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初中讀後感

導語:《愛的教育》它包含着對普通人純真心靈的熱忱 讚頌,洋溢着溫馨的人性之美,是一部孩子和大人都值得一讀的經典。下面是愛的教育初中讀後感。歡迎閱讀及參考!

愛的教育初中讀後感

篇一、愛的教育初中讀後感

愛像雨露,滋潤着乾涸的心田;愛像花蜜,甜蜜着受傷的心靈;愛像陽光,溫暖着敏感的心扉。自從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獲得了人生的啓迪。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一部日記體小說。在這本擁有一百多篇文章的書中,沒有乏味的說教,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平淡無奇的生活描寫,只有那些充滿愛的形象。雖然他們有着截然不同的家世背景——有的家境貧寒,有的天生嬌貴,有的身患疾病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擁有愛。在愛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愛的教育》這本書與其他書有所不同的是,它以愛立可的視角,寫了他的一個學期。裏面包括愛立可身邊發生的各種各樣的事,父母以及姐姐在他的日記本上寫下的許多真心話和每月例話,並且說明了愛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這一中心論點。而其他書的覆蓋面可能沒那麼廣。

在《愛的教育》中,我看到了不顧自身安危而救一個即將被公交車軋倒的小男孩並導致自己終身都要拄着柺杖的普羅迪;我看到了遇到壞學生願意主動站出來管理秩序的大塊頭卡羅內;我還看到了願意忍受父親虐待卻依然努力學習的普來克西在這些同學們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並不是主人公愛立可,而是戴洛西和渥特尼。

戴洛西是一個品格端正、成績優異的好孩子。他身材高大,陽光帥氣,金黃色的頭髮蓬鬆地覆着額頭。行動敏捷,只要用手一撐就能躍過椅子。他樂於助人,雖然是富家子弟,卻不像羅賓斯那樣傲慢,因此深受同學們的喜愛。而渥特尼卻不一樣,他自以爲是,每當戴洛西獲得第一時,他心裏總不是個滋味。久而久之,他就在心裏埋下了嫉妒的種子。

有一次,當他得知戴洛西得了100分時,寫下了我們不羨慕因爲老師的不公與偏見而得第一的人這樣一行大字。同學們甚至做了一面畫了一條大黑蛇的獎牌送給他。雖然這是看似水火不容的兩個人,但在最後的告別時,渥特尼竟給了戴洛西一個大大的擁抱,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戴洛西與渥特尼身上都有真摯的愛,戴洛西給予渥特尼寬容的愛,終於使他改過自新。

其實回過頭來看,戴洛西用寬容使渥特尼改過自新不就驗證了愛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嘛!渥特尼對同學的愛需要戴洛西的教育,而對渥特尼的教育也需要戴洛西的愛,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們的校園生活中,肯定有時會對成功者抱有一點嫉妒的心理,不過這很正常,因爲我們擁有愛。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去發現對方的優點,去學習他的優點,互相吸取經驗,這樣大家就可以成爲好朋友。在這種良性循環下,自己的各方面都會有所提高,還能結實好友,何樂而不爲?

無論在書中,還是在生活中,愛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這句話已經成爲了現實。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心中充滿愛,去做充滿愛的事。即使我們可能當不了名人,但我們可以通過愛去喚起更多人美好的心靈,讓自己過得充實。

篇二、愛的教育初中讀後感

自從學校開展“沐浴書香,快樂成長”以來,全校師生都沐浴在書的海洋裏。在這個月的大閱讀活動中,我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淺。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的.著名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是世界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國公認爲最富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書中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更沒有那些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幾句通俗易懂、親切感人的話語就讓人們感受到愛的偉大。

這是一本以日記形式撰寫的小說,書裏的每一個故事雖然比較短小,但是每一個個小故事都講述着那父母與孩子間美好的愛、那老師與學生的情感、那朋友之間的純真友誼……這一切的一切永遠都離不開一個字——愛。

