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讀後感(精選9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楚辭》讀後感(精選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楚辭》讀後感1

讀楚辭,第一篇是《離騷》,震撼;第二篇是《九歌》,驚豔;第三篇是《天問》,迷茫;第四篇是《九章》,沉痛。其實最想說的,是《九章》。其中有一篇《惜往日》據說是公認的“僞作”,《橘頌》是其中很特殊的一篇(看過的就知道了)。剔掉這兩篇,剩下七篇,讀下來才發現,其實是屈原從生到死的心路歷程。

《九章》實在看得我很痛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迴風》,大概是裏面最重要的五篇東西。以前看過一個笑話,說大學的生活如果用魯迅先生的作品來表達,那麼“大一是吶喊,大二是彷徨,大三是傷逝,大四朝花夕拾”,其實我覺得《九章》大概也可以這麼概括一下,《涉江》是吶喊、《抽思》是彷徨、《哀郢》是傷逝、《懷沙》是朝花夕拾。

《涉江》裏的屈原已經被放逐,沒有了另外兩篇《惜誦》、《思美人》然對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經明白自己和郢都黨人是不可能和平共處的,他很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麼清白高潔,一面痛罵那些小人多麼骯髒醜惡。這篇其實是我在《九章》裏最喜歡的一篇,它的調子很高,看着很過癮,很解氣,很“憤青”,也沒有接下去幾篇那種幾乎可以讓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個時候的屈原大概還年輕,還有朝氣,還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謂吶喊,也不過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這時,屈原被放逐得更遠了,他還在念着楚國的臣民,可是的卻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顧茫茫,沒有人瞭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靈魂能夠飛回到故鄉去。教科書上的屈原,是不屈的鬥士,是剛直的高士,可是從《九章》裏看去,不論哪一篇,我都只能讀出屈原的孤獨,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獨。

《哀郢》是傷逝。楚國的都城郢都已經被攻陷了,我的戰國史不太好,只是記得楚國並沒有就此亡國,楚王帶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組織了一個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時貶謫在外地的屈原卻沒有這羣“楚跑跑”們的厚臉皮,他寫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幾乎不忍卒讀。然而他的第一句詩卻是“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受難的始終是百姓。在這裏,對於楚王的抱怨、對於奸臣的抨擊的內容已經越來越少了。反反覆覆寫的,只是孤獨的流浪。失去家園的痛楚,可能比政治下野還要深刻的多。有家不能回,有路不能行。“曾不知夏之爲丘兮,孰兩東門之可蕪?”,高大的房屋可以變成丘陵,楚國最繁盛的東門也可以轉瞬荒蕪,這不但是對於楚國一國命運的描寫,更是上升到了對於整個歷史循環的質問之中。如果說《抽思》中的孤獨還是屈原個人的身世之感,那麼《哀郢》中的孤獨就是對於人生、對於社會、對於歷史的一次拷問。明知道答案是什麼,可他還是不得不去思考。

這種深切的悲哀一直延續到《悲回風》。《悲回風》也是《九章》中很特別的一篇,因爲它沒有情節,完全抒情,文章也特別長,可以看作是一首“詠歎調”。而且在這一篇裏,第一次看到了屈原的死志。然而他卻是在掙扎,要不要一死呢,死有沒有用呢?我以前從沒想過,在教科書裏比天還高大的“屈原”會在自盡之前這樣痛苦的掙扎。在這一篇裏,楚國的影子沒有了,奸臣的影子沒有了,百姓的影子沒有了,連他自己的肉體也沒有了。他彷彿只是一個靈魂,上窮碧落下黃泉,只爲找一個出路。可是,沒有出路啊,知道什麼叫“哀莫大於心死”麼,一路讀來,我終於理解了他的心思,屈原是不得不死,並不光是因爲愚忠、因爲國破家亡,而是這個世界根本沒有值的他留念的東西。像屈原這樣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的人,降生在這個世界上便是錯誤。

