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讀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長必讀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長必讀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家長必讀讀後感1

小時候,家裏兄妹多,父母忙着田間的農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也沒得閒,我和妹妹便完全成了自由人,吃完早飯,便開始和同村的小夥伴一起掏鳥窩,過家家,到吃午飯的時候,聽到別人家的大人喊自家的孩子回家吃飯才趕緊往家趕,吃飽了又接着玩兒。也許是父母太忙,那個時期也沒有相關的幼兒教育書籍來指導他們怎麼教育我們,父母們唯有能做的就是通過他們的一言一行,來影響告訴我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一個正直,誠實,自信,勇敢,善良,樂觀向上的人。

父親是個嚴厲的人,從小我們都比較怕他,讀小學三年級那年的端午節,我跟着同學到同學家裏過節,兩天後纔回家。還沒到家門口,媽媽便虎着臉開始數落我,爸爸坐在堂屋裏,臉上的表情很嚴肅。我當時已經意識到我做錯了,很害怕,怕父親打我,便站在大門邊不敢出聲。這時父親走過來,拉着我讓我坐在他的旁邊,然後問我什麼時候去的同學家,爲什麼要去,其實我是被同學家裏種的一種花吸引了,那是一棵紫紅色的花,她家種了好幾棵,都開花了,很漂亮,我便一五一十的全說了,聲音很校我估計父親會打我,可我低着頭等了很久,父親都沒有打我,只是告訴我如果喜歡那棵花自己家裏也可以種,過節是全家團聚的日子,應該一家人在一起,而且接連兩天不回家家裏人會如何擔心等,然後看着我,我記得那眼神很複雜。後來我漸漸明白,父親的眼神裏飽含了對我的期望、擔憂、和對自己沒有教育好我們的自責。

時光飛逝,轉眼我也爲人母,有了自己的孩子,父母當年養育我們的辛苦我現在深切的體驗到了。也許是初爲人母的欣喜,加上獨生子女的環境,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時刻關注着。從七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會喊爸爸,到撒着小腳丫到處跑,我們一直都很用心的照顧着。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教育方面的問題。父輩的那一套只能是吃飽穿暖了,但教育呢,他們認爲要上了學才正式開始,可我總覺得孩子的教育不應該是從上學後開始,應該從她更小的時候就要有。於是便開始在網上搜羅養育孩子的知識,但經常是東一榔頭,西一錘子,沒有系統連貫性,讓人感覺很盲目。比如說讓孩子學識字的事情吧,當大家都在熱議自家孩子可以識字100多,1000多字的時候,我們也有些着急了,便也開始每天教孩子認幾個字,一個月下來,還真能認識了好幾十個字,歡喜之餘總感到有些不對勁,孩子只認識卡片上的字,放在書中就不一定能認識,也不能夠理解字的含義,記憶也不深刻。

我做了一個實驗,一個星期不教認字,前面所教的字都可以忘得差不多。於是我意識到我的教育方式偏離了孩子正常的發育規律。直到從第一幼兒園領到《家長必讀》後,我們終於找到了我們教育的弱點在哪裏,在養育的過程在要注意哪些細節,怎樣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心理,怎樣進行性格教育,應該上學了,怎樣讓孩子順利過渡到幼兒園,適應幼兒園的學習生活環境等等。這下可讓我們吃了顆定心丸,掌握了《家長必讀》中的育兒觀點,我們可以從現實生活出發,參照這些觀點,慢慢的滲透到日常的幼兒教育中去,讓孩子在玩在學,在學中健康成長。

現在,我的孩子四歲半了,我不再會刻意讓我的孩子在家裏認字,學這些本不是她這個年齡的應該掌握的知識,而是針對她的實際年齡,掌握符合她年齡的實際基礎知識,比如按時休息、起牀、自己洗嗽穿衣、自已吃飯不挑食、自己事情自己做,給我們做小幫手、幫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正確的寫字姿勢、親子閱讀、做手工、玩遊戲等等,紮紮實實從各方面入手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好的性格的養成對以後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現在,我會在每天晚飯後,和孩子一起看會兒書,孩子看圖畫書,我看《家長必讀》,和孩子一起學習。俗話說好孩子是教出來的,好父母是學出來的。感謝一幼爲我們家長無償提供了《家長必讀》這套好書,爲我們教育孩子指明瞭正確的方向,我們將會和一幼一起用真心共同澆灌祖國的未來花朵,用真愛共同陪伴他們健康成長。

