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長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長讀後感

成長讀後感1

《在告別中成長》這是一片很不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幽默、活潑的份額語言敘寫了自己如何告別父母的關愛而學會獨立、堅強、給予的成長經歷。

這經歷看似簡單,卻需要堅強的意志力和足夠的耐心。文中寫的那個賴牀的毛病可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改掉的,我就試過了,可是睡了還想睡,結果到現在還保留着“這個優良傳統”呢。所以我打算從心底開始佩服起作者來了,可以把賴牀如此年的一件事,輕而易舉的改掉。同時我也應該改掉這個壞毛病了,說出去要被人笑死的。

父母的以愛之名對於我們來說可是一個沉重的包袱。漸漸的,我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做的這些事看似簡單,卻又很難,就像作者自己所說的“我可以熟練地寫出氮、磷、鉀的化學方程式,卻中不好一棵仙人掌;我能夠自如的計算電流的示數,卻無法安裝一個電燈泡;我習慣每天煮好的飯菜,疊好的衣被,卻洗不淨自己的一雙跑鞋”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就是父母太愛我們了,凡事都替我們着想,包辦的太多了。正是因爲這樣才使得作者想要獨立,並付諸於行動。使自己擺脫了依賴,學會了獨立。即使摔了個仰面朝天,也咬緊牙關不喊疼,這一切的一切都充分體現和證明了作者的成長

以獨特的方式讓自己成長,這個方法不錯,看來我也需要成長一下了,總不能老是活在依賴中,我也要宣告獨立了。

成長讀後感2

在假期裏我讀了一本書叫《在愛裏成長》,這本書很厚,可是耐心就可以讀完,我可不是每天亂讀的,要有規律,每天讀十頁,讀了十幾天纔讀完。讀完這本書,我有深刻的體會。

這本書中有很多好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義犬賽虎》,主要講了有一條叫“賽虎”的狗在廚房裏,看到廚師在做狗肉,“賽虎”在旁邊汪汪叫,廚師以爲它餓了所以給了它一塊肉,“賽虎”聞了聞覺得那肉是有毒的,就比剛纔叫得更響了,聲音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淒涼,可是別人以爲給它這些肉不夠纔開始叫,就沒有當回事。最後“賽虎”就把肉吃了,不到十分鐘,它就在地上痛苦地翻滾抽搐,然後七竅流血死了。人們這才知道了它爲什麼叫,因爲它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人們。

我從這個故事中懂得了很多道理,“賽虎”捨棄自己的生命挽回了別人的生命,這種行爲是偉大的,很多人都不能做到,而一條狗卻感動了我們,“賽虎”是一條忠誠的狗,是義犬的光輝典範和代表。我明白了在別人有困難時要樂於助人,哪怕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做,當每個人都能爲他人着想時,世界會更美好。

成長讀後感3

今天上午的語文課,是學習第11課《成長》。《成長》是一篇如何教育孩子健康成長的故事,它通過小約翰送報紙掙錢,表現了小約翰自食其力,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也表現了小約翰的父母爲了培養小約翰的生存能力的良苦用心和不溺愛孩子的教育方式。

小約翰的故事,我感同身受。我父母對我關心備至、寵愛有加,在學習上有求必應,但在生活的小事對我要求十分嚴格。比如在零花錢的問題上,他們從不隨意給予,十分小氣,要我自己想辦法掙零花錢,並提醒我可以賣廢舊物品掙錢,。我如夢初醒,把廢舊的書籍報紙收集起來,忙得滿頭大汗地背到廢品店,賣了十多元錢。

我十分珍惜我辛苦掙來的錢,除了買學習用品之外,我再也捨不得花掉它。從此,我還養成了節儉的習慣,喝的易拉罐、塑料瓶,我一個一個地積攢起來,聚滿了一紙箱又去賣錢。今年暑假,我十分想去參加《瀟湘晨報》“小報童”勤工儉學賣報活動。因爲參加了石鼓區少兒藝術培訓中心的學習,所以不能如願以償。以後有機會再去參加吧。

