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學生讀後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茶館》學生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茶館》學生讀後感1

人藝的劇院門口永遠有着讓人心馳神往的燈光。那五十年代的老式建築發黃的外牆毛時代的字體組成的“首都劇場”四個字招牌,由於燈光的襯托顯得格外熠熠生輝。夜幕降臨了,周圍的建築,車流,行人,都沒有它的光輝。王府井教堂在遠處若明若暗。這是一個做夢的去處。走進大門,《龍鬚溝》的節目單整齊地碼放在簡陋木頭桌子上,一人一份,免費自取。人藝是現在爲數不多的節目單還能免費的劇場之一。二樓的皮沙發寬大得有點空曠,在沙發圍成的天井中,老式的水晶頂燈光直射下來;劇場裏面也是一樣。

劇場永遠是厚厚的紅色帷幕。在當時看來很龐大的劇場,現在甚至比不上一個大學的講堂。一層,二層,一層與二層之間的側座,還有二層最後幾排的學生票。但是,依然可以看見演員的臉龐,聽清演員抑揚頓挫的臺詞。《龍鬚溝》首演的日子,是在56年前。正如導演顧威所說的一樣,56年,半個多世紀了,那條溝早成了金魚池。小妞 子要是活着,今年也該是七十高齡的妞子奶奶了。光看這齣劇的名字,就讓人覺得眼眶發紅。帷幕拉開,仍然是這個50多年前的小雜院兒,才華橫溢的程瘋子唱着辛酸的單絃,三嫂還是那麼潑辣,趙大爺和現在北京街頭的任何一個老大爺一樣有範兒……50年前的話劇今年首演的日子,正是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的日子。看到一二幕之間兩個黨 派軍隊交 接的過場戲,雪花洋洋灑灑地落下,突然覺得這些年的事情並沒有發生,那些人,那條溝,重回眼前,一如當年。

老舍的話劇經典之處在於生活化,可是現在的話劇連生活化都做不到。那些從網上扒了兩個段子就想把觀衆逗樂的話劇都應該來好好學學,真正的話劇應該怎麼寫。56年的時光輕飄飄地過去了;灰燼在我們眼前反射着它的光。

《茶館》學生讀後感2

暑假期間,我讀了《茶館》一書。這本書是以劇本的方式來寫的,跟莎士比亞寫戲劇的方式差不多。內容也非常有趣。裏面有善有惡,有好有壞。我喜歡王利發,我厭惡心狠意毒的劉麻子。

《茶館》主要講得是清末戊戌維新失敗後、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國黨政權覆滅前夕三個時代一個叫裕泰茶館的生活場景。文章分爲三幕,第一幕是茶館最鼎盛的時期,很多人來這裏喝茶談笑;第二幕茶館開始漸漸衰落,因怕遭淘汰,後面已經改成了公寓;到第三幕時茶館已經非常衰落了。最後,王利發一家(除了王利發)都逃走了。王利發最後也上吊自殺了。

我喜歡王利發這個人。他是裕泰茶館掌櫃的。雖然他有點自私,但是他善良、心眼不壞。第三幕時,王掌櫃已經很老了。他的心依然善良。他幫助因爲家窮而賣給龐太監做老婆的康順子。當康順子和龐家斷絕關係後,她的四侄媳婦來請她去管管要做皇帝的四侄子少貪圖女色,因爲康順子不答應,她的四侄媳婦就翻臉了,給她下了最後通牒。王利發知道,要是康順子還不答應,康順子會倒黴,他的茶館也會完蛋。他就幫助康順子隱藏她兒子的祕密,還幫助她祕密逃走。他也知道後果,就是砸茶館。但他也不怕這些了。要是有些貪圖榮華富貴的人,絕對會好好地勸康順子,討好她的四侄媳婦,以後討一個大官做做。要是不行,就強行把她送到宮裏去,至少能得到許多賞賜。但王利發就不這麼想。後來他又幫兩個罷工的老師逃走了。他也知道後果,輕則坐牢,重則槍斃。後來他因爲放了起事的康順子的兒子康大力,弄得他們家(除了王掌櫃)要逃到別處去,王利發自己說不定都要喪命。王利發還沒有一點後悔。要是有些怕死的人,就後悔自己放了康大力,連忙派人去這裏找找,那裏找找,說不定能撿回一條命。