最後的一篇是《懷沙》,其實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來概括,可是我覺得,他們的宗旨是一樣的,那就是,應該是收拾好一切的時候了。《抽思》、《哀郢》、《悲回風》,這三篇的調子都是很低沉很壓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壓抑,讓人看得全身不舒服。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並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種薄霧冥冥的“鬼氣”,而是一種從心靈的力量,壓制得你透不過氣來。然而《懷沙》,突然一改低沉,用了簡潔的短句,鏗鏘有力、乾脆利落地寫下了他的絕命詞。沒有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楚王、羣臣、百姓、自己,又回來了。這就好像是對於一生的回顧,給自己做最後一個定義。然後他說,“民生稟命,各有所錯兮。定心廣志,餘何畏懼兮……知死不可讓,原勿愛兮”。人的生命上天早就安排好了,至於我,大限應該也到了吧。放寬心胸,不要傷悲,不要害怕。我知道死亡已經不可以避免了,那麼就不要再吝惜自己的生命。從前面幾段的果決,到最後的平和與放下,我終於看見了屈原平靜地走出了最後一步。

以前覺得,屈原死得不值。因爲教科書是這樣告訴我們的,屈原之死,不能改變楚王的昏庸,奸臣的諂媚,也不能改變楚國被滅亡的命運。秦統一中國是歷史大勢所趨,屈原之死不過是螳臂當車,自不量力,是愚忠,甚至是愚蠢。可是我讀完《九章》,我覺得他的死是應該的,是順理成章的。一個人經歷了那麼多的煎熬,奔波過那麼多地方,屈原太孤獨了,太勞累了,又是太渺小了。天地那麼大,山原、江水、滔滔洪流、滾滾紅塵,他只是其中的一粒芥子。生與死,對於浩蕩的宇宙來說,實在不算是什麼。何況這個世界上,早已找不到一個能瞭解自己的人了,這樣活着,實在是一種痛苦。

讀完《九章》,閉上眼睛,就可以看見這樣一副場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聳突兀的巉巖,屈原帶高冠,衣廣袖,一個修長而靜默的背影就那樣立着,舉手投足間只有兩個字:孤獨。試着讀《楚辭》,特別是讀《離騷》、《國殤》、《哀郢》、《卜居》、《漁父》時,心中狂躁不安。《楚辭》猶如疾風暴雨,控訴人間罪惡,特別是屈原的憤世嫉俗,特立獨行都讓人產生緊張與不安。奇崛的語言和瘋狂得失去控制的想象,都讓人情緒不寧。

不管如何,我明白,我現在的心境,需要的是迴環往復而不是狂亂無章。這時候的《楚辭》,於我而言大概是一劑良藥,多服爲宜!

《楚辭》讀後感2

看到楚辭最開始想到的是屈原—一個以死亡來體現生命的意志和尊嚴的人,他是一個詩人,也是一個政治家,更是一個愛國者。他有理想,有目標,有政治抱負,卻也因此被敵對,被流放。他殷切的盼望着君主睿智、國家強盛,盼望着自己才華得以施展,能有所建樹,但他最終只剩無助和孤獨,對他來說,人生都如浮萍般無根無蒂,陌如塵土,一個人經歷那麼多的煎熬,奔波過那麼多地方,他孤獨、勞累,但自己卻那麼渺小,國家的命運、人民的疾苦、自己的生命都無力改變,他找不到路,回不去郢都,只能用自己的生命來體現他對國家、對人民的愛,只盼着靈魂能夠飛回故鄉去。

