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讀後感800字10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城南舊事讀後感800字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城南舊事讀後感800字10篇

城南舊事讀後感800字10篇1

你去過首都北京嗎?那你知道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是什麼樣子的嗎?你感受過北京城南胡同的人情冷暖嗎?這個寒假我跟隨著名作家林海音去了趟她兒時居住的老北京城南胡同,感受了英子童年的溫暖歷程和她成長過程中的精彩事蹟。

過去我對名著並不太感興趣,一般是看了半截覺得很沒有意思就扔在旁邊,就算把一本書看完也是因爲老師要佈置作業。但是這次對於讀《城南舊事》不同,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描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懷念和對人間溫暖的呼喚,不但寫得親切動人,而且每個故事都能令我記憶猶新。

《城南舊事》中滿含着懷舊。這部作品由五個篇章組成: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及爸爸的花兒落了;全文由一個人引起——英子。以她孩子般純潔的眼睛來看在北京生活的點滴,記載着英子七歲到十三歲的成長經歷,旁觀着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憑着她微妙的記憶,將年幼時圍繞她發生的生活舊事記錄下來。

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裏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所以她被人們認爲是和瘋子秀貞結下了友情,三天兩頭的往惠安館裏鑽;她和“小偷”寫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着“小偷”的故事;她愛着自己的奶媽,望着她離去,英子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

本書的第一篇到結尾,主角似乎總是離開英子,像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我們看海去的那個小偷;奶媽;最後連她的爸爸也離她而去了,當時她才小學畢業呢!《城南舊事》中的每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都洋溢着溫馨的親情。雖然每個故事的結尾,裏面的主角都是離作者而去,作者把每個人物的樣子寫得淋漓盡致,個性鮮明,即使閉上眼睛,他們的影子還是浮現在眼前。它是一本開卷有益的書,能使人從中領略到很多人生道理。

看《城南舊事》,心頭涌起了一絲絲的溫暖,只見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介紹它自己。那樣的不緊不慢,那樣的安靜祥和,那樣的滿是人間煙火味。

城南舊事讀後感800字10篇2

淡淡的哀愁,沉沉的思念,也許,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夢一樣的童年,夢一樣的故事。

寧靜的午後,褪去都市裏帶來的那份喧囂與煩惱,寧靜的陽光灑在窗口裏,一個人靜靜的翻開《城南舊事》,一個人細細的品味,享受。書末,心底,一抹溫暖,一縷哀傷。

英子眼中的老北京,很淳樸。這是一個讓人心疼又羨慕的女孩兒,夢一樣精彩的戲劇化童年,她可以不介意大人的風言風語,和“瘋”女人秀貞玩,還讓他們母女重逢;她能爲一個素不相識的被生活所迫、無可奈何的小偷而感到難過。我訝異,一個六歲的孩子也懂得愛,也懂得友誼。也許是這兩樣寶貴的東西,使她這個平凡的女孩,有這麼多的幸福吧!

純潔得晶瑩剔透的心靈,褪去世俗的名利,雙眸裏的世界很美好,充滿了愛。而在我們這羣二十一世紀的孩童中,有着一份以往孩子沒有的成熟敏感,我們追求高科技的玩具,被網絡侵蝕了頭腦,童年是在電視光碟裏的動畫片前,世界著名童話裏度過,童年在時光的姍姍腳步裏度過,會爲自己貧窮而自卑,會爲自己的富有而目中無人。不曾到大自然裏,感受大自然的脈搏,生命的律動,可以說不管物質貧窮富有,我們都是精神上的窮人!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看到這句話時,心底泛起一陣心酸和心疼。英子也還只是個孩子,她本應該在這個蓓蕾一般的花季裏享受着街坊鄰居的疼愛,卻因爲爸爸的離去,他的成長多了份感悟和責任。書中並沒有寫英子因爸爸逝去而哭哭啼啼,痛哭之至,英子是堅強的。“英子,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這是爸爸教育英子的話。

是啊,花花世界,有什麼過不去的,咬緊牙根挺挺,一切都會好的,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沒有什麼值得我們落淚,堅強再堅強,帶着那份堅毅,那份勇氣,英子也的確走到了。我們成長中,飽受家人的疼愛,在陽光雨露中茁壯,那我們有什麼理由懦弱呢?

