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讀後感範文800字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讀後感範文8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讀後感範文800字

  《大學》讀後感 篇1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曆史的民族。“讀史可以明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書中找到解決現狀的辦法。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在巨大的壓力下成長與生活,逐漸變得浮躁,急於成功,基本的東西拋之腦後。

人要不斷的學習,並確立明確的目標,然後爲之奮鬥,一步一步的實現自己的理想。沒有理想的人是可憐之人,因爲漫無目的的生活着,是在消磨時光,沒有真正的價值。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幾乎每個人都想成功,都想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有很多人由於各種原因將自己的理想擱置,而在忙着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作爲一名大學生,我覺得壓力很大,不是因爲現在就業難,而是無法定下心來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我認爲,現在大學生就業難雖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是根本原因是現代學生的整體水平在下降,已經滿足不了市場對人才的要求,據我瞭解,每年都有空缺的崗位,不是企業不招人,而是沒有適合企業招的人。

通過閱讀《大學》,我懂得“大學之道,在於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善”。只有現擁有光明正大的品德,棄舊圖新才能達到最完善的境界。在文章中,我找到了解決自己浮躁的方法,即知止而後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只有確定目標,志向堅定,才能鎮靜不躁的心安理得的思慮,進而得到收穫。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我相信,每個人在努力之後,都會實現自己的理想。

修身是“八目”中的核心,只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做到了,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看事物要看實質,只有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才能確立正確的'目標。據調查顯示,目前社會上對大學生的評價並不是很高,本來受人敬仰的大學生如今多半遭人唾棄,這值得我們反思。而且,近年來知識侵權的問題也很嚴重,一個不會學習的的民族最終會被社會淘汰只有不斷的學習,在學習中是自己成長,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在廣闊的天空下擁有自己的一片土地。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心中有一個目標,低着頭去努力,也許某一天,當你擡起頭的時候,目標就在咫尺之間,不要遠望目標,那樣只會讓自己感覺遙不可及,要“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在做學問的時候,只要像打磨美玉一樣,反覆琢磨,就能將自我修煉成人生的最高境界。

生活在水泥森林中,壓力確實很大,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就能創造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大學》讀後感 篇2

《大學》是國學"四書五經"之首。相傳《大學》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編入《禮記》的文章之一。後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單獨成書,並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

"四書"是我國古代教育理論重要著作,其內容和著述目的不僅在告訴人民怎樣做人?怎樣齊家?而且還告訴有邦有國者怎樣安邦治國?同時還提示天子怎樣做才能國泰民安,明德於天下的基本原則和根本方法。此書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角度看,可謂一部全方位的理論教科書。因爲他的教育對象下從庶民起,中到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都包括了。而且他的理論對誰都適用。

首先想談一下個人對《大學》這部經典的感悟,此經開篇便挑明主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完全圍繞着發揚德性的原則,是爲《大學》三綱,隨後展開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爲《大學》八目,而八目卻是以修身爲中心,闡發修身方法與修身目的的全部內容,由此可見,修身,是儒家極爲重要的一個核心理念,唯修身纔可齊家治國平天下,在修身中融入仁義禮智信孝悌忠等中心思想,才能成爲真正的仁人。

從成功與失敗的古今人物身上我們不難發現,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覺不自覺地遵照《大學》所說的"修身是爲人之本"的要求修煉過自己。

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大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後,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

  《大學》讀後感 篇3

很淺面地讀了《大學》,《大學》概含了不少儒家的思想,包括修身養性、以德服人、仁愛等中心思想。下面談談我讀了《大學》的後感。

“大學”之所以是叫這個名字是因爲它代表着“博大精深的學問”。正如第一句所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弘揚正大的品德。只有這樣做了,我們才能實現自己要達到的境界,才能志向堅定,從而心安理得,思慮周詳,有所收穫。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文化古國,禮儀之邦。我想到當今的社會中,往往出現了許多不和諧的因素。插隊、隨地吐痰、謾罵等只是冰山一角,更有老人摔倒無人扶的現象,這不僅是道德的喪失更是人性的冷淡。人們似乎已經忘記了孔老夫子的“仁愛”。這樣的現狀,我們如何能夠思慮周詳有所收穫呢?

那些想要弘揚正大品德的人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自身態度,提高自身修養。這是我從《大學》中學到的。雖然我們只是宇宙中的一粟,但是“Individuals can make a difference.”。古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這樣的說法,這些說法在當今社會仍然是試用的。我們每個人只有提高了自身的修養,才能夠爲他人做表率作用,才能夠爲他人所信服。而提高自身修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知識。

在這個日新月異,事物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知識顯得極其重要。會認字不叫有知識,我認爲有知識是指能夠將自己所看所聽所學用自己的思想轉變爲所想,進而轉化成我們需要的東西,提高自身。這樣的人才叫做有知識的人。

當今社會,大學氾濫,大學生也氾濫,但是大學生的質量卻下降了。大學中,隨處可見那些混文憑自甘墮落的大學生,我對這些人心存鄙夷。大學其實也是“大學”,那是一個思想交流碰撞,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的一個殿堂,擁有這樣一個機會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奮鬥拼搏。有些大學生每天打遊戲、宅寢室,幹着80歲也能幹的事情,那我們要青春何用?趁着年輕,多學點知識,多培養道德情操,多去參加社會實踐,多做志願者活動,成爲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大學生。畢業後走上社會,心存感恩之心,以德服人,誠實守信,與時俱進,即使沒有大出息,也會是個受人尊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