“紛吾即有此內美兮,有重之以修能”年輕的屈原,器宇軒昂,才華橫溢,他有朝氣,自信,是不屈的鬥士,“汨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光陰似箭,唯恐抓不住飛逝的時光,希望歲月來讓自己的心靈更加美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更是體現了他爲了國家強盛矢志不渝的精神。“衆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已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忽馳騖以追逐分,非餘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爲度。”,“苟餘情其信婷以練要兮,長頗頷亦何傷。”等等在現在社會同樣適用,人們忙着爭名奪權,追逐利祿,猜忌着別人,彼此間勾心鬥角,相互嫉妒,忽視了本該有的追求,拋棄了內心原本應該擁有的純真和善良,這些話也告誡我們,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應當保留內心真正的美好和善良,讓自己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爲。“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意思是,趁你年輕還未衰老,施展才華還有大好的機會,沒錯,當下的我們,還年輕,還有時間和機會去追尋、去奮鬥,去實現理想,不應該在該努力拼搏的年紀而懈怠,更不應該向自己認輸。“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苟不直,吾寧死”又是何等的堅定,這些更是值得我們終身學習。

在《楚辭》中還有許多的道理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最應該學習的是屈原那濃厚而熾熱的愛國之情,一個人,無論身處何地,都應當真切的愛着自己的國家,還應該學習屈原那堅貞不屈,不卑不亢的高尚品德。

《楚辭》讀後感3

我很喜歡讀《楚辭》,因爲它令我感動,令我陶醉。衆所周知,《詩經》以後整整三百年,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興起,中國文壇幾乎被散文的光輝籠罩着,詩歌則處於寂靜時期。打破這種沉寂局面的,乃是天才愛國詩人屈原及其後代學者宋玉。他們創作了《楚辭》,“楚辭”和《詩經》截然不同,它不是集體的歌唱,而是個人的創作;不是現實主義,而是浪漫主義,不重自然現實,而重主觀抒情,不是板滯的四言,而是靈動的雜言,不是表現的北國風光,而是秀麗的南方景象,篇章不是迴環復沓的短章,而是結構宏大的鉅製,風格不是自然純樸,而是弘博麗雅。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屈原的出現,是中國文壇的一顆新星,在他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人生當中,我讀懂了很多。

在楚國逐漸衰落、腐敗的過程中,他仍堅守着,他公正廉潔,一心爲國,但卻在奸臣小人的污衊之下得不到重用,空有滿腹才華,卻報國無門……

屈原是真正的英雄!

《楚辭》讀後感4

我們緬懷每一位先賢的方式似乎只剩下了仰望,正如我們閱讀他們遺留下來的作品時永遠懷着和其他讀者同樣的情感——敬佩一樣,我們似乎忘記了,我們的先賢首先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感情的人,而他們的作品也只是對自己生活的反省和回憶。

適合我們緬懷先賢的方式大概只能是仰視了吧,不要覺得這個姿勢難受,我們可以找一堆蹩腳的理由讓我們舒服一點,比如我們的時代太過和平了,我們的時代不提倡個人英雄主義,我們的時代大家都在爲生存忙碌,我們的時代大家都各自安好??好像,我們的時代不需要英雄,我們是一個務實的時代。

