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筆記讀後感

文中也有提到作者的故鄉,也有作者遊山西省而觸發性的文章。但我對書中的「蘇東坡圍城」與「十萬進士」較感興趣,瞭解到從前文人的風格與朝中的小人們如何迫害一位舉世聞名詩詞人,以及知道科舉制度中的弊病和一堆求功名的士人種種的醜態。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分享的山居筆記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山居筆記讀後感

山居筆記讀後感1

先前我並不曾聽聞餘秋雨這位在當今文壇中頗有地位的作家,接觸他的文章是一次機緣巧合。一個同學向一向對歷史有着濃厚興趣的我推薦了《千年一嘆》。我雖然在文學上的造詣不深,但是我知道他的散文絕對是能讓我產生共鳴,書中的一字一句對我都是強烈的震撼。這本書絕對是真實的感受,經過整整一年拔山涉水,躬行踐履,他走過了充裕着異域風情的埃及,希臘,土耳其,穿過了戰亂連年的伊拉克、巴基斯坦、伊朗,他在尼泊爾欣賞着常年冰封的喜馬拉雅山在晚霞的映射下透顯出的雄威。感受着一個文明從興盛到衰敗。按理說一箇中國人應該從瞭解自己的家鄉開始,從而瞭解其他國家的歷史文化。可是我認爲餘秋雨他從中國出發,最後又回到中國,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不僅是對一種文明的認識,更多的是在與本土文化做比較,這樣也使隨後所寫的《山居筆記》就有其一定的客觀性,是對我們文化的一次較爲正確的評價。而不是一再的強調我們擁有着上下5000年的歷史,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國。

畢竟我們的文化也曾經遭遇過“焚書坑儒”、也曾掀起過令人髮指的“文字獄”,不論是以前的文人墨客還是現在的知識分子,我想誰都不願意用八股文來禁錮自己的思想。我們並不希望“獨尊儒術”,哪怕是孔聖人也不願意這樣,否則怎會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之說。我們希望的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盛況,在這世紀交接的時刻,是不是應該回頭看看前人所留下的那一句一筆一張一本。作爲前車之鑑,給後人留下的又豈止是精神財富,對一種文化的反思,恰恰能創造出另一種更適合現代的文化模式。起初我並不能讀懂餘秋雨的散文,因爲他的思想內涵還不能讓我這個小孩所理解,但是我就是覺得他的話有道理,是他真實的體驗和感受,他通過他的筆,通過從他筆尖劃過的字,把這種感受真真切切地傳達給了他的讀者。我很感謝他,是他使我這個年幼的“學者”學習到了文明的內在,一種文明常常是由一羣意識朦朧的人創造出的,而它的發展可能是經過幾個或是幾十個甚至更多的人慢慢地從遠古文明衍變,推敲,再由幾個在某幾方面有着極其重要貢獻的人將他推上顛峯。而文明的衰敗往往是毀在戰爭中,我們不需要討論爲什麼而戰爭,但是確實是戰爭加快了文明頹敗的速度。更或者就只是這種文明不在適合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總是會有一些人走出來,推翻它。那些保守守舊的人不願改變他們現在的生活方式,那些激進的人卻試圖改變現狀。於是乎,在激烈的爭論過後,無論贏得勝利的是哪一方,對這種文明的摧毀是必然存在的,有時候往往一條極小的裂縫就會導致一座大廈的坍塌。一種文明也是一樣脆弱。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武將也許可以以武力解決一些爭端,但是這一文明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它的精神本質和思想。魯迅先生當初棄醫從文,也是想能從精神上診治那些精神麻木、空虛的人。文人能留下讓人精神振奮的作品,但是許多文人不論是在生前還是在死後都生活艱難,這是文人的悲哀,也是文化的悲哀。有這樣一句話“吃飯是爲了活着,但活着不是爲了吃飯”。可是又有多少文人能擺脫生活的負擔呢?他們有着足夠的精神食糧,卻不能填飽自己的肚子。這使他們不得不面對現實。那些只能作爲他們豐富自己,感染他人的理想而存在。餘秋雨在他的書中寫到“越是熱鬧的東西越是脆弱,這是中國老莊哲學早就闡述過的,然而都市的熱鬧去是人性的匯聚,人性匯聚到如此密集的程度還依然脆弱,這不能不說是人類的一大悲劇”。