童年這首歌在心中吟唱,我們都很幸福。徘徊在童年十字路口,我們就要揚帆起航了,感受着林海音懷念童年的情感,每個人的童年都是神聖的。

忘不了,也不會忘了,城南的舊事,那緩緩流過的一草一木,素雅簡約的一切……

城南舊事讀後感800字10篇3

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城南舊事》,我很高興,也很期待裏面寫了什麼。

翻開那漆黑而又帶有一點神祕的封面,我的“讀書之旅”開始了。

我每看完一章故事,都感到有那麼一點兒惋惜。因爲,每一次一章故事告一段落後,故事裏面英子(林海音小時候的乳名)的各位親戚或者是朋友,都以種種理由離開英子,一直到最後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英子幾乎所有的親人,都像影子一樣消失後,她的童年也消失了。

整本《城南舊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英子在惠安館遇見並且和那個被大家稱爲“瘋女人”——秀貞相處的那段時光。一開始,我還是擔心“瘋女人”秀貞對英子作出身危險的事情,但驚人的是英子卻和秀貞友好的相處了,這也足以向大家表現出她童年時的善良和天真。直到有一天後,秀貞突然對聽故事的英子談起了小桂子(秀貞的女兒,也就是書裏講的小妞兒),並常常談起她,秀貞還和英子說,小桂子有一條青疤。

有一天,小妞兒對英子說她不是爸爸媽媽親生的,並且轉過身來,英子卻在她脖子上找到了一條青疤,英子趕忙把她領到秀貞那裏,她們母女倆當晚就坐火車走了,英子也暈了十天。這裏也能體現出英子對她的所有朋友的離去都懷有思念之情。

第二段:我們看海去,這句話使井邊一位小偷對我說過的一句話。就這是這麼簡簡單單的五個字的背後,卻一直襯托着英子兒時到現在的夢想。小偷也告訴她會帶他去看海。可當時一羣人一直在追捕他,這是英子沒見着它既幾會她就被抓去被人笑話,這也使英子一直沒能出去見見世面。但是英子的那種友好的精神卻值得讓我們學習。

還有最後一段:爸爸的花兒落了,題目取得很悲傷連同與結果,我只是不明白爲什麼英子在最後得知爸爸去世後爲什麼顯得那麼冷靜?爸爸的花兒落了,石榴也落了……爸爸精心培養出來得花幾乎全落了,但是爸爸養育出來的英子卻沒有倒下去。爸爸的死,成了英子不再是小孩子的最好證據,也同樣證明了英子十三歲不用親朋好友照顧的最好依據。這也能教導我們十三歲能獨立的能力。

《城南舊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它講述的是她小時候童年是在北京城南的故事。雖然故事主人公有時候顯得弱不禁風、微不足道,但是她卻教會了我很多知識、本領和心態,這本書的確讓我受益匪淺,我要好好珍藏着!

城南舊事讀後感800字10篇4

莎士比亞曾說過:“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是的,書籍在我們的生命中佔據重要的位置。

林海音所寫的《城南舊事》一書,記錄她幼年在北京的生活瑣事,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看來這本書像一杯清茶,或者說是一本老相冊,表面看上去平淡沒有波瀾,但讀起來卻回味無窮。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品茶,翻開這本城南的舊相冊。

給我感觸最深的還是第一章《惠安館》。書中寫到:當我和宋媽同時看到惠安館的“瘋子”時,宋媽彷彿看到了怪物似的,避之不及;而我卻,好奇的看着她,覺得她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大姑娘。這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天差地別的反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我用純真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小姑娘時,宋媽卻是一種鄙夷的眼光,認爲她是一個瘋子。

這就好比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張圖:一名外國婦女抱着白淨可愛的孩子,坐在公交車上,座位前面是一位皮膚黝黑,衣衫襤褸,彷彿剛從垃圾堆走出來的中年男子。婦女嫌棄地扭過了頭,而這位孩子卻善意地伸出手與男子握手。孩子對他天真地笑着,而他也對孩子露出了驚訝、感動的笑容。白淨的孩子和髒兮兮的他,彷彿是兩個世界的人,但在這一刻卻與那抹溫馨的笑容被定格在相機內。

人們都說孩子是最天真爛漫的,他們能以善意且公平的目光去看待這個世界。一個人的生命中會遇到許多令你厭惡的人,但是你假如能用美好和善意去看待它們,你又怎麼知道它們給的你不是善意呢。這也許就像一面鏡子你對着她它笑,它也對着你笑;你對它投去鄙夷的目光,它給你的也是冷眼。

當我們在生活中面對書中的那個“瘋子”時,希望我們能一視同仁,像孩子一樣,用善意來對待她。畢竟她又做錯了什麼呢?孩子們終究會長大,但也希望他們能保留心底裏那一份,對世界的純真對他人的善意。

