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沙丘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沙丘讀後感

沙丘讀後感1

《沙丘》的故事發生在沙漠星球”厄拉科斯“。

雖然沙漠星球不適宜人類生存,但卻盛產一種香料”美琅脂“,該香料以抗衰老而聞名於世,且服用後個人預見能力會增強,讓人上癮。香料作爲厄拉科斯獨有的資源,在帝國市場上的價格十分昂貴。所以厄拉科斯雖貧瘠但卻是許多人慾爭奪的地盤。來自卡拉丹星球的厄崔迪公爵雷託拖家帶口的被皇帝表親下放到厄拉科斯。這不是恩賜,而是皇帝聯合哈克南男爵的共同陰謀:在厄拉科斯滅掉厄崔迪家族。雷託公爵被親信背叛後死亡,他的兒子——本書的主人公保羅.厄崔迪在忠誠護衛的保護下與母親逃到了弗雷曼人的地盤,保羅適應了沙漠,併成爲弗雷曼人的救世主,最後成功爲父親報仇。

這是我讀的第一本科幻小說,加上一個巴掌數得過來的觀看科幻片的經驗,所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這本書刷新了我對科幻類電影中外星人的印象。

(印象中的外星人是這樣的,實際上書裏並沒有此類人的存在)

這本書裏沒有電影中常見的外星人形象,但高科技的應用無處不在,還摻雜着神祕的宗教力量。書里長相最奇怪的莫過於哈克南族人,他們身軀龐大,肥胖,以醜陋的形象現象。支撐他們胖大身軀的是一種便攜式飛行器。哈克南人的形象是作者爲了表現邪惡而設置的,但他們依然是人類的模樣。書裏另一個奇怪的種族是沙漠星球的土著:弗雷曼人。

弗雷曼人晝伏夜出羣居生活,是一羣生活在沙漠深處意志堅定的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在外人看來無法生存的沙漠深處,弗雷曼人以採集香料爲生,還祕密的壯大自己的勢力,“連帝國的人口普查都得不到他們的數據”。弗雷曼人穿着順滑的長袍,長着全藍的眼睛,眼中有斑,穿着“蒸餾服”,該衣服是生活在厄拉科斯的必備裝,目的是:回收身體的水分,循環利用。所以弗雷曼人身上會散發着一種臭味。

要想在厄拉科斯生存下來,需要將自身的需求降到最低:行走時不規則的發出大自然的聲音,以防打擾到他們的“救世主”——沙蟲!其他種族人最怕的一種沙漠生物。弗雷曼人對呼吸和飲水都有具體的要求!目的就是:減少身體對水的需求。因爲這裏“水是萬物之源”,水是財富,水是他們的信仰。

厄拉科斯人死後,身體的水要被熬出來獻給部落,稱之爲“水之契約”。簽訂了水契約的人就是“一家人”。主人公保羅.厄崔迪和母親逃難到弗雷曼人的地盤後,弗雷曼人詹米向保羅挑戰——這是弗雷曼人允許的一種方式,挑戰以一方死亡,另一方勝利結束。勝利者將獲得死者的水和所有物品,包括妻兒。

保羅第一次殺人,殺死了這個向他發起挑戰的人。他的內心受到極大的衝擊。但弗雷曼人並沒有怪罪他,反而對他另眼相待。在給死者詹米舉行葬禮儀式的時候,族人們每人拿一件死者的東西,同時說:詹米曾是我的朋友,他幫助過我……諸如此類的話。保羅剛開始無論如何不能對這個不友好的人說出“詹米曾是我的朋友”這句話,但是他必須遵守弗雷曼人的習俗。於是他拿起死者的巴釐琴,低聲說道“我曾是詹米的朋友”,說出這話,他感覺到眼眶中熱淚滾滾,於是努力擡高聲音“詹米教會我……殺……殺戮……是要付出代價的,我真希望能更瞭解詹米一點。”

說完這話,保羅跌坐在了岩石地面上。

然而參加葬禮的人羣中,有人說“他流淚了”

這句話傳遍了所有參加葬禮的人,人們說“他(保羅)把水送給了死者”

有人走過去摸保羅的臉,低聲說“我摸到了賜禮”!

弗雷曼人的禁忌:不準流淚。眼淚,是給予影子世界的禮物。眼淚是神聖的!

