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中華》讀後感1000字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尋覓中華》讀後感10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尋覓中華》讀後感1000字

近幾周,我讀了餘秋雨的《尋覓中華》,在斷斷續續的閱讀中,我跟隨大師的腳步從我們中華民族的童年時代起慢慢行進。猜測華夏文明的始祖—黃帝,探索商朝的神祕,感受漢朝的偉大。終於,我走進了我們引以爲傲的唐朝。

大唐,如一座高峯,屹立在歷史深處,也矗立在人們的心中。是什麼力量締造了巍巍大唐,創建瞭如此一個偉大的文化盛世呢?

北魏鮮卑族開鑿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使中西文化精華相互化育,爲大唐氣象注入渾樸的曠野之力。說到北魏,總是想到孝文帝拓跋宏,他四歲即位,在位二十八年,只有九年時間獨立施政,卻在這九年中使中國改頭換面。他主張“漢化”,這是一條血跡斑斑的改革之路。這條路,本來也許要走幾百幾千年,可是他,卻把它壓縮到了幾十年。這次改革,不僅是漢文化對“胡文華”的濡養,更是“胡文華”對漢文化的輸注。正是這種雙向的交融,才讓中華文化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打通了一條通向大唐之路。

唐朝時一個“詩的時代”,唐詩是唐代的靈魂。唐詩標誌着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高峯,是中國古代詩發展的全盛時期。其成就卓越,在封建政治、經濟進一步發展變革的歷史條件下,在社會思想比較開放、藝術文化普遍高漲的推動下,詩人們繼承和發揚《詩經》和《楚辭》以來的優良傳統,廣泛總結前人的創作經驗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結果。唐詩的作者廣泛,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上至老人,下至幾歲的小孩,還有外國作者。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的是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有的歌頌正義戰爭,抒發愛國思想;有的描繪祖國山河的秀麗多嬌;還有抒寫個人抱負和遭遇,訴說朋友交情,人生悲歡等。

而在唐代的詩人中,我最喜歡的便是李白。李白,字太白,晚年自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天才橫溢,被譽爲謫仙人。其詩想象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李白是一個隨性灑脫的人,他高度自負,傲岸不羈,而又熱情豪放,天真爛漫。他的詩受到唐玄宗的青睞,卻又因此受到小人的排擠。天寶三年的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在這裏,他遇到了杜甫,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他們在一起的時間不到一年,卻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對彼此產生了深刻影響。

唐朝是一個自信的時代。唐朝時期整個國家從上到下,透出一種自信的氣度。這種自信從他的軍事、外交、文化、國家治理、疆域版圖等各個方面均有體現。這種自信是以國家的真正實力爲後盾,內百姓安居,外四夷臣服。太宗被尊爲天可汗,這也是後世歷朝歷代所羨慕和追求的一個聖境。

唐代地域不小,歷時不短,“僅僅長安城就已經很大,比古代世界最驕傲的城市—那個曾經輝耀着雄偉的石柱和角鬥場的古羅馬城,還大了差不多六倍”。這是餘秋雨對唐長安城的評價,而它不止面積大而且商業繁榮,走在長安街頭,外國人多的是,還允許留學生參加考試,考取官員,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智慧啊!這也是源於唐朝的自信吧,他有自信心使外國驚歎於自己的時代,不擔心外來的文明會把自己淹沒,甚至也沒有想過自己會被淹沒。他很明白,自己離不開別的文明,如果離開了,他就會索然無味了。所以,餘秋雨說,“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大唐之大,首先大在心態。”

今天的中國正在融入世界,我們就需要盛唐的胸襟。唐朝是我們歷史過程中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