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讀後感1000字範文

家讀後感1000字範文1

很小的時候就看過巴金老先生寫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長大後閒來無事隨手還會翻翻這本書。

家讀後感1000字範文

《家》以嫺熟的藝術手法,塑造了衆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個形象都寫得血肉豐滿、個性鮮明、栩栩如生。

小說中的人物有七十來個,其中既有專橫,衰老的高老太爺,荒淫殘忍的假道學馮樂山,腐化墮落的五老爺克定,又有敢於向死向封建專制抗議的剛烈丫頭鳴鳳,溫順馴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長孫媳瑞鈺等;以及受新潮思想、嚮往自由平等的覺慧、覺民、琴等青年覺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其實,《家》一書是寫在中國社會劇烈大變革時期一代青年走過的歷程。覺新、覺民、覺慧三弟兄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性格,他們出身在四世同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館中。因爲性格的不同所走的人生道路也就完全不同。

覺慧應該是巴金老先生筆下具有一個代表性的新青年的一個典型人物。巴金曾在他的這個第十版序中這樣寫到:“一箇舊禮教的叛徒,一個幼稚然而大膽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要他給我們帶進來一點新鮮空氣,在那個舊家庭裏面我們是悶得透不過氣來了。”覺慧正是這樣一個人物,他有着新思想,看到了社會的弊端,他反對舊禮教。同時,他也很幼稚。但是,他敢於反抗,並且最終衝出了那個封建禮教的大家庭的束縛,乘着不停東流的綠水走入了他嚮往的新生活。

書中還有一個特別顯著的氣息:到處閃耀着青春的色彩。這種單純而自然的環境就是作者本人所寫的那樣:“永生在青春的原野”,“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的東西。而且它一直是我的鼓舞源泉。”

巴金老先生筆下的《家》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而《家》的那些子弟們正代表了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高家中專橫、衰老、腐朽的最高統治者高老太爺。他代表的正是政府機構中腐敗、貪婪的官員。那些官員仗着自己的官職,隨意支配人,在無形中,人們對他產生了怨恨,對他也產生了無形的威脅。還有像狡猾貪婪的四老爺克安的貪,官,他們運用自己的小聰明,毫無顧忌地從公家手中“榨錢”,行賄,受賄是樣樣不缺。社會中也有像腐化墮落的敗家子五老爺克定的青少年,他們整日沉迷於網絡的虛擬世界,他們由於承受不了社會各方面的壓力自甘墮落。儘管有如此之多的“烏雲”,但它永遠遮擋不住“太陽”的光輝。

總之,《家》這部作品從思想內容上,對摧殘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禮教和封建專制制度進行了憤怒的控訴,對那些在封建禮教的重壓下受苦、掙扎最後作了犧牲品的人們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對那些爲爭取自由的生活而奮鬥的人們進行了大力的歌頌。

這個社會永遠都是在進步的,並不會因爲有什麼不進步的羈絆而停止,而且它也不能夠停止;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得了時代的潮流。在走過的途中,它會噴發出應由的水花,這就會形成一股股奔騰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勢,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家讀後感1000字範文2

一定有很多人都聽說過巴金老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們說它代表了他創作的最高成就,但是真正讀過它,品味過它,感受到過它所帶來的震撼的又有多少人呢?

那時上個世紀20年代初期,中國還處於封建制度的社會中,而激流三部曲作爲中國封建社會和家族制度的縮影,就講述了在那個時期一個封建的大家族高家的故事

一個有思想,有覺悟,有抱負的青年出生在一個封建制度統治下的社會中,可以說是生不逢時,而他如果又恰好出生在一個古老而專制的大家族之中的話,那便是更大的不幸。黑暗的社會,與同樣黑暗的家庭,就像一個外表看起來璀璨奪目,綠意盎然,內裏卻腐敗不堪,佈滿荊棘的鳥籠,將那一顆顆自由的心牢牢的所在了裏面,任那自由慢慢得腐敗成古板,希望悄悄滋生出絕望。

內心不堅定,軟弱膽小的人,是斷然不敢衝出牢籠的。他們不知道,衝出牢籠之後應該飛往何方;他們不敢想象,沒有了這外強中乾的家族的依託,他們將如何生存;他們無法預測,被捉住的命運究竟會是怎樣。他們不知道,他們不敢想象,他們無法預測,他們只能低着頭縮在他們他們早已無法忍受卻又不得不忍受的牢籠之中繼續他們行屍走肉一般的生活。

而真正的勇敢者,有鐵一般意志的`人,一定是隨時隨地都在尋找這打開牢籠的方法,他們有理想,有目標,在一條道路上堅持不懈的前行;他們不需要家族,並不代表他們冷酷無情,只是他們不想再帶着面具虛僞的生活;他們不去預測自己的失敗,只因他們堅信自己定能成功。這樣的人,一旦找到機會,哪怕只是一點點的縫隙,也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撞破牢籠,張開翅膀,朝着自己的理想與目標,展翅,翱翔。

從表面看,高家一家人知書達理,事事如意。家庭內部尊卑有序,立法森嚴,但實際上。在這個大家族中處處都存在着激烈的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高家的三位少爺,大哥高覺新,二哥高覺民,三弟高覺慧,三人雖是親兄弟,性格卻各不相同。