我喜歡餘秋雨對文明的闡述,也喜歡他的散文,喜歡他寫散文的形式,個人的感受和思想很自然地融入他的文章中。他在小引中提到散文的本性。以前老師在課堂上告訴我們,散文的特點就是形散神聚,而從他的文章中我才知道“詩”和“藝”纔是散文的“正本形態”。有些批評者也許會輕巧地說:只要隨手翻翻哪本書,就可避免這種常識錯誤。其實在散文中即便說自己不太喜歡楊萬里的詩、王羲之的字、歐陽修的文章也是允許的,這正是散文寫作的自由之處。如果每個細節都寫得準確無誤,“那就只能寫論文了”。我有時覺得他的文章也有幽默之處,不是如此嚴肅。也許他在寫這些時,有的只是無奈,但是我感到的是他對那些並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文章或是不能體會散文真正內涵的人的惋惜。我不能說那些人是無知的,但他們卻過於苛刻,他們不是在欣賞散文,不是在感受散文,而是一味地追究散文中常識性問題,那是他們的可悲之處,也是可笑之處。他們放棄了文章的精髓,甚至可以說放棄了心靈中人類共有的東西。真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我現在還不能說自己已經讀懂了餘秋雨,但是我確實是感受到了從他文章中所體現出來的思想,是公正的、是客觀的、是真正寫出了人們的內心感受,但文章是他寫出來的,而不是我們,思想精神是他感受到的,卻得到了許多讀者的贊同。我喜歡他的文章,他的思想。我可以坐在沙發上,一邊慢慢咀嚼他的文章,一邊喝着咖啡,和他的文章一起歡笑、一起悲哀、一起憂慮。然後就去寫一篇充滿同感的讀後感…

山居筆記讀後感2

這些日子突然莫名其妙地覺得心浮氣躁,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一種無所事事的狀態中度過的。百無聊賴之際便隨手翻閱了書桌上一本餘秋雨的《山居筆記》,姑且不說是想從書中尋找些許心靈上的慰藉,但至少可以當作是來消遣無聊的一種方式吧! 我想我一直以來都不是那種善於讀書的人吧,總覺得自己既缺乏潛心鑑賞的定性,又沒有那種體味美感的修爲。想想以前看書,多半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覽而過,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近乎囫圇吞棗式的劣根性---棗自然是被吞下肚了,口中卻依舊索然無味。因此,每次要寫諸如讀後感之類的文字時,便難免有些捉襟見肘的窘迫感。 但這次看完《山居筆記》之後,倒是自認爲感覺有些奇怪,因爲我竟然從那些揮灑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許的味道。確切地說應該是透過字裏行間,我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上的碰撞,或許這就是通常說的所謂心靈上的共鳴吧! 應該說全書沒有詩歌那樣唯美華麗的辭藻,也少了雜文那般犀利精闢的筆鋒,但正是由於這樣一種擯棄了浮華的隨性,給了人一種心靈深處的親切感---自然流露出來的文字往往能帶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作爲自述性筆記,初讀起來似乎有些凌亂瑣碎,但通讀全書,卻不難發現作者構思之精妙:那就是從平淡的話題中以小見大,通過質樸的語言風格直指社會現實,從而使得文章中所觸及到的問題與中國當前的現實遙相呼應---輕快中不乏沉重,從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

