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窮爸爸富爸爸》有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窮爸爸富爸爸》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窮爸爸富爸爸》有感

讀《窮爸爸富爸爸》有感1

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既貼近生活又富有哲學道理的一書——《窮爸爸富爸爸》。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窮苦的爸爸和富有爸爸,他們同時去向牧師去訴苦。窮苦家的孩子從沒有上過學,窮人靠捕魚爲生,窮苦的爸爸就讓自己孩子從小坐在魚艙看自己捕魚。窮苦的爸爸想,等自己慢慢老了,幹不動捕魚職業時,就讓自己孩子繼承自己的事業。終於窮苦家的孩子長大了,爸爸老了,可是在船艙看了二十幾年兒子捕魚時卻不會撒網,窮苦的爸爸認爲自己教育還不夠。富有的爸爸的苦惱是用金錢僱傭一位最優秀的家庭教師,讓自己的孩子在家裏學習,富有爸爸想等孩子長大,繼承自己的事業,等孩子真正長大了,卻無法面對整個社會和與人交流,甚至兒子都不敢邁出自己的房間,更別提繼承自己的偉大事業了。其實,貧苦和富有都沒有錯,孩子不怕貧苦和富有,怕的是自己父母不會放手。

窮苦的兒子之所以沒有成爲一名合格的漁民,是窮苦的爸爸放縱自己孩子多年,在這二十多年內,從未讓孩子撒過一次網,坐在船艙裏,僅僅只看爸爸撒網,沒有通過自己的實踐獲得技巧。窮苦的爸爸沒有放手,也沒有試着讓孩子自己撒過一次網,沒有告訴他撒網的要領和訣竅,兒子咋會撒網呢?富有家的孩子之所以沒有成才,富有的爸爸太溺愛自己兒子了,從小不讓他與同伴接觸,親身體會新鮮的事物、社會等,正如溫室的花朵一樣,再好看,經不住一次風吹雨打,就凋謝了。哪怕用再多的金錢僱傭再優秀的家庭老師,家庭老師只負責教育兒子,在家庭中說的道理再生動、講的課文再精彩,家庭老師僅能在富有家庭範圍內教育自己孩子,不會走出院子大門去教育孩子。從沒有一次帶兒子走出院門去接受新事物,讓兒子親身體驗課本中說到的精彩之處。

我們這一代都是長輩們“掌上明珠"、“家中的寶貝”,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要什麼有什麼的時代,生活中處處可見這些溺愛孩子的長輩們,其實放手和正確引導纔是對孩子最好的愛,不要以爲我們這些孩子只要長輩的溺愛,其實我們是有自己的思想和遠大抱負,我們事事需要自己的親身體會,只有我們經受過風雨才能鍛鍊我們後期茁壯成長。終就有一天,我們會真正長大,去創造屬於自己那片天空。

對家庭貧苦和富有我們要勇敢地面對,長輩們真正放手和正確引導我們纔是對我們最大的愛。

讀《窮爸爸富爸爸》有感2

書友會裏兩位前輩都不約而同講到過讀書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問題,覺得非常有道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很明顯,大部分人要做好的就是"善其身",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就是給社會做貢獻,就是濟天下。綜合自己的天賦、能力、性格等因素,職業生涯多半會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當另闢蹊徑,努力改善經濟狀況,於是關注起經濟方面的書籍,希望能打開另一扇窗。

《窮爸爸富爸爸》中的窮爸爸工作努力,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博士的光環;富爸爸,八年級都沒能唸完。兩位爸爸的事業都相當成功,而且一輩子都很勤奮,因此,兩人都有豐厚的收入,然而其中一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個人財務問題的泥沼中掙扎,另一個人則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書本從很多方面分析了產生這種差別的原因,最後歸納起來矛頭集中指向理財思維的不同。