家長必讀讀後感2

我看完《家長必讀》這本書之後,讓我恍然大悟,我們這些家長的教育方式有許多是盲目的,對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有許多是需要進一步學習的。

在這本書中,我覺得第一講中的內容,講得比較具體。實際。 易懂,也是所有孩子在進入小學後存在的普遍現象。這一講當中的概括。分析與提點也可以幫助我們每一位家長對其孩子的優缺點能夠及時地發現與糾正,因爲它的白日化講解可以讓每一位家長都能夠看得明白。理解透徹,從而進一步體現。運用在孩子的身上。

在第一講中的第三點我認爲寫的非常地好,文中是這樣寫的:“良好適應的重點——培育孩子愛學習。會學習。”這其中又分爲四個部分:第一,培育孩子的學習興趣;第二,培養孩子的作業意識;第三,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第四,莫讓家庭成 “第二課堂。

從這些課文中,我學到了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教育孩子和鼓勵孩子學習,從而減少了一些盲目地教育孩子而誤導孩子,使孩子能夠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當然,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老師是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優秀的教師,是用她最適當的方式來引導孩子把缺點轉變成爲孩子的優點。在這一點上面,一(5)班的邵老師做的非常地好,我兒子也是個頑皮的孩子,但是邵老師卻主動與我溝通,尋找解決的辦法,最後她用她的耐心與愛心竟然把我兒子的頑皮與不集中精神的壞習慣給淡化了,進而轉化成了我兒子學習的動力。

在此,我要說聲謝謝您!

家長必讀讀後感3

讀完《家長必讀》這本書我感慨萬千,爲學校安排我們家長學習《家長必讀》感到感謝,爲孩子感到慶幸,因爲這本書,我們就能在他以後成長學習中給他正確的幫助;又爲自己對小學學習的理解感到羞愧。

好奇,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怎麼在他的天性中引導他去學習,愛學習,這是我們家長特別要注意的。“知之者不如好學者,好學者不如樂之者”,孩子從出生時候開始,就在以驚人的速度學習着,對於周圍的一切,充滿着好奇。不誇張地說,學習是孩子的本能,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渴望着學習的,順着他們的好奇心旁徵博引,引用一些歷史典故及自然科學知識來引導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讓他們喜歡學習,讓他們沉浸學習中,在知識中汲取苷汁;讓“孩子在快樂中的學習”,簡單的一句話,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發現了學習的樂趣後才能真正體會得到“快樂”的意義。

幼兒園主要是在玩中學習,進入小學就要全面系統的有固定作息時間的學習,開始他們可能不適應但我們家長不能讓他對知識的渴望消失,讓他們開始厭倦學校的生活,把學習當做是一種負擔,一種枯燥。我們要正確的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習慣並不是全部進入小學纔開始培養的,良好的飲食起居習慣必須從小就培養,以良好的生活習慣爲基礎來培養學習習慣會更輕鬆一些;“少成即天性,習慣成自然”,好習慣是人生髮展的奠基,沒有好的習慣就沒有健康的身體和美好的明天;個性是潛意識與生俱來的也是後期教育發展形成的,個性化教育就是發現孩子的潛在天賦,讓孩子在某個方面擇優更好的發展;所以我一定從小就要注重孩子個性的培養,培養孩子有個良好的個性。

良好的個性一般指:具有崇高的理想廣博而專一的興趣愛好,自信,自強,自立,自主,自持的性格,活波、開朗、靈活、平穩的氣質等等;家庭是培養孩子優良個性的沃土,我們家長就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培養優良個性的環境;比如帶孩子旅遊,讓孩子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讓他在旅遊中學習地理歷史風土人情知識,並把旅遊看成鍛鍊的機會。帶孩子鍛鍊培養孩子堅強的個性,不輕易放棄的個性。

