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有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有感

讀完此書,留在我腦海裏最經典的一幕就是,雷夫老師對班裏一位不交作業的孩子的教育:麗莎在開學的第一天就在交作業時找不到了自己的作業,並當着老師的面到處翻自己的書包和資料袋。作爲老師我們很清楚這是怎麼回事,看到一貫這樣的學生我們有時可能就忍耐不住了,會大發雷霆,會在全班同學面前變成一位“大惡人”的形象。但是雷夫老師低下身子說他相信她,相信他寫了作業只是找不到了,不過有一個大問題需要麗莎注意,那就是亂放東西。

然後告知她可以在兩位同學中挑選一位,中午幫助她整理資料袋。結果,從此以後麗莎的作業再也沒有找不到過。這就是信任和不走捷徑的教育。這也是沒有害怕和榜樣的教育。在閱讀中我總是不由自主地發出輕輕嘆息:“教師原來可以這樣來當,原來可以做得這樣好!”我也看到了這位20多年如一日,堅守在第56號教室的雷夫老師,他是個在教育中總能準確找到目標,從不偏離跑道的人。他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還有哲人的'敏銳、專家的自信、戰士的勇敢——他擁有智慧,擁有愛心,所以他創造出奇蹟。

第一感受:這是一個多麼有智慧的老師。

一名好教師要成長,必須得善於反思和總結並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思想,這是教育的大智慧、真智慧。雷夫老師在教育生涯中,不斷審視、反思、嘗試,逐步認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教育思想:在認識到當今“速食”社會是造成孩子避免挑戰困難的原因的時候,他果斷地提出了“成功無捷徑”的理念,培養孩子們孜孜不倦、不屈不撓地克服困難的態度;在教育實踐中,他逐步感悟並形成了“道德發展六階段”,“我們的期望決定孩子們的表現”、“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師”、 “不要把信仰強加於孩子”、“孩子也是教師和家長的老師”、“做孩子的榜樣”、“永遠不要失去對孩子的關注”等許多先進的觀念和認識。最可貴的是,他在遇到問題時,絕對不是先從客觀方面去找原因,找藉口,而是進行積極思考,及時去糾正自己的觀點和做法,用自己的大腦去解決問題,用自己的思考去擺脫困擾。在他心情的調色盤裏,即便是偶然會有灰色,但他也能很快將它塗抹成暖色。因此,我們可以肯定,智慧是他打開成功大門的金鑰匙。

第二感受:這是一個多麼有愛心的老師。

在《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封面的醒目處寫着“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我想這幾個字其實是概括了雷夫老師的教育理想,或者說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師教育追求。“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說來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在本書中,我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裏,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爲着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樣一種最樸素的意識和想法。

雷夫老師爲什麼能做得這麼好,能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產生最生動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認同的效益?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爲他有愛心,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用國家督學,原省教科所成尚榮所長的話說就是“教育,從兒童立場出發”。雷夫老師對孩子的愛,在書中隨處可找。因爲時間的關係,在這兒不再贅述。應該這樣說,愛孩子,也是他獲得成功的關鍵。

讀完這本書以後,讓同樣身爲老師的我不禁反思:在日常教育中,當我們期望孩子謙謙有禮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否以身作責了?當孩子說謊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反省,自己是否言而有信?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是否只顧指責、批評?

當孩子有了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是置之不理,還是耐心地與之講解?當孩子想要參加某項活動時,我們是不是以學習緊張爲借而阻止他?當孩子有小小的進步時,我們是不是會爲之而喝彩?我們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嗎?孩子的喜好與特長我們知道嗎?分數與想像力、創造力哪一個更重要?所以如果我們都能夠像雷夫老師一樣細心觀察,從愛每一個孩子出發,那麼我們也會有一間自己不一樣的教室,就讓我們從閱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開始,讓我們的教室變成孩子們心中嚮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