書中對財務自由有很多見解,但由於國情、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等原因,對我來說,最具可操作性的只有一點,就是對資產和負債的管理。首先,必須明白資產的負債的區別,並且購買資產,這是第一條規則,也是唯一一條規則,"富人獲得資產,而窮人和中產階級獲得債務,只不過他們以爲那些就是資產",我們平時更新換代的數碼產品和很多買來就閒置的物品等行爲其實是添置債務。如何區分資產和負債,簡單來說,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裏的東西,比如:不需要到場就可以正常運作的業務、股票、債券、基金、能夠產生收入的房地產、版稅等,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裏取走的東西,我們現在實際進入了負利率時代,所以現金和銀行存款類的資產我認爲劃爲負債更合適,因爲它的購買力會不斷下降,放的時間越長,損失越多。一份關於美國200年來資產價值的變化報告中指出,1802年一塊美金,到今天的購買力是5分錢。而相應的資產類的短期債券兩百年漲了275倍;長期債券的漲了1600多倍,1美金股票即使除掉通貨膨脹因素也升值了一百萬倍,價值103萬。當然,這裏面有一個BUG,就是時間跨度太長,個人是無法以百年爲單位投資的,再考慮通脹,債券和基金看似升值不少,但也只能是劃歸爲保守的投資方式,很難實現財務自由,股票投資獲利巨大,也風險巨大,比如剛經歷的股災,即便如此,股票投資市場仍是實現財務自由的可試之路,如何從"七虧二平一贏"的鐵律中脫穎而出,然後穩妥的生存下去,將是今後讀書中要試圖解決的技術性問題。

一本書看一次,很難講出什麼深的體會,只能結合自己個人思考拋磚引玉,敬請批評指正。

讀《窮爸爸富爸爸》有感3

人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志氣。

書中的富爸爸、窮爸爸都是聰明能幹的人,但兩人對金錢、財務、職業、事業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最終決定了一個終生爲財務問題所困擾,而另一個身後留下了數千萬美元的鉅額財產。

一個有錢,另一個沒錢。

作者給這兩個爸爸寫的一窮一富,並不僅僅指擁有金錢的數額,也包含了指他們對金錢教育認識的多與少,富爸爸雖然沒有窮爸爸那麼有文化,一個小學都沒有畢業的人和一個優秀的名牌大學畢業生,把這兩個人進行比較,誰都會說高材生更完美,但是在真實世界中,在金錢面前,卻並不是這樣定奪的,而事實也證明了前者更爲優秀,正因爲前者掌握了比後者更多的在這個真實世界中應瞭解的財務知識,讓這些財務知識爲他所用,爲他致富,所以富爸爸會如此的富有,以致超過了名牌大學畢業的人。

在這一節中有一首詩《末選之路》,這首詩是講一個人在林中選擇了兩個不同的道路,而每一條路對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影響,最後使得自己的命運也完全不同。

現在的社會並不是你讀到了最高的學歷就結束了,而是要把這學歷作爲自己新的生活事業的起點。

時間上會有兩種意願恐懼和慾望,這會使你落入一生中最大的陷阱,如果你讓他們來控制自己的思想,你的一生就會生活在恐懼中,從不探求你的夢想,這是殘酷的。

爲錢工作,以爲錢能買來快樂,這也是殘酷的。

我們都應該知道錢不是萬能的。

以工資的高低來安排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

這些話都很真實的反映了現在很多家庭的困擾。

然而要真正擺脫這個處境,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那以根深蒂固的觀念,讓錢來支配生活。

這個古老的觀念是絕對錯誤的。

學校教學生認識錢,讓學生明白錢的真正價值,讓我們不要爲了錢而放棄真正屬於我們的東西,這纔是可貴的。

富爸爸爲了能讓孩子真正理解賺錢,空講大道理肯定是是行不通的,只有讓他們不斷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去體會,並讓他們接觸了很多已掉入老鼠賽跑裏的人,所以效果很明顯 整本書就是要告訴我們這一些事物的可貴,希望我們可以人窮志不窮。

讀《窮爸爸富爸爸》有感4

《窮爸爸富爸爸》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他們一起來到牧師面前訴說自己的苦惱。

富人說:"錢幾輩子都花不完,所以給兒子請了最好的老師,讓他坐在家裏就可以上學,希望兒子將來能接管自己的事業。將這份龐大的產業繼承下去。可是20年後,他的兒子無法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甚至不敢走出自己的房間。

