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聊齋志異有感

讀聊齋志異有感1

《聊齋志異》是中國古代靈異、志怪小說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絕後之美譽。

《聊齋志異》有許多家喻戶曉的故事,如:《畫皮》、《小翠》、《促織》等。《畫皮》告訴我們要分清善惡是非,不能光看一個人的表面來妄下定論。《小翠》這故事告訴我們要知恩圖報,不能忘恩負義。故事講的是一天晚上,夜深人靜,一隻狐狸逃到了王府,並在王夫人的牀底下躲了一夜,其實這狐狸就是小翠的母親。不久,一位婦人帶了一個少女登門,說要把女兒嫁給王夫人的兒子王元豐。過了幾天,王元豐在屋裏一直喊熱,小翠並沒有注意,過了一會兒,王元豐竟然悶死了。王元豐的死只是一場意外,王夫人沒弄清來龍去脈就把小翠趕走了。

這些名著在中國的歷史上有着顯赫的地位,羅貫中通過《三國演義》帶我們回到了那個羣雄紛爭、英傑輩出的戰亂年代,去結識忠肝義膽的關雲長、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狡詐多疑的曹操等典型人物;施耐庵在《水滸傳》中塑造了一批嘯聚山林、打家劫舍的綠林好漢,描寫出了他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西遊記》則是一部偉大的神話,作者吳承恩憑藉天才的想像力將神仙、妖怪和普通人的故事講得跌宕起伏、驚心動魄;曹雪芹的《紅樓夢》呈現出一批可愛又可憐的青年男女,他們纏綿悱惻的感情故事感動了所有讀者,成爲千古絕唱;還有《聊齋志異》……它們都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結晶,也是中國史上的耀眼明珠,其中我最喜歡看的還是《聊齋志異》。

讀聊齋志異有感2

寒假期間,有一天,媽媽帶我去書店讀書,我在書店讀了《聊齋志異》,便有感而發,寫出了一篇讀後感。

聊齋表面雖然是些妖魔鬼怪與書生仙士敵對與情感的故事,內在卻透露着封建王朝的黑暗面,如其中的《席方平》這一章,在人們看來,但是隻是寫閻王、郡縣城隍受羊家賄賂,不問青紅皁白將席方平以及其父親加以酷刑,不允其再告貪贓枉法的官吏與羊家,最後二郎神給席方平平反,將羊家、郡縣城隍以及閻王加以重罰,使羊家財糧一日比一日少,席家財源不斷。

其實暗地裏透露着舊社會貪贓枉法的官員受賄、官官相護,置善者水火於不顧,對惡人萬般恭敬,這才導致百姓民不聊生。我十分佩服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的勇氣,在那樣一個黑暗的社會,他的作品若被惡人讀出,隨時都會被揭發,收到官府的嚴刑審問,甚至還會影響到身家性命。同時,我們也要學習蒲松齡正直善良勇敢的精神,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正如李世民的《百字箴言》所說“交友德之朋,絕無義之友。取本分之財,戒無名之酒。”

在《聊齋志異》中,每個妖都有情有義,我很喜歡這本書。

讀聊齋志異有感3

這是一篇著作,它的生動描述讓我感慨萬分。自古以來鬼神都讓人恨不得離之以遠,人們對鬼神的恐懼,還有那些恐怖的傳說一直以來都爲它們罩上了迷茫的煙雲。

讀了蒲松林先生的《聊齋志異》後,我感動了,也覺悟了。這篇著作揭示了人性的貪慾。告訴我們其實人比所謂的鬼神更可怕,更無情。爲了自己可以不擇手段,淋漓的殘酷讓我心痛,讓我認識到現實的無奈。

《聊齋志異之畫皮》中的男主人公充分爲我的結論提供了極有利的證據。他爲了自己的前途把三娘無情的燒死。三孃的深情讓她在原諒他並想與他再次回到以前的美夢生活時,又一次他的無情的想再次燒死她,讓她醒悟了,自己的這份感情的卑微。三孃的慘痛再次降臨到他現任妻子身上,爲了娶公主讓自己更加飛黃騰達,他在妻子難產時的抉擇深深刺痛了我的心。無情與貪婪在他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同時也揭示了恐怖的人性的本質。

當然先生的作品裏還有很多美麗動人的故事,阿寶一對的致死不虞,小翠元豐的不離不棄,好感人!文章在揭示社會人性的殘酷的同時也表現出了愛的偉大,人間自有真情在!