愛國的故事在時間的河流裏打起太多的浪花,同樣的情節,同樣的情感,唯一不同的也只是登臺的人。這些“量產”的人事雖然繁多,但從不會覺得枯燥,因爲後來者看向他們的目光裏只有敬意。是他們,讓這個遵循規則的歷史的車輪在輪轉時發出巨大的聲響,是他們,讓被生活所支配的活着的人類感受到人性的偉大。那些在歲月侵蝕下的身影,依舊同樣挺拔。然而,公元前278年,汨羅江畔的他此時卻風骨傲然的從我的腦海路過。那個身影的名字,叫作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有着高貴的血統且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的他,似乎從降生的起就註定了不平凡。他生活的氏族是和楚國皇室有着血脈關係的楚國三大王族屈、景、昭中的屈,貴族的身份和教育爲他增添了“內美”和才華,“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嫺於辭令”的他得到了楚懷王的信任,被提拔爲左徒、三閭大夫,入則與懷王商議國事,出則迎接賓客、應對諸侯,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但壞消息來的更快。在他忙於爲他的大王修改憲令時,志向遠大而能力有限的楚懷王輕信了小人的挑撥,在沒有實際證據的情況下將屈原貶謫,在扼殺屈原的同時,也爲楚國敲響了喪鐘。人的遭遇就是這樣,得到一些東西,就必然要付出一些代價,而且有時候,做選擇的並不是你自己。屈原的第一次流放是在公元前313年,拒絕了他建議的懷王爲了秦國的六百里土地,與齊國斷交,且貶謫屈原,結果楚國丟掉了漢中的土地。陸陸續續的勾心鬥角,最後楚懷王把自己“送到了秦國”,結束了尷尬的一生。屈原的第二次流放是在公元前293年,楚頃襄王在秦國的威脅下“不忘欲反”的時候,屈原向他指明瞭懷王的下場是因爲“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然而直言的他再次的被令尹子蘭所害,被貶出朝,從郢都到夏首,再從夏浦到陵陽。屈原在走完自己貶謫路線的同時,也悄悄地走到了自己的生命的終點。公元前278年,楚亡。公元前278年,汨羅江畔,屈原投水。

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只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在一個悄靜無人的時候沉入江底,卻不想掀起了滔天的巨浪,以至於後來者看他的角度,從來都是仰視。而能讓我們平視的,幸好還有他的文作。也幸好,他除了是英雄,還是詩人,所以我們不用承受與這個時代不符的金戈鐵馬的沉重。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喜歡申椒、菌桂的人,那裏會比得上佩戴蕙茝的君子呢,但是近申椒、菌桂之人高張,紉蕙茝者無名,這該怎麼解釋?“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你不能轉換角色,自然只能貧困潦倒,精神上的清醒,是最大的獨活的悲哀。然而我們所看到的,恰恰是你所忽略的。你用千年前的筆墨,執着的告訴後世的我們你的堅持:“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似乎你忘了自己被貶的遭遇,“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是不是隻要是符合你的價值觀的事物,你都會爲他付出自己的生命呢?你說你要爲楚王開闢一條強國之路,但是草木凋零,你所比喻的“美人”早已遲暮,時局易變,你不想就在這個流放之地無所作爲,你想“指九天以爲正”,來表明你對君王的忠誠,然而並沒有什麼用處,“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爲重,千鈞爲輕;黃鐘譭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舉世皆濁,而你獨醒,那又能怎樣?一支筆,如何撐得住大廈將傾,如何挽狂瀾於既倒?我是不是該覺得,你纔是沒有醒着的人?“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你也知時光老去,卻偏偏還惦記着爲國效力;“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你願做他成功的奠基石,但他願意選擇你的道路嗎?也許,當年也有人像我這樣的自私的嘲弄你,你給千年的提問者、傲慢者、自私者的答案卻始終如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你說的也對,成功的路途漫漫,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一帆風順的走到終點,也不是經歷險阻之後就會品嚐到成功的果實。你比我們豁達,我比你小氣。你知道嗎?他們說你愚忠?其實,我懂,你忠誠的不是楚王,而是楚民,是楚國,是家族。但,我能看到的全是你的悲壯。

是我們仰望英雄的角度太過單一了吧?我們固執地把他們奉若神明,當作了與人不一樣的神明。似乎我們的流傳的英雄的故事裏,主角永遠都是犧牲,強烈的光環與混沌的時間將他們的作爲平常人的生活遮擋的嚴嚴實實,難道他們沒有家人,沒有愛情嗎?在故事裏,我看不到;在詩稿裏,我麼發現。你在作品裏的香草美人,被後世的學者解釋爲賢明君主的象徵,司馬遷也寫道:“其志潔,故其稱物芳”。他說的沒有錯,甚至很有道理,但請原諒我的執拗,我相信,他寫的不只是抱負。“沅有芷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初見時,我甚至並不敢與你言語,儘管我們其實很聊得來;“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別離後,這風冷颯,木蕭瑟,而我則被離愁所困擾;“心鬱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因爲思念所以鬱鬱寡歡,一聲聲嘆息,又平添許多的煩惱。直到此時才知“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如果你看到這些,內心該是何種想法?我是不知道了,但我見過太多的故事。太過的情感,在千年後的今天,成了一紙僵硬乾澀的、空洞的文字,僅僅只是符號。