窮人:“靠捕魚爲生,因爲貧窮,他沒錢讓兒子去讀書,所以每天捕魚的時候,他就讓兒子坐在船上,他想趁他年輕,多出點力,讓兒子休息,幾年之後等他老了,再將這條船交給兒子。可是20年後,她的兒子竟然不會撒網捕魚。他覺的是因爲貧窮而對兒子的教育不夠。

其實,富有和貧窮都沒有錯,孩子不怕父母富有或貧窮,就怕父母的溺愛。

富人的兒子之所以沒有成材,並不是因爲他富有,而是因爲它從小就窩在家裏,從未涉足過集體生活,從來沒有體驗過交朋友的快樂,又怎能去和別人和睦共處呢?他整天待在家裏,從未出去鍛鍊過,又怎能闖出自己的一片藍天呢?

窮人的兒子之所以不能完成父親的心願,並不是因爲貧窮,而是因爲它永遠只是坐在那兒看,從未親自撒過網捕魚,他只是一味的看爸爸捕魚。20年來誰知道他有幾次認認真真的看了呢?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肯定會加倍的疼愛我們,呵護我們,像是一顆糖,含在口裏都怕化了。記得有一次,我在公園散步,看見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想去摘花壇裏的花。她的父母看見了,抱起來說:“寶寶不能摘,花上的刺會扎着你的。”“不嘛不嘛,我就要摘。嗚嗚……”說着說着她大聲哭起來,父母見狀,連忙摘下一朵花,遞給他,還安慰說:“乖啊,花在這兒呢。”小女孩破涕爲笑。我嘆了一空氣。其實,這樣的場景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

所以,家長們,不要一昧的放縱自己的孩子,也不要事無鉅細地幫他們操辦----這樣會害了孩子!

讀《窮爸爸富爸爸》有感5

這本書核心思想告訴我們僅僅埋頭努力工作,當一名有專長的僱員是遠遠不夠的,關鍵要培養財商,要學會理財,否則很容易陷入財務困境,努力工作並致富也是很多窮人的思維,所以窮人才會窮,因爲他們擺脫不了思維定勢。其實我倒不認爲單純爲了擺脫財務困境就建議每個人去創業,去琢磨錢生錢,因爲這個畢竟還是需要一定的天分和魄力在裏面的,如果能把自己的專業做精,將來自然不會缺錢花,選擇了一條路堅持走到底結果都不會太差,就怕瞎捉摸還耽誤時間。況且,人人都去琢磨錢生錢了,那社會還怎麼發展?至少對我來說,賺錢並不是最終目的,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錢自然就會來。但是學習一些理財知識是十分有必要的,我覺得我家人在這方面做的就不夠好,雖然靠專業技能賺了不少錢,但是缺乏管錢的能力。如果他們有足夠的眼光,就應該早點買房投資房地產,尤其在北京買,然後租出去,因爲那時北京房價還沒這麼誇張。

感觸最深的就兩點:

1:所謂資產不是說你現在有多少錢,衡量你有多少資產的標準是假如你現在開始不工作,你還能活幾天?所以說諸如專利,不需要我到場就能運營的公司,股票,基金,產生收入的房地產等才能算是真正的資產,因爲這些是能使你“坐享其成”的東西,也是能幫你擺脫財務困境的東西,所以說我們要努力增加真正的資產的數量,這樣纔不會淪爲一生爲錢工作。對於這一點我早有謀劃,對我現在來說,最現實的就是搞好技術然後有像樣的專利拿出手了,在此基礎上創業,或者有點積蓄後投資房地產,或者買股票,都是不錯的選擇。

2:先予後取。你不可能抱着柴火對着爐子說:給我溫暖,我就給你加柴,故而先要學會施捨,才能換取更大的回報。這也是西方企業家樂善好施的原因,他們樂於賺錢,但是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我們不一樣。舉個簡單例子,你在朋友困難時幫他一把,他如果是個正常人肯定會知恩圖報的,所以那些老抱怨自己總是結交一些酒肉朋友的人應該反思一下,你爲朋友分過什麼憂嗎?