《成長》的故事啓示我: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勞動的成果纔是最甜蜜的,纔會最珍惜。重在“感”,寫自己的真切感受,聯繫實際非常重要。小作者通過課文的學習,聯繫自己的親身經歷,感悟出一個道理:自食其力,其樂無窮。

成長讀後感4

這本書是樊登老師融合了他前面所講的育兒書籍撰寫而成的。

核心問題有三個點:第一個點我們要爲自己爲什麼,第2個點是要如何教養孩子,第3個點是如何處理和父母的關係。

第1個點我們要問自己爲什麼。

我們爲什麼要這樣子對待孩子?原因有兩點:

一點是人類的進化,人類的進化裏有遺傳、變異、選擇。我們很多時候會遺傳父母的一些教導方式,然後投射性的套用在我們的孩子身上。

另外一點是我們要如何看待孩子?我們是要用打造汽車一樣,用簡單的體系,複雜的規則;還是要用打造花園的方式,用複雜的體系,簡單的規則。

第2個點是如何教養孩子?

樊登老師說教養孩子需要三根支柱點。

一、無條件的愛,我們要用無條件的愛來獲取孩子的信任,給予尊重和安全感。

二、價值感,塑造孩子的自主能力,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和自律水平。

三、終身成長的心態,讓孩子感受學習過程,把困難、挫折當做一種學習。

第3點是我們要如何處理和父母的關係。

用感謝的方式來改善自己跟父母的關係,感謝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感謝父母在有限的資源把我們撫養成人。

切記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因爲標籤會讓孩子久而久之認爲自己就是那樣的人。

成長讀後感5

我們的祖國--中國,乃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古以來人人懂禮,謙虛仁愛。傳承至今的有許多美德禮儀。作爲新時代的少年兒童,這些百代甄選的德行舉止,更是鞭策着我們,使我們奮發向上。《禮記曲禮》中有這樣一句話:“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意思是說人有禮貌,待人做事講究禮節,說話恭敬文明,那麼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與人相處和睦;反之待人粗暴,目無尊長,說話粗魯,難免與人發生矛盾。

21世紀的今天,科技發展迅速,各行各業技術提升,人類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可是,人與人之間的人文禮貌是否還存在於心中?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無處不在,一個微笑,一個讓步,一個起身,一個伸手,每一次相對,每一次相遇,每一次問候,你可否注意到了自身的禮節?比如碰杯時晚輩的酒杯要位於長輩的酒杯之下,客人進入家門時主人要伸手說請等等。一些微小的細節,總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大家風範。

而我們身爲小學生,祖國未來的花朵,更是要懂得禮儀。以恭敬的態度對待老師,以孝順的態度對待父母,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同學,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謙虛,開朗,活潑地示人,仁愛,謙讓,文明地處事。文明懂禮,不僅提高了自己的素質,還能讓這個世界花樣翻新,多姿多彩。

禮貌,是一個民族必備的舉止,是一種高尚的素質。我們要傳承祖先的美德,做謙謙君子好少年,爭當新時代文明禮儀小先鋒。

成長讀後感6

想起二三年級的生活,我就一定會想起《成長》這篇課文,這篇課文讓我感慨萬千。文中有一個叫約翰的小孩幾乎每天都拿兩元錢去麪包店買一根香腸和一聽可樂。一次麪包店老要送給他二根香腸,可他卻不要,只說“兩塊錢可以買一根香腸和一聽可樂。”聽了他的話大家都認爲是也許他的父母不太喜歡他,也許是他的家庭經濟情況不太好。偶然一次,作者從玻璃窗向外看,只見鋪着厚厚白雪的馬路上,駛來一輛汽車,停在靠東的居民點。一個裹着紅頭巾的婦女從汽車裏走出來。接着,一個穿着紅大衣,戴着紅帽子的男孩也下了汽車。男孩的肩上掛着一個大挎包。他走到每家第戶的信箱前,投送着一份份報紙,投完這個居民點,汽車又往另一個居民點開去……

第二天,雪停了,小男孩又來買香腸,作者問他:“昨天,不就是你在大雪紛飛的雪地送報嗎?走在你前面的那個婦女是……”“是我的媽媽”他不等作者問完,笑着回答,“雪太大了,媽媽不放心,一定要陪我送報……”他笑得那麼甜,胖乎乎的臉頰上露出兩個酒窩。