對孩子與人與同伴交往採取積極的態度,讓孩子多交朋友,開朗,自由但不能放任自由;經常教育孩子樹立自信心,並給孩子成功的體驗以培養其自信心;培養孩子發現問題的能力,教會孩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旦有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後,孩子自然會充滿自信,面對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就不會退縮,或者選擇逃避而是大膽的面對;這也是古人常說的“給予”的`詮釋,最低等的給予是錢財,高等點的給予是“技”,最高等的給予是“思”。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就是我們每位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給予”;教育孩子,自己要走到孩子心裏面去,身教重於言傳,尊重孩子,給孩子儘可能大的發展空間,給孩子一個學習型的家庭,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家庭的溫暖,同時也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威嚴,“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懼,而生孝”;走到孩子心裏去,瞭解和傾聽自己孩子的心聲,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長和愛好,因地制宜的教育和培養孩子,給孩子一些自主權,不要過份給孩子壓力,讓孩子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家長必讀讀後感4

父母是孩子接觸時間最多的長輩,擔負着孩子家庭教育的任務。然而,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似乎很多家長都覺得迷茫。讀了江蘇省教育系統家長學校教材《家長必讀》受益匪淺。

首先我覺得家長要有耐心。每個人都會犯錯,大人也不例外。當孩子犯錯時,不能一味地責怪、打罵,而是要給孩子一個辯白的機會,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引導孩子正確解決問題。現在的孩子,你越打,他越叛逆,越會對父母產生怨恨,反而耐心給他講道理,甚至舉例子來證明你說的對,他就會信任你,就會感受到自己的過錯而主動改進。

要和孩子建立一個親密的關係,這樣有利於和孩子溝通交流。我和孩子的關係比較隨和,像朋友間的關係,孩子總會說一些大事小事給我聽,我呢,也會把一些事情講給他聽。我覺得只要家長把握分寸,只會更加容易和孩子進行溝通。

文化知識對孩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孩子成績的好壞,其實對他自己來說也是一種壓力。比如我的孩子吧,他的成績不太理想,但是,他考得差的時候,我給他加油,考得還過得去,我讓他再努力,所以,他從來不會把成績差的考卷藏起來或改分數。雖然孩子的智商多少有點高低,但是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我們是無法預測到他的將來的。父母的拳腳、諷刺只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失去信心,最後就是厭學。

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我原來喜歡坐在孩子身邊看着他寫作業。讀了這本書後,我覺得不能這樣了,這樣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減少了孩子獨立思考和自覺完成作業的機會。在生活中也要給孩子一個自己的空間,讓他有時間自己去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引導孩子學會寬容,學會感恩。父母一味的遷就和溺愛,能導致孩子是非不分,目中無人,自我自大,爲所欲爲,缺少容忍力。家長首先要自己尊重他人,寬容他人,讓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自己,學會寬容,學會尊重。家長更要教會孩子學會感恩,懂得關愛他人,關愛團體,在別人需要時幫助別人,那麼以後也會得到別人的幫助。

《家長必讀》確實是一本好書,值得家長學習、反思

家長必讀讀後感5

看了《家長必讀》一書後感慨頗深,就像卷首語說的一樣,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也是對兒童影響較深的教育。家庭是孩子學習的第一課堂,是家長培養和教育孩子的重要園地。許多事業上卓有成就的人物在幼年時幾乎都受到過良好家庭的影響。

孩子一旦降生,他既屬於家庭,又屬於國家和社會,一個品行端正有着良好教養和技能的孩子,成人後會對社會產生積極的作用,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能缺席的。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父母。”孩子出生後通常都是由家庭撫育孩子成長,孩子首先接受的是來自於家庭對他的教育,孩子是從家庭走向社會,從家庭進入學校的。家庭教育是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基礎對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教育的質量。