這是一部可讀性十分強的文章。爲我們展現出平時不曾覺察的一面,時時刻刻警示自己什麼是做人的本質,或許這樣會讓更多正走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人提供一盞明燈,爲社會增加活力,爲祖國的明天打下堅實的根基,我相信我們的未來會更美好、更燦爛!

它將成爲我人生路途上永遠的鞭行者、永恆的警示官!謝謝您蒲松林先生!

讀聊齋志異有感4

《聊齋志異》是一本由許多個神話組成的一本書,裏面的精彩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於是我一口氣把他看完了。

這本書裏的文章主要的人物可以分成人、鬼、狐、神、怪五類。而文章大多是以人爲主角,敘述人與其中兩類發生的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道士種梨》,這一篇主要講了一個道士向賣梨的商人要梨,他不給,最後有人買了個梨給道士。然後,道士用梨核種了棵梨樹,梨樹迅速長大並長出梨子。接着,道士把梨分給了大家,又把樹給扛走了。這時,商人發現他的梨和車把手不見了。原來道士施了法術,樹上的梨是他車裏的梨,扛走的樹是車的把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做一個吝嗇的人。常人只看得到有形的虧耗,卻看不到無形的損失。人與人之間要互幫互助,不要過於看重錢財。書中每一個故事都是像這樣不僅十分奇妙,還讓我們從中學習到做人的道理,真是本好書呀!

看了這本書後,我真正感受到中國古人們那豐富的想象力,他們想象出各種各樣妖怪、鬼、神仙,還有一些神奇的動物,例如:龍、鳳凰等等。我十分佩服這本書的作者的想象力,書中的一些故事,例如《長清高僧》,講述的是一名死去的僧人的靈魂與一名摔死的人結合在一起,令僧人復活,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作者的想象力真是豐富呀!

這本書真是好看呀,裏面的每個故事我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讀聊齋志異有感5

一看到這本書熟悉的題目,不少人第一時間想起一個令人耳熟的故事電視劇:《畫皮》,電視劇裏那些誇張的故事情節時到今日仍然令我們心有餘悸,所以很多人一定會誤以爲《聊齋志異》這本書是一本純粹的恐怖小說,錯!那就大錯特錯!這本經典耐讀的小說如果單單停留在這麼低級的層面的話,它還會從清代一直流傳至今嗎?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精彩絕倫的一個個故事,它還通過讓我們閱讀這些故事從而領會到一個個深長的道理,讓我們在閱讀的同時也能領悟到人生的真諦。

前年寒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聊齋志異》。《聊齋志異》非常有趣,不久我就看完了這本書。《聊齋志異》是古代靈異、志怪小說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絕後”之美譽。《聊齋志異》看來偏偏講的鬼、狐、仙、怪,其實字字都是人、情、世、態字裏行間無不飽含着作者對人生的豐富體驗。

從中我感受到,眼睛所看到那美麗的景象深處並不一定是美好的,正如俗話所說“人不可貌相,還水不可斗量。”往往那另人看不起的外表下,有着一顆純潔、美好加鑽石般透明。

其實,《聊齋》表面上在講鬼、狐……一類的故事,而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腐敗,在康熙時期的中後期,也就是蒲松齡所在的那個時代,貪污成風,贓官比比皆是,清官能有幾個?比作者生活好的不少,比他生活差的更多,然而他們未必都會去思考這些社會問題。作者大膽地揭開了所謂“盛世”下的“爛疤”替那些飽受迫害的下層人民提出控訴!在這裏,我又不禁佩服蒲松齡慧眼明珠,佩服他敢於正視現實的精神。

讀聊齋志異有感6

繁星閃爍的秋夜,我又一次在燈下捧起了《聊齋志異》,說不清是第幾次讀它,但每次讀完心中都會激起異樣的漣漪。《聊齋志異》是我國文言短篇志怪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郭沫若曾說它:“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這個評價非常貼切。

