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麥克白有感

"我寧願所有痛苦都留在心裏,也不願忘記你的眼睛"不知不覺又聽到這首《夜空中最亮的星》,思緒飄到了前不久讀到的《我與地壇》這本書。當年也正是伴着這首歌從一本《讀者》上再一次認識了史鐵生。似箭光陰,如梭歲月,參加工作已將近 年時間了,閒暇間細讀了《我與地壇》,收穫的不只是對這位文壇巨人的感動。

讀麥克白有感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先生的一本書寫人生感悟、謳歌親情的散文作品。讀這本書,在人生的旅途中給人一種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的頓悟。全書以"廢棄的古園—地壇"爲背景,以自己和母親爲對象,以"我"的殘肢爲緣起,將個人的痛苦寫得淋漓盡致,將母親的艱難展示得極其充分。又描繪了發生在地壇院子裏的各個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物:一對相濡以沫夫婦、一個熱愛唱歌的小夥子、一個有天賦的長跑家、一個弱智漂亮的小女孩等的故事,平靜又自然的傳達了每個人物的不幸生活,留給我們的卻是最純真樸實的感動和鼓勵。

史鐵生先生講到"一個人出生了,從他開始哭泣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將會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情,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目。"但是又如書中傳達的:人總歸要活着,而且一如既往的活着,無論上帝註定了什麼樣的結果,無論上帝給予了什麼樣的歸宿,既然給予了我們生存,就必須思索如何生存。即使活着是飽經蒼桑的,但是世界每一天都在更新着,古園依舊是古園,面對發生的不幸與痛苦。我們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變現在的自己。我們要去尋找一方淨土,去整理我們的思緒,把負面的東西都清除掉,認識真實的自我,進行自我完善。細讀品嚐,你就會發現,全書給人一種在面對宿命時從容面之的淡定。

書的整個中間篇幅傳達了母親的偉大。作者的母親是痛苦的,作爲一個"被命運擊昏了頭"的兒子的母親。她面對一個在"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的兒子,她總在期待,期待自己的兒子最終的幸福。甚至,爲了自己的兒子能在心靈上有一份寬慰和自由,她不惜自己承受心靈上的"痛苦"與"驚恐".其中的味道,經過歲月的洗禮、時間的醞釀,讓我們更加明白母親的無奈和痛苦。而每每看到這些篇幅,總會勾起藏在我們每個人心中發生在我們與母親身上的故事,帶給我們溫暖。

除此之外,這本書還告訴我們何爲人生。人生的日子裏有多少個四季的風,多少個四季的雨,面對風雨,史鐵生先生教會我們無論怎樣,唯有獨自慢慢品嚐,細細的感受。風景四季無限輪迴,相遇無奈,友誼無常,人生總逃不過無奈,歲月流逝,孩子時代的無憂無慮一去不復返,不管你在哪個地方,抑或是哪個崗位,都要面對獨屬於自己的那份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唯有借一泉流動的清泉,以一種自然而然的心態面對它,才能收穫心田的寧靜,才能致遠。

命運的神祕、深奧總讓我們感到困惑與迷茫。然而《我與地壇》告訴我們,雖握不住命運的喉嚨,然可以讓自己不去多想,自尋煩惱,用一顆美好的心去接納、去面對,去用心品味人生的各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