怎樣才能做好家庭教育呢?這對80後的父母是一種挑戰,在做好家庭教育的同時,父母自己也要與時俱進,共同學習。通過《家長必讀》的學習,找到了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對於孩子好習慣的培養方面:書中說道“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的這段話揭示了行動、習慣、性格、命運之間的關係。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這句話的意思是,從小的時候養成的習慣,會像人的天性一樣自然,堅固,甚至變成人的天性,以至於今後所取得成就,創造的奇蹟,多是人小時候形成的習慣所支撐的。

良好的習慣對人的一生起着決定性的作用,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某個好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將會受益終身,反之,壞習慣也可能影響一生,甚至鑄就無法彌補的大錯。我家寶寶在好習慣培養方面,還需要父母一起努力。每次從幼兒園接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這點很重要,可以讓孩子學會如何去正確的洗手,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剛開始時寶寶不是很配合,如果執意讓她去洗手會很反感,討厭洗手。如果父母和孩子回到家後一起去洗手,告訴她洗手的重要性,然後看到家長們也是這樣做的,她會很自然地跟着你的身後,自己洗着手,並且讓她在洗手這件事中能夠體會到樂趣,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一個好習慣。這需要父母和孩子的堅持,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

同時父母還要樹立榜樣作用,寶寶在閱讀方面還不是很有興趣,做爲父母自己也意識到可能是家長做的不夠好。如果僅僅是依賴老師在幼兒園對寶寶的引導是遠遠不夠的,更多是需要家長的配合和一個很好的帶頭作用。通過這次幼兒園組織的“誦讀經典閱讀節活動”,寶寶比以前有進步啦!在家裏的時候,就會拿出自己的故事書央求媽媽講故事,這是在以前沒有過的,這是寶寶一個很好的行爲,做爲父母要善於發現,抓住好的機會慢慢去引導,一個好的開始是很重要的!

每天回到家都要堅持爲寶寶講喜歡聽的故事,睡前也爲寶寶講睡前故事,讓她在故事中學知識,明白更多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培養閱讀的好習慣。家長在寶寶看書的時候可以一起閱讀,並且要深情並茂的,讓她們能夠感受到讀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在寶寶不願看書的時候也不要強迫她,家長們可以換種方式,自己拿着書“津津有味,故作誇張的朗讀”這樣寶寶會很容易被吸引過來的。

通過種種方法和父母的努力與堅持,就會潛移默化的去影響着寶寶,不知不覺中就會讓寶寶們形成很多的好習慣,這些好的習慣會讓他們受益終身的。看到孩子們慢慢地受父母的影響學到了很多,並養成了一些好的行爲和習慣,那種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當然家長自身的學習是很重要的,不要讓自己的壞情緒,壞習慣影響到寶寶,所以家長自身的行爲舉止和很好的約束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這是在《家長必讀》這本書中我所學到的,並且學以致用,收穫很大哦!這無疑給我們年輕的父母們起到了導師的作用。在今後的育兒過程中需要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我會細細去品味,去體會,從而取得更大的收穫。很慶幸有這樣一本好書陪伴着我們年輕父母和孩子們一起快樂的成長!

家長必讀讀後感6

古希臘有一個傳說: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酷愛雕塑藝術。有一次,他在完成一座少女雕像時傾訴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情感,並對這尊少女雕像產生了愛慕之情,他的熱情使少女雕像突然活了,兩人最終相聚在一起。這個神話故事反映了“愛”的巨大效應。後來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把它用在了教育預測實驗中。他隨意抽出學生進行測驗,並開出了一張“有發展前途”的學生名單。結果8個月後的再次測驗發現,名單上的學生有了很大的進步。這是因爲任課教師受名單的影響,對這些“有發展前途”的學生抱有更大的期待,這種期待又表現在與這些學生交往中的態度和情感上。學生由於受到教師態度的積極影響,也就真的表現出教師期待中的反應,主動配合而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種因教師的期待而潛移默化促成學生進步的心理作用就是教育心理學上非常經典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確實,教師對學生的友善、親近和期望對學生的智力、學業乃至一生的發展都有十分明顯和積極的影響。可以說教師的態度、行爲實際上是學生一生成敗的一個關鍵性因素。我國著名作家三毛曾經患有嚴重的自閉症,時間長達7年,在這期間她不肯上學,害怕所有的人,不願與外界接觸。而起因是初中二年級因爲成績不佳,一個數學教師在她的眼上畫了兩個“鴨蛋”,使她當衆出醜。有人認爲這一心理疾患還是她後來自殺身亡、英年早逝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有句古話“愛人者恆愛之,敬人者恆敬之”。而這種相互關係在師生相處中更爲重要,在生活中師愛幫助學生成長的例子比比皆是,據說杜魯門總統的成功就與贏得英文教師布朗小姐的愛吻有關。但很多時候教師可以把愛和期待毫不吝嗇地用在好學生身上,卻不能持之以恆地給予那些更需要幫助的“壞”學生。其實沒有一個“壞”學生是天生的,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和人格,做學生情感的反應者,不斷地爲學生提供表現和成功的機會,將尊重和愛滲透於教育教學中,使學生快樂地成長,這和敢於懲罰學生的不良行爲並不矛盾。

