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讀後感1200字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爲“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歡迎參考!

《百年孤獨》讀後感1200字

《百年孤獨》讀後感1

《百年孤獨》,作爲爲馬爾克斯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成名作,它無異是一本不容錯過的精彩小說。不少人分析這部作品,說它反映了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等等。我沒有足夠的知識供我寫下如此深刻的評論。因此只能作爲讀者,去講述這部小說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兩位迥然不同的女性。

“烏爾蘇拉象丈夫一樣勤勞。她是一個嚴肅、活躍和矮小的女人,意志堅強,大概一輩子都沒唱過歌,每天從黎明到深夜,四處都有她的蹤影,到處都能聽到她那漿過的荷蘭亞麻布裙子輕微的沙沙聲。”

比起那個無比經典的開頭,我想這句話要顯得平凡的多,因此通常不被人所注意——這是這本書中出現的第一句正面描述烏爾蘇拉的話語。正像書中所描述的那樣,烏爾蘇拉這樣一位看似平凡的女人,她的勤勞和堅強是她身上最爲耀眼的閃光點。她是一位妻子,一位母親。無論是她的丈夫爲怪異的學術癡狂之時,亦或是發現她的子孫陷入了怪誕的命運之中,她都不懈地與命運抗爭着。試圖讓困境得以扭轉,讓人與人之間多一絲聯繫,統一起分散的力量。

儘管最後這種嘗試仍以失敗告終,而她的晚年也在由眼疾帶來的模糊黑暗和過於長久的歲月所致的逐漸衍生的的孤獨感中度過。但她的熱情堅強,在一堆性格孤僻怪異的族人中顯得尤爲珍貴難得。而由她所操持的,幾代人同堂而居的生活,也一度是《百年孤獨》中最爲幸福美好的場景。

阿瑪蘭塔·布恩迪亞,烏爾蘇拉的小女兒,這位面容嬌俏的少女愛上了鋼琴技師皮埃特羅。

嫉妒使她不惜一再破壞表親麗貝卡與他的婚姻,直到無意中毒死了哥哥的妻子——年幼而賢淑的蕾梅黛絲。強烈的悔意與仇恨交織,扭曲了她的心理。她與皮埃特羅交往,但卻又拒絕與他結婚,使得皮埃特羅爲此自殺。出於悔恨,她故意燒傷一隻手,終生用黑色繃帶纏起來,決心永不嫁人。

但內心的孤獨、苦悶讓她難以忍受,甚至和剛剛成年的侄兒廝混,即便如此她始終無法擺脫內心的孤獨。她把自己終日關在房中縫製殮衣,縫了拆,拆了縫,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對布恩地亞家族來說,孤獨是一種通病。或許即使不存在皮埃特羅,阿瑪蘭塔的結局並不會有多大差別。在不斷重複的命運裏,皮埃特羅是一個起點,讓阿瑪蘭塔告別了少女的活潑純真。她一生都在渴望愛情,同時一生都在排斥愛情。在這種矛盾的煎熬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烏爾蘇拉和布恩迪亞經歷,可以說是《百年孤獨》中,本恩迪亞家族命運的影射——註定與無法擺脫的孤獨相伴而老。小說中的魔幻色彩,使得家族的經歷被冠以“命運”一說。但實際上許多事物的轉變是有跡可尋的:出於人性的貪婪、嫉妒,挑起了戰爭,引發了死亡;由於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個人逐漸變得孤僻而與羣體失去聯繫,因而使得這個家族七代人始終徘徊在這種孤獨中度過了漫長的一百年。願像結尾的寓言所說的那樣,此後不會再有這樣一個家族,要揹負百年的'孤獨。

《百年孤獨》讀後感2

今天中午沒睡着,腦子裏模模糊糊地全是昨天晚上看的《百年孤獨》結尾的場景。奧雷里亞諾坐在案臺前,有昏黃的燈光,他急迫地想破譯羊皮卷,最後所有的一切被颶風颳走,這百年孤獨的家族永遠地消失了,好像一個王朝的消失,看着一場盛宴最後的狼藉。