我們有着與千年前不同的生活,但我們同樣的敬服智者和勇士,我們可以把他們當做標榜,但不是雕像。他們是人,所以他們帶給我們震撼;他們是普通人,所以也會有普通人的情感。我希望我們的英雄,不能只是故事中的主角。

我想,千年前,汨羅江畔的身影,出去執着,應當還有眷念和柔情吧。

《楚辭》讀後感5

在這個世界,有多少人,能心無雜念,寧靜超然,不滯於物?

有多少人,在平靜的外表下,有太多的糾結與掙扎在內心深處暗流涌動?

又有多少人,能把這些糾結與掙扎赤裸裸的展示在世人面前?

沒有赤子的情懷,沒有博大的胸襟,如何能夠?

在《楚辭》諸文中,出現了許多許多人物,如女嬃、靈氛、厲神、太卜鄭詹尹、漁父和巫陽等。而這些人,或者曾經存在,或者其實根本就不存在。其實這些人的角色、話語、觀點就是屈原內心深處複雜矛盾心情的展露,糾結掙扎內心的呈現,但到最後,他都做了明確的抉擇。

一、欲立功業與棄世離寰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老冉冉其將至,恐脩名之不立”。在此,屈原明確表達了作爲一個已達知天明之年的有志之士的政治抱負與時不待我的緊迫感。可是卻一再從罷官到流放“九年而不復”,乃至再流放。國君也從寄予重任到“不餘聽”到怒而遷之……一個具有高度自我認同感又有很強的政治預見性與參政能力的'人來說,這種境遇是多麼的鬱悶啊,內心將是多麼的糾結。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卻一再吟詠“望三五以爲像兮,指彭咸以爲儀”、“獨煢煢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凌大波而流風兮,託彭咸之所居”。欲立功業而不立,“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竟至“呼號莫吾聞”,最後只能以自沉作爲自己最後的一聲吶喊!

二、思君與怨君

屈原對懷王是有着深深的眷戀與感激的,“惜往昔着曾信兮,受命詔以朝詩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祕密事之載於心兮,雖過失猶弗治”。可是後來,卻被黨人矇蔽,“中途而改道”,“含怒而待”,最後還簽下“黃棘之盟”,這與屈原提出的“聯齊抗秦”的主張南轅北轍,且最後也使得自己命喪異國。對於這樣一位君主,屈原既有出於懷王最自己態度的幽怨,自然也有對楚王離賢君太遠的無奈。於是他又吟詠“聞百里之爲虜兮,伊尹烹於庖廚。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湯武與桓繆兮,世孰雲而知之。吳信讒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後憂。介子忠而裏枯兮,有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爲之禁兮,報大德之悠悠”。

在這段文字中即提到明君,又提到昏君,還提到先寐後寤,可是悔之已晚的晉文公。這是多麼的委婉曲折而有愁腸百結啊。在諸文中,直接出現怨句“君無度而弗查”、“惜壅君之不識”、“與餘言而不信兮”、“施黃棘之枉策”。甚至想到要選擇一個明君來施展自己的抱負。也有如慈父般的眷眷之情:“恐皇輿之敗績”“哀見君而不再得。望長楸而太息”、“何不改乎此度”。如此的拳拳,如此的百轉千折,最後選擇依然是爲國沉軀。