老大覺新善良卻怯懦,接受過新思想的啓蒙但封建的傳統思想已經在他的腦海裏深深地紮根。他就像那第一類人,內心的掙扎讓他永遠也無法真正地衝破牢籠。祖父的話對於他來說就像是法律,是維持這個封建家庭的支柱,而他卻又對新青年表示出同情,幫助覺民逃婚,覺慧離家出走。他不敢過多地接受新思想,卻又痛恨封建的制度,他夾在弟弟與祖父中委曲求全。而他的“不抵抗主義”並沒有給他帶來幸福的生活,他的逆來順受卻造成了他與妻子瑞鈺,表妹梅三個人的愛情悲劇。

二哥覺民與三弟覺慧卻又是另一種人,他們敢於抗爭,看到不合理的事情敢於直言,他們受到新思想的薰陶,不滿封建制度的家庭。他們積極參加學生青年運動,熱心創辦刊物,宣傳先進思想。但覺民較覺新卻又穩重很多。覺新的性格有些激烈,遇到不平的事情他只有憤恨卻又想不出合理的方法去解決。

他勇敢地與家中的丫環鳴鳳相愛卻無法阻止她的隕落。最終,他選擇了離家出走,徹底的逃離這個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的牢籠。

高家最後被分割的命運是必然的,它揭露了這個吃人的封建社會的最終結果。封建的社會與繁瑣的家族制度必將走向衰敗與滅亡。

家讀後感1000字範文3

《家》是巴金先生1932年寫成的,是一部揭露封建社會本質的小說。

巴金先生曾說過,他偏愛《霧、雨、電》,可是我最喜歡的則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尤其是《家》。

《家》裏的故事、人物、場景,園林的幽與美,小河的靜與柔,梅花的色與香,缺乏陽光的古屋,連吐在地上的濃痰,我們不但熟悉而且好象置身其中,領略着風景的優美。並且有很多東西,直到今天,好象都附着在我們的長輩身上。我讀這本書是很有感想的。書中的很多東西我認爲從我們現在的家庭中都能表現出來。

書中主人公覺慧是一個有新思想在的一代社會青年,他對這個家庭的愛憎是明顯的。他是這個家庭的叛逆分子,也是社會的叛徒,他有着家中其他人沒有的新思想,但是我還是認爲他沒有主見,沒有膽量,只能一個人從休慼相關,福禍與共的大家族的束縛中掙脫出來,他不能引導家中的人一起反抗,最後只選擇了逃避。《家》給予這一個從舊到新的變革提供了典型的人物和故事,這一變革到今天已臨末期,但還沒有完全變革過來,特別是偏遠的地區,男尊女卑,指腹爲婚還是非常多的。因此這部書的火焰還沒有完全熄滅,許多讀者還可以從《家》中拾取自己的哀歡。

新文學誕生以來的小說,有很多作家在寫作時都懷有一個文學以外的目標,巴金先生也是,《家》是爲紀念大哥而寫的,在他知道大哥去世的消息後,就放下了自己原來的“目的”,儘量接近真實。因此《家》也是一部情味最重、生活味最濃的小說,這也是我喜歡的原因之一。巴金先生對哥哥的愛從書中看得一清二楚,書中樸實的親情以及純潔的愛情不得不使我爲之流下一行行淚水。

巴金先生1951年在《家》的《後記》最後一行寫道:“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的東西,而且這一直是鼓舞我的源泉。”

在巴金先生一切的作品中都洋溢着純潔的青春氣息。《家》尤其濃厚。這種氣息反映一顆單純的心靈,讀他的小說,你毫不感到是絞汁寫出來的,是唱出來的,是呻吟出來的,而是自然的呼籲。這不是藝術,而是天賦。正如他所說:“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家讀後感1000字範文4

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着屬於自己的家。家,是靈魂棲息的港口,是心靈停泊的港灣。在那裏你可以毫不掩飾地表現自己,因爲那時的你不需面對嚴厲的老闆、嚴肅的老師等等,那是你和你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

家對於不同的人而言都有着不同的定義。自古以來,數百句經典詩句都是思家頌家的。貧窮時,家是一個窩,是尋找慰藉和溫暖的地方;富裕時,家更是你精神和物質上的享受。家不是財富堆砌起來的空間,它一定要包含着情,一份血濃於水的親情。但是巴金筆下的家,卻給了我不同的定義和感受。

我瞭解到了《家》是巴金30年代創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從1931年問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輝和動人的藝術魅力吸引着廣大讀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着重要的地位。閱讀後,我覺得高家就是個小社會。裏頭性格迥異的三兄弟:覺新、覺民、覺慧,他們的所愛卻是命運極其的相似。溫柔的梅表姐,有着新思想的琴,被苦苦壓迫的丫環鳴鳳,這三個女子,即使出身不同,學識各異可是面臨的痛苦還不是一樣,一樣不能自主婚姻,一樣被封建的舊勢力逼迫着,不反抗的就流着淚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無法反抗的只能自我瞭解;反抗了的呢,像琴一樣,我真希望她可以和覺民在一起,找到自己的幸福,可是看着巴老的那些描述,充滿無法逆轉的壓抑情緒,我想,他們恐怕是不能相伴到白頭了。其中有一段話:

“在高家,在這個大公館裏,鳴鳳的死和婉兒的嫁很快地就忘記了,這兩件同時發生的事情並沒有給高家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大家只知道少了兩個婢女,主人們馬上又買了新的來代替,綺霞代替了鳴鳳,翠環代替了婉兒,在人的數目上來說,並沒有什麼變動。在很短的時期中鳴鳳的名字就沒有人提起了。只有在喜兒、倩兒、黃媽和別的幾個人的心中,這個名字還常常喚起一段痛苦的回憶。是吧,即使少了一個人,也不會讓世界因此改變,更何況少的是兩個微不足道的丫頭。”

“家”在書中僅是一條線索,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惡及其腐朽沒落,同時熱情地歌頌了青年一代覺醒及其反封建鬥爭纔是靈魂的所在。在當時的封建時代裏,追求自由就猶如沙漠裏的徒行者尋找綠洲。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和研究,不僅豐富了我的文學知識,而且讓我認識到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看了《家》以後,我們是否應該爲享受到自由帶來的幸福而感到快樂呢?

家讀後感1000字範文5

巴金的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之一《家》,在走馬觀花中,我很快地把它讀完了,在讀這部名著時,我的心充滿了悲憤與憐憫,即使現在讀完了,我的心還是被其中的主人公佔據了,我的心在燃燒,我的思潮在翻滾,我是在悲憤,是在惋惜,是在痛心啊!但我暗暗爲自己慶幸,因爲吃人的封建禮制已被前人埋葬,我應當感謝他們。在無數的可憐的生命做了陪葬品後,一些可愛的勇敢的人奮起而攻之,打碎了,幻滅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到來,從前飽含女子血淚的舊路我們不會重蹈。這是最大的幸運啊!

作爲大哥的覺新樣貌清秀,品學兼優,本有着大好的前程與美滿的夢,但在吃人的封建禮制面前他屈服了,接受了,忍受着別人難以明瞭的苦衷,博得長輩們表面上的暫時的友好對待,但他得到了什麼?什麼也沒有!他被迫與所愛的梅分離,娶了另一個少女,梅卻被嫁到趙家受氣,不滿一年即守寡回孃家,最後含恨而終。他也熱烈地愛着她的妻——一個善良貞靜的女子,但他卻不能保護她,讓她任人擺佈,聽着她在爲他生第二個孩子時的痛苦的呻吟聲卻不能進房看她,知道妻因難產而殞逝卻不能與之見最後一面,卻只能夠忍受。他甚至還做過封建禮教的劊子手,逼二弟覺民完婚,但最後,他有了一點覺悟了,他終於幫助三弟成功地逃出了這個可怕的”家”!

我討厭覺新這樣的人,他是那樣的懦弱,那樣的無能,他不去爭取他所愛的梅,也不能保護他所愛的妻,他還是一個男人嗎?他眼睜睜地看着這個他一直維繫的家扼殺他最愛的兩個女人的生命,是他的懦弱害了她們啊!他的順從扼殺了他自己,也摧毀了她們。然而,他卻是最值得人同情的,前途失去了,美景幻滅了,一切都在黑暗中掙扎,沒有幸福可言,更沒有希望所在!這是多麼可悲的一個人物!這是怎樣一個吃人的世界!我詛咒這個黑暗的世界,但對於覺新,我就能夠憎恨他嗎?他是最大的犧牲者啊!我是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啊!

二哥覺民,擁有進步思想,但不堅定,他是處在守舊與進步之間,然而,就是這樣,他憑自己的力量,得到大哥和三弟的幫助,贏得了琴——一個進步的充滿自信的新女性,他可以說是《家》中最幸運的一個了!

三弟覺慧,不但擁有進步的思想,而且意堅定,他最初與俾女鳴鳳相愛,但無情的長輩把鳴鳳迫得投湖自盡,這成了覺慧心中一道永遠的痛!在這一點上,我比較討厭覺慧,因爲他的自私,連鳴鳳向他訴說一切的機會都給扼殺了,他還曾想過放棄鳴鳳,讓這樣一個十七歲的純結少女嫁給六十多歲的老頭做姨太太,任人糟蹋,然而,鳴鳳爲他犧牲了,她爲他留下了一具清白的溼淋淋的屍體,和一個蒼白的吻。覺慧的反抗爲他贏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終於擺脫了這個家,然而,他不是成功的,他爲了事業失去了愛情,或許在那個時代,愛情的位置是何其次要的,但在今天,在我看來,沒有愛情的人生是不完滿的。

那個黑暗的年代永遠地過去了,但《家》在批判那個時代的同時正昭示着青春的可愛,對啊!青春是多麼的可愛,我們正處於美好的青春歲月中,我們充滿了激情,我們的心裏洋溢着愛!

只要心中還有夢,就能忍住多少痛。

只要心中還有愛,那就離快樂很近,離幸福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