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800字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西遊記800字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遊記800字讀後感

西遊記800字讀後感1

一天,閒着無聊的我在書櫃中隨意翻找着,突然眼前一亮,發現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作者是明代作家吳承恩,便拿出來隨手翻翻。誰想到這一翻就一發不可收拾了,裏面那精彩的故事內容深深地吸引了我。

《西遊記》是一本科幻小說,主要記敘了孫悟空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回佛教真經的故事。

在《西遊記》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他不僅武功蓋世,能騰雲駕霧,來去無蹤,我最敬佩的還是他知恩圖報,寬宏大量的高尚品質了。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想孫悟空真正做到了這一點。五百年前他大鬧天空後被如來佛壓在了五行山下,唐三藏只是撕去了符咒,讓孫悟空重獲自由罷了。就這點微不足道的恩情,他竟用自己的一生來回報。在護送唐僧西天取經的途中,他斬妖除魔,明察秋毫,爲了唐僧有時竟捨命相救,這是多麼可貴的精神啊!而我呢?整天在家“呼風喚雨”,爸媽給我的恩情,我又是怎麼回報的呢?有時爸媽稍微批評我幾句,我就生氣頂嘴,和孫悟空比起來差太遠了。想到這我就慚愧的`低下了頭,同時對孫悟空這種知恩圖報的精神敬佩不已,我暗暗發誓要向他學習!

孫悟空知恩圖報的精神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而他寬宏大量的精神更是至高無尚的。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在取經途中,孫悟空多次爲師父排憂解難,唐僧卻毫不領情,直說孫悟空無故傷人性命,多次把他逐出師門,但孫悟空不計前嫌,一次次寬容師父,定要堅守在師父身邊。就拿“三打白骨精”那回來講吧。白骨精三次化作人形來迷惑唐僧,唐僧是肉眼凡胎,不知她是妖精。對於孫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不禁勃然大怒:“你這潑猴,多次傷人性命,既然你無心向善,有意作惡,今後我不再是你師父,你也不再是我的徒兒,你走吧!”說完,便頭也不回德上馬離開了。孫悟空被逼無奈,雖然回了花果山,但他沒有因此怨恨唐僧,當他聽到師父有難之時,毅然挺身而出,把“快下鍋”的師父救了上來,這才化險爲夷。孫悟空可真是寬宏大量啊!再想想自己,小肚雞腸,一點也不能包容別人,稍有不慎就對他人指手畫腳或生氣離開。記得上次前排的同學向我借塊橡皮用用,我猶豫再三才把剛買的新橡皮遞給他。誰知他沒有接穩,橡皮掉在地上弄髒了。我大發雷霆,對他又吼又叫,還小題大作的叫他賠。現在想起來真是後悔莫及,爲了一塊小小橡皮就斷送了我們的友誼,真是太不應該了!

讀完《西遊記》,我明白了要有一顆感恩寬容的心,學會感恩一切,包容一切。如果人人都是如此,世界便會永久和平美好。

西遊記800字讀後感2

《西遊記》中描寫了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一路上披荊斬棘,與妖魔鬼怪鬥智鬥勇,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書中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角色惟妙惟肖,師徒四人前往西域的言談舉止躍然紙上。

唐三藏,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在通往西天的大道上有着一顆堅定的心。好像一隻小小的蝸牛,想象着自己爬上藍天。只爲普渡衆生這一願望。亦有慈悲心懷。作爲一名佛教的信徒,更是助人爲樂,寬厚待人。作爲西天之行的領導者,更是可以約束自己的徒弟。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作爲一名領導者,三藏卻難以想象的昏庸,無能。在誤會悟空傷害他人性命時,“正義”地以緊箍咒懲罰,將悟空逐出取經隊伍。而在自己處於危難時,卻總是先呼喚悟空。在《三打白骨精》中孫悟空消滅了傷害三藏的白骨精。而三藏卻一口認定悟空傷害無辜。立刻將先前面對妖怪時的恐懼拋到九霄雲外。心中僅有對悟空的怒火。在吳公之筆墨下,既讚頌了三藏的堅定與善良,又諷刺了三藏作爲領導者的昏庸與無能,可以看出吳公對這一人物感情之複雜。

孫悟空,七十二變神通廣大,金箍棒下降服無數妖魔,在《大鬧天宮》中他勇於挑戰權威,嚮往自由。爲我最喜愛的人物,是可親可愛,勇敢無畏的形象。在花果山中不甘平凡。爲了去努力改變自己。在三星洞中自強不息多年,終於成功地改變自己。體現了悟空不怕困難,相信自己的特點。但在取經之路的前期,卻沒有三藏的堅定之心。三次因爲三藏的誤會而離開取經隊伍。但是對於師傅的感情卻依然不變,悟空曾說:“豈知一日爲師,終身爲父,父子無隔宿之仇。”可見對待師傅感情不是幾次誤會可以打破的。在三藏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總是能來幫助自己的師傅。

豬八戒,常常讓人捧腹大笑。類似影視產品中的喜劇人物,卷髒蓮蓬吊搭嘴,耳如蒲扇顯金睛。獠牙鋒利如鋼銼,長嘴張開似火盆。是吳公對八戒想象。在取經之路上,常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遇到困難時,就想到分行李回到高老莊。在《四聖試禪心》時,師徒除八戒外俱是不動凡心。而八戒卻被迷惑,執意要留下,最後又受到了懲罰,既然這樣,又爲何被封爲“淨壇使者”,這與他浪子回頭的一點絕對分不開,既是對三藏的忠誠,又是在西天路上付出努力後的回報。

沙和尚,老實穩重,在放棄妖怪的身份之後,一直遵守着佛門的規矩,任勞任怨。沒有神通廣大的本領,也沒有懶惰無能的缺點,平平常常,有憨厚可愛的形象。在我們只注意悟空英勇地拯救師傅於水火時;八戒惹人捧腹大笑時;若是想到沙僧,則是一種讓人不禁喜愛的平淡。他不僅是取經隊伍中的一員,更是《西遊記》中不可或缺的一位。

再去看看吧,回味這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再去看看吧,享受吳公之文章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