這件事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讓孩子在社會裏成長,應爲這樣更利於他成長。

成長讀後感7

這個寒假,我讀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長》這本書,其中,深有感觸的就是第8課,《尊重每一個人》。

對人不尊重,首先就是對自己的不尊敬。 這是惠特曼寫的一個名言,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只有人人互相尊重,才能成爲和諧的一家人。

下面是一個感人的故事:《29分錢的捐款》德蘭修女獨自一人行色匆匆地走在印度加爾各答貧民區髒亂的街道,她創建了仁愛傳教修女會,還獲得了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突然一個乞丐不好意思地攔住了德蘭修女,給了她一日的心血和汗水——29分錢。這29分錢對於有4億多美元善款的仁愛傳教修女會來說是微乎其微的,但這29分錢裏充滿愛心。德蘭修女給了他麪包和水,並恭恭敬敬地收下了那29分錢。當收下錢時,乞丐笑了,笑的那麼開心,那麼滿足,那麼燦爛。這就是有愛心的乞丐,和捍衛人的尊嚴,尤其是弱者的尊嚴,被譽爲“窮人的聖母” ——德蘭修女。

窮人沒有錢,沒有地位,但不缺少互相幫助和體諒的愛心。這正是窮人的偉大之所在。只有願意的話,我們每一個人,即使是一個卑微的乞丐,也可以對他人獻出愛心,對他人有所幫助。

如果我們中國人,每人出一元錢就會有13多億元,這是一個多大的數目呀!讓我們行動起來,獻出自己的愛心,讓愛傳遞下去。

成長讀後感8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做《紅旗飄飄引我成長》。

其中一個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犧牲了一個又一個烈士,比如:英雄母親鄧玉芳,鐵血將軍陳樹湘,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他們付出生命,只爲造就新中國。今天科技之所以這麼發達,是因爲有像楊元慶這樣的人,他創造了聯想電腦,取得中國PC銷量第一名,使聯想公司成爲業務遍佈全球160個國家的國際化公司。

其中,我最佩服的是“大國工匠”胡雙錢。中國新一代飛機C919的零件精度要求很高,但他依靠自己的雙手完成了“金屬雕花”,並且一次性通過檢驗。這個工作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我應該以他爲榜樣,認真學習,積累知識,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斷進步。

曾經,我的'外公外婆是米軌鐵路職工,如今,我爸爸是一名高鐵鐵路工人,他平時工作很忙,只有週末才能回家,雖然他陪我的時間很少,但是我知道他是爲了保障鐵路運輸正常,並且非常辛苦。從書上我瞭解到,中國高鐵是全球高速鐵路運營里程最長的國家,我想,正是因爲有許多像我爸爸這樣的人在默默地奉獻着,才爲我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和平生活來之不易,中國現在成爲了世界強國,我們感到無比自豪,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時光,更加努力地學習,將來才能報效祖國,把它建設得更加富強、昌盛。

成長讀後感9

生命,屬於卻不僅僅屬於你,他凝聚了父母、老師、同學、親友的關愛,陪伴你成長。你的生命不只屬於你,你早已成爲了他們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生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即將綻放出絢麗而耀眼的光彩,美麗卻又嬌弱。應珍惜它、精心呵護它,不要讓它過早的凋零,過早的絕望。生命是父母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生命牽繫着太多靈魂和血肉,包含着太多太多的愛。

學會自我保護,應該參加“防範侵害”等方面的訓練,學習一些法律知識和自我保護的方法。假如獨自在偏僻人少的街巷時,當有陌生人跟你說話、接近你,當你去銀行取錢時,都有可能面對險境,只要有危險就要保持沉着、警惕。在校園裏,不要玩一些危險遊戲,不要做一些危險動作,比如不要再樓梯上打鬧,不要往樓下扔東西,不要拿一些鋒利的東西與朋友嬉戲,要儘量避免被別人傷害,也不要去故意傷害別人,要養成文明的習慣。有的同學遇到別人出了事故,會見義勇爲、挺身而出,我們現在年齡小,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怎麼保護別人呢?其實我們應該大聲呼救,求救大人幫助,遇到有人溺水不能盲目下水救人,你的求救就是對落水的人的幫助。

生命應得到珍惜和尊重,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一些壞行爲不僅傷害了對方,毀了自己,還傷透了別人父母與自己父母的心啊!