三、去與留

“勉遠逝而無狐疑兮,孰求美而釋女?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借靈氛之口,屈原展現了自己內心的一種呼喚,即離開楚地,另奔湯、禹、武丁、齊桓之類的明君,乘“方壯”之年,“遠逝而自疏”,周遊上下,立一番功業。可是,就在“忽乎吾將行”之時,用僕悲馬懷,顧而不前來來表達自己最終的抉擇。即使是在流放且毫無起用徵兆時,“羌靈魂之慾歸兮,何須臾而忘返”、“惟郢路之遼遠兮,魂一夕而九逝”。最後“鳥飛返鄉,狐死首丘”。在《招魂》一文中,也借用巫陽之口,一再重申此種抉擇。

四、堅守自志與隨波逐流

藉助女嬃責備的口吻和厲神占卜的夢境,屈原向我們展示了發自內心的另一種聲音——“何不變此志也?”,並用了鯀“直以亡身”的實例,這其實也是一種現世的深切關懷,即可以榮享富貴,又可以朋友相交,至少可以溫飽終日。可是同時,內心的另一種聲音發出嘹亮的吶喊:“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離愍而不遷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寧逝死而流亡兮,不忍爲此常態”。最終在《漁父》一文中明確抉擇:“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安能以皎皎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五、執着與逍遙

在《九章。悲回風》中,屈原爲我們展示了內心的另一種聲音:“寤從容以周流兮,聊逍遙以自恃”。在《漁父》一文中,更是通過漁父這一藝術形象給我們明確展示了“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的遊戲立場。在給予明確迴應,之後,還留給我們莞爾一笑的神情與“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餘音。足可饒樑三日。

可是,同樣最終是皎皎於世,最終,屈原無法只忘情於個人的逍遙,不能放任對楚國的責任感,最終離去!

糾結、掙扎、抉擇、自沉、殉國,由這些組成的的內心,經歷後的抉擇,你能不感動嗎?

《楚辭》讀後感6

《楚辭》是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及浪漫主義文學源頭。“楚辭”之名首見於《史記·酷吏列傳》。可見至遲在漢代前期已有這一名稱。其本義,當是泛指楚地的歌辭,以後才成爲專稱,指以戰國時楚國屈原的創作爲代表的新詩體。西漢末年,劉向將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承襲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彙編成集,計十六篇,定名爲《楚辭》。是爲總集之祖。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分別是:《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九辯》《招魂》《大招》《惜誓》《招隱士》《七諫》《哀時命》《九懷》《九嘆》《九思》。這個十七篇的篇章結構,遂成爲後世通行本。

《楚辭》運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帶)的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黃伯思所說,“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東觀餘論》)。全書以屈原作品爲主,其餘各篇也都承襲屈賦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與《詩經》古樸的四言體詩相比,楚辭的句式較活潑,句中有時使用楚國方言,在節奏和韻律上獨具特色,更適合表現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

《楚辭》部分作品因效仿楚辭的體例,有時也被成爲“楚辭體”或“騷體”。“騷”,因其中的作品《離騷》而得名,故“後人或謂之騷”,與因十五《國風》而稱爲“風”的《詩經》相對,分別爲中國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鼻祖。後人也常以“風騷”代指詩歌,或以“騷人”稱呼詩人。

《楚辭》讀後感7

楚地,一個文化的烙印,其倜儻神祕,猶如含情脈脈的眸,時時抓住我的靈魂。

屈原,一個落魄的楚人,其美德修辭,猶如無處無形的風,時時拂過我的心尖。

那種憂鬱,那種憤懣,那種千轉百折解不開理還亂的惆悵,歸根結底,都緣於那些溶入靈魂的深沉的愛。

一、對楚地的愛

“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僕伕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就是這個句子讓喚醒了久違的淚水,如此的不加設計,不加醞釀的流淚!能夠想象,當屈原在吟到此處時,該是如何的百轉千折,如何的淚雨滂沱!

