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愛情讀後感-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典愛情讀後感-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典愛情讀後感-讀後感

對我來說,要看一篇正兒八經的文學作品是有點難度的,所以我就選擇了餘華的這篇《古典愛情》。這篇小說的內容情節有點類似小女生喜歡看的言情小說,我想着要是放在古代應該是一篇很受歡迎的話本吧,畢竟落魄書生和富家小姐的愛情故事一直到現在都讓人追捧,只不過文章到最後卻往一些出人意料的方向走去,變得光怪陸離起來。

文章在一開始就給足了落魄書生的戲份,家境貧寒,承父親的“才氣”習得一手筆墨丹青之技,但卻對八股所知甚少。揹着行囊,穿着破舊長衫走在路上,與那些穿着錦繡,帶着書童的富家子弟形成鮮明對比,當即就樹立了一個落魄書生進京趕考的形象。不得不說這一段就像是在意料之中,看過那麼多言情小說,我對這一段有一種熟悉感。但卻又不同以往那些不入流的小說一般,這篇給我的感覺更具一些文學氣息,用詞,文筆等都高了幾個度。畢竟現代的言情小說去寫古代的落魄書生總有着一股“現代感”,而餘華的這一段卻彷彿在我的腦海裏構建了一幅真正的古時書生的模樣。

在之後的富家小姐的出場也是給足了氣氛,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婉轉動聽的聲音,飄渺似有若無的曼妙身影,都在書生和讀者的心裏留下了印記,而這更是讓書生魂牽夢縈,久久不願離去,或許一見鍾情就是這樣產生的。書生的久立也引起了小姐的注意,三催四情的沒把人請走,便讓丫鬟將人叫了上來,一夜的緣分讓兩人在第二日依依不捨。看到這我就覺得這感情發展的也太快了,一夜的相遇便讓小姐對那書生依依不捨了,多多少少是有一點點誇張的。有人在評論這部小說的時候就提到了書裏餘華用到的暴力美學,我一直不是很能理解,現在算是有點初感受了,感情來得太直白了,而後面的情節也更讓我能體會到餘華的暴力美學。

進京趕考的書生毫不意外的落了榜,等書生歸來想與小姐再續昔日的情分時,卻發現曾經的深宅大院只剩頹垣,繡樓不存,小姐不再。書生就這樣考場失意,情場落魄地回了家。三年後,父母雙亡的書生再度進京趕考,卻看見曾經繁華的城市如今遍地荒涼,書生看到一男子將妻女賣到市場當菜人,書裏對這一段的描寫算是讓我真正感受到了所謂的暴力美學,吃人的時代真的是讓人觸目驚心的時代,在這之後,書生和小姐竟又一次相遇了,只是這次相遇卻是死別。書生來到一個酒店遇到了成爲菜人的.小姐,小姐認出書生時,求書生贖回她被砍下的腿,再將她一刀了結。不知道爲什麼看到菜人的這一段我想起了《邪不壓正》的開場的那一段,血腥暴力,同樣的暴力美學。或許是有一點異曲同工之妙的。

開頭我說到故事走向往後就有點光怪陸離了,因爲在書生將小姐下葬後,書生守在小姐的墓邊,到了晚上竟看到小姐在屋裏挑燈夜讀,次日清晨,書生刨開了小姐的墓發現,小姐的傷口在慢慢癒合,隱隱有復生的趨勢。在之前這段感情的悲劇性結局下,這一段似乎是給了這段感情一個希望,但餘華似乎仍舊堅持悲劇性結局,還是讓這段感情消逝了,小說的結局是小姐的一句話,“小女本來生還,因被公子發現,此事不成了。”說罷,小姐垂淚而別。

故事到這戛然而止,我看到這時,還以爲自己找的是一個不全的版本,此後書生如何了,並沒有交代。故事的敘述是站在柳生,也就是書生的視角,我覺得這是很少見的,不僅如此,故事裏的感情並未有什麼大悲大喜,我看完這篇小說也並沒有產生什麼意難平,就感覺書生對小姐的感情似乎順理成章,他們的悲劇性結局也在意料之中。荒年,飢餓,人吃人,混亂的時代註定了有些東西不能圓滿。而這些不能圓滿似乎更能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他們會不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在一起,我覺得要是順着這個話題寫下去,或許就又是一本聊齋了,但似乎這更能吸引讀者。

不知道爲什麼,我對一些暴力美學的作品有一些熱衷,比如《邪不壓正》的開場,再比如《辛德勒的名單》裏那些直白的槍殺畫面。讓人心驚肉跳的同時也給人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就如同看完餘華的《古典愛情》裏面的菜人給我的深刻印象。有時候這種暴力美學更像是在發泄一種不滿,對舊社會人吃人的不滿,對法西斯掠奪的不滿。

我覺得我真的挺不適合看這些文學作品的,電影作品更讓我有興趣,但我一時也找不到什麼電影去看,所以看這篇小說對我來說就是爲了交作業。我的閱讀方式不適合深層次的小說散文閱讀,所以有時候見解也比較粗鄙,這份作業做的自我感覺不算好,慢慢鍛鍊,希望下次作業我能不用那大段情節內容來湊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