這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醫院的天使”。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齊啓祿的小男孩,由於他的父親到法國做工,前天回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後突然生病,因此住進了醫院。一面寫信給他妻子,告訴她自己已經回國,及因生病入院的事。妻子得信後雖然擔心,但因爲有一個兒子正在病着,還有着正在哺乳的小兒,不能分身,不得叫大兒子到醫院看望父親。齊啓祿因爲匆忙,把人搞錯了,齊啓祿把其他病人看成了爸爸,齊啓祿看見病人躺在牀上一動不動,瘦得只剩皮包骨了,禁不住哭起來。他在照顧病人的時候,很認真。齊啓祿的爸爸在四處尋找齊啓祿,最後爸爸終於找到了他。他的爸爸說:“你在幹什麼啊,我的兒子,你不知道我在找你嗎?”“啊,原來爸爸在這兒啊,那躺着的就不是爸爸了。”是在這兒照顧病人呢還是隨爸爸回家?他感到很爲難,最後不但不和真正的父親回家,卻要堅持照顧着那陌生人。齊啓祿真是一個好人啊,他值得我們學習,

愛自己的親人是應該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個人只懂得愛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愛,那他就是一個可悲的人,他並不真正明白愛。

篇三、愛的教育初中讀後感

在我認爲,令無數孩子無不感動的作品莫過於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編著的《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這本書不像《教育概論》一樣多於理論,紙上談兵。也不像《教育學》那樣過於單調,多在教育方法上做文章。而是以大量的故事總結出的一部無形的“教育聖經”。從中也尋找到了一出人生哲學的典故。

《愛的教育》記述了作者亞米契斯在小學三年級時發生的種種事情,也就是平常人們所看起來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從而使作者抒發自己最真實的感情,以及對身邊事物或人的內心的評判。

然而,在這本書中最富含人生哲理的還是每一月末尾裏“先生”所講的“例話”了。

一隻法蘭西客船從巴塞羅那開往熱那亞來。船上有一個衣衫襤褸滿身是傷的少年,原來,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就把他賣到一個戲法班子。戲法班子裏的人便強迫他學戲法,並且一味的打他,最終少年忍受不了毒打,在一個夜晚逃出了班子。他來到意大利領事館,希望領事能幫他回國,找他的父母。領事很同情他,給他了一張回國的船票,並寫了一封信希望少年回國後當地政府能幫他找他的父母。

在船上,三個外國人看他可憐便給了他一些錢,他道謝後便十分高興的琢磨該怎樣花這些錢。忽然他聽到剛纔給他錢的那三個外國人在談論自己的國家。他們中一個說:“意大利人真是愚笨的國民。”一個說:“意大利人真是下等的國民。”還有一個說意大利人是強盜。他們真說得高興,忽然錢幣如冰雹一般砸在他們身上,他們正憤怒的尋找是誰在的時,少年站出來對他們怒吼道:“我不會要說我們國家壞話的人的錢!”

篇四、愛的教育初中讀後感

週六的時候,我讀了《愛的教育》中“‘謝肉節’的最後一天”,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在法國“謝肉節”活動上一名男子和紳士幫助一個小女孩找媽媽的故事。這個小女孩在“謝肉節”活動上與媽媽走散了,她的媽媽很擔心她,害怕自己的女兒被人拐賣了,甚至被人踩踏致死,有一名男子和紳士幫助小女孩找到了她的媽媽。

我想到了現實生活中拐賣、甚至故意傷害兒童的事情經常出現。被拐的兒童,有的永遠找不到自己的親人,而他們的親人爲了尋找他們東奔西走,痛苦而又很難找回自己的孩子。還有人仇恨社會、仇恨他人,就到學校故意傷害小孩。每次聽到這樣的事情,我心裏非常生氣,他們不幫助兒童就算了,還要傷害,簡直是泯滅人性啊!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個故事中,男子幫助小女孩找母親,只是把她遞給了紳士,而紳士則把小女孩帶出了人羣,幾個簡單的動作、幾句話就避免了悲劇發生。這個男子和紳士幫助小女孩,其實也是在幫助他們自己,這件小事情,給了他們別人沒有的快樂,使得他們更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