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精選12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精選12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精選12篇)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1

近期,有幸閱讀了美國知名教育學者帕克·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這本書是由北京師範大學吳國珍、餘巍等學者翻譯,是“大夏書系·教師教育精品譯叢”之一。

其實,這本書幾年前在讀書時,我的導師就有提過,總想着有機會要拜讀一下,但皆因各種原因未能如願,這次,一方面是出於“完成任務”,另一方面,也是達成長久以來內心的夙願,終於,帶着勇氣,伴着好奇,開啓了這次閱讀之旅。

要讀懂這本書,說易不易,說難不難。由於國外作者表達的習慣和方式,文章的一些句子、段落的確有點晦澀,你必須靜下心來、心無旁騖地閱讀,有時一個段落、一個章節需要來回反覆幾遍纔能有所感悟;但若你一旦浸入其中,就經常會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歷經坎坷,眼前豁然開朗,你的思想與之呼應,你的心靈與之共鳴。內心一次次被作者所描繪的“源自心靈的教學”所感動,原來居於頭腦中的有點混沌的理念也會得以梳理,很多地方都會覺得似曾相識,親切感撲面而來,跟隨它,逐漸走進“非主流”的領地——“教師自我”。我想,用卡爾維諾的經典標誌來衡量這本書,它絕對是堪稱經典,值得再三品讀的一本好書。

最讓我印象深刻,也是最直擊我心靈的一句話是“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教育的技術可以日益精進,但唯有對教育擁有一份永不退卻的熱忱,才能將教育開展得富有張力,朝氣蓬勃,否則,再好的教育技術,也只是空洞的一堆技術和工具,毫無意義。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解釋了爲什麼有時候雖然採取了大量的方法和手段,忙忙碌碌卻收效甚微。究其原因,無外乎這時候教師只是把它當成一項任務,是“迫於某種壓力”而不得不做,並非出自於一個人的本心。只有當外在的壓力、要求與內在的需求相統一的時候,才能懷着感謝的心情走進教室,把教學當成滋養教師心靈的雞湯,把教學看成是一場無止境的相遇,一場和學生、學科一起編織出的美妙的際遇。

“經師”傳授知識技能,“人師”引領心靈成長,深信自己可以用對教育與教學一顆真摯熱忱的心,和孩子們一起迎接每一天的新奇與成長。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2

當今是個浮躁而喧囂的時代,表現於教育教學,就是大多熱衷於所謂“立竿見影”的教學技巧,卻對自己內心真正的呼聲不屑一顧。《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從一個獨特的視角——關注教師的心靈,爲我們開了一貼鎮靜劑和清涼劑,提醒我們:真正的教學不假外求,它就源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因此,十多年來,它一直襬放在我的書檯最醒目的位置,書頁中散發的那份純淨得“勇氣”,在支撐着我堅定而幸福地走在教育路上。每當教學困惑我的心靈時,翻翻它,便會有一份釋然後的輕快;每當學生問題糾結我的情緒時,讀讀它,便會有“柳暗花明”的驚喜!

一、堅持的勇氣,源於“心靈迴歸”

閱讀帕克?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就猶如經歷一次心靈之旅,尤其是第二章“一種恐懼文化——教育和分離的生活”,引領我以新的視角來體驗教學的悲與喜。大師的教誨叩擊我深藏心底的勇氣——教學的勇氣就在於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仍然能夠堅持,那樣,教師、學生和學科才能被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

在教育實踐中,處處感受到這種痛苦:當我們把某種認定的方法技術捧上天的時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師被貶低,被迫屈從於不屬於他們自己的標準。

自身完整要求我們識別那些能整合到自我性中的東西,分辨其中哪些適合我,哪些不適合我。我們通過選擇賦予我們生命與活力的那些聯繫提高我們的自身完整,而不能賦予我們生命與活力的那些聯繫則摧毀我們的自身完整。我們迷戀於控制外部世界的知識,因爲我們相信,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會給我們主宰現實的力量,使我們從現實限制中獲得自由。我們被一種似乎能夠達到這一目標的技術所迷惑,我們拋棄了自己的內心世界。記住我們是誰,就是把我們的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恢復我們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重獲我們生活的完整。

正如《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告訴我們的一樣:給自己一份堅持的勇氣,詩意地棲居在教育的廣廈中,找到心靈的歸宿,成就學生,也成就自己!

