之,這就是無爲。做到無爲了,就能無不爲。“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人只有沒有私心慾望,才能守靜,這樣才能體驗到“道”的奧妙,從而適應並符合客觀的變化。有私心慾望,就不能守靜,這樣就不能體驗到“道”的奧妙,即便體驗到的,也是有限的,這樣人就很難符合客觀的變化,人生旅程就會出現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沒有個人想法,事事順客觀,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慾望,才能放棄個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順應客觀自然。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就能夠樂觀自在地處事爲人而達到“無不爲”。

下面就結合《道德經》具體地談一談對生活的看法。

1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爲“無爲”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對廣闊勞動人民的酷愛。老子提倡向天地學習。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2我以爲“無爲”包含着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說教育理念中也能夠自創。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是一件盲目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幹夠學有所成,這就需求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鬆、盲目、自願的學習。教育中的無爲而治,不是不論,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滋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自覺參與各種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3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爲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污染,能源耗盡,消費率進步,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謂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爲了保住工作而工作,無暇關注本身和家庭,有時間的時分沒錢,有錢的時分沒時間。又或者說兩者都沒有。這樣的社會又怎能說是美妙的呢?在高度興旺之後,人類當有所迴歸,以免到達極致走向另一面,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4我們人總是強調人要無私奉獻,無私就是私心慾望要柔弱,奉獻就是付出的願望與力量要強大。無私奉獻的精神就是源於萬物本源的“道”的特性。而我們身邊就有許多無私奉獻的老師,他們不圖回報地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盡心盡力地去付出,他們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只爲成就偉大的教育事業。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我以爲他的許多觀念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索。這是一本值得我無數遍去閱讀,品味,學習的經典著作。

道德經讀後感8

老子《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禮貌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應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我們同樣能夠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座標;淨心:淨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爲。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

老子以“清靜爲天下正”,“清靜無爲”爲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透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纔會“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慾,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纔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纔會時刻持續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淨處人生方向。

“淨者,不污也”,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能夠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爲吾有身”,“爲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淨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持續清醒認識的源泉。

盡心,盡展人生作爲。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爲而無不爲”,老子的無爲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爲,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爲,而有作爲。只有“不妄爲”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爲,也就是說“不妄爲”是有所作爲的保證。什麼是“有爲”呢盡心扮好社會主角,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職責,就是“有作爲”。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爲先”,崇尚“身正爲師,德高爲範”。各行各業,各村各戶都在努力提高羣體的道德水準。具體來說,就是將“靜心、淨心、盡心”三心衍化爲“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羣衆,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在現代經濟社會下,重讀和闡釋聖典《道德經》,讓人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道德經讀後感9

輕輕翻開《道德經》的扉頁,我彷如夢迴春秋……

函谷忽見騎牛像,心中方明是老聃。

若無一部一言道德天荒破,世事幾多盡渾沌?

那令人驚歎的五千言,是一位智者思考的結晶;是一位隱士對後世的囑託;亦是歷史沉澱下來的哲學的成果!

說到《道德經》,中外很多人都曾給其寫過書評。譬如魯迅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說盧川芳郎,他認爲此書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而作爲讀者的我,更加切身的感受到,八十一章、五千字的《道德經》,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以說,它是一部曠世奇書!

它森羅萬象,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但是,其中給我思考最多的,還是“上善若水”。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致堅。”“上善若水”,僅此一句話,便叫人體會到了水的意境、善與德的境界。

的確,“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歷來是中華美德的一種概括。低調,不爭,適應,柔韌,恰似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因此,何謂“道”?“水”即是!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萬物生長,皆賴於水。水有如此之功,卻並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饋。她,恩澤萬物而不事張揚,惠及衆生而德行謙卑。

水,不與萬物爭,不與事事計。人進我退,彼擠我溢,能屈能伸。她,看開、大氣、超脫、逍遙,故無詬病,少非議。

水,形易變而性難變。倒杯裏而成杯之形狀,倒碗裏而成碗之形狀,倒鍋裏而成鍋之形狀,外形雖成了別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棄該放棄的,堅守該堅守的,外圓內方,靈活自如。

水,看似無力,實則有力,表面軟弱,內心堅強。堅硬易折,柔軟耐久。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以柔克剛,以軟勝硬。

儘管水乃平常之物,舉目所及,比比皆是,但她卻蘊含非凡智慧和品性,遠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再回過頭來,品味老子對於水的看法。

在老子看來,天下最大的善性莫若水,水不僅是衡量個人道德品質的標準與處世修養的尺度,同時更體現出一種順其自然而與世無爭的人生心態。上善若水,老子認爲水是天地之間最有善德的事物。水柔弱而不爭,養育萬物,無所不容,無所不用而澤被萬物;水行天道,順自然,處卑下而不亢,始終如一而勇往直前。

