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讀《棄貓》有感800字_五年級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跟讀《棄貓》有感800字_五年級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跟讀《棄貓》有感800字_五年級讀後感

《棄貓》是村上春樹20xx年的全新作品,這是村上用了大半生時間醞釀寫下的人生之書。20xx年村上春樹在病房見到了不久於人世的父親村上千秋,這是時隔二十多年他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到父親。因爲他的父親在年輕時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村上覺得不可原諒,自己也會替父親贖罪,但是無法彌補,所以決定不再相見。他將這些情感訴諸筆端,寫下了《棄貓》,開啓了自我救贖的生命之旅。

村上春樹的父親村上千秋小時候曾被送到寺院做小和尚,當時他無法適應於是不久就回了家,在千秋心裏這次短暫的遺棄在他的`心裏留下了深深的傷疤。等到千秋長大被迫去服了兵役,他參加過侵華戰爭,所在的步兵第二十聯隊正是當年攻陷南京的先頭部隊,千秋見證了當時的血腥屠殺場面,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戰爭結束他回到日本,心理上的傷疤讓自己無法釋懷,幾十年如一日的誦經禱告也無法釋懷,村上春樹每次來中國也爲父親犯下的罪孽感到羞恥無法享用中國的美食,只是吃個饅頭,他和妻子決定不要孩子,讓村上家族的罪孽不要延續。

村上千秋其實是一個學習成績優秀愛好文學的青年,曾經考上了京都帝國大學文學系,但是當時環境不得不服兵役,於是千秋將理想寄託在春樹身上,但是春樹並不感興趣,隨着他的長大,父子間的磨蹭日益增加甚至扭曲,於是決裂,在父親病逝前釋懷。生在不同的環境無法換位思考,只有時間的長河會讓人淡忘過往。父親病逝五年後春樹仍然沒有和自己和解,他一直對父親的行爲感到內疚,但是五年後他才知道父親是在南京戰役後第二年入伍,並未直接參與屠殺,這才讓春樹心裏的大石落地,直到他72歲才終於有勇氣說出這些真相。他能夠在今生釋懷也是一個很好的結果,不該由他承擔的罪責讓他如釋重負,但是他也爲他的民族做出的不好行徑感到羞恥,以至於他曾遭到民族的抵制,但他不後悔,他忠於內心的感受,他是對的。只是時間流逝的太快了,人生太短無法彌補。

《棄貓》故事始於貓也止於貓,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串起來村上家族的往事,與他的個人成長經歷,無窮的積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