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鋒》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刀鋒》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刀鋒》讀後感1

外國的經典小說一開始閱讀時總是有點絮絮叨叨的感覺,如果能靜下心來一口氣讀個好幾章,對於我來說才能真正進入作者所營造的那個世界。前段時間讀了《月亮與六便士》,對於作者所塑造的那個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非常不理解,讀了《刀鋒》之後,才大概對毛姆這種非常聰明的寫法有了一定的理解。

這兩本小說都是按照第一人稱來進行敘述,“我”同主人公算不上親密的朋友,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聊得來,而且一般會跟主人公的親人或朋友有着非常親密的來往,使“我”能夠從第三方聽到關於主人公的不同階段的故事

說實話,無論是斯特里克蘭德還是拉里,都是很多年輕人可能會非常崇拜,但永遠不會去嘗試成爲的一種人,我看到有一些人說他們看毛姆的書會有種想要立馬辭職去浪跡天涯的衝動,但是沒有幾個人會真正的這樣做。“我”也是這樣的一個角色,“我”在拉里的生命中是一個尋常的過客,“我”時常勸說他走常規的路,“我”不能理解他散盡家財的做法,當聽到拉里說他要去做一個出租車司機,“我”覺得他真是瘋了,和拉里去辯論錢的重要性,然而主人公若是這麼容易被左右的人,恐怕就不是毛姆筆下的主人公了。

在《刀鋒》這本書中,主人公拉里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男主人公,恐怕所有的少女都會喜歡這樣的一位陽光少年,他同青梅竹馬伊莎貝爾一開始有着讓人豔羨的愛情,那是少年時代純粹直接的吸引,而當拉里一心要追尋自我、全然不在意物質生活時,伊莎貝爾也很理智地選擇了能夠給她體面生活將她奉爲女神的格雷。兩人在巴黎重逢及分手的場面,拉里對於精神生活的描述:

“但願我能讓你認識到,精神層面的生活是多麼令人激動,生活的體驗是多麼豐富多彩。可謂生機無限。可謂不亦樂乎。只有一種情況可以比擬,就是你自駕飛機翱翔在高空,只有一種無窮大包圍着你,使你陶醉於無邊的宇宙。你感受到的那種欣喜若狂是你不願用任何世上的權利和榮耀來交換的。”

但這種精神生活我想一般人是無法體驗到的,若非拉里能夠一直頭也不回的在精神世界閒逛,他也無法體驗到這種從容與無窮。而伊莎貝爾想要的是現實世界的從容。他們非常自然的分手,兩人之間沒有一絲不快,還能體面地參加社交活動

毛姆寫拉里講述自己去印度走走逛逛的五年,一些奇遇,一些想法,作爲讀者我們跟着“我”去聽他講故事,“我”問出讀者想問的問題,就讓這樣一個人好像與我們有着似遠而近的距離,這是毛姆的聰明之處,他作爲一個普通俗人的角色,跟讀者一樣的眼光去聆聽拉里的故事。

但我還是沒有理解《刀鋒》這個書名該理解爲什麼意思,可能還只是讀小說讀了個熱鬧,只能用扉頁的這句話再做個結尾:“剃刀之刃難以逾越;智者雲,救贖之道亦是如此。”

《刀鋒》讀後感2

“你究竟在尋找什麼呢?”

“尋找問題的答案。”

這是書裏出現最多的對白。毛姆先生筆下的人物,無論是《月亮與六便士》裏不顧世俗的斯特里克蘭德,還是《刀鋒》中特立獨行的拉里,都毅然決然地走在朝聖路上,傾盡一生去尋找生命的終極意義。像作家七堇年的詩那樣:凡心所向,素履以往,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毛姆先生以其詼諧幽默而又尖銳的筆調,直書人性,故事娓娓道來,引人入勝。《刀鋒》講述的是一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歸來的年輕人拉里,在目睹了戰爭時代民不聊生、人們流離失所的慘狀,經歷了自己的戰友爲救自己而犧牲之後,開始思索世界與生命的本質問題。爲了尋找這些終極問題的答案,他放棄了與伊莎貝爾的婚姻,逃離了上層社會物慾橫流的生活開始自己漫長的讀書求知生活,沉浸於大學圖書館中,不亦樂乎,像印度哲人求知求道。同時,他盡己所能一次又一次救助了生活中痛苦的人們,幫助其擺脫精神和身體的疾苦。

我時常覺得,一個人來到這世上,終得激起幾聲迴響,纔不虛此行。拉里這一生輕的像風中的羽毛,不那麼引人注目,可是卻又厚重的如山間的磐石,正氣長存於天地間。他曾說:“上帝最喜歡的崇拜者是那些按照你的知識盡力而爲的人。”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行走在刀鋒之上,向着你心裏炙熱的靈魂,把你追求的事做到極致,做一名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奧義書》有言:“一把刀的鋒刃是很不容易跨過的,所以說得救之道是困難的。”我們常常執念於物質生活的利益得失,對於鋒刃的精神生活總是望而卻步。而拉里,卻是一個如同刀鋒般銳利的人,他以銳意精進的姿態追尋着解脫之道,爲此不惜斬斷一切,越過刀鋒,即使越過刀鋒之後,在刀的那一面,無人等候。拉里曾經說過,不急燥,對人顯隨和,慈悲爲懷,丟掉一個我字。像蘭道爾南的詩是那樣活着:

我從不與人爭,沒有人值得我與之爭。

我愛自然,其次愛的是藝術

我向生命之火伸雙手取暖,火快烤殘了,我也準備離去。

也許,在盡力追逐心之所向之後,以拉里這樣“晃膀子”的姿態,做楊絳筆下的“隱身人”去過此一生,生如逆旅,一葦以航,跳脫時間的束縛,活出生命的質量和高度。這樣的人生不也是一種美好的存在嗎?!

《刀鋒》讀後感3

“相信人生最大的滿足在於精神生活。”對於拉里來講,用這句話形容他最恰當不過。經受過戰火的考驗,經歷過戰友拿命相護的震撼,他看似迷茫,實則頓悟,物質的繁華,安穩的`現狀難敵內心的空虛,於是他選擇“閒晃”,深入書海,走南闖北,做他人不屑一顧的勞力,以身體的疲憊換取精神的舒展。甚至最後散盡積蓄,亦在所不惜,不管是他的人還是他的心始終都在路上,似乎無論落腳何處都能心安,又似乎哪裏都不足以讓自己真正的完全的歇落。

相比拉里,伊莎貝爾恰巧和他相反,豐富的物質生活才能帶給她滿足與快樂。優雅的儀態,優渥的生活,對自己千依百順的丈夫,一對乖巧懂事的孩子。但凡是一個女子該有的她都有了。按說,她該知足,可她卻一邊逢人炫耀着自己的恩愛幸福,一邊還想得到自己昔日戀人拉里的愛,這焉能說不是她精神空虛的另一種寫照?

最是同情那個一生熱衷於上流社會的艾略特,他生命的遵旨似乎就爲那一個接一個的豪華派對,似乎只有日夜穿行在燈紅酒綠,推杯換盞中才能找到自我存在感。想起他臨死前還不忘那一場已被出局的宴會,總會莫名的感到心酸。多少風光無限時的前呼後擁也未必能換來耄耋之年時的噓寒問暖…

關於蘇菲最後的結局,也許不能說是最好的歸宿,但那也算是一種解脫吧。本應滿滿的幸福在一夕之間分崩離析,原來從天堂到地獄之間也不過一步之遙。痛失所有,生無可戀之處,選擇遊戲餘生也許不可取,可也輪不到像伊莎貝爾那樣的人去指手畫腳。(就算她也經歷過不幸,丈夫格雷受到經濟大蕭條的衝擊,遭遇破產,而她的不離不棄一樣讓人動容。但和蘇菲的遭遇相比,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傷口不在你的身上,你又如何知道那究竟有多疼?好不容易蘇菲有了從良的一線生機,終究也毀在伊莎貝爾的一己私慾上。本來可以救她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不成想卻做了壓死駱駝的那根稻草。果真是優雅迷人的皮囊下依舊藏着人性深處的惡。

你看,毛姆的書總能這樣不動聲色的力透紙背,讓你在隨着書中人物命運的起起落落的同時,不由自主的去陷入某種思考,關於人性,關於生活,關於良善,關於選擇……你未必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你至少會漸漸明白自己不想要什麼。這個世上,每個人都在奔忙,無論是像特立獨行的拉里一樣瀟灑的只爲豐盈的精神而活(其實,大多人做不到如他這般),還是樂此不疲如伊莎貝爾那樣一心追求豐厚的物質生活(大多人都在這個行列),原本都沒有錯,每個人都有自己活法,只是不拘哪樣,都別輕易去考驗人性,別輕易丟棄自己內心的良善……

《刀鋒》讀後感4

兜兜轉轉數年後,他來到印度,開始冥想,聽先知講道,到山中靜修,並最終感知開悟。

印度教之於當地人是毫無保留的完全信仰,可之於美國人拉里則是多了幾分客觀觀察的一種哲學體系。“對輪迴轉世的信仰已經深入他們(印度人)的骨髓,而對於我們,那隻不過是一個概念而已。我既不是相信,也不是不相信。”

他在某次冥想時,清晰地看到一長串的人在他面前排成一隊。這些人形象之清楚猶如真人站在他面前一般。對此拉里的看法是“這有可能是我睡着後做的夢,也可能是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微弱的燭火上,進入某種催眠狀態,而我像看你這樣清晰地看到的那三個人,只不過是我潛意識中保留的影像而已,但也有可能他們就是我的前世。”

印度人對信仰之虔誠,確實令人動容。一個邦的財政部長,曾就讀於牛津大學,學識淵博,思想開放,突然某天放下家產妻兒,當了一名托鉢僧。兩年後拉里再次遇到他時,他渾身赤裸,只圍着纏腰布,留着鬍子,長髮披肩,正徒步到印度各個聖地朝聖。

