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杯與茶壺》小學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茶杯與茶壺》這篇文章,讓我感觸很深。

《茶杯與茶壺》小學讀後感

《茶杯與茶壺》主要寫了一個深感失望的青年到法門寺和一位老和尚說:“他苦練丹青多年,卻找不到一個好的畫師來做他的師父”。和尚聽了,便想問他要一張有關茶具的'畫。於是青年就畫了一張圖:壺下有個杯子,水從壺中流出。而和尚卻說位置錯了,青年說大師好糊塗,沒有茶杯往茶壺裏注水的。而老和尚說他明白這個理,於是便說:“只有茶杯在下面才能從茶壺中得到流出的水,而當茶杯在上面時卻得不到從茶壺中流出的水。人也是這樣,只有把自己放低了,才能得到他人的智慧與經驗。”

是啊,大師說的對。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當如此。

我記得小時候,我和媽媽常在一塊兒做稍簡單一些的數學奧數題。那時我和媽媽在一起做了幾天,就一個人做,因爲我認爲我可以做出來。一開始,我沒覺有什麼不好,可後來才發現當我做到相應時間時題比以前少了許多,因爲我做一道題差不多需要思考半個小時。而以前,媽媽見我20分鐘想不出來,就給我講,這樣一天就可以做許多題,印象也很深。而現在,我做出來都不知道對不對,印象也不深,後來我反醒了一下,明白了我是過於高看自己了,所以纔會這樣。而這件事不也是這個道理嗎?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求得真知。

大家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事例呢?好好反醒一下自己。人家孔子不恥下問,而我們既不是孔子,也不是什麼聖人,爲什麼要那麼高看自己呢?

大家好好想一想你這茶杯要放在哪裏纔好呢?

最後,大家和我一起再說一次這個道理吧!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求得真知,吸取他人的智慧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