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讀後感

“天冷極了,下着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我坐在窗前,深情地朗讀着丹麥十九世紀著名作家安徒生最出色的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著作向磁鐵一般,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忘記了周圍的一切。我貪婪地看了一遍又一遍。看着,看着,我彷彿走進了一個神奇的世界。

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讀後感

我彷彿看到了她那脆弱的身軀蜷縮在牆角邊,望着遠處的煙花;我又彷彿看到她那乾裂的嘴脣微微顫動,哧!火柴被擦亮了,變成了一個火爐,她想暖和自己的身子,火柴卻熄滅了,她擦亮的每一根火柴都變成了美好的東西,卻滅了。她想賣出一根火柴,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小小的要求,對她來說卻是一個美好的願望,難道這個小小的要求我們都滿足不了嗎?

終於,她走了,在一個除夕夜,在一個美好的日子裏走了,她跟着她奶奶飛到沒有飢餓,沒有寒冷的地方去了。我真的.希望那個沒有寒冷,沒有飢餓的地方是我們這兒啊!也多麼希望我們能把她接到這兒來,可我這天真浪漫的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

比起小女孩,我是多麼幸福,從小到現在,我都吃飽穿暖,在家裏,爸爸媽媽疼愛我;在學校,有老師和同學的關心。生活是多麼的美好!

在這樣的衣食無憂的環境下,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如果小女孩也生長在新中國,她一定也能像我們一樣,揹着書包高高興興去上學,坐在明亮的教室裏聽老師講課;如果小女孩生長在新中國,在大年夜裏,她一定和爸爸媽媽吃團年飯;如果小女孩生長在新中國,她一定會爲祖國的迅猛發展感到驕傲;如果。

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後,我似乎長大了,朦朧中懂得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