老子以水喻道;以水喻德;以水喻政。以水喻道,說的是道的雄渾而不張揚;以水喻德,說的是侯王的虛懷若谷心懷天下;以水喻政,說的是以百姓心爲心的無爲而治。不得不說,老子思想的哲學體系是嚴密的。因爲侯王心中有道,就會有德,而後就能依照心中的道與德爲政,而達到無爲而治的高境界了。道,德,政,此三者,是統一的,特點也是相似的,老子找了個最爲貼近的喻體,那便是水了。

道如水,德如水,政如水,一國便達到了長治久安的最高境界。水,純淨、透明、如此簡單。其實,往往,最簡單的東西卻是最好的。它以無招勝有招,以不變應萬變。這也是寫老子所倡導的無爲,是順應民心的無所作爲,是一種簡單的爲政之道,也是一種最高境界的治世之道。

老子說水,他說恆道像水,玄德像水,聖王治國也應當像水。我說,純淨如水,會收穫一份純美的結果;穿過世俗的紛繁,會回到最初的純淨。我想,這就是老子“上善若水”的處世哲學在如今的現實意義吧!

“上善若水”堪稱我們的座右銘!

一句“上善若水”,使《道德經》更多了幾分玄妙外的靈動。水映《道德經》,萬古英靈智慧開。俯覽人間多少事,至今思聖人,函谷關口,一片紫氣東來!

道德經讀後感10

因爲年輕,所以有很多的迷惑不解,因爲有太多的追求,所以有對世界的不滿憤慨。讀一些修身養性的書籍有利於心靈心智的成長。《老子》通篇闡述了一個思想,那就是“道”,一個看不見摸不着卻的的確確存在於萬物之間,所以事物都必須遵守的一個規律,正是因爲這個規律法則的存在,所以要“無爲”,無爲不是無作爲,而是順應事物存在發展的規律,不能逆反或是違背這個自然法則,對於我們這些唯物論者,老子的觀點的確和我們現在人的思想很接近。通篇文章不過幾千字,然而個人理解不同,感悟就有所不同。我曾在網上就見過同句話不同譯文的,可見精品文章閱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一種生活的哲學。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是在現實中常常會發現身邊的人如何如何不如自己,真的好似無任何優點,我們無法包容一個自己有所厭惡或是不屑的人。那麼又如何三人行就有自己的老師呢?老子的這句話卻給了我很多啓示。雖然取自的這一章主要是表達事物辯證統一的論點,但是卻能成爲生活的一種哲學。人們知道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因爲大家清楚什麼是不美的事物,是不好的事物;知道真善之所以爲真善,是因爲知道那些不真善的事情。所以,當我遇見一個滿是缺點的人時,我們就可以把他當作老師,當作一個反面教材,讓自己知道自己不能這麼就行。我想這種哲學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以的。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乍一看,你會覺得,老子的話很不正確,治理國家怎能讓民不爭無慾呢?那樣國家如何發展呢?其實老子只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人們常常會去做那些別人鼓勵做的事情。當這種趨勢引導過於時,往往使得人們會使用無用其極的手段去實現,這樣就違背了事物本身發展的規律,其無爲深深融入這段文字中。一個國家發展最講究平衡均衡,過渡追求某項,會導致國家發展的不平衡,比如中國自改革開發,政府過分倡導物質建設,致使精神的缺失,社會陷入了畸形,不平衡的發展。所以如今政府倡導精神文明。這樣的實例足以證明老子此段話看似不正確卻的的確確很有道理的原因。在《君主論》中有一段對於君主的形容,最優秀的君主是那些百姓完完全全可以忽視忽略的君主,百姓感覺不到君主正在影響他們,他們只是自由的發展,這也與老子的“無爲而治”不謀而合。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通篇翻譯下來,很容易讓大家誤會,老天爺對萬物不屑一顧,只是當草狗一樣,起碼在《誅仙》裏,感覺就是那麼怪怪的。其實老子提倡的是一種衆生皆平等的理念,自人類能直立行走到今,人類一直務求擺脫食物鏈、大自然的束縛,高科技武器的發明、DNA的破譯,其目的就是爲了能站立在食物鏈以外,如天神般決定其他生物的生與死,然而人類即使如何努力,仍然在自然的法規裏,生老病死,肆意的破壞萬物而引起的天災,還有人類殘弱的身體已經無法對疾病、病毒的抵抗進行進化,也許正是因爲此,人類變得越來越貪婪和自私。老子這段警世名言看來只能成爲小說裏的一個得道昇仙的口訣了。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

這段話很有哲理,有與無的矛盾統一,在短短几句話中體現的淋漓盡致,碗之所以爲碗,正是因爲中空的無,纔有了盛物的功用。正是因爲無的存在,才能體現有的價值和功用。萬事萬物皆如此,因此我們不要太拘泥與是非成敗,得失之心。也許正是現在的無造就以後的有,失敗乃成功之母就是這個意思。

老子的文章字不多,篇幅不長,每章既可以做段落來看,同樣又能單獨取出細細品味其中蘊含的深意。小說中常常把道德經作爲武功祕訣或是修道成仙的口訣,雖然道德經不能讓你成爲武林高手或是飛昇成仙,但是卻可以讓你的心靈得到飛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