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讀後感7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7篇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1

讀完《孔子的故事》這篇富有傳奇色彩的文章,我深深的被孔子那種一心想要安邦定國,造福人類的精神所感動。這篇文章講述了孔子17歲時被人數落,立志要爲祖國做出貢獻;30歲時就辦了“私學”,把文化傳播給平民學生;63歲時他又完成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典的編修工作,爲國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暑假過後,我就是六年級的小學生了,不久就要上初中,只有現在好好學習,長大後才能爲祖國做出貢獻。在學習上,我就要學習孔子這種精神。

第一,學習要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學習是沒有捷徑的,只有不斷奮鬥,才能登上科學的高峯!

第二,我們要學習孔子這種不達到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我和他比起來可差多了!小時候,我喜歡下圍棋,夢想當圍棋明星;上小學了又愛上了打乒乓,想當乒乓健將;現在又迷上了打籃球,做事總是有頭無尾,以後一定要改正!

《孔子的故事》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今後我一定要像孔子一樣迎着困難而上。“功夫不負有心人”有朝一日,我一定能爲國家做出貢獻!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2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古文獻整理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書中有一則故事給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孔子終於進了太廟學習,他十分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此後,凡是有不懂的問題,孔子都要向老師請教,迎來了許許多多人的嘲諷。孔子對這些諷刺的話語置之不理,依舊我行我素,因此纔會有今後如此輝煌的成就。他一生說過許多名言警句,例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等。這些名言警句一直激勵着後人,激勵後人要努力學習。

孔子先生30歲開始教學生,一生教過的學生將近3000多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孔子先生還完成了《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幾本名著。孔子先生去世後,他的弟子將孔子先生生前所說的話、所做的事記錄成一本書,書名叫《論語》,後被世人們流傳下來,傳爲佳話。

看完這本書後,我想了很多。孔子先生小時候就可以做到學而不厭,一遇到不懂的題目就去問老師,爲何我們不能做到呢?在學習上我們也要像孔子先生那樣,好學上進!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3

讀《孔子》之後,對孔子加深了了解,使我回顧,讓我思考。

歷代封建統治者,“總是重新塑造孔子,使之成爲維護禮治秩序的精神支柱。”“用種種粉給他來化妝”。還有後代的腐儒,在孔子的天空散佈了暗雲,這不能歸罪於孔子,要打擊的是這些對象,不應打擊孔子本身。

當然,聖人也不免有時代與階級的限制,不能要求《論語》每一句話,都完全正確。過去有一種階級分析,把孔子歸屬於奴隸主。愛人是愛奴隸主階級,因此孔子便一無是處。這實在是一種教訓,學術可以反正探索,但是不能不尊重科學。

另外是關於對傳統文化與吸收外來文化的問題,誰都明白要保持批判的眼光,不取國粹主義,也不取歐化主義現代化不等於歐化。所謂黃土色的土文化,不一定落後,蔚藍色的海文化,不一定先進。要科學地分析,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孔學在傳統文化佔有重要位置。國內外都有很大的影響,有它的潛力和活力。事實證明,它不是可以輕易打倒的。而需要重視它。我們不能摒棄傳統文化的現代化,也不能死守排除現代化的傳統文化。要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必須繼承改造傳統文化,在這基礎與立場上,吸收、消化外國的優秀文化有機地融洽爲一體,藉以發揚中國特色的文化主體性。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4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孔子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孔子。

這本書的作者是李長之,他是著名的詩人、翻譯家、學者,孔子的思想對後世的中國影響很大,作者李長之用最淺顯而輕鬆的文字,把孔子一生的基本輪廓爲我們生動的勾畫出來了。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國的貴族,如果再往遠裏說,他們還是殷族的後代。孔子的父親叫紇,字叔樑,是魯國一個職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氣。孔子的母親姓顏,叫徵在。可不幸的是,孔子只有三歲,父親便亡故了。

孔子很喜歡唱歌,他最滿意的歌是:《韶》。他說:“我已經聽到並看到最好的了,再有其他音樂,我也不想享受了。”