孔子早在幾千年之前就有“欲來者不拒”的有教無類的教育倫理精神,心是用心去換得的,我們應該把“以學生爲本”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實到每一個學生、每一個細小的教學行爲上,發掘學生的潛能、關注他們一生的發展,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學習、體驗成功,都能沐浴在愛和希望的陽光中。

所以,無論在什麼時候,我以爲,愛與期待是最好的教育。

家長必讀讀後感7

《家長必讀》這本書在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等綜合素質方面都有很好的引導。我很認真的讀了一遍,讀過之後收穫很大。

教育孩子不只是老師的責任,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如何幫助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飲食起居習慣必須從小就培養,孩子懂事後,日常生活必須豎規矩,要讓他們知道在某些原則性問題上是沒有商量餘地的,把孩子向有利方向引導,以良好的生活習慣爲基礎來培養學習習慣會更輕鬆一些;孩子從出生時候開始,對於周圍的一切,都是充滿着好奇地想要去了解。不誇張地說,學習是孩子的本能,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是積極地渴望着學習的,即使平時沒有人教,但是隻要自己感興趣,她一樣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把她喜歡和好奇的東西學的頭頭是道;但當孩子一但進入了學校,這樣的渴望就消失了,他們開始厭倦學校的生活,開始把學習當做是一種負擔,一種枯燥但是必須要完成的活動。讓孩子在快樂中的學習,說起來是多麼簡單的一句話,但是對孩子來說,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發現了學習的樂趣後才能真正體會得到快樂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培養孩子發現問題的能力,教會孩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旦有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後,孩子自然會充滿自信,面對學習上的困難就不會退縮,或者選擇逃避,面對學習也能相對的快樂些;其次我覺得家長要有耐心。每個人都會犯錯,大人也不例外,何況是孩子。當孩子犯錯時,我們很容易生氣。但是我們要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與孩子產生激烈衝突。我們應採取積極的態度,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維護和諧關係,增進彼此間的感情。不能一味地責怪、打罵,而是要給孩子一個辯白的機會,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引導孩子正確解決問題。現在的孩子,你越打,孩子越叛逆,越會對父母產生怨恨,反而耐心給他講道理,甚至舉例子來證明你說的對,他就會信任你,就會感受到自己的過錯而主動改進。最後,我認爲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學會寬容,學會感恩。父母一味的遷就和溺愛,能導致孩子是非不分,目中無人,自我自大,爲所欲爲,缺少容忍力。

家長首先要自己尊重他人,寬容他人,讓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自己,學會寬容,學會尊重。家長更要教會孩子學會感恩,懂得關愛他人,關愛團體,在別人需要時幫助別人,那麼以後也會得到別人的幫助。通過看《家長必讀》,我知道了要教育孩子,自己要走到孩子心裏面去,身教重於言傳,尊重孩子,給孩子儘可能大的發展空間,給孩子一個學習的氛圍,做到絕大多數時間和藹可親,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惡劣情緒,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家庭的溫暖,給孩子一些自主權,不要過份給孩子壓力,讓孩子身心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