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論語讀後感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編撰而成。包含着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是經典中的經典。下面請閱讀論語第三章讀後感!

有關論語讀後感

有關論語讀後感【1】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怎樣才稱得上是君子呢?

成爲古文中的“君子”,幾乎是所有男人都向往的,他們有着優雅的言談舉止和正直的道德作風,也就是現代的“紳士”,但不同於現在的是,紳士關乎名利、金錢、地位,而君子只是以他們的思想品德與習慣作風征服別人。

君子如果沒有莊重的態度就沒有威嚴,就不能使別人屈服。所以說,即使不莊重的人學習,所學也是不牢固的,因爲這種人不會正視所做事情,而且做事非常浮躁,一心想速戰速決,不想“慢工出細活”,這種態度的人是沒有表率作用的,也就不可能成爲穩重的“君子”。應改變自己的觀念,以忠實誠懇爲做人之本,修煉自己的誠信意識,說話要算話,要負責任,這樣纔不會失去大家的信任,纔會得到大家的尊重和愛戴。其次,要“擇其善者而從之”,不要和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要向前看齊,奮力追比自己強的人,學習他(她)的長處,補充自己的短處,自己纔會不斷從別人那裏汲取養分,不斷進步。如果犯了錯,不要害怕改正,應該努力地改掉這個陋習,“知錯就改不算錯,知錯不改錯中錯”,不改正這個錯誤,不吸取這個教訓,也許這個漏洞就會慢慢擴張,一錯再錯,反覆地犯錯,改正這個錯誤的機會就越來越渺茫,甚至會誤了自己的'前程,這絕不是誇張。如果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更要迎難而上,因爲世界上所有的錯誤都不是本性,而是自己一不小心養成了一個陋習,如果縱容它的話,日久天長,會真的變成“本性”,那時想改也不大可能 言談舉止也是很有講究的。說經得起檢驗話的人,對別人一定很講信用,很講義氣,因爲世界上能讓人得到大家尊敬喜歡的“寶貝”,就是“誠信”這種品質,說話不算話,對自己說的話不負責任的人,只會像《狼來了》中的孩子一樣,把自己給害了。不會受到侮辱的人,一定對別人很尊重、恭敬、禮貌,這種人說話就像是給耳朵按摩,怎麼聽都舒服,這種人也是很受人尊重的;當然,關鍵時刻還得靠朋友,“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一定會盡自己所能幫助自己的朋友。一個懂禮貌,講信義的朋友都不願意幫助自己的朋友,他(她)品質再怎麼好又有何用?

這三者缺一不可。

其實,世界上沒有什麼君子,但是我們也要儘量改正自己所能看到的缺點,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別人,讓別人看到一個優秀的、幾乎找不到缺點的自己。其實,這樣就足夠了。

有關論語第讀後感【2】

《論語》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對流水的感嘆,融進了他對時光飛逝,人生苦短的感嘆。用逝水象徵時光的流逝一種促人及時行動的緊迫感,一種生命價值只有在奮鬥中才會實現的歷史責任感,都在一聲嘆息中流露出來,帶給人無盡的思考。

時間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東西。一步步、一程程,已經走了多遠,永不停留,走過秒、分、時、日,又積成日、月、年代。高爾基說過: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他從不多給誰一分。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的時間留給他們一頭白髮,兩手空空。我們不能讓時間停留,但可以每時每刻做些有益義的事。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前途。時間老人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時間老人對每個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樣的時間內,人們的收穫卻不同。所以我始終相信珍惜時間的人時間也會珍惜他這句話。懂得珍惜時間的人會好好地使用一分一秒。因爲他們知道時間是寶貴的。如果你會把握時間,你就會把握生命,你纔不會虛度人生,如果你虛度人生,那麼在你虛度的一分一秒的時間裏,你可能不會感覺到什麼,然而有一天你去計算,你會覺得浪費的時間可以幹很多你沒時間乾的事情。這時,有的人懊惱,有的人想禰彌補,但這是無濟於事的。

俗話說的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如果你不想自己以後後悔,那麼現在你就要珍惜時間。歷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十分珍惜時間。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與朋友約會,他站在橋頭一邊等一邊在紙上寫着,雨淋溼了衣服,他也毫不察覺。朋友來了滿懷歉意的說不好意思,耽誤了你寶貴的時間。愛因斯坦卻興奮地說:我非常有意義地度過了這段時間,因爲在這些時候我又想起了一個出色的想法。時間是寶貴的,它總是不知不覺地從我們身邊流走。難道你是想把它當作日曆一天天撕下去,到最後只留下一個生鏽的日曆夾嗎?因此我堅信珍惜時間的人才會擁有美好的明天。

有關論語讀後感【3】

這幾天我讀了《論語》,覺得這句話不錯,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友,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對品德高尚的人肅然起敬;侍奉父母能盡全力;服侍君主可以不惜生命;與朋友交往,能言而有信。這樣的人即使沒讀過書,別人也會認 爲他讀過書。

在我們生活中,也要講文明、講禮貌,這樣的話,別人纔會認爲你是一個有文化、有教養的人。這也是爲什麼《論語》要這麼說的原因吧。

我們每天走進校園時,都要向在大門口值勤的老師問聲好,以表達謝意;老師也微笑着點着頭表示讚許。不管在校園內外見到老師問好時,老師的心理便會有絲 絲暖意,就像被春天暖暖陽光照過一樣。

我認爲同學之間也要講禮貌,有一次,一個同學撞倒了我,卻連一句道歉的話都沒有,大家都認爲他沒教養。還有一次,在餐廳排隊吃飯時,一個同學突然插了 隊,別的同學讓他按秩序排隊,他竟然還動手打人;這時,他在大家心中的位置就大打了折扣。

作爲一個學生,不光要學習好,還要思想品德好,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在家要孝敬父母,有一顆感恩的心。

在生活中,處處有文明,處處講禮貌,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吧,爭做一個文明人吧。

有關論語讀後感【4】

《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內容主要是記錄孔子及其門徒的言行,有的談怎樣做人、有的談怎樣學習……語言精煉,含義豐富,其中許多語句至今還有很強 的生命力。它不僅是封建社會文人學子的必讀書,而且也是我們少年兒童的必讀書。我剛開始讀的時候,有許多語句都不理解。經奶奶講解後,我總結歸納了以下兩 點:

一、做人要講誠信,正如曾子所說:”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在告誡我們,與人做事要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 要守信用;做人要明是非,正如孔子所說:”爲人者能好人,能惡人。“ 這是在告誡我們,要公正的、合乎標準的喜歡一個人,或憎惡一個人;做人要懂禮節,正如 有子所說:”禮之用,和爲貴。“ 這是在告誡我們,做事要達到和諧的目的,必須正確應用禮節;做人要謙虛,正如孔子所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 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是在告誡我們,應當謙虛、謹慎,多向別人學習。

二、學習要有好的方法,正如孔子所說:”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這是在告誡我們,學習要有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學習態度上,正如 孔子所說:”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這是在告誡我們,在學習上更應當要實事求是。

經過學習《論語》,我覺得自己在各方面和和孔子及其弟子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今後我應當以《論語》爲自己的座右銘,使自己的品德、行爲、學習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