讀《窮爸爸富爸爸》有感6

終於把《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給看完了,應該說這本書記得沒錯的話, 第一次 自己被書中的現金流表給吸引了,但其他的一些觀點倒沒能讓自己有足夠的認識。 第二次 拿起這本書,讓我震動的不是裏面的現金流表而是下面的一些觀點: 窮人爲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爲自己工作。

爲了財務安全,人們需要關注自己的事業。自己的事業圍繞着的是自己的資產,而不是你的收入。 沒有基本的財務知識,分不清自己的資產和負債。一美元落進了自己的資產項它就成爲你的僱員。記住:做個努力工作的僱員。確保你的工作,但不能忘記構築自己的資產項。

大多數人只希望在畢業後能夠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穩妥的掙錢。他們很少有掙錢,然而卻一直處於沒錢的恐懼之中。

財富就是支持一個人生活多長時間的能力,或者說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還能活多久?

僱員掙錢、納稅,並靠剩下來的'東西爲生;—個企業掙錢,花掉它的錢,而只對剩下來的東西繳稅、這是富人鑽的最大的法律空子。

其實書中對受過教育有專業特長的中產階級和窮人的一輩子生活的描述,自己的印象是及其深刻的。大多數人通過打工掙錢和銀行貸款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然後再通過努力工作來消除自己的帳單和生存恐懼,終其一身一直在爲公司、銀行、政府打工。

自己說不上自己掙過多少錢,但高中畢業後 來到大學 自己的收入,可支配的資金絕對 會讓所有人不敢相信 ,但是自己是怎樣處理的呢?全部通過消費性的支出把原本可以轉變爲資產的資金給溜走了。讓他們爲自己工作了嗎?哪怕是一元錢!或許這原本就是一個人的生活,一個受過高等教育有專業背景的中產階級,一個窮人的生活。記得在過年的時候,想在網上做生意,自己想過啊!只是沒有付之行動!我們又回到了窮人的花錢方式,生活方式。

將來的生活何去何從?是爲錢工作?還是讓錢爲自己工作?在我看來得儘量縮短爲錢工作的時間!

讀《窮爸爸富爸爸》有感7

《窮爸爸,富爸爸》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他們一起來到牧師的面前應訴說自己的苦惱。富人說:我的錢多得幾輩子都用不完,所以給孩子請了最好的老師,讓他在家裏就可以上學,希望兒子將來能夠接管自己的事業,將這份龐大的產業繼承下去。可是20年後,我的兒子無法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甚至不敢走出自己的房間。窮人說:我靠捕魚爲生,因爲貧窮沒錢送兒子去讀書,所以每天捕魚的時候,就讓兒子坐在船艙裏。想趁年輕,多出點力,讓兒子休息幾年,等他老了,再將這船交給兒子。可是20年後,我的兒子竟然不會撒網。

其實,富裕和貧窮都沒有錯,孩子不怕父母貧窮和富裕,怕的是父母的溺愛。富人的兒子之所以沒有成才,並不是因爲他富裕,而是因爲他從小就窩在家裏,從未涉足過集體生活,沒有體驗過交朋友的快樂,又怎麼能去與別人和睦相處呢?他整天呆在家中,不出去鍛鍊自己,又怎麼能闖出一片天地呢?窮人的兒子之所以沒有成才,並不是因爲貧窮,而是因爲他永遠只是坐在那兒看,從未親手撒過網,捕過魚,他又怎麼能夠自食其力呢?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肯定會更加疼愛我們,呵護我們。記得有一次,我在公園裏散步,看見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想去摘花壇裏的花,他的父母看見了,抱起她說:“寶貝,不能摘,摘了會罰款的。”“不嘛,不嘛,我就要摘,我就要摘,嗚嗚……”說着她大哭起來,父母見狀,連忙摘下一朵花遞給她,還安慰說:“乖啊,花在這兒呢。”小女孩立刻破涕爲笑。我嘆了一口氣,其實這樣的情景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

親愛的父母們,你們有沒有想過今天的溺愛會給孩子的未來帶來什麼?當父母不在身邊時,他們怎麼辦?所以,親愛的父母們,不要再一味的放任、放縱自己的孩子了,也不要事無鉅細地幫他們操辦一切了,這會害了孩子。適度的愛和關心,讓我們放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我們才能健康地成長,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