其實,憑着屈原的才能和見識,要在別的諸侯國謀一個可以展示才華的職位並不會是什麼難事。況且在東周時代分邦建國的體制下,離故土遠赴他國並不是什麼“叛國行徑”,也不會有來自道德的譴責。士的橫行各國,諸侯、卿大夫的養士之風也非常的盛行。

在《離騷》一文中,藉助靈氛口勸屈原離開楚地,遠走他國:“勉遠逝而無狐疑兮,孰求美而釋女?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又有巫咸更爲明確的指向——臣擇君並用了一系列的史例:“湯、禹嚴而求合兮,摯、咎繇而能調。......說操築於傅巖兮,武丁用而不疑。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甯戚之謳歌兮,齊桓聞以該輔。”在此屈原也表現出一種內心的極端矛盾之情,也考慮,甚至真的要“歷吉日乎吾將行”。可是就在那一刻,他還是以僕悲馬懷的委婉表達來展示自己的選擇。真的,什麼才能讓一個極具才能的人人在即將遠離故土時體會到僕悲馬懷而不是壯志滿懷,最終還是以自沉作爲挽救楚地的悲壯的諷諫?而如果《招魂》確係屈原所作,則更借巫陽口吻明確“魂兮歸來”的抉擇。而在《橘頌》中則借頌橘再申自己“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的志向。不同的口吻,不同的表達,最後都歸結於對楚地深深的眷愛。

二、對楚君的愛

對於懷王,屈原是懷着深深的知遇之情的。雖然在血統上屈原也算是一個貴族,但要被重用,官至左徒,對與一個知識分子來說也已經是相當的不容易了。在《九章.惜往日》中,屈原明確提到懷王對他的信任已經到了“祕密事之載心兮,雖過失猶弗治”的程度。所謂“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如此的待遇讓屈原如何能不感激涕零?可是後來的懷王,卻是“羌中道而回畔兮”、“與餘言而不信兮”。最後,屈原被罷官甚至流放。而流放的原因居然是屈原對“黃棘之盟”的強烈反對!而他的反對、抗爭的所帶來的反應卻是:“蓀佯聾不聞”,乃至流放,“九年而不復”!美人遲暮,人生幾何啊?

歷史證明了屈原預見的準確性,盟約只是讓秦國可以更好的實施遠交近攻的戰略,而其的虎狼之心更甚。懷王果然被扣,最後客死他鄉。可以想象,當時的屈原應該是多麼的無奈傷悲加憤懣。可是即使這樣,他也只是強調楚王是聰明但被黨人遮蔽、欺騙。當我們一篇篇看下去:《哀郢》、《抽思》、《思美人》、《悲回風》........我們怎能不被感動?

在懷王被扣後,主張積極營救,可是對於頃襄王而言,難道不是樂觀其勢?爲了王位,兄弟父子自相殘殺都常見,更何況是借他人之手曲行己意!

可憐的屈原,愛的如此的堅貞,如此的不識時務。可是因時務而流變的所謂的愛,是真的嗎?

《楚辭》讀後感8

離騷,猶離憂也。我看離騷,通篇“尋求”二字。屈原實已看破,但不罷休,看破之後,還要尋求,上天入地,求不得,死。屈原是中國的浮士德。浮士德臨死之前,說:美!得其善終了。離騷末段,屈原寫“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爲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居”。屈原到底看破之後,沒有看破這個看破。這是老子的境界。唯有如此,天地之間,才能相安無事。

屈原是很有姿態的,他哭,不是胡亂大哭,要拿柔軟蕙草,才掩面大哭。想象這樣一個場景,他手持蘭草,菱葉爲衣,蓮花爲裙,帽子高聳,佩劍奇詭,行走在幽昧竹篁之中,極其講究,做足悲哀的姿態,有趣,如同電影畫面。屈原創造了中國第一個詩人形象。中國第一個詩人就是如此器宇不凡。“攬茹蕙以掩涕兮,沾餘襟之浪浪;制支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