好難以想象最後時刻,奧雷里亞諾跟應該是他姨媽輩分的阿瑪蘭妲.烏爾蘇拉在那個陰溼的百年房屋中擁抱着,互相安慰彼此對於孤獨的恐懼。

起牀的時候覺得腦子昏昏沉沉的,好像也是被颶風颳過,思維混沌,而感到有那麼一種難以描述地孤獨。

回過頭來看書評,很多人說這本書很難啃,說讀不懂,我卻是越看越喜歡,我覺得至少今年內我再也不會找到比這本更讓我覺得喜歡的小說了(也許好幾年都如此),甚至想看原文著作。

布恩迪亞家族史簡直就是一部微縮人類發展史。從最早的布恩迪亞家族一代帶領同齡的青年們來到加勒比海臨近的土地,建立起馬孔多小村。那個時候的人們是自由平和而熱情的。那個時候的馬孔多沒有政府控制,可以說是原始社會。我反過頭來思考政府的控制手段是如何形成的,人們的哲學思維,隨着小村的發展有了什麼變化(跟破解羊皮卷的奧義如出一轍),對無政府主義感到些許困惑,但很快就有了一個初步的豁然開朗。其實那個時候布恩迪亞一代家長就像村長(原始社會的族長那般),是一個人治社會。只不過村長是個很有思想遠見的人,他一輩子都在跟自己的思維作鬥爭,跟吉普賽人先知談話,甚至老年時被當成瘋子。我非常崇拜他,尤其是他那麼早就開始想證明無神論,面對神甫想說服他成爲基督徒時,他只是一個勁反問,你想讓我相信上帝存在,你能拿出一張上帝的照片嗎?(他當時瘋狂迷戀照相術)我覺得這人可愛透了。那個時候的人還沒有被權力衝昏頭腦,因爲他們的故鄉是他們親手打造的,懷有深厚的感情而不至於用個人權力去毀滅它。

還值得去了解的一方面是裏面的女性形象。除了被奧雷里亞諾上校說是娶進門後讓家族衰敗的費爾南達,其他的每一位女性都有其自由、獨立的一面,尤其是貫穿整一個家族史的一代祖母烏爾蘇拉,還有那個與家族密切相關卻未入門的庇拉爾.特爾內拉。雖然裏面費爾南達是最讓人感到突兀的角色,在我看來,確實是她,最初的導火索毀了這個自由狂放而註定不凡的家族,但是她也是最可憐的女人,一輩子也沒做出一個自然人該有的生活姿態,更遑論作爲一個女人的姿態。當然,這不能怪她,恐怕這是他們那個時代共有的特徵,被宗教文化深深套牢,深深束縛,更可怕的是他們並不知道那是束縛,還愛上了束縛(這是從《娛樂至死》裏談到“人們最終會愛上壓迫”得來的啓發,想一想,其實自古以來不都是這樣嘛,要不然還要什麼政府控制手段)。

越到後面也越讓我感到震驚和無奈。比如說,那一場在火車站瘋狂的大屠殺,以及之後我們看到書裏寫的,政府不承認,政府將這一天從馬孔多的歷史中抹去,而後來的人談論起來還真的會說“那一天什麼都沒發生”,只有布恩迪亞家族的人守着相信,還有看着那本書的你。那個時候你就能將這個家族的孤獨深深植入你自己的身體裏,就好像那些祕密只有讀着書的你和書中還沒破解羊皮卷的主人翁知道了。大屠殺之後下了三年零四個月的雨,更是讓人深深感覺到,這是對一段歷史即將死亡的徵兆,這也是對人類藐視生命的一種控訴。

當最後那場颶風吹來,這段歷史就真的隨風飄去了。再也沒有人會知道真相。就像今天的我們,再也無法瞭解歷史上有過什麼樣的輝煌,有過什麼樣的偉人沒有被記載,被孤獨侵蝕,死在時間的長河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