拉里在恆河之上見到的場景,“成千上萬人在河裏洗浴驅邪並禱告。一個又高又瘦的人,頭髮蓬亂,鬍子亂七八糟,只用布條遮住了私處,他站在那裏,伸展着修長的手臂,仰着頭,面向初升的太陽大聲禱告……我無數次在黎明時分前往恆河,觀看那奇異的景象,始終心懷感嘆。那些人的信仰不是半信半疑的,他們沒有保留,也沒有不安的懷疑,只有一顆純粹的虔誠之心。”

這讓我想到大同的石窟。有朋友曾我問:“你會被眼前的石佛感化嗎?”雖然只是陰冷雨天時匆匆遊覽,幾年過去了,雲岡石窟在我心底留下的震撼絲毫未減。站在石像腳下以及每每回想起來,內心總是沉靜的、寬闊的。對雲岡石窟我始終念念不忘,總想有機會還要去。這大概也可以稱得上佛祖的召喚吧。

當然讀完這本書,我依然是傾向於理性的,信奉科學精神。這本書帶給我的重要感受也不是宗教的洗禮,而是發現只篤信科學、理性、邏輯,特別容易產生是非對立。我們周圍充斥着各種不痛不癢的僞科學常識,大部分人的大部分言語都有違於邏輯嚴謹,很多人只依賴個人經驗行事而不聽信專業的建議。秉持着科學的精神,這些都是不對的。而從感性的角度追根溯源,這些錯誤其實甚是可愛,沒必要打壓,有的甚至值得被推廣。比如對待過度養生的老人家,傳授科學營養知識是無用的,不如送一些無害的營養品,老人家心情愉快對身體也是大有裨益的。

有些人是不科學的,比如拉里,但他值得被尊重。有些人是不高尚的,比如伊莎貝爾和艾略特,但他們代表的卻是普通大多數,拉里對他們看破不說破,毛姆對他們說破卻不排斥。因爲人與人之間並無太多是非對錯,有的只是不同而已。

《刀鋒》讀後感5

這本書的書名叫《刀鋒》,作者是英國人,毛姆。Razor是剃鬚刀的意思。

書的封面上寫着這樣一段話:“我要走遍世上每一條路,度過深沉的悲傷,莫名的哀愁,無盡的喜悅,只求放手一博體驗人生,追求靈魂中的星辰。”如果你對刀鋒這本書名不是太熟悉的話,那麼你對《月亮和六個便士》這本書一定了解,對,是同一個作者——毛姆。毛姆是英國著名作家,一生著作頗豐。上網百度了毛姆的生平簡介,從小父母雙亡,寄養在童年不幸的經歷對他後來的影響很大。

《刀鋒》這部作品描寫一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青年飛行員拉里·達雷爾。在軍隊中,拉里結識了一個愛爾蘭好友,一位飛行員。這個好友非常勇敢,置生死於度外。在一次遭遇戰中,因爲救拉里而中彈犧牲。拉里復員後,被當作英雄,有漂亮的未婚妻伊沙貝爾,有親友爲他提供的遠大前程的工作,美好生活正在敞開懷抱等待他,但拉里並不快樂,他選擇逃避這“美好生活”,他的“遊手好閒”令周圍所有人不解。朋友之死使他受到強烈的震撼,死亡使拉里對生命有了獨特體驗,他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他開始追問生命的意義,人存在的意義,對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爲什麼有惡和不幸,最終在印度領悟人生的真諦,因此,這本書帶有東方文化的背景。這得益於作者——毛姆一生喜歡遊歷,足跡踏遍世界各地,深諳東西方文化。他以哲人的睿智洞察到西方社會中現代人的精神危機可以在東方文明中找到治癒良方: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工具理性走向極端化,追求高效率使手段成爲目的,而人則異化爲達到目的手段;西方文明所崇尚的主流價值觀成爲窒息人生命和個性的枷鎖;而東方文化和宗教中通過求諸內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追求自我完善等思想所關注的是人本身存在的價值,強調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是人的最高本質。

艾略特是小說中的另一中心人物。如果說拉里是經東方文化啓迪而開化的明白人,艾略特則是終身執迷不悟的可憐蟲。毛姆無時無刻不把這兩人進行對比,其目的是將東西方文化的優劣短長進行觀照,其敘述語調也有本質的區別:對拉里是由衷的褒獎,對艾略特則是辛辣、尖刻的諷刺。艾略特極其聰明,他削尖腦袋鑽入上流社會,靠權謀、手腕討得上流社會體面人士歡心而站穩腳跟,他從不放過任何商業機會,他不動聲色地向上流社會附庸風雅的達官顯貴推銷形跡可疑的古董名畫,並因此而暴發起來。艾略特是當今商業社會一個典型的功利主義者,一切以自我爲中心,一切信奉交易原則,而這一切不過是過眼煙雲。艾略特的人生悲喜劇說明靠名利等身外之物來證明人生價值的想法是極其愚蠢的。

這本書還要細細品讀,才能更深刻地體會書中的諸多哲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