“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爲常。”(人生各有各的樂事啊,我偏好美潔已成自然。)中國最早的唯美主義宣言。

騷體,濃醉之體。屈原說“衆人皆醉我獨醒”,實爲不然,屈原是濃醉之後說醉話,酣暢淋漓,反反覆覆,老子是酒後吐真言,說一是一,不肯多說。

愈是古代的人,與神的關係愈近。拋去“生產力不先進”不說,我認爲彼時的人,更有神性。現在的人,只剩下了被教化了的“人性”。 屈原筆下天地、日月、山川、鬼神,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詩經是穿着粗葛布,風中沁着汗水味的,最常見的植物是篙和艾草、葛葉,間或提到桃花、楊梅。離騷,九歌,熙熙攘攘地漲滿蕙草、靈芝、椒樹、蓮花、荷花、蘭草、木蘭、秋菊、辟芷、江離的香氣。“芳芳菲兮襲予”“芳芳菲兮其彌章”。時人著有一本《夏木簌石的百合》,也可寫一本《屈原筆下的植物》。

“餘處幽篁兮不見天,路險難兮後來。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兮神靈雨。” 54字,幽篁道險山巔雲朵黑夜東風。 漢語的濃度。屈原是造境的大師。屈原幽昧之境,後世李長吉得其真味。

屈原字靈均,靈,神也,均,調也。“靈”與“天”結合,“均”與“地”對照。上可安天,下可安地。忠君爲地,忠君不得,飛天。

宋玉的悲哀是天高氣清的悲哀。木心說屈原是瓦格納交響曲。那麼宋玉就是肖邦小夜曲。

宋玉的寫法有現代因子。他寫:淒涼,若人在遠行,又像登山臨水送人踏上歸程。“憭溧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讀楚辭,陌生化的觀感,經驗之外的詩性。古文,陌生的興奮。

讀書是自我流放的教育。

現代人,比以前可憐的,要被迫接受更多的試探。

越思索,越茫然,於是,便把茫然寫下來,這就有了文學。看書,和看畫一樣,看不出真理,而是一團茫然,一片美感,是一陣鐘聲,消失在雲裏。

《楚辭》讀後感9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

衆人皆醉,何不餔其槽而歠其離?

何故深思高舉,自令見放爲?

在湘江江譚邊,漁父遇到了屈原並認出了他是被放逐的三閭大夫,於是,兩人便開始討論深刻的處世之道和人生哲理。《楚辭·漁父》記載的就是漁父和屈原的討論過程。並且由漁夫的談吐舉止可知,他並不是真正的漁父,按文中的話來說是“與世推移”,是一個懂得隨遇而安,樂天知命的隱士形象。他看透了塵世的紛紛擾擾,但決不迴避,而是恬然自安,將自我的情操寄託到無盡的大自然中,在隨性自適中保持自我人格的節操。

漁父是作爲屈原的對面存在的,面對社會的黑暗、污濁,屈原按文中的話來說是“深思高舉”,則顯得執着,決絕,他始終堅守着人格之高標,追求清白高潔的人格精神,寧願捨棄生命,也不與污濁的塵世同流合污,雖然理想破滅了,但至死不渝。

司馬遷爲人熟悉的大人物,他與屈原也是相反的人。他是用生來創造生命的價值,而屈原是以死來體現生命的意志和尊嚴。

生命的價值不在長度,而在厚度和高度。

漁父提出的問題與談論的人生見地或許是對屈原的試探,或許是一種真誠的勸說,然而屈原的回答卻是態度鮮明,立場堅定毫不妥協:“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攜與最後“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驟諫君而不聽兮,任重石之何益?心掛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的悲嘆的迴風,一位偉人的光芒便消失在汨羅江邊。

正是屈原這種甘願清白以死,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崇高品德堅貞節操連同其不朽詩篇使他成爲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優秀的詩人之一,彪炳千古,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