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環境的規劃與運用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環境的規劃與運用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環境的規劃與運用讀後感

近期我閱讀了《學習環境的規劃與運用》這本書,它列舉了如何規劃學習區,從美勞區的規劃與運用,積木區的規劃與運用,語文區的規劃與運用,幾個區進行了講解。裏面涵蓋區域重要性的闡述,學習目標、空間設置、教師角色等。下面是我對美勞區的反思及規劃,如一些日常活動中容易犯的錯誤、一些不易察覺的誤區,讓我進行自我檢查。

讀了本書第四章美勞區的規劃與運用,我準備在美工區着重規劃。我們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相關的一系列材料,比如五穀雜糧、木條、紙盒等。在此基礎上按照幼兒的能力發展分批投放材料。相關的活動有:雜糧貼畫、原木創意畫、紙盒造型等。

美工區是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小天地,孩子們喜歡在美工區操作各種材料,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美的情感和體驗,充分展示自己的創意。班裏的美工區一開始很受寶貝們的喜愛,每天都會有小朋友跑來說“我想要畫畫”、“今天我要玩彩泥”……美工區座無虛席。近期,漸漸地我發覺美工區“失寵”了,到美工區的幼兒越來越少。

爲什麼出現這樣的狀況呢?我們根據幼兒的興趣以及年齡特點,對美工區材料的投放也進行了更新,意圖引發孩子主動探究和自由創作的慾望。但從美工區幼兒活動情況觀察看來,很多孩子是想選美工區的,可是又有很多的聲音圍繞着我“老師,我不會?”“老師,你幫幫我!”“老師,這個怎麼弄?”等等,使我發現小班孩子存在的最大困難就是"不敢"動手、"懶得"動手、"無從下手",這大大影響了幼兒選擇美術區域活動的熱情。如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美工區的作用,使幼兒有事可做,享受創作的樂趣?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分析存在的原因:

1.美工材料雖然投放的多,但孩子只喜歡使用一些容易創造的材料,對一些生活類、自然類材料不感興趣,不知道材料怎麼用、怎麼玩。

2.美術作品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擺放無序,孩子對其不熟悉,成品展示的機會少。

3.小班幼兒現有的美術技能太少,有創作的意識卻無從下手,缺乏經驗。

二、我們的調整:

1.結合本班活動有計劃的開展,投放適宜的材料。美工創作活動需要以幼兒一定的學習經驗爲基礎,班本活動的開展能爲幼兒積累相關的感性認識和生活經驗。午餐時會聽見小朋友們在討論:“今天是黑黑的飯”、“這是黃黃的米”……正好結合班本活動開展創意美術“我的五穀雜糧飯”。利用家園共育,讓幼兒回家收集五穀雜糧,在找尋的過程中也認識五穀雜糧的名稱;再進行創意美術,幼兒通過粘、揉、捏壓、畫等形式,大大地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制定具體明確的目標,靈活運用紙盒投放相應的操作材料。在美工區活動時,幼兒遊戲的目的性不明確,因此爲了使幼兒在區域活動時更加專注,本週我們投放了主題盒子,盒上添加了操作流程圖,盒子裏有相對應的材料。當幼兒進入美工區後,能夠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輕鬆自由地選擇紙盒,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探索材料,與材料親密互動,獲得發展。這種靈活、開放的材料取放方式,爲小班幼兒自發的、富有個性的藝術表現與創造,創設了豐富的和有準備的學習環境,既滿足了幼兒對不同材料的探索願望,又豐富了幼兒不同類型的學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