同樣,我們來換位思考。假如我們與生俱來,在別人眼中就是一個瘋子,我們也會感到自卑與落寞,我們也渴望得到溫暖。但當我們無法決定他人時,當我們面對別人的質疑、冷眼時,我們要堅定自己的方針,用別人向我們投來的石頭,鑄成自己的城堡。有一句話說的好:“假如你不曾受到爭議,那你的存在就沒有意義。”相信自己,做好自己,走自己該的路。水仙被人說是蒜,但它終會綻放美麗的花朵,向他人證明自己。

希望世界被溫柔和善意以待,希望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城南舊事讀後感800字10篇5

城南舊事》臺灣女性文學開山人——林海音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感受,以童年在北京的生活爲素材而創作的經典“懷鄉”作品,也是她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正如作者曾經說過,“我是以兒童的口吻,寫出一個在小學六年間成長時所看見的成人世界”,“我是以愚昧童心的眼光去寫些記憶深刻的人與事”。

這本書共分爲《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和《爸爸的花兒落了》五篇小說。其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們看海去》和《爸爸的花兒落了》。

本篇小說的背景是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軍閥混亂,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英子又搬到了自己的新家——新簾子衚衕,在這裏她認識了方德成、劉平等幾個調皮愛踢球的男孩子,同時,她在替這羣男孩子撿球的時候,通過草下隱藏着的東西,認識了一個大哥哥。英子和大哥哥很快成了好朋友,還彼此約定,等長大了,要一起看海去。在英子眼裏,這個哥哥慈愛,善良,是敦厚的老實人,也是一個孝子。可惜,英子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善良”的大哥哥竟然是人人憎惡的賊!

我們看海去,這是一個永遠也無法實現的約定。這反映了20年代的北京,爲了生存,窮人甚至被逼走上了偷盜、犯罪的道路。透過樸實的文字,我們可以隱約感受到作者對社會深深的擔憂、以及對窮人深刻的同情。

最後一篇小說《爸爸的花兒落了》,當時的英子已經十二歲了,童年漸漸離她遠去,爸爸被叔叔給日本人害死的事情氣病了。病弱的爸爸要求英子要去歷練,讓英子知道,無論什麼事情,只要硬着頭皮去闖就能闖過去。此時的英子內心非常矛盾:我們多麼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但我們又是多麼怕呢!但歲月匆匆,英子還是認識到自己長大了,愛花兒、愛生活、愛孩子的爸爸最終走了,往年美麗的夾竹桃散散落落的,可愛的小石榴也掉了下了。英子擔負起了生活的責任。整篇文章情感深沉而動人,失去父親的愁緒與人生的悲歡離合營造出了一種濃濃的情調,餘音繞樑。

在每一篇小說的最後,只要讀者細點心,就會發現,裏面的主角都離英子而去,直到連父親也走了。所以小小的英子在十二歲時就早早的擔負起了不是小孩子所負的責任。

《城南舊事》跨越了時空、政治,以委婉的筆觸去描寫人性和人類的命運內容豐富多樣卻又互相連貫,所以值得一讀!

城南舊事讀後感800字10篇6

閱讀課外書一直是我的一大愛好。這次,我閱讀了《城南舊事》。從女作家林海音的筆下,我讀到了老北京社會上、生活中各種性格、模樣的'人;看到了主人公小英子眼中大人世界的種種情緒。我彷彿身臨其境。

這部自傳體小說分成五部分: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全書通過小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並親自感受了這生活。作者通過不同年齡,回憶了童年的時候自己住在北京城南的一幕幕。這本書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南城,小英子認識了許多新朋友,有惠安館的瘋子,她天天在門前等她的孩子小桂子。後來這個小桂子竟是小英子最好的朋友妞兒,妞兒其實是她父母撿來的。

後來,在一個草叢裏又認識了一個小偷,他爲了幫弟弟讀書所以去偷東西。還有爸爸從外面帶回來的蘭姨娘和德先叔。可是這些人卻都離開了小英子。甚至最後連奶媽和爸爸都離開了她。主人公小英子經歷了悲歡離合,感受到了生活,從一個無知的幼童成長了。正如書中小英子所說的:“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小英子似乎終於看懂了這個世界。