《茶館》這本書就是這樣,有善有惡,有好有壞,有喜有憂,有笑有哭。

《茶館》學生讀後感3

這些天,歷史課正學着中國複雜而落寞的近代史,課餘在讀着老舍先生的《茶館》和《龍鬚溝》,夜裏偷空躲在被窩裏看易中天的《讀城記》。於是不知不覺中,這三者串聯起來,讓我看到了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遷,體會到了北京平民的善良、儒雅和悲苦,感受到了老北京的文化內涵。

相比曾經讀過的莎士比亞的經典劇作,以及曹禺的引人入勝的話劇《雷雨》,老舍先生的這兩部作品並沒有明顯的戲劇衝突和複雜糾結的人物關係,甚至並沒有一個像樣的主角。《茶館》中唯一貫穿全劇的,恐怕只有王利發、常四爺、鬆二爺和那一直沒有取消的“莫談國事”的標語。

戊戌時期的這裏,賣茶、也賣簡單的點心和菜飯,玩鳥的人們,每天在遛夠了畫眉、黃鳥等後,要到這裏歇歇腿、喝喝茶,並使鳥兒表演歌唱。老北京的生活是詩意的、藝術的。然而這時候,幾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已經簽訂,這詩意與藝術中亦存在着老人、鄉婦、康六這樣的貧農,生活窘困不說,還受着狠毒官僚的欺壓。

軍閥統治時期的這裏,曾經的古意已經消失殆盡了,老北京曾經的那種逍遙也漸漸被警惕取而代之,經濟蕭條之於,更顯得惶惶不安。

解放以前的這裏,越來越暗淡無光,甚至到最後,乾脆取消了茶館,再沒有了昔日老北京的情調,只剩下了越來越囂張的官僚和一派浮躁的烏煙瘴氣的歌舞廳。

“這種大茶館現在已經不見了。”開篇平平淡淡的這句話在讀完全劇後再次映入眼簾,不免顯得有些觸目驚心。茶館不在了,老北京人平靜安詳、寬和禮讓、恬淡閒散、詼諧幽默,他們在茶館裏聽戲,在園子裏會鳥,在皇城根兒溜彎,在大槐樹下納涼,在四合院裏話家常,這樣一種不緊不慢的節奏,這樣一種詩意的生活是不是也不在了?

“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本國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中國完全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爲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我第一次體會到歷史課本上這些被我們用來應付考試的句子這樣的沉重,它們背後是中國老百姓所承受的長達一個世紀的苦難與辛酸,是康六賣女兒的無奈,是常四爺的反感和不甘,是鬆二爺的膽怯和懦弱,亦是龐太監的卑鄙、劉麻子的狗仗人勢……

茶館中“莫談國事”的紙條越來越多,貼在越來越顯眼的位置。老舍先生一次次用這樣的佈景提醒我們他所描寫的老北京平民的特點——他們大都是順民,沒什麼大的野心,與其說不願關心國事,不如說是不敢關心國事怕惹火燒身,正如王利發自己所說:“我呢,作了一輩子順民,見誰都請安,鞠躬,作揖,我只盼着呀,孩子們有出息,凍不着,餓不着,沒災沒病”;他們固然也愛國,但誰都明白他們沒有能力扭轉這個國家的命運,只有聽之任之,只有逆來順受;他們心眼都不壞,卻不愛替人出頭,絕不會爲了幫誰而讓自己吃虧,對他們而言人生最大的哲學就是敷衍和圓滑,老以爲“按着父親遺留下的老辦法,多說好話,多請安,討人的喜歡,就不會出大岔子”。

也許,這就是北京平民最致命的傷,正如易中天說的,他們要求的只是過得去就行,凡事秉承“退一步、海闊天空”的理念,殊不知一再的退讓終於導致的終結。

《龍鬚溝》的時間,正巧是接着《茶館》來的,於是不難從《龍鬚溝》中發現茶館的結局——小劉麻子、沈處長被推翻了,人民翻身當了主人;然而,茶館卻消失了。沒有了老實、厚道的商人,沒有了提着鳥籠的鬆二爺,沒有了這樣淳樸的民風,縱然迎來了北京的現代化,我們卻也悵然,因爲速度與新生的代價正是無法挽回的消逝,我們逐漸丟失了屬於我們的文化。

終於懂得,這個故事的主角原來就是茶館,老舍先生寫茶館的興衰,與其說是想用王利發的死顛覆舊社會迎接新社會,不如說是在爲老北京唱一曲輓歌,或許,這段黯然神聖的哭泣可以爲老北京留下些許疼痛的記憶;或許,我們在努力向前走的時候也真該回頭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