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讀後感

本文中的狼“圖騰”是華夏文明“龍文化”和中華五十六個民族“圖騰”的分支。文章用記實的手法再現了內蒙古大草原在大躍進時期遭遇的農耕文化對遊牧文化的盲目的改造和鯨吞殘食下,所帶來的內蒙古大草原草場退化土地沙化和生態環境經過人爲改造後所造成的生態環境失衡惡性的後果。深刻的體現了各民族之間相互理解、尊重的重要性。並說明了中華民族在相互團結、理解之間求發展的重要和必要。

《狼圖騰》讀後感600字

《狼圖騰》一書向我們展示了曾經美麗的蒙古大草原和草原上的人、草原中狼的生活。作者以他十幾年的知青生活經歷,以及他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呈現了草原上那豐富而又讓我們覺得新奇的生活。這些故事讀來娓娓動人,人與狼的形象躍然紙上。

在這一部書中,如果把書中的一個個故事作爲小說,那它充斥着歷史與傳說,如果把它當作一步文化人類學著作來讀,那它充滿了想象。書中折射出了狼獨有的品格,使讀書的人讀到末頁不禁要捫心自問:狼羣之所以能在蒼茫的草原上頑強地生存着,取決於它們那些堅毅的品格和作爲,這些品格是否也在啓迪着我們,使我們有所借鑑呢?

瞧,狼的本領、狼的智慧也不是生來就有的,它們也是在幾千年艱苦的草原生活中磨鍊出來的。它們終日面對着草原上那變幻莫測的草原氣候、惡劣的草原環境、各種動物的逃生本能還有來自人的巨大威脅,使得狼始終生活在險境之中,它們隨時都處在被餓死、凍死、打死的境遇中。但這樣惡劣的環境就練就了狼面對生活的危機意識,它們才能在如此殘酷的生活中生存下來。

那麼我們呢?

人們常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但我們卻是恰恰相反,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戰爭的硝煙離我們非常遙遠,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們並不需要危機意識呢?可是我們必須清晰地看到,我們的國家正處於發展之中,許多產業正日新月異地變化着,我們的職場同樣充斥着變化與挑戰,工作中你適應了這些變化,你也就戰勝了挑戰。你就必須得具備危機意識,假如在我們的工作中,沒有危機意識,那麼面對突入其來的變化,你處理危機的能力便薄弱了,面對挑戰也會毫無應對之力,工作的完成也談不上出色,所以我們也得有狼的危機意識,嚴格要求自己時時給自己加壓,“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就是要有這種意識,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往往不利的形勢更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背水一戰”,“破釜沉舟”,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讀《狼圖騰》,看那些讓人血脈噴張的狼羣的捕食故事,更是能鮮明的看到狼羣的威力。狼羣由狼王統一指揮,進則同進,退則同退,協同作戰,無往不利。比如圍捕黃羊的時候,有的狼去尋找大雪坑,有的狼去擾,有的狼去伏擊,在總攻的時候也是井井有條,狂而不亂。更讓人稱絕的是,狼羣即使在撤退的時候也井然有序,猛狼衝鋒,狼王靠前,巨狼斷後,完全沒有鳥獸散的混亂。

正是由於狼羣的團隊意識,才能成功地獵食到獵物,整個狼羣才得以生存下來,這個正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在我們現代的生活中,也應當發揮這種團隊合作精神,一個人的精力與時間有限,要在既定的時間裏完成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隊友之間相互合作,積極調動主觀能動性,將任務更出色地完成。

《狼圖騰》讀後感800字

不妨這樣對比 希特勒的理論雅力安是高等種族,是猶太,斯拉夫等種

族是劣種。二 戰最嚴重受害者是猶太人,應該說被奴役和屠殺的都有。如果 時間在長,的確會被滅絕。而納粹對其他民族和國家是征服和奴役成份多。

鐵木真的指導方針可以用他的座右銘來代表:“男子漢人生致樂,殺人性命,壓服亂衆,戰勝敵人,將其根絕,奪取其所有的一切, 迫其親屬痛哭,淫其妻女”。這裏面連征服和奴役的成份都沒有, 用現代觀點看,這完全是一個變態的燒殺強||奸的罪犯做法。事實上 只要在力所能及的地方,他的部屬的確是這麼做的。

鐵木真時期征服的對象主要能幫他打仗的遊牧部落和民族。不能幫他打仗的民族被征服後基本滅絕。蒙古立國不久力量不夠強大, 主要以搶劫爲主,其間兩次佔領當時屬於金朝統治的北京,估計一次殺了三千萬人,都是屠殺居民、奪民房,最後縱火焚城劫掠持續了一個月之久。然後帶着撤離。不殺的人只有兩種,一種是妙齡美女,另一種 是能幫他們打仗的男子(一般是工匠)。當時同屬蒙古種的契丹人耶律楚材在北京投奔了他們,這在歷史上成爲漢族人沒有被蒙族人滅絕的重要原因之一。

成吉思汗強大後,種族滅絕行爲就越來越多了。這些屠殺行爲只有在人口密集文化發達的地區纔有文字記載,光是這些已經數不勝數。比較典型的是花刺子模國,每次攻破一城,都要屠城,重則全部殺光,或者引水灌城,輕的也要殺掉大半,以致留下來的居民幾乎還不能住滿城市的一角。沒有把人殺光的原因不是尚有人性,而是忙着打仗,來不及殺了。

成吉思汗軍隊殺人方式,可以從以下是“草原帝國”的一段窺視一斑:

......成吉思汗於1221年春渡過阿姆河,開始從花刺子模殘軍手中奪取阿富汗的呼羅珊。他佔領巴里黑,巴里黑的投降者未能保住該城,市受到全面的摧毀(居民被殺,城市被燒)。在呼羅珊,他派幼子拖雷去奪取莫夫,莫夫城投降,城中居民也幾乎是全部遭到屠殺(1221年2月底)。拖雷坐在安放於莫夫平原上的一把金椅上,目睹了這次集體屠殺。男人、女人、小孩被開,按類別分配到各個軍營中,然後把他們砍頭。“只有400名工匠倖免於死”。桑伽蘇丹的陵墓被燒,墳被盜空(據傳說,正是這時候,遊牧地在莫夫草原上的一個烏古思部落遷徙到小亞細亞,該地的塞爾柱克人給該部土地,它在此奠定了奧斯曼帝國的基礎)。接着,拖雷又去懲罰尼沙普爾,因爲該城於不久前(1220年11月)倒媚地擊退並殺了蒙古將軍、成吉思汗的女婿脫合察。這一次尼沙普爾城被攻佔並遭到徹底摧毀(1221年4月10日),脫合察的遺孀主持了這次屠殺。爲防止受騙,屍體都被砍頭,並將首級按男、女、小孩分別堆成金字塔形。“甚至貓、狗也被宰殺......

其實,只有少量屠殺才有文字記載,可光是知道的,就數不盡了。比如,他於1226年秋開始西夏(今天青海甘肅一帶),得勝後計劃屠殺,夷平城市,並把耕地踐踏成牧場,把當地党項人滅絕了,當時耶律楚材告訴他如果 不把人殺絕而把他們變成奴隸,可以得到更多的財富。從此後蒙古人逐漸改變了對農耕民族的種族清洗政策,但這是成吉思汗死了以後的事情了。而中西亞,歐洲被蒙古軍隊征服地區,則沒有那麼好的運氣,絕大多數遇到蒙古軍隊的人,全部是被屠殺乾淨。歐洲 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一,巴哥達是上最古代的大圖書館和這個城市象北京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