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那就讓我們珍愛生命,做一個與他人、社會、自然和諧相處,共享生命華章的人吧!

成長讀後感10

你想知道怎麼克服困難嗎?你想知道如何才能改掉髮脾氣的毛病嗎?你還想知道……同學們生活中的困惑,《正能量伴我成長》這本書中的小故事都會給你答案。

這本書讓我知道,學習知識是人生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兒。但它不是全部,我們要有健全的人格,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爲習慣。例如,懂得感恩敢於擔當,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夠與人和諧相處,善待他人,懂得寬容。這些爲人處事的道理,比起分數,成績更重要。我們只有具備了這些優秀品質,才能夠在今後的社會生活中面帶微笑的從容,面對困難與挫折。

尤其對我自己而言,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每每遇到困難,往往不是知難而進,而是節節退縮,表現最爲突出的是在寫作業方面,作業一多就開始敷衍,字跡潦草,錯字連篇,面對困難不敢進攻,導致我學習不認真,使老師和家長都頭疼。

看了《正能量伴我成長》這本書,使我深深感到自己從以前的學習態度。有愧於老師,有愧於家長,更有愧於學校對我的培養。找到了自己學習中的問題,懂得雖然現在覺得寫字馬馬虎虎是個小問題,但與書中所講的正能量伴我成長中的每個故事相比,使我明白了,成功的途徑必須從一點一滴做起。

所以我要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要認真對待每件事,面對困難,知難而進。

成長讀後感11

《不願認錯的東東》中寫道,東東異常調皮搗蛋,經常惡作劇嚇唬別的小朋友,對老師的批評和要求從來都是滿不在乎的,可以說這是一個老師眼中的“問題兒童”。但是案例中的老師非常細心,她能夠查找到孩子異常行爲背後的原因,深信每一個傷害別人的孩子都隱藏了一顆受過傷的心。於是,老師對東東伸出了愛心之手,通過家訪瞭解到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家庭教養方式不一致。通過不斷地與家長溝通,以及在幼兒園給予孩子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園所和家庭的教育形成了合力,雙管齊下,這個孩子慢慢發生了改變。

教育實踐中,有些孩子身上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行爲,老師要做好家長工作,一起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家長工作做得細緻了,家長就能全面關注孩子的發展,孩子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了。

這本書啓示我們要善於從小事情中總結和思考,感受和體會。這裏,關鍵是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善於把握事件的意義,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教師將自己的教育實踐和身邊發生的小事記錄下來,在寫作的過程中對事件進行梳理,引發思考,從而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把行動的過程作爲研究的過程,持之以恆,就能夠從簡單的事情中看出端倪,使自己的思想和認識更加深入,增強自身的職業敏感度。只有讓思考伴隨平凡的日常教育工作,伴隨教育行爲的記錄,教師才能在反思中獲得專業的成長。

成長讀後感12

最近,我讀了《傳承文明健康成長》這本書。這本書分爲“祖國在我心中”、“探索樂無窮”、“誠信是一生的財富”、 “守法自律光榮”、“心中有他人”等八個篇章。

其中,“祖國在我心中”的一個故事使我非常感動。 裏面講了我國享譽世界的著名水稻專家——袁隆平的事蹟。在他童年的時候正是我們的祖國飽受外敵鐵蹄的踐踏,他隨父母四處遷移,逃難中飽嘗艱辛,看到無數悲慘的景象衝擊着他幼小的心靈。磨難和山河破碎的殘酷現實使他或多或少懂得了舊中國苦難的原因,激發了他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志向。 他畢業以後當上了一名農校教師。看到了農民生活艱苦,但一年到頭總吃不飽肚子。

作爲一名農學系畢業的學生,感到有責任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解決這個問題。他決定,搞水稻雜交研究。經過他不懈的努力,終於在他43歲的時候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雜交水稻。產量從三百公斤提高到五百公斤。