其實我對於聊齋的印象源於小時候的電視劇,伴隨着驚悚恐怖的音樂,一盞燈籠從漆黑的夜色中顯現出來,飄忽不定如搖曳的鬼火,慢慢地畫面開始切換:窗外被夜風掀動的修竹,窗內執筆疾書的文弱書生。小時候看《聊齋》爲的是那份讓人癡迷的驚悚和幻象,時過境遷,滄桑的二十年後再來重溫經典,卻不得不被那些善良多情的奇女子而感動。狐精鬼怪幻化而來的少女個個傾國傾城聰慧過人,她們變化多端,嫉惡如仇,知恩圖報,重情重義勝似人間兒女。我常想假如沒有這些光彩奪目的女性,《聊齋志異》必會遜色不少,縱使蒲松齡再文采出衆也無法讓這部書流傳千古。或許作者之所以如此濃墨重彩刻畫這些女性,也是因爲在她們身上寄託着自己豐富的愛情理想。

完美的愛情該是什麼樣呢?在蒲松齡看來要麼就是像王子服和嬰寧那樣一見鍾情的,嬰寧是《聊齋志異》中被刻畫得最生動的女性形象,她美麗清純,嬌憨天真,最動人的就是那陣陣銀鈴般的笑聲,聞者無不爲之傾倒,不由就跟她一起笑出來。上元節被母親催促着出門的王子服,在郊外偶遇風華絕代的狐女嬰寧頓時心如鹿撞看癡了過去,只見她手持梅花笑容甜美,他驚爲天人連眼睛都捨不得眨一下,嬰寧咯咯笑着:“這人目光灼灼像賊一樣”遂丟下花跑遠了,王子服撿起梅花怔怔地看着從此相思成災。我不由想起韋莊的《思帝鄉》:“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少年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這簡直道出了王子服的心聲。愛情來得如此突然沒有預兆,天真爛漫的嬰寧如一束陽光照進了王子服的心靈,他的世界從此陽光明媚。儘管他們後來也曾遭遇波折,但我相信那初遇怦然心動的美一定久久地藏在他們心裏。這樣的愛情多美!

完美的愛情還應是生死相隨的。史舉人的女兒連城貌美如花,工於刺繡,和才華橫溢的貧寒書生喬生因一副《倦繡圖》結緣,有詩爲證:“慵鬟高髻綠婆娑,早向蘭窗繡碧荷,刺得鴛鴦魂欲斷,暗停針線蹙雙峨。”兩人互相傾慕,情愫漸生,無奈連城卻被貪財的父親嫁給了鹽商的兒子鬱鬱而終,喬生前去弔唁,痛哭一場也死了過去,一縷幽魂飄飄蕩蕩追隨連城而去。在黃泉路上終於找到了她,兩人歷經千辛萬苦雙雙還陽結爲夫妻。愛情就該這樣:上窮碧落下黃泉,她仍是那個一生一世願成雙的人。

完美的愛情又怎少得了成人之美肝膽相照,狐女紅玉和馮生相愛卻不被馮父所容,紅玉離去前助馮生娶了清白人家的女兒衛氏,自己隱居山林,幾年後馮家遭遇飛來橫禍,父親,妻子相繼慘死,兒子生死未卜,自己則身陷囹圄,幾年後再見天日早已物是人非,面對蕭條的庭院馮生正暗自垂淚,不料紅玉竟帶着劫後餘生的兒子回來了,紅玉不僅救了孩子,還幫他操持家務家道慢慢興盛起來,最讓人感嘆的是馮生竟在她的幫助下考取了舉人,種種恩義讓錚錚鐵骨的男兒都汗顏。有妻如此,夫復何求?雖說世上愛情千姿百態,但無一例外好的愛情一定是滋養人的,能讓平凡的日子鮮活靚麗起來的。在這些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中,無疑寄託着蒲松齡對美好愛情的嚮往。

《聊齋志異》帶給人最大的感受還在於它敢於鍼砭時弊,揭露黑暗的社會制度。中國古代歷朝歷代都有文字獄,特別是清朝二百多年間從未斷過。更別提秦始皇焚書坑儒多麼慘無人道,而《聊齋志異》卻堂而皇之地對其諷刺挖苦,讓人讀來拍手稱快。如那篇《夢狼》白老漢在夢中看見兒子的衙門內站滿了狼,個個面目猙獰,兇相畢露,而兒子見父親遠道而來竟用一整條狼來做餐招待他們。更絕妙的是白老漢親眼看到兒子在拒捕時陡然變成了斑斕猛虎。誰能說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夢?而不是夢幻版的官場現形記?