孔子大概在30歲的時候,收了第一批弟子,有:顏淵,他的父親是顏路;子路,他只比孔子小9歲;范蠡;子貢……

公元前六世紀左右,世上幾個古老的文明國家都呈現了燦爛的古代文化,而孔子就是中國燦爛文化的代表。

孔子是個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孔子正是最早的、最重要的一個傳播者。

這本書寫了孔子的一生,很有意義,大家也買一本看看吧,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五年級:孫銘潞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5

暑假裏,我看了一本歷史類的書《孔子的`故事》。這是一本介紹孔子生平事件的書。

《孔子的故事》中有許多故事,其中一個關於孔子有趣的故事:一次,孔子帶着弟子來到寶地觀賞風景,看見路上一羣孩子在玩耍。孔子便乘馬車慢慢駛過去,別的孩子全躲開了,唯獨一個小孩一動不動。孔子說:“小孩,請你讓一下可以嗎?”小孩不但不讓還岔開雙腿,說:“不行,這裏有個城池,你的車馬怎麼過去啊!”孔夫子說:“咦,這明明是路,哪有城池?”“我腳下邊就是城池。”孔子一看,孩子兩條腿岔開像城門一樣,兩腿中間放着幾塊石子,搭了一道小城牆。於是,孔子問這孩子:“這個城牆有什麼用啊?”小孩說:“城牆是擋你車馬的,還要防軍隊。”孔子就說:“你這麼小的城牆,我車過去又怎樣呢?”小孩說:“不對,這總還是一道城牆。既然是城牆,你的車馬怎麼過得去呢?”孔子就請教小孩說:“那我該怎麼辦呢?”孩子就說:“你覺得是城躲車馬,還是車馬繞城而走呢?”孔子一想,只能讓馬車從他旁邊過去。

讀了《孔子的故事》這本書,我懂得了孔子之所以博學多才是因爲他謙虛好學的美德;之所以能爲人類的文明做出貢獻,是因爲他勤學苦讀。他那刻苦學習的精神真值得我學習!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6

我讀了孔子的故事,知道了他從小愛問問題,不管是梳着小辮的孩童,還是白髮蒼蒼的老爺爺,都是他的詢問對象。因爲他總愛打破砂鍋問到底,別人就給他起了個"百事問"的雅號。於是,他總結了一個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師。

有一次,他得到了一本叫《易經》的古書,他看一遍不懂,就讀第二遍;第二遍不懂,再讀第三遍、第四遍,我要向他學習不懂就問和讀書認真這兩點,掌握更多的知識,成爲社會有用之才。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200範文

今天,爸爸給我拿來了一本《中外名人故事》,我一看到這本書,就迫不及待地翻開了第一頁,第一頁講的是文化巨人——孔子,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學家。孔子小時侯是一個相貌有點醜陋的人,他頭頂周圍高,中間低,很像他家門前的尼丘山,於是,家人爲他取名“孔丘”,他雖然長得不是很好看,但他聰明伶俐,學東西一遍兩遍就學會了,孔子三歲時,父親去世,但他在逆境之中,一直髮奮讀書,從不放棄任何學習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孔子終於成爲了一個大教育家。

看了這篇文章,我覺得自己和孔子比起來學習條件很優越,我更應該好好學習,做一個勤學好問的學生。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7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句名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這就是出自偉人孔子之手。

孔子是我非常喜歡也非常敬佩的人,他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但這只是我喜歡、敬佩他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聽我慢慢來跟你說。

但凡讀過《孔子的故事》這本書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讚歎這位博古通今的大人物,當然,我也不例外。纔讀了幾頁,我已心生敬仰,同時,也心生疑慮,孔子是如何成爲一位大人物的?我帶着疑慮繼續往下讀……書讀完了,答案也找到了。原來,孔子一生虛心好學,不恥下問,精益求精,可謂活到老,學到老。他靠着虛心上進,不懂就問的精神,纔有了今天的成就。而我則就是缺乏這種精神,才無法使自己的成績更近一步。

讀完這本書,我深受啓發,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雖不能像孔子那樣,有多大的成就,但我會學着孔子的精神,一直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