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擺渡人》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擺渡人》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擺渡人》讀後感

大學《擺渡人》讀後感1

最近花時間把各大書店的暢銷書——《擺渡人》看完了,一開始看到標題我還一度以爲是國內的作者寫的,直到前陣子好奇搜了下才發現:這原來是一本外國名著???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創作的小說,作者從少年人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溫情,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所見所感,道出所有人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終極幸福的嚮往。家這則主題是《擺渡人》所隱喻的一條暗線,仔細推敲不難發現整篇小說圍繞女主人公從逃離家到迴歸“家”,再從逃離“家”到迴歸家。

通過解析富有濃郁哲理的三重主題,引導讀者體會到小說表面上看似乎是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而其本質上是作者對現實社會、人類自身進行探索後加上自身的見解,對社會和人性的揭露,也是人類情感複雜性的真實寫照。

《擺渡人》並沒有給我的帶來太多的震撼,也許是我並沒有太多的人生閱歷去感悟,或是現在還不能體味其中的深意。其中愛情與救贖的主題倒是深深吸引了我。

迪倫在現實中是個備受欺凌的女孩,父母離異,朋友很少,同學欺負,似乎不好的一切在她活着的時候都有。諷刺意味的是,她在死後卻遇到了一生都不曾體會的溫暖,並且爲了保留這份溫暖做出自己的一切努力。

與其說崔斯丹是迪倫的擺渡人,我倒突然覺得,真正擺渡迪倫的,是迪倫自己。是她想要留住幸福的執念,讓她拯救了自己與所愛之人。

就如封面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爲你需要我。

大學《擺渡人》讀後感2

如《擺渡人》的封面置頂的一句話“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爲你需要我。”也正如崔斯坦所說,我所有的樣貌都是按照你想要我是的樣子存在,甚至是那難以穿越的荒原,所有的設計,氣候也都取決於你的狀態。

當我們真的接受了我們的擺渡人不管是誰,其實都是我們心境的`投射,都是因爲我們的需要而存在,你還會不停的去抱怨對方不夠好,不夠愛你,不夠懂你麼?既然他就是自己,那麼那個所謂的靈魂伴侶,真的就那麼難以尋找,難以相處麼?你需要的只是一份承諾,一份對愛百分百的承諾,你靈魂的擺渡人,一直在等着你的出現,唯有當幻覺死去,當那份你認爲對方是對方,你是你,這份分離的幻覺死去,你便會遇到你的擺渡人。

最終,崔斯坦和迪倫穿越了荒原,回到了迪倫死前的世界,這對崔斯坦來說是一種奇蹟,在漫長無盡的時日裏,他以爲他永遠只能活在這命定的角色裏,然而迪倫帶領他,打破了囚禁,改寫了命運,也在這一刻,迪倫成爲了崔斯坦的擺渡人!

他們終於可以相守在這個現實的世界,永不分離。

此端或彼端之間的荒原,其實是一份促使迪倫與崔斯坦共同覺醒的旅程,這份看似的死去,又是一種重生,當迪倫再次醒來,她的身邊有了崔斯坦,她靈魂的擺渡人,這也是一段贏回自己的旅程,不管改寫自己命運的路途中是多麼的可怕,多麼的容易被魔鬼帶走,她和崔斯坦都勝利了,這看起來很難,做起來更難,但其實又是那麼的容易。

祕訣就是:“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爲你需要我。”

那麼究竟誰是你的擺渡人?與其還在選擇的荒原裏徘徊,不如先給出百分百的承諾吧!

書的最後,迪倫對崔斯坦說:“原來你在這裏。”崔斯坦迴應道:“我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