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讀後感(通用7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花木蘭》讀後感(通用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花木蘭》讀後感(通用7篇)

《花木蘭》讀後感1

《木蘭詩》中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事蹟讓我倍受感動。

詩的一開始,寫木蘭織布時,因爲年邁的父親被應徵出去打仗而憂鬱,後偷偷代替父親去採購馬具,代替父親出征數十年,最後凱旋。這個故事足以體現出木蘭的孝順。

反思我們現在,還有多少孝順的人呢?我之前看到過一副名爲《等待》的漫畫,畫中有位老人,一手拿着寫有“老年報:今日父親節”字樣的報紙,一手拿着手機。老人一邊繞着放有電話機的桌子轉,一邊幻想着子女給自己打電話,可繞了好久都沒等到電話鈴聲。這幅漫畫揭示了現實中子女疏於對父母的關心與問候。讀後感m其實父母總是會很期盼子女的電話,父親表面的不在乎也只是因爲要面子而裝出來的。現在的父母不需要你去替他們出征,不需要你把全世界送到他們面前,他們最怕寂寞,最想要的就是子女的陪伴,哪怕你把陪伴他們當成一項任務,他們也會很開心。可如果你連陪伴他們都做不到,這又算哪門子的孝順呢?你一個電話就能換來父母的快樂,何樂而不爲呢?

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父母對長輩孝順了,他們就會學習父母的孝順。我還聽過這麼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小夥子不願意養自己的母親,要送她去養老院,還騙女兒說要送奶奶去養老院享福。女兒也說要努力賺錢,以後送爸爸去養老院享福。

希望所有人都能陪伴父母,孝順父母。

《花木蘭》讀後感2

這幾天廢寢忘食地讀完《花木蘭》,流傳千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一位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姑娘。當時人們都認爲女生只能在家縫衣織布,男生才能上戰場帶兵打仗,但這位女生花木蘭改變了人們的看法。

花木蘭從小就跟父親花孤將軍學了一身武藝,父親生重病不能上戰場,孝順父母的女兒花木蘭勇敢的替父從軍。她先用聰明的計劃打退了番兵,當上了副將領,又通過重重危險,用智慧的計謀當上了先鋒使。她勇敢又聰明,最後用機靈的腦袋和厲害的武藝打敗了可恨的番王,並將番將和番帥捉住了。花木蘭成功了,她爲祖國打敗了敵方,爲自己創造了奇蹟。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沒有人做不到的事,只有人肯偷的懶。世界上沒有男女之分,大家都是靠實力做事,男生能做到的事,女生也能完成。《花木蘭》這本書讓我明白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去勇敢面對,遇到困難時要冷靜,動腦筋在短時間內尋找解決方法。花木蘭的替父從軍,不僅讓我懂得了勇敢,還讓我學到了孝敬父母。

我興奮地翻開《木蘭辭》,大聲朗讀道: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花木蘭》讀後感3

今天我看了一個故事,名字叫做:《花木蘭》。

花木蘭的父親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蓮,弟弟叫花雄,他們是北魏國的人。有一年北方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國便規定:每家都要出一名男子上前線。花父年紀大了,花弟又年紀尚小。於是花木蘭決定代父從軍。花木蘭打仗數十年,最終奪得勝利凱旋歸朝。皇上因爲她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歲,放她回鄉。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爲她非常孝順又勇敢。在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還將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這使花木蘭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花木蘭雖爲女子,卻絲毫不比男子差,這就叫巾幗不讓鬚眉。孝順的花木蘭看着父親的身體非常虛弱,弟弟的年紀又太小,竟然決定女扮男裝去打仗。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的男子來說都非常的艱苦。花木蘭不僅要和夥伴們一起殺敵,還要隱瞞自己是女子的身份,比一般的軍人更艱苦。可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花木蘭的孝順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現在的人,都不知道什麼是孝順,認爲只要讓父母吃好喝好就行了。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現在的人說的孝道,認爲養活父母就行了。但是,就連狗和馬都有人飼養,如果對父母沒有孝順的心意,那用什麼來區別孝順與飼養呢?如果只是單純的贍養,並不能說是孝順。孝順是要用心的,要多陪父母,讓他們開心才能算是孝順。比如春秋時期的老萊子和花木蘭。