全書最讓人稱道的還在於對科舉制度的無情鞭撻。《考城隍》中那個叫做宋燾的廩生,去世後被請到陰曹地府去考試,憑一支生花妙筆,贏得考官青睞,考取了河南城隍神一職,又如《葉生》詩詞歌賦首屈一指卻在生前屢試不中,空有滿腹錦繡文章,後來終於在好友幫助下考中了舉人,衣錦還鄉時才發現早已死去多時,於是一縷幽魂頓時渙散。這不能不說是對科舉制度的譴責,一輩子不得志的小文人竟只有在地府才能重用,朗朗乾坤天理何在?而文中的人物與作者何其相似,從某種程度看竟像是作者人生經歷的衍射。蒲松齡滿腹經綸卻一生失意落魄,屢試不中,直到七十多歲才考爲歲貢生。隔了一個甲子,風流倜儻的青年才俊早已垂垂老矣,我想就算考中都是悽楚多於欣慰的吧!

佛洛伊德說:“夢是願望的達成。”一部《聊齋》讀完之後大有癡人說夢的錯覺,清代文學家王世貞這樣評論《聊齋志異》:“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鬼唱詩也好,人間語也罷,都是作者內心願望的達成,都是他眼中看到的世界,即便我們讀來都是魅影傳說又有何妨?不過是謙卑的靈魂在夜半時的絮絮低語!還是姑妄言之姑聽之罷!

讀聊齋志異有感7

我國十大名著,部部精彩非凡,流傳百年,每一本書都在作者濃重的筆墨下綻放着絢麗的光彩,都在文學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筆。而《聊齋志異》卻與衆不同,別有一番情趣。

初讀此書時,我感到納悶,爲什麼這本書取名爲《聊齋志異》,莫非另有其因?一看前言,便恍然大浯,聊齋乃作者蒲松齡書屋的名稱,志是記述之意,異指奇異的故事。《聊齋志異》內容廣泛,以狐、妖、仙、鬼,來概括當時封建社會的複雜關係,表現了我國17世紀的社會面貌和風氣。

在《聊齋志異》整本書中中,我對《聶小倩》一文情有獨鍾。野魂聶小倩進入書生寧採臣所借宿的寺廟去誘惑他。誰知,寧採臣剛正不阿,不受鬼魅之誘,不昧不義之財,義不容辭拒絕了聶小倩的東西和提議。寧採臣雖爲一位平凡的趕考書生,卻是世間少有的正人君子,並非貪婪好色之徒。那時腐敗、混亂的世代當中,如此耿直的人已市極其少有,更別說是兩袖清風的官員了,簡直是屈指可數。現在,大公無私的清官比比皆是,但是,貪心的.官員污吏也不是消失得無影無蹤。所以,爲了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富強,我們新一代就應該好好監督自己,向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長大以後不要隨意收他人的賄賂。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職位,也要做到清廉二字。文中的妖怪可惡至極,利用聶小倩引誘他人,助於自己練功,這一招借刀殺人害了不少無辜男人。怪字妖怪心狠手辣,更怪那些被害之人色、財兩迷心竅。

這一個故事給我的啓發很大,它告訴我一個做人的道理:一個人不可以有貪得無厭的慾望、野心和習慣,不可貪戀美色。做一個大公無私,清廉公正,擁有耿直之心的人。

讀聊齋志異有感8

一看這本書的題目,你是否會想到一部電影《畫皮》。其實這電影也出自《聊齋志異》。他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個故事,讓我們明白深刻的道理。

《聊齋志異》是一部經典名著小說,是蒲松齡寫的。這本書是古代靈異,鬼怪小說的集成,有“空前絕後”之美稱。他看起來實在講鬼,狐,仙,怪。其實字字都是人,情,世,態,字裏行間透露着作者對人生的感悟。

其實,《聊齋志異》表面上再將鬼怪,狐一類的故事,其實在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腐敗。在康熙的中後時期,也就是蒲松齡所在的那個時代,貪污成風,贓官比比皆是,好官又能有幾個呢?比作者生活好的有不少,比他生活差的有許多,然而他們也未必去考慮此事。作者大膽的揭示那些“爛疤”,爲人民提出控訴!我不得不自這裏,去敬佩作者的精神。