想象一下:當眼淚都成爲一種禁忌的時候,水,是如何的寶貴?!這對於從水資源豐富的星球“卡拉丹”過來的人而言,是不能理解的!經過了這一場葬禮,保羅更瞭解弗雷曼人及他們的傳統。

這裏不存在電影中所說的外星生物,只有生活在不同星球的不同種族。不同的種族身上體現着不同的人性。作者只是把人搬到了其它星球而已。書裏有資源的攫取,財富、權利的爭取,爲了自身利益而撒播的宗教預言……人人都是有目的的。

但書裏也有人性的閃光點:暖心的友誼,忠誠的守衛、忠貞的愛情,對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保羅成爲一個厄拉科斯的宗教領袖兼救世主之後,他年少的心裉去,不再那麼可愛。冷靜、智慧讓他看上去沒有溫度。我還是喜歡揹着門坐在桌前學習的卡拉丹的少年保羅。可是,誰又能不遭遇挫折呢?無論在科幻世界,還是現實世界,優秀的人所具有的品質是相同的:不怕挫折、創新、忠誠、睿智、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以及向現實妥協。

對於《沙丘》,我覺得不能再單純的把它作爲一部科幻小說來理解,實際上它應該是節約用水的宣傳作品。以現在趨勢:水資源惡化,浪費水的行爲不能夠被制止,未來的環境繼續惡化,經過N年,地球也許就是下一個沙漠星球——厄拉科斯。我們人類也會進化到躲到地下或山洞裏生活,穿着散發惡臭的衣服,喝着自己身上循環得到的水,死後熬幹身上的水獻給部落。人類的奮鬥目標的就又會是:能重新自由呼吸,能重新看到綠色,生活中有更多的水!

這,多像一種循環!

但願地球不會成爲另一個厄拉科斯。

《沙丘》還有續篇,但我暫時沒有再看的打算,就讓少年保羅和救世主保羅留在我的腦海裏,我強烈的'逃避看到英雄犯錯。

沙丘讀後感2

很土的標題,像小學作文,不過也想不出別的什麼了,就這樣吧。前幾天剛看完科幻小說《沙丘》,趁着印象還鮮明,寫寫自己對這部作品的看法。

最初知道沙丘的時間很早,估計是95、96年左右,應該是在大衆軟件上看到的。當然,大衆軟件不是一本科幻雜誌,當時上面登的是一篇介紹沙丘改編遊戲的文章,老玩家或者知道RTS遊戲歷史的人肯定知道,沙丘2開創了RTS(RealTimeStrategy,即時戰略)這一遊戲類型。關於這個遊戲我就不作更多介紹了,它當時採用的就是科幻小說《沙丘》作爲背景,當時那篇文章對這篇小說做了一些概述,也讓我留下了對這個作品的最初印象。

十幾年後,呵呵,我才真的來看這部作品,在kindle上看的電子書,也算是科技的進步吧。下面說說自己的一些想法。得益於十幾年前看過的大衆軟件,我對這個作品是有一些基本概念的,香料、沙漠、沙蟲、弗里曼人,等等,這些關鍵要素都算是清楚,基本沒有什麼看不懂的地方。不過,看完通篇之後,我最大的感受其實是一些遺憾,不可否認,沙丘是一部好作品,我的遺憾其實是覺得它本可以更好,當然,我不是什麼資深科幻迷,也沒看過多少科幻作品,只是純粹從我本人的立場出發來說這些。

先來說說優點,沙丘最大的可贊之處無非是它構建了阿拉基斯這麼一個外星球,不僅僅是星球本身,還有它自身的一套完整生態系統:整個星球覆蓋着沙漠,液態的水非常稀缺,沙漠裏有巨大的生物沙蟲,本地人弗里曼人,以及沙漠中出產的一種全宇宙稀缺資源——香料,據說小說本身的設定集就非常之厚。看過之後自然就會想起近年來的一部科幻大片《阿凡達》,兩者在很多方面有可比性的,都創造出了一個活生生的外星球。

