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自強的個人悲傷》讀後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塗自強的個人悲傷》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塗自強的個人悲傷》讀後感

《塗自強的個人悲傷》讀後感1

讀完此書,我不斷問自己:幸福是什麼?人生的幸福是什麼?讓人覺得幸福的又是什麼?既然是此書而感,那麼還需回味此書。

塗自強無可厚非是一位樂活派,來自農村的他,一直積極向上,對社會充滿感恩,從不抱怨,也許這便是他常常幸福的祕訣吧!

他是幸福的,因爲他感覺到了社會上的善良,他考上了大學,對於村裏當官的希望,不管能否當官,面對村裏的期待,他露出了喜悅。徒步求學,一路走來,竟遇上好人,熱心腸的大媽、賣面的老闆、洗車的司機……他幸福極了。

來到學校,同樣也是幸福的,有了管飯的食堂,趙同學的電腦,老張的手機,還有做家教的外匯。呵呵!每天都是那麼的充實,每天都是這樣的愉快!當然這種感覺是其他人不懂的。因爲每個人有不同的腳,每個腳有不同的鞋,鞋子好不好?只有腳知道,哈哈!

畢業後:雖然考研不成,父親也離他而去,但他和母親在一起的生活卻是前所未有的幸福,兩人一塊看春晚,其樂融融,過着天堂般的生活(當然是對鄉下而言的)。

母親的那句“你幹大事要緊”,永遠是他用不完的力量,永遠給他以鼓舞,悄無聲息的激勵他追求更完美的人生。

他一直都在拼命努力,爲完美的生活所準備着,沒等到他過上這種日子,便把他領走了,也許他命中註定永遠都不會過上那種日子,提前讓他解脫了,老天給他的就是這種日子吧!也許正是母親所拜的觀音所賜吧!他死了,可是母親還在等待,等待着塗自強的那種對完美生活的等待,也許觀音的憐憫不想讓這種期待隨着塗自強的離去而消失吧!於是把等待轉移到了母親的身上!彷彿向世人說:這種嚮往美好生活的期待永無止境,不斷推動着自然的趨勢。

“將來的日子是日子,難道現在的日子就不是日子麼?”我不斷反問加以反思。對!每時每刻我們都在生活,都在走向可怕的墳墓,像此刻日子正在我的筆下過着。

做一個樂觀者,永遠都會覺得幸福!不要爲自己不富有、不風采無口才、無城府而感到自卑,記住逞能以受妒,不若韜精以示拙;好辯以招尤,不若靜默以怡性;廣交以延譽,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費以多營,不若省事以守儉。

費千金而接納豪傑,孰若傾半瓢之粟以濟飢餓。雖不以助人爲樂,但舉手之勞又何足道哉!

早餐吃了一根頭髮,被推銷員“宰”了一刀,排隊時有人插隊,與人拌嘴又得生一肚子氣,什麼是幸福呢?

眼前痛苦之沉重也正說明過去經歷的`甘美,悲傷的時候,是多麼容易想起快樂!塗自強是幸福的,因爲他曾幸福過。

《塗自強的個人悲傷》讀後感2

很多人看完《塗自強的個人悲傷》總結道,這不是個人悲傷,是大衆悲傷。當然文章要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雖然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已經知道故事梗概,可是看完還是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回味,悲憫。而這樣的感慨好像也用在自己身上也同樣適合。就像聽歌詞一樣,不自覺地把自己套進故事裏。情真意切,似曾相識。

也許故事發生在90年代,可是對於我這樣90年出生的人,我們竟然有了相同的軌跡。而這,源於我們同樣出身於農村。

我不想說童年有怎樣催人淚下的經歷,只想說說大學。我這個年代出生的人日子也不至於苦成主角那樣。上了大學自然是全家高興的事,說出去也有面兒。我的父親並不像大家的父親那樣循循善誘,也不是一副老好人的形象。他被起外號叫“酒鬼”,他和很多人都處不好。不知道爲什麼年紀越大脾氣越怪異。我上了大學,即使不是一流大學,在家族當中也是第一個,親戚自然都厚待我。高考後的那個暑假,去親戚家串門,紅包收了不少。我的父親也經常和別人提起我,告訴別人我在學校的情況,似乎在給大家做普及。

大二那年,學校決定向獲得獎學金的同學家裏寄獎狀,我剛好在那是爭取了一個勵志獎學金的名額。村裏的信統一放在姨夫的藥店裏。我的父親看是學校寄來的東西,頓時對這信件重視起來。我沒告訴他這是獎狀。我害怕他到處宣揚這根本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回到家拆開信封,父親便迫不及待地要把獎狀貼在牆上,就像小時候六一兒童節時拿到獎狀時一樣,父親把這樣的榮譽看得至高無比。而我覺得勵志獎學金說明不了什麼,不值得這樣粘貼在大廳這樣顯眼的位置。可是,不管我百般不願意,父親仍是堅持己見。

和故事的主角一樣,農村人上了大學,在家人眼裏似乎就等於走上了飛黃騰達的道路。而作爲農村人,民族式的吃苦耐勞的傳統美德傳承得特別好,任何事都願意極盡全力。什麼都靠不了,唯有自強。自己描畫的虛無縹緲的未來爲我們加班努力找到了無懈可擊的理由,不願辜負自己,認爲只要堅持下來,是不會受虧待的。

然而,生活往往就是一個黑色幽默,被上帝玩弄於掌心的卻渾然不知。窗與門的理論或許不會在個體身上體現,能量守恆定律也不一定是人生的不二法則。生活的錯覺,學會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