當我讀到這裏的時候,我的心情非常激動、也非常佩服他。他不僅圓了他的水稻高產夢,還解決了我國人民的吃飯問題。而且也爲下世紀可能出現的世界性飢餓問題提供瞭解決的法寶。 特別是袁隆平出名後,國際上很多機構都想高薪聘請他,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了,他說:“我的根在中國。”他是多麼的愛他的祖國呀! 讀完了這篇文章後,使我明白了許多。家是小家、國是大家,爲了人民的安康,祖國的強盛,我們要從小立志成才,報效祖國。

成長讀後感13

“法律”這個詞在生活中、在社會上常常聽得到,但對於中小學生來講“法律”可能是個陌生的字眼。我原先以爲打架、偷竊等行爲纔會受到法律制裁,但通過閱讀《青少年保護法》,讓我知道了做一個不犯法,要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小學生。

《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第一條提到爲保護未成年的身心健康,保障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把他們培養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這一條是政府對我們青少年的保證。第四條,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遵守原則第二點,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第三條,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第十三條,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不得毆打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有上述所列行爲,經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的資格;依照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的規定,另行確定監護人。這一項其監護人必須遵照,如果沒有,最好的方法就是報警,以此來保護自己。

經過這次閱讀,我知道了法律無處不在!

成長讀後感14

《文明美德 伴我成長》是我們小學生的良師益友,它不僅淨化了我們的心靈,而且讓我們懂得了許多人生的哲理。書中一個個感人的小故事,就像一杯杯純美的甘露滋潤着我們的心田。書的內容豐富,涉獵面廣,從不同主題、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人物,來說明一個相同的道理——那就是,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有責任和義務把祖國的文明美德傳承併發揚廣大。書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就是不同時代一面面旗幟。他們雖平凡,但是他們卻彰顯中華民族文明美德的大精神。如:二十多年住深山,嘔心瀝血辦林場,堅持“獻給家鄉滿山綠”的楊善洲,勤儉節約的遼寧鞍鋼鍊鐵總廠勞模——範孟泰,“苦難不毀信義”的誠信老爹——吳乃宜……

這一個個的樸實故事,無一不讓人感動,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着華夏民族文明美德的真諦。他們是我們心中一面面鏡子,時刻提醒着我們記住自己是祖國的未來,要繼承和發揚祖國的文明美德,做一個文明守信,樂觀向上的陽光少年。 荀子說過:“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這則古訓流傳百世,時刻警示我們文明禮儀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人類的發展離不開文明,社會的進步更離不開文明。文明是個人、家庭、社會精神風貌的展示。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與文明牽手,同美德共進,這是歷史給予我們的榮耀,更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讓我們攜手共進,傳承中華文明,弘揚中華美德。

成長讀後感15

我最近讀了一本學校出的《經典與成長》的書,感觸頗深。

書中有一篇課文:爲事利,爭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恈恈然唯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爲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它讓我明白了,勇敢並不是簡單地表現在敢不敢做某些事,它不是逞強耍酷,而是能夠明辨是非,是堅持正確的東西。

它使我想到了這樣一件事: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我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這都歸功於我的認真。可到了四五年級的時候,我的成績不但不前進,還倒退到了前十幾名,我們班裏的近一半的同學都遇到了這個問題。我總結了一下,發現原因是我們太馬虎了,太驕傲了!認爲學校的題都會就能拿滿分。同學們都對這個現象坐視不理,而我卻暗中悄悄地行動起來。

我查資料,查作文,能查的我都查。終於,我在一篇作文裏看到了小作者和我一樣的處境和解決的方法。我開始行動起來:在我的文具盒裏,牀頭櫃子上,衣櫃裏……都放上了寫着“認真”的紙條,甚至筆管和筆芯的中間也捲進了紙條。我在近一個月的實驗裏竟然驚喜的發現我的成績正一點兒一點兒的上升。最終,我在期中考試竟然拿了全班第一。我以我的勇氣和堅持而改掉了我馬虎的壞毛病。

我以我的堅持來改掉我的馬虎的壞毛病。請同學們跟我一起,從現在開始,做一個謙謙君子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