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孩子》讀後感

第一次聽說《來吧!孩子》是在學期初的學校培訓,北京來的一位編者在臺上侃侃而談,聽得昏昏欲睡之際驀地被這個溫馨、小女人式的名字吸引,捕捉住了一縷清新,由此記在了心上,在市圖書館高高的書架上,我找到了它。

《來吧!孩子》讀後感

誠如它的名字所表達的那樣,這是一位母親寫的,和平凡母親不同的是,這個母親是我國著名作家池莉。我讀過池莉文集《午夜起舞》,也讀過她發表在各種報紙雜誌上的作品,只知道她文筆清新、細膩,看了《來吧,孩子》還發現“文如其人”,做母親也像寫文章一樣,細膩、柔情、精彩。

文中池莉用真實的筆觸把女兒的成長過程、教育歷程,娓娓道來,她沒有對我國現代教育弊端多加批駁,而是用鄰家大姐般語氣向你傾訴,雖然結果她和女兒選擇了英國高中,但我卻從她細說慢談的故事中有了些許感悟:

一、勤,立身之本

從小,池莉就要求女兒要勤奮,不論做何事,不論在何時,都是勤。人至中年,我也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我從周圍的人觀察,發現不論是何種社會角色,往往是那些勤奮努力的人才能真正作爲一個生命本質意義上的“人”受人尊敬,哪怕他是一名清潔工。我們小區裏原來那位胖大嫂掃地常常三扒兩扒就完事了,引來大家的不滿,我雖沒發任何評論,可也不願搭理她。兩年前,胖大嫂換成了一位老大爺,路上從此見不到一片紙屑,漸漸地我發現小區裏的人們常愛和大爺聊天,大爺也喜歡坐在我家門前曬曬太陽、歇歇力,和大家一起聊聊,走出走進的人不斷和老人打着招呼,鄰居們發自內心地尊重老人,只因他的努力,他在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在此書中,我悟到了人生的真諦,同爲母親,我也和兒子談到:你可以沒有好的成績,你也可以不夠出色,但你不能偷懶,你沒有理由偷懶,一個人所謂的成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如果你懶惰了,會讓人嫌棄,得不到他人肯定的人是難以收穫真正意義上的快樂。

二、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

池莉在女兒讀高一時,看到在班上排名女兒並不靠前,這樣的名次是難以進人中國一流大學的,於是她們選擇了國外的高中。我們在生活中的名次是第幾呢?我們能選擇逃避嗎?回答是否定的,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只能適應所處的環境,如何來適應呢?據說現在的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現象挺嚴重的。自覺做事麻利的.我這兩年也感到了工作之累,如何讓自己快樂一些,讓自己以一個放鬆的心情來面對純真的孩子呢?孩子太需要一個無邪的老師了,我由此學會了拒絕,拒絕讓我煩惱的各種誘惑,腳踏實地地儘自己所能做好每一件事,並在這盡力的過程中,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在這提高中我收穫到了快樂。作爲母親,我也經常給要強的兒子減負:科目太多,你不可能門門都名列前茅,別把自己折騰得太累,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你會其樂無窮;作爲老師,我也給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減減壓,讓孩子們度過唯一的快樂童年,別總想着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早早地讓孩子們學這學那。

一邊看着《來吧!孩子》,一邊品味着,不知不覺,還書期限到了,不捨得放棄,就去圖書館續借,就這樣,整整一學期,我把它讀了三遍,續借了四次,連圖書館工作人員都笑了:“這本書有這麼好看?”我啞然。我心安靜:快樂地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