以上,優點說完了。之所以只說一點,是因爲我覺得說一個有代表性的就夠了,本文的重點是在遺憾上。下面是我認爲的缺點。

首先,語言上多有不通順之處,看的比較累。我看的不是原文版,因此應該可以部分歸結爲翻譯問題。其次,故事上無甚新意,還是老套的王子復仇記,當然,放在作品誕生的那個年代估計還是不錯的。這兩點都不算大問題,下面說說我最不滿意的幾個地方,我覺得這些都是可以修改使得作品更上一層樓的的。

首先,一部科幻作品,一部定位在人類已經可以在宇宙中各個星球自由往來的科幻作品,卻把人類社會的政治結構主體建立在歐洲中世紀的那套封建分封制度上,混雜着各家族之間的仇殺,以及貴族對平民的隨意處置、支配權等等,讓我非常的不適應。而且,書中主要戰鬥也是着墨於冷兵器格鬥,或許這點也是配合着中世紀的背景。不過,這就和本身科幻的基調很不協調,畢竟已經是宇宙時代了。在我看來,科幻作品裏弄什麼帝制啊、分封啊這種還是有點那個。

其次,混雜着太多宗教元素,同樣和科幻非常不搭界。最開始就是那個一直裝神弄鬼的比·吉斯特姐妹會,然後是弗里曼人自身的宗教(這點可以理解,畢竟弗里曼人定位是當地土著),最後是主角莫名其妙的預知能力(書中對此有一些交代,當然完全是神棍說明)。這種奇幻科幻大混搭讓我很不適應,而且這些宗教元素在作品裏完全是一個蛇足的地位,即使全部去掉也絲毫不損故事主線,加上之後反而讓人如鯁在喉。

最後就是主角光環了,這似乎是很多作品的通病了,隨便寫寫吧。主角全能化,格鬥、政治、智商、統兵樣樣第一,身份是公爵,還有預知能力,omg,毫無真實感。

沙丘和阿凡達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在這裏把兩部作品簡單對比一下,有些地方估計不是很恰當:

1、故事。同樣的老套,都是土著居民大翻身,土著居民的領導者也同樣是外來者。不同的是沙丘主角是個貴族(公爵),加進了王子復仇記,阿凡達主角是平民。相對來說,阿凡達裏的主角讓人覺得真實,主角光環沒那麼耀眼XDDDDD。

2、世界設定。都是超一流的,構建了整個一個完整的外星生態體系,阿拉基斯星和潘多拉星。unbelievable,amazing,等等,英語裏也就這麼幾個詞彙翻來覆去說。話說,外來者的目的都是星球上的特產。

3、神棍色彩。都有,相對來說沙丘神棍色彩更濃,也讓人更不適應。

4、戰鬥。各有優劣。沙丘的敗筆在於敵我雙方一色兒冷兵器,但亮點在於對當地環境和生物的有效利用。憑藉沙暴和數公里的大沙蟲打敗外來者比阿凡達那種憑藉神棍的方式好得多。

5、政治體系。阿凡達對人類社會的政治體系着墨不多,不過應該是類似於當今社會的體系,比沙丘的老掉牙封建制度好得多(對於科幻作品而言)。

總的來說,我覺得在沙丘的世界觀上本應該能構建一個更宏大、更合理、也更好看的作品,只要去掉那些違和的政治制度和宗教色彩就夠了。

沙丘讀後感3

《沙丘》植入了作者弗蘭克赫伯特四十多年的人生經歷,這部史詩般的科幻小說是精神、信仰和靈感的大熔爐。我們可以從多種層面讀解這部小說,它們都隱藏在沙漠星球救世主的驚險故事之中。沙漠生態學是最明顯的一個層面,其它還包括政治、宗教、哲學、歷史、人類進化,甚至還有詩歌藝術。弗蘭克?赫伯特故意在小說結尾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讓讀者去回味,去推測,去感悟。

書籍簡介:

弗蘭克·赫伯特以精細入微的筆法創造了一個與地球截然不同的世界。行星阿拉吉斯。既是英勇豪邁、心計深沉的亞崔迪家族的領地,是陰鷙冷酷、頑強剽悍的弗瑞曼人的故鄉,也是龐大無匹、可以吞噬一切的沙蟲的巢穴。它所出產的,更是整個人類宇宙夢寐以求的珍寶——香料。

以這顆行星爲舞臺,上演着英勇和怯懦、高尚和卑鄙、忠誠和背叛的大劇,它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整個人類宇宙。

