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的長征》優秀讀後感

在這之前,曾讀過樑子的著作。再看這本書,最先的感覺是文筆遜色很多。只是像本帳,記錄下而已,沒有豐富的內心活動或是精彩的景色描寫。取而代之的是滿腹的牢騷。

《兩個人的長征》優秀讀後感

作者多次把長征沿途上的村莊景象與70年代的英國相比較,堆成山的垃圾,在墓碑後大小便,像看猴子一樣盯着兩位新長征隊員並甩出Hello來試探,種種景象和行爲比紅軍長征軼事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在看的同時,我甚至也捏着把汗,不知又會出現哪些狀況讓兩位英國人心寒。

樑子曾寫過她在萊索托有非洲同胞向她伸手要錢,她給了,因爲在不想生事的同時也可憐他們;在塞拉利昂時時愛耍小聰明的翻譯偏了不少錢,小店老闆會宰她,而哄小孩的實用伎倆就是把棒棒糖塞入他們的口中……我讀得津津有味,非洲不發達地區人民的可愛帶點狡猾立刻呈現在我面前。我爲他們的貧窮瞠目結舌,但不得不承認那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在那世世代代都是那樣生活的,人們不驚異於自己的貧窮。或者說,我更應該把那理解成一種原始自然的生活狀態,一種我也許沒機會享受經歷的生活場景。他們不富裕,但守着富有的大海,守着茂盛的熱帶雨林,守着鬱鬱蔥蔥的草原,他們不會餓死,能安穩地過上幾世幾代,除非那大自然的恩賜不再眷顧他們。

當讀到英國人的文字時,有一瞬間,我覺得似曾相識,英國人眼中的西部中國山村與中國人眼中的非洲貧困地區一樣,但轉念一想,這並不一樣,甚至不如非洲。

非洲雖然更貧窮,但他們人民的觀念和經濟是同步發展的,人的觀念也簡單,換句話說,人們還保留着那種質樸,單純。而中國偏遠地區的農民顯然已經學會了城市人的圓滑奸詐,這與那落後的經濟狀況是極其不協調的。作者曾多次強調沿途山村的破落景象和人們滿不在乎的觀念讓他想起70年代的英國。人們那時會隨意宰殺動物即使是身邊最親的,會隨手解決掉廢物,垃圾成山,會……但30年前的英國經濟顯然不會是這副德行。

無論是張藝謀還是馮小剛,中國的大導演幾乎不約而同詮釋過中國農民的形象,無一例外都是善良單純甚至還帶點憨傻。我也一直深信是這樣的,唏噓在農村還有一片淨土。但這虛幻的面紗讓兩個英國人揭穿了,事實不是這樣的。儘管作者多次強調他們只是一時誤解片面地看中國農民,很快又受到幫助得到溫暖的問候,但這一過程一直都在反覆,以至於我都膩煩了,有一部分人確實傷了新長征隊員的心,乾脆說丟了中國人的臉。爲什麼5塊錢一晚的小旅館非要向兩個異國人伸手要25塊錢,難道非要靠外國人來致富嗎,自作聰明地以爲在欺負他們的同時也暴露出了自己的貧窮,無知。

在中國小山村的兩名英國人被當成馬戲團的小丑一樣圍觀,那麼人們想沒想過,回到英國,英國人民會怎樣看那些山村農民,恐怕也像是在看小丑吧。

“哈羅”,“買啥子”,“你是哪國人?”,“你從哪裏來的?”,“去哪兒?”,“爲什麼不坐車?”,“坐車很方便!”,“你好高!”,“中國飯習慣嗎?”,“能吃辣椒嗎?”,“你的精神可嘉!”,“坐車!”。

以上是讓兩位英國人聽得耳朵長繭的問話,更讓他們苦惱的是在與中國農民說話是永遠得不到想要的'答案,而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又總是需要重複。還有就是中國“裏”的伸縮性極大,通常說的都不可信,也許只剩10分鐘,也許還要走上2個小時。

比如一次,他們向路邊的工人們打聽哪有小路。

“你們找不到。”

“是啊,如果你不告訴我們在哪,我們不可能找到它。”

“就算我告訴你們,你們也找不到。”

“我們肯定能。”

“不可能,肯定不可能。”

經過一番打太極,兩位新長征隊員還是自己找到了小路。快到山口時,他們又問一位牧羊人怎樣下山。

“順着主路走就可以了。”

“不,我是想問小路。”

“你們不可能走小路。”

“我只想知道小路在哪裏,勞駕你告訴我們,好嗎?”

“那條路早沒人走了,別找了。”

就這麼扯皮。

雖然看到了英國同胞們的牢騷不滿,但那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能感覺到他們還隱瞞了不少事兒。是啊,都寫出來有什麼好處,只會傷害感情,況且這次新長征的目的是探尋鮮爲人知的長征故事,並不是探訪中國的山村人口現狀。兩個英國人已經得到了許多他們本沒料想到的東西,而他們真正找到的卻只是那麼一些不知真假的傳聞,鮮見老紅軍。

爲什麼中國人就沒想過要重走長征路呢?非要兩個異國人提起纔像蒼蠅一樣去報道嗎?

本來看到這個書名時期待着的是英國人與中國人文化上的交流,結果很讓人失望。兩個英國人只是紀實那一年的新長征確實只發生了那些有時平淡有時讓人惱怒的事。

不得不承認,中國就是這樣,當局者迷吧,外國人也許才能看到真實的中國。

真的不想在外國人的書中反覆看到外國人無奈地說到中國人的觀念像70年代的英國,無論是山區還是城市。怎樣縮短那30年的距離呢?那還只是思想上的,又怎樣縮短相差了更長距離的物質上的差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