《城南舊事》以樸實、純真的筆調,描繪了20實際20年代,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經歷的童年往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個世紀初北京人的生活。我在讀這本書時,就彷彿身臨其境,彷彿我也在西廂房裏,和小英子還有妞兒一起看小油雞,一起捉“吊死鬼”。《城南舊事》是一部經典的小說。八十年代還被搬上熒屏,受到廣大觀衆的喜愛。它通過看似狹小的描寫,卻反映了當時北京的整個歷史面貌,有很強的社會意義。這本書無論是內容,還是含義都很深入人心。這也正是這部小說吸引人的地方。林海音曾經說過:“《城南舊事》裏的故事並不一定全部真實。

但我在寫的時候,瘋子秀貞,奶媽宋媽,愛說愛笑的蘭姨娘和不理我們小孩子的得先叔,都一一浮現在我的眼前。感覺回到了童年。”這部小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向現代人展現了舊北京,老北京。它滿含着懷舊的基調,將多層次的情緒,以一種自然的手法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緩緩而逝的歲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給人一種無限親切的感覺,在無形中把讀者帶入另一個世界。

城南舊事讀後感800字10篇7

葉聖陶先生曾評價過這本書“久仰其大名,卻一直沒有興趣看,在22歲的今天,已經徹底告別了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卻不可救藥地迷戀起兒童文學。喜歡裏面的單純,質樸與乾淨。今天看完這本《城南舊事》,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爲何早先我不知道這是部如此精良的作品?”在這段文字中,想必你已經知道這就是林海音所作的《城南舊事》了。

《城南舊事》和《呼蘭河傳》一樣,也是現當代長篇小說經典,而且《城南舊事》入圍了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

林海音所寫的《城南舊事》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更是原汁原味毫不更改的老北京童年。

一句一句淳樸的話語,一件一件似曾相識的童年小事,卻描繪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彷彿我穿越到了二十世紀的老北京,親眼所見那兒的趣事。

《城南舊事》這一本書,完完全全就是作者林海音譜寫的老北京童年小日記,不論什麼事,都把它記上,如攝像機一般仔細,完整,不僅真實,還有老北京的淳樸的鄉土氣息。

現在人寫作都大城市化,太現代化了,不管寫哪裏,都要寫高樓大廈和高科技建築,然而,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有先進的科技和高樓,一點代表性都沒有,而且十分誇張化。然而,我認爲並不是所有作文寫得越誇張就越好,我們需要挑揀出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地點,也不可以在介紹和寫日記時寫下當代不存在的事物,也不能寫不具代表性的事物。比如,你寫杭州,卻在寫高樓大廈,不僅跑題,還讓人一點都不知道這是杭州。而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就不是這樣,這本書真的想日記一般真實,當時的小街,當時的吃的,當時的坐騎都是很真的,讓人相信並且想去了解老北京的趣事。

這本書不僅事物有代表性,連語言、人物都栩栩如生,吸引人去讀。每一章都有幾十頁,內容十分充足。就拿第四章《蘭姨娘》來當例子。完全就是每天的小日記拼湊在一起的真實事件,敘述十分完整。細節也非常多,細到作者自己的想法,蘭姨娘的每個小動作,每個字,媽媽吃醋和生氣的表情……

《城南舊事》這一本書值得讓我們所有人去品味,而且我們這些不喜歡讀書的人,也會被這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孩子那天真的語言所折服,也會來一遍又一遍的品讀這本書,體會並記住這純純的老北京味道……

城南舊事讀後感800字10篇8

林海音(1918——20xx)中國臺灣著名作家,小名英子。原籍臺灣,生於本,在北京長大。她深切地眷念童年時住在北京城南所看到的風光和人物事件,於是,寫了一本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喜怒哀樂表現得淋漓盡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本書正文共五章: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當許多孩子還在父母懷裏撒嬌時,六歲的小英子就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十二歲時,英子剛參加完畢業典禮,卻得知父親病逝。英子帶着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章——《我們看海去》。“藍色的大海上,揚着白色的帆。金紅的太陽,從海上升起來,照到海面照到船頭。”分不清藍天和大海!這章主要講了:英子認識了一個草地上的厚嘴脣年輕人。他爲了供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不知道這些,分不清他是好是壞,就和他成了好朋友。後來,因爲英子的大意,使警察暗探發現了年輕人在草地窩贓。年輕人被抓走,英子十分難過。這個故事中,英子有一顆純潔無暇的童心。天和海交織在一起,沒有縫隙。她稚嫩的雙眼分不清什麼是天,什麼是海,分不清好人壞人,分不清瘋子和賊子。上世紀20年代,那個動盪不安的社會,迫使許多好人變成“壞人”。英子把年輕人當做自己的哥哥,與他約定將來一起去看海。年輕人和氣,與英子友好相處,與弟弟情深誼厚,他不是壞人。如果在當今社會,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然而,就是在那個社會,英子卻很善良,注重友情,讓我很感動。從此,英子有了一個願望,長大以後去看海,分清楚海和天,分清楚好人和壞人。

