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讀後感

《財經》是我最喜歡的一本雜誌,通過閱讀雜誌,我可以瞭解中國經濟改革的重大舉措,政府高層的重要動向,資本市場建設的重點事件,瞭解國內外的經濟信息,最新的經濟動態和全球的財經熱點話題。

《財經》讀後感

前一段時間一直在看《財經》關於國美之爭的追蹤報道,事件的一大熱點話題就是陳曉引入貝恩資本,當時看到陳曉引入美國貝恩資本,稀釋黃光裕的股份時,心裏蠻氣憤的,國美作爲中國成功的大型連鎖企業,發展至今,歷程很是艱辛,做到如此之大之成功,很是不易,一旦引入貝恩資本,黃很有可能失去大股東的地位,美國的資本會慢慢侵佔國美,如果最後國美成爲一家美國資本占主導地位的企業,那就是真真的悲劇!很是悲哀!

關於勝負問題,從感性的角度看,我希望黃贏得這場爭鬥,保住大股東的地位,但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他的勝算並不大,陳曉手中有三張王牌,一是國美高層絕大多數選擇與陳曉共進退,二是陳曉出局,國美將賠24億,三是資本稀釋黃氏股份。這三張王牌,招招致命,黃凶多吉少!事件發展過程中,黃以前的一些追隨者倒向陳曉,投資機構也傾向陳,或許你會說高管們牆頭草兩邊倒,會說投資機構見利忘義,但戰爭就是這麼殘酷,生意場上講求的就是利益,是利益驅使他們投向陳曉。其實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大家都不願意做虧本的買賣,生意場上的許多選擇是道德無法解釋的!正如《財經》評論說“機構不是活雷鋒,他們並不關心陳黃二人的死活,重要的是誰能帶來更多的投資回報,而最關鍵的在於誰掌握渠道,採購的經營,管理層投靠哪一方”。最終的國美之爭以陳曉方面獲勝結束,但我認爲這僅僅是表面的勝利,他的社會形象被很多道德衛士所詬病,黃也不是徹底輸了,畢竟他通過戰爭重回舞臺,保護了自己的合法利益和權益!正如雜誌評論說“這次國美之爭沒有絕對的贏家,也沒有絕對的輸家”

這場爭鬥雖已落下帷幕,但它留給我們的思考纔剛剛開始。就公衆而言,它讓大家對公司治理機制有了更深的解讀和理解;就企業經營管理者而言,中國的企業管理者應該讓自己的企業進一步向精細化發展;就我們內地的法治界而言,應該學習人家對私有財產的保護意識……正如雜誌所說“國美戰爭最大的贏家,不是國美當事方,而是觀局的社會各界”。

通過閱讀財經雜誌對此事件的追蹤報道,我的經濟視野得到了拓展,這也提高了我對經濟現象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對我而言,這場爭鬥是一堂免費的MBA!

在我看來,創業難,守業更難!黃光裕創立的國美電器是典型的家族企業,社會的經濟環境在變,所以企業的經營方針和政策應該與時俱進,不應該墨守成規,應該大膽的創新和改革,我並不是說改變家族企業的經營模式,而是進行企業內部治理結構的完善和改進,擺脫家族企業的一些弊端,讓企業的管理模式趨於更科學,更合理,更健康!陳曉個人形象受損,這是必然的,作爲僱員,他應該守本分,應該對老闆和企業忠誠,他公然的背叛必讓他陷於不義之地!孔子說:“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作爲即將踏上實習崗位的我,不久的將來必定面對擇業就業跳槽等問題,特別是遇到跳槽問題時,更應該慎重!假如與前一個單位的合同還未到期,我們就一定要先履行自己簽訂的合同,完成自己工作崗位上任務,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絕不可以做無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