人們常常用另一個名字稱呼這顆乾旱的星球——沙丘。

讀後感心得體會: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愛因斯坦

人類最偉大的地方,莫過於想象力,而傳世的文學作品裏,科幻類的文學小說則是獨具魅力的。今天我要的就是科幻小說《沙丘》!說到《沙丘》這個故事,不得不說本書的作者弗蘭克?赫伯特,他是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作家。是美國極具影響力的科幻巨匠,是與阿西莫夫並肩的大師。他在科幻文學中的地位如同托爾金在奇幻文學中的地位一樣,無人可以動搖。他更是首位普及“生態學”和“系統思想”的科幻作家,他教會了科幻作家如何賦予科幻小說以思想。

提起沙丘這個詞,我相信呈現在絕大多數人腦海裏的畫面: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沙漠,荒無人煙的空曠以及缺雨少水的乾旱,時常有可能發生鋪天蓋地的沙塵暴。每一場沙暴的到來不僅會將原有的沙丘毀滅,更會造就新的沙丘,這就像是一場生生不息的輪迴,原點和終點的距離或許僅僅只有一線的距離!

弗蘭克.赫伯特拋棄了科幻小說之前特定的高智能的科技社會,在《沙丘》中運用他獨特的想象力,在未知的宇宙星球上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封建世界,並通過對該世界的描寫將當時的社會現象、政治狀況等進行了逼真的模仿和重現。除去了單純的對於科技的描寫,弗蘭克.赫伯特的《沙丘》更多地是利用科幻小說的體裁對現實社會現實事件的反映和對於人類現狀的批判。生態學和系統思想始終貫穿整部作品,作者對於人類進化、社會變遷、生態環境等問題進行了更加立體和深刻的全方位思索——無論是在哪一個宇宙星球上,先進科技帶給自然界和社會的都不單單是積極的影響,自然災害和倫理道德仍舊面臨着很大的挑戰。《沙丘》中向我們描述了一個全新的故事,故事的主戰場就是發生在這樣一個佈滿沙漠的外太空星球。整個故事並沒有設定在某個具體的年代,宇宙名義上由皇帝統治,另一股與皇帝平起平坐的力量來自宇聯商會。各大貴族們爲了爭奪利益或謀取宇聯商會的席位進行了爾虞我詐的鬥爭,主人公保羅的父親雷託公爵便是這場鬥爭的犧牲品。雷託明知道陷阱就在前方但爲了家族的長遠考慮還是選擇義無反顧踏上了厄拉科斯,這座宇宙中最富饒也最危險的星球。戰爭就在前方,只是它並不像雷託想的那麼簡單。潛伏的叛徒嶽醫生將雷託當成了向男爵復仇的工具,雷託的手下也幾乎在與哈克南、薩多卡的戰鬥中全軍覆沒。幸運地是雷託在踏上厄拉克斯前做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安排-聯合弗雷曼人,這一點拯救了他的兒子保羅。

最可怕的敵人不是站在對立免得敵人,更加可怕的是心懷鬼胎的自己人,當自己人想法設法要把公爵一家除去時,“自己人”這三個字的含義是極其悲哀的,想象一下當自己身邊一直信任的人突然叛變的時候,好像整個宇宙都拋棄了你。哪裏纔會是你的歸宿?或許這茫茫宇宙中那裏纔是他最終的歸宿,那裏纔有生存下去的道路,那裏有他不可避免的宿命。保羅,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從此離開了厄崔迪家族的庇廕,變成了沙漠之中的弗雷曼人穆阿迪布。從弗雷曼人那裏,保羅學會了敬畏大自然,珍惜生命之水,駕馭造物主沙蟲,他也瞭解到了弗雷曼人心中的終極目標,將厄拉科斯變成一個綠色星球,不再有沙漠,不再有風暴,不用再穿着厚厚的蒸餾服,不用再爲水發愁。弗雷曼人有着一種愚公移山的精神,他們相信那一天的到來。在穆阿迪布的訓練下,弗雷曼人從面對哈克南人的游擊戰逐漸變成了圍剿戰。當皇帝親征之時,保羅終於報仇雪恨,故事也在此留下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感謝作者弗蘭克.赫伯特,他以精細入微的筆法創造了一個與地球截然不同的世界,其中反映的人類與環境發展問題,值得我們深深思索。

別讓地球成爲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