英子的童年,看似悽慘:一個個好朋友離他而去,許多事父母不理解自己,父親早逝。但轉念一想,她的童年也充滿意義:她出身好,曾經擁有許多好朋友,和他們在一起,能看到人世複雜的感情,懂得許多人情世故;爸爸的早逝讓她長大;英子還有一顆善良的童心······童年時的事物並沒有隨着歲月而消失,永遠留在英子心中。

我今年12歲,明年就要小學畢業了,卻還沒有學到多少本領,讀了《城南舊事》,我傷感地說:“童年過得真快,我就要走到童年的盡頭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侯,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童年走了,永遠都不會回來了。”我要珍惜眼前的時光,好好學習,做有意義的事。不要過多地回顧過去,而要把握現在,展望未來!

好好地利用每一天吧,即使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也永存下來!!!

城南舊事讀後感800字10篇9

《城南舊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一本經典自傳體小說,據說這本書內容雖不多,卻反映了當時整個北京的面貌。今天我就感受到了它的蘊意。

《城南舊事》通過了天真的“小英子”的童眼和經歷貫穿了整本書。它先通過小英子的好友——惠安館的瘋子秀珍苦苦尋找她那被家人拋棄的女兒小桂子的悲歡故事讓讀者感受到了這世界的蒼涼,人們都認爲秀珍是騙子,但在小英子眼裏,她只是一個懂得愛的女人;後又出現了一個無奈的小偷“厚嘴脣”,他爲了供弟弟上學選擇了偷竊,所有人都憎恨這個可惡小偷,但在英子眼裏,他卻是善良,真誠的好人;再後來,小英子家的女傭宋媽也走了,宋媽拋下兒女來到英子家,餵養了英子的弟弟,自己唯一的兒子卻被淹死了,照顧好了小英子,自己的女兒卻也被丈夫賣了,她堅強地承受起一切痛苦,但最終還是被丈夫用毛驢接走了。更令人悲痛的是,英子爸爸的花落了,這個給英子帶來巨大的影響的人走了,而經歷了這一切,英子卻沒有倒下,而是堅強、冷靜的撐起了這個家。也就是那時起,英子的童年消失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是否也這麼由天真無邪變成現在的樣子?童年總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刻,因爲它沒有罪惡,也不懂得罪惡。在它的眼裏,什麼事都是最簡單的,沒有什麼複雜之處。所有人都是善良的,哪怕那個人是強盜,是土匪,他也有真誠的一面,他的心底也有最純潔的地方。如果一個小孩子做一個極其簡單的事,他不會往別處想,就會用最簡單的方法做這件事。可在我們的眼裏,什麼事都複雜了,爲什麼呢?因爲我們實在懂得太多,明明很簡單一件事,非要用複雜的眼光去看它,看着看着,就把自己也讓繞糊塗了。就算它很簡單,我們也總是懷疑它是不是有什麼不易察覺的精巧之處,從而花費了大把大把的時間來解開一個花一分鐘就行的事,這不知在浪費光陰嗎?

也許我們該學學那些小孩子,用童眼去看世界,因爲這也是有太多好處的,就像英子那樣,如果她當時和其他人一樣認爲秀珍是瘋子,也不會擁有這段珍貴的情誼;如果她當時遇見小偷是慌忙逃跑,說不定就沒有下面的故事了。一件事不要把它看得那麼複雜,先用最簡單的眼光看它,如果看不透,再一一解開它的祕密,這樣會輕鬆許多。來吧,讓我們以後用童眼先看這個世界!

城南舊事讀後感800字10篇10

今天,我讀了,《城南舊事》,並深深地喜歡上了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書中講了林海音童年時代的生活。故事的主要內容爲:20xx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裏。經常癡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衚衕。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年輕人。他爲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裏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裏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爲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着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我被這本書中那種沉沉的相思、淡淡的京愁深深打動了,整部小說充滿了樸素、溫馨的思想感情。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那一縷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記憶裏,永不消退,也深深地打動着我。 看《城南舊事》,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爲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因爲她不刻意表達什麼,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說它自己。那樣地不疾不徐,溫厚淳和,那樣地純淨淡泊,彌久恆馨,那樣地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