《花木蘭》真是一個好故事,我們要向花木蘭學習,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花木蘭》讀後感4

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動畫片《花木蘭》改編自中國古代傳說。它講述了一個好女孩的故事,她有一個坦率的性格和一顆善良的心。北魏時期,匈奴入侵,國家大量徵召,花木蘭的父親也被徵召上了戰場。花木蘭知道父親的腳受了傷,不能去打仗,便在半夜裏把頭髮剪了下來,拿着聖旨、黑馬和父親的盔甲,偷偷地回了營房。後來,花甲的老祖宗明白了,派了一條木須龍來保護她,身邊還有他的朋友蟋蟀。在軍營裏,花木蘭通過努力和毅力練就了一身真正的功夫。在與匈奴的`戰鬥中,軍隊的炮彈不夠,花木蘭學得很快,用大炮轟擊雪山,引起雪崩,摧毀了敵人。在與匈奴人的戰鬥中,花木蘭因傷暴露了自己的女兒。她和穆旭龍被遺棄在冰天雪地裏。即使在這樣糟糕的情況下,木蘭也沒有放棄與挫折抗爭的勇氣。在她的同志們不相信她的情況下,她冒着生命危險消滅了在雪崩中逃出來救皇帝的唯一敵人。這部電影幽默風趣,非常適合兒童觀看。雖然電影改編自中國的傳說,但它也加入了一些神話色彩,如老祖宗、木徐龍和會說話的蟋蟀。這部電影的語言和行爲都很有趣。例如,送信的不是馬,而是熊貓。嘴裏說“快遞”來了!這些簡單的風格很容易讓孩子理解和理解。

影片通過花木蘭的父親當兵的曲折故事,宣傳了孝道、堅韌、愛國等傳統美德,樹立了古代女英雄的形象,更具有教育意義。

《花木蘭》是一部精彩的動畫片,適合兒童觀看,也適合“老兒童”觀看。

《花木蘭》讀後感5

我很高興,因爲我又要去看電影了。媽媽問我看的是《天竺鼠隊》還是《花木蘭》。我說:“小綿羊,小綿羊……”結果就是《花木蘭》。

木蘭的故事充滿了起起落落。首先,當阮軍來的時候,花木蘭不願意離開家鄉,代表父親去參軍。然後是數千名士兵的戰鬥。花木蘭英勇地殺死了敵人。先發射定位箭,讓敵人爲父母哭泣……這是美妙的!我看得很熱,真希望能衝進屏幕,勇敢地殺死敵人。

花木蘭不喜歡戰爭,但不得不戰鬥。她無意中成了將軍。在一次戰爭中,文泰受傷了。木蘭以爲文泰已經死了,再也沒有恢復過來。只有當費小虎問木蘭:“你是爲活人而活,還是爲死人而活?”她保護士兵的行爲真令人感動。

我認爲《花木蘭》中當兵父親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的。我們應該像花木蘭一樣,孝敬父母,從小事做起,讓我們的家庭更加溫馨幸福。

《花木蘭》讀後感6

我讀了一篇文章叫《花木蘭》,知道了,一年,邊疆打仗,可汗命令徵兵,有一戶人家,爹爹年紀大了,於是他孝順的女兒花木蘭便裝扮成小夥子,隨軍打仗去了。

戰場上的花木蘭一點也不必男兒差,她立下無數戰功,最後被封爲將軍。

大軍終於勝利歸來,可汗要封她做大官。花木蘭謝過可汗的好意,換上衣服,回家去了,夥伴們都看呆了,和他們並肩作戰的花木蘭竟然是是漂亮的姑娘!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孝順的花木蘭替父親從軍,在軍隊中她努力拼搏,英勇作戰,是最後的女英雄。我們也要像花木蘭那樣,做個孝順父母的,勇敢堅強的孩子。

《花木蘭》讀後感7

這部電影的主角趙薇和陳坤與小燕子和金少爺那種青澀的氣質截然不同。經過多年的訓練,他們已經沉澱成熟了。這是一個很好的表現人物的感情。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表達。

導演用血肉、愛和正義爲我們詮釋了一個完整的木蘭。電影《花木蘭》仍然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