《聊齋志異》給我帶來我不同的感覺,它並不像別的鬼怪小說。淨講那些恐怖誇張的鬼故事,一點兒都不給讀者有發人深醒的思想。

這本書讓我感覺到了眼睛看到的美麗事物並不一定是梅後的。正如俗話說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往往看起來不怎樣的外表下,卻有着一顆純潔,美好如鑽石般透明閃耀的心。

讀聊齋志異有感9

不知什麼時候起,喜歡上了讀書,喜歡上了《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優秀典範,初中時學的《口技》等,都是出自《聊齋志異》,以前看到《聊齋志異》總覺得不適合我們這個年齡段看,甚至現在也以爲是比我們年齡更大的人看的。也許是與蒲松齡老先生描寫的故事有關吧。

《聊齋志異》一書中,談的大多數是鬼,狐,通過鬼狐寫人鬼之間的戀愛,神鬼之間的私情。在我們心中鬼狐都是一些壞的惡劣的東西,而在老先生的筆下,塑造的確是一些善良可愛的狐鬼花妖,神異靈怪,現在電視上《聊齋》也被廣泛的觀看,也許是因爲裏面形形色色的故事有關吧。

在《聊齋》中,總會讓人感覺到有對社會的不滿,也許這與作者的經歷有關吧。

蒲松齡老先生出生於書香門第,受當時社會環境和長輩思想的影響,自幼便熱衷科舉,但由於運氣不佳,科場失意,直到71才成爲一名貢生。家道中落的窘境是他有機會親自體會下層社會的疾苦。官場的腐敗,科舉的弊端以及社會矛盾的激化。這些使他對現實愈加痛恨,爲了宣泄心中的憤懣和不滿,他只用創作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用虛構的故事揭露封建官場的腐敗和黑暗,揭露科舉制度對廣大知識分子的毒害。《聊齋》了作者對封建禮教的不滿和對立像愛情的嚮往。我看《聊齋》中大都用人的名字爲題目的。其中《阿寶》《嬰寧》膾炙人口。

《嬰寧》中的嬰寧是一個狐仙,她總是笑個不停,王生在一次遊玩中遇到了嬰寧,被他的美貌迷住,最後找到嬰寧,而嬰寧是她母親的姐姐的女兒,按理說兩人不能結婚,但還是《期間發生了許多事,但兩人始終不離不棄,最後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就像嬰寧一樣,一直笑個不停。兩個人過上了幸福了生活。《聊齋》中講述的大多數故事結局都是美好的。這也許就是蒲松齡老先生所期盼的生活吧。

《聊齋》的偉大藝術成就也許就在於它豐富的思想內容和它獨特的藝術風格。在蒲松齡老先生善於把狐妖人格化,讓幽冥的世界社會化,從而表達作者理想的境界,給人以好的結果,讓壞人得到壞的報應。這種特點構成了作品想象的奇特,故事變幻莫測,境界神奇迷人。在狐妖這些形象中,不僅有這迷人的美貌,還有這平常人所沒有的靈異,作品的曲折離奇,引人入勝的場面彷彿就在眼前,真切感人,栩栩如生,扣人心絃,讓我們感受到了極大的藝術享受。讀了《聊齋志異》就感覺身邊真的有鬼神似的,這就是作品的成功之處.

讀《聊齋志異》就要讀到他的心裏去,去了解它,你會學到很多。

讀聊齋志異有感10

可是爲什麼人和鬼的感情能比人與人的感情更深,比如說《聊齋志異》中的一文――《小謝與秋容》,就講了人和鬼的感情是多麼的和睦,可是我們的社會連人與人的感情都沒有這麼好。爲什麼人類如此狠毒,偏偏要讓這個社會變成人吃人的社會。現實是書讀不好就會被淘汰,跟不上潮流也會被淘汰,實在是殘酷啊!

我多麼希望這個社會能變得更加和諧一點,可是辦不到。但事物都有兩面性。至少這個社會也有好的地方的,讀書真的是一種腦力的鍛鍊,而且對其他方面都有好處。這個社會也可以讓人認識到讀書是多麼的重要,而不是被逼無奈的看書; 可以認識到好人還是多的; 可以認識到社會競爭的猛烈,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淘汰。可是正因爲這些,才讓孩子們認識到要上好的學校就得有好的成績,要打好基礎在小學和初中,只要是有動力的,有目標的,有耐心的,那就一定能實現願望。

社會有好也有壞,就像人的感情,吵架的時候就會露出壞的一面,可是雨總有天晴的時候的,所以要學會認識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