由此把一個社會現實的剖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無形中引發並啓迪人們的深思,從而點明瞭人類應該回歸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題。 可能我對這些文字的理解很膚淺,而對作者文學心理的解讀也只是停留在很淺薄的層面上,但在某種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吧。的確,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裏,我們多數人都熱衷於名與利的追逐,醉心於粗淺的感官上的享受,卻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關注去體味的東西。我們每天麻木地跟着緊張的社會節奏而躁動,卻在躁動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失去了自我,我們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爲珍貴的`美麗,卻始終守不住一顆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個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覺到了疲憊…… 還是看看作者在面對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時所持的心態吧---即使喧囂聲中夾雜進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也只在遠處飄忽,煙雨渺渺。 或許從中我們可以讓自己的心靈找到一絲的寧靜。

當鉛華褪盡,我們帶着蒼茫的心態回首走過的路,能夠很坦然地微笑着告訴自己---我曾經也是那麼充實過的!這其實就是給我們的心靈一個最完滿的交代。 山居筆記》讀後感(臺灣)葉信志看完了餘秋雨先生的作品,使我由衷感到配服,原本我看整本書有四、五百頁之長,雖看得頭昏腦脹,心想還不如回到狗窩去跟周公下棋,但覺得此書愈讀愈有趣,也發覺到這本書有許多新奇字句,新奇字眼,和新奇的內容,讓我徜徉於書海之中,去細心品味其中的自然奧妙,自己覺得要與周公下棋之前,先充實自己的文品,增強自己的氣質,纔有資格與周公下棋對奕!整本書中大部份都提到中國歷史上小人們所操演的政治迫害,現今的社會也有所謂的政治迫害,至於何謂政治迫害?我認爲這是因人而異,而不敢發表自己的高見。

文中也有提到作者的故鄉,也有作者遊山西省而觸發性的文章。但我對書中的「蘇東坡圍城」與「十萬進士」較感興趣,瞭解到從前文人的風格與朝中的小人們如何迫害一位舉世聞名詩詞人,以及知道科舉制度中的弊病和一堆求功名的士人種種的醜態。在「蘇東坡圍城」一文中,可知道蘇東坡被貶官之前及之後的心境,文章風格的不同處,從蘇東坡身上反射出歷史中其它文人貶官的心境,這些文人大都能夠逆來順受,我認爲人剛開始的心是隨還境來變動,也就是「心隨境轉」,但操守廉潔,事情能夠看得開的文人往往能從「心隨境轉」進化「境隨心轉」,就算環境怎樣地不如意,但人的感受是取決於“心”,也就是改變環境的主宰是自己的心,而在「十萬進士」的一文中,主要知道科舉制度晚期下的各種缺失,也可以知道清朝用八股文來限制讀書人的思想,從內容摘錄下,知道清廷想改革整個科舉考試,雖是有心仍不足,正如作者所說沒有基礎的制度是很難改革。 書中還有許多好文章,但我認爲這兩篇文章就足夠了,但爲什麼小人總是能夠得逞,擾亂天下呢?而那些聖人君子爲什麼容易受小人擺佈?怪不得有一句話說:「好人不嘗命,禍害遺千年。」其實是小人們實在很會動腦筋,使出各種奸計來對付對他們不利之士,甚至誅滅他們,而孫子兵法說:「兵不厭詐。」這點倒我有一點認同,因爲政治猶如戰場一樣,不懂得保護自己人是很難在政治戰場上存活下來,而好人大都順其自然,自然容易成爲被抨擊的對象,但對小人如此做法仍不爲所動,如作者所講的一樣,對小人的話置之不理就好,至於如何改變這類情況?我也不知道,因爲全世界都應該有這類困擾,應該改變不了,因爲世界都有小人。

還有要改革一個制度通常失敗呢?像清代的科舉制度,以及現今所謂的"教改″,同樣都受到西方的衝擊, 也同樣都受到不同階層人士批評。依我的認知,要改革一項制度,除了全盤規劃,另一個方式,就是"破壞″原有的制度,然後在"建立″起符合現代社會的新制度,就如一幢廢棄空屋,欲改建成高樓,勢必要先拆除,纔有可能建造成高樓,而爲什麼偉大的國父—孫中山先生要選擇革命,不選擇維新,不用我多說,也應該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