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的讀後感400字感悟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時常會因不同的人和事內心會有所觸動,產生不同的想法,這個時候,寫篇關於自己感悟的文章是個不錯的選擇。那麼,要怎麼寫感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百年孤獨》的讀後感400字感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年孤獨》的讀後感400字感悟

《百年孤獨》的讀後感400字感悟1

人物給我印象較深的是霍·布恩蒂亞第二和奧雷良諾第二這對孿生兄弟。首先,他們叫的不一樣,不像別的那麼複雜,記都記死了。然後就是他們繼承了父輩的名字卻表現出了完全相反的性格。霍·布恩蒂亞第二像奧雷良諾上校那樣深沉而奧雷良諾第二則像霍·布恩蒂亞那樣不羈——以至於烏蘇娜常常懷疑他們是否是在幼年時交換了名字。這樣的懷疑並不離譜,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名字不一定要和性格一樣嘛。這是一個深深的諷刺。然而最後兩兄弟死去時又搞錯了墓穴彷彿這樣纔是正確的歸屬,一切是命中註定的。

雖然每一代的成員都經歷着波折,但這個家族仍然一代一代地承傳着,並且一直傳承了下去。只是最後,當家族中的男子死去時,讓這個百年世家終於陷入了衰敗。不過好在的是,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良諾開竅了,因爲他最終發現這一切的一切都只不過是這的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這是永遠也走不出的循環。

即便合上手中的書,那些情節還會在我的腦海中一幕幕地涌現出來。這本書實在讓我受益匪淺,難以忘懷。

《百年孤獨》的讀後感400字感悟2

高中時看《百年孤獨》看得我很凌亂,只記得人能詭異地長出豬尾巴來。最近這本書又掀起了一股熱潮,看看馬爾克斯的.傳記有助於加深對這部偉大作品的理解。

加西亞馬爾克斯總把它和外公外婆以及兒時的記憶聯繫在一起。

據加西亞馬爾克斯回憶,大屋的很多房間是空着的,其所以空着的原因是它們的居住者死了可能是哪個親戚,比如他的舅老爺拉薩羅科特斯、姨奶奶佩特拉科特斯或者姨媽瑪爾加麗塔。爲了紀念他們,房間一直空着。後來孩子們長大了,房子不夠住了,外婆就請人加建幾間。因此,實際上,房子由四部分組成,建成於不同時期。

住在那麼一座大屋裏,加西亞馬爾克斯難免感到既渺小又膽怯,尤其是在黑夜來臨的時候,房子變得靜悄悄的!

多年以後,當加西亞馬爾克斯不得不離開阿拉卡塔卡時,大屋就成了他最大的精神負擔,因爲他想用文學成就它,一半爲了忘卻,一半爲了紀念。他後來多次提到的那部萌生於青少年時期的長篇小說,指的就是《大屋》《百年孤獨》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