二、傾聽與對話,源於“心靈相犀”

帕爾默進入到教學中未知的“自我”領域旅行。對恐懼文化這一章我比較感興趣。我們身邊都在發生這樣的事情,可我們沒想到這對我們形成的糟糕狀態,帕爾默解析了這種恐懼,使我受益匪淺。

小學一開始,教育就成了令人恐懼的事。從當學生起,我身處太多充滿恐懼的課堂裏,這種恐懼導致許多天生熱愛學習的孩子產生憎恨學校的念頭。作爲一個教師,當我讓恐懼佔上風時,不管是教學時我恐懼學生,還是弄得學生恐懼我,我都處於最糟糕的狀態。作爲同事,我們的關係常因恐懼而疏遠;恐懼幾乎滲透進所有教師和管理者的關係中;而且恐懼是在太多管理工具袋中的一種權威和管理工具。

我恐懼,我的學生一樣恐懼,他們的恐懼決不在我之下,儘管我想把這一事實丟在腦後,那時我覺得自己站在教室的前面,惶恐不安,再看我的學生,躲在他們的書本後面,匿名隱藏於人羣中,安全得令人嫉妒。我知道,學生也是害怕的,害怕失敗,害怕不懂,害怕被拖進他們想回避的問題中,害怕暴露了他們的無知,害怕在同學面前顯得自己愚蠢。當學生的恐懼和我的恐懼混合在一起時,恐懼就以幾何級數遞減——這樣教育進入黑洞。

只顧一個勁的責怪學生。聽上去像醫院的醫生在說:“不要把有病的病人往我們這兒送——我們不知道拿他們怎麼辦,給我健康的病人,以便使我們看上去像好醫生。”這個比方幫助我理解了教學的一些重要的東西:我們診斷學生健康狀況的方式決定我們提供治療的方法。遺憾的是老師很少花時間去思考學生的狀況,很少花時間去思考教學能夠治療的弊病。

當我們採用把信息注入到學生被動的軀體的方式教學時,這些入學時本來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學生就變成了知識的消費者;等他們畢業離開時,已經變得死氣沉沉、麻木遲鈍了。

學生爲何會這樣,學生恐懼:在教室裏寧願保持沉默,而不再冒被受到指責的危險,這有何奇怪?他們的沉默不是由於天生愚蠢或者平庸,而是出於一種想保護他們自己生存的願望,那是一種對成人世界的恐懼所驅使的沉默,在這個成人的世界裏,他們感到疏離、無力。爲了逃避,學生會說:“不要讓我去思考這些問題——只給我事實。”教師則說:“這些是事實——不用去思考它們,直接記住就行。”

爲什麼我們瞭解學生的真實狀態會有如此多的困難?爲什麼我們以一種會導致僵化的教學模式的可怕方式來診斷學生的狀態呢?爲什麼我們不能看到他們的內心恐懼並找到幫助他們克服的方法,而是責備他們的無知和平庸呢?

面對學的恐懼,我們需要毫不含糊地看清他們心中的恐懼。當我開始漸漸地理解學生的恐懼時,我能讓我的教學朝着一個新的方向發展,我不再把學生看作是無知的,我不再那樣不準確、自私地評價學生。相反,我體諒他們恐懼的心靈而傾心教學。而且,當我能這樣做時,學生的心靈能健康地成長。

因爲我們的學生在恐懼、沉默的背後,是多麼渴望發出自己的聲音,想讓人們聽見他們的聲音。一個好老師能夠傾聽學生甚至尚未發出的聲音——這樣有一天學生纔會能夠真實而又自信的說話。

“傾聽學生尚未發出地聲音意味着不斷地寬容他人,關注他人,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能匆忙地用我們可怕的言語去堵塞學生的沉默,並且不要迫使他們說我們想聽的話;意味着充滿深情地走入學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傾聽他人真話的言而有信者。”讓我們從善待學生開始善待自己,透過學生的生命完善自我,實現自我提升。

學會放下架子,學會平和,學會等待,認真傾聽花開的聲音。“教學相長”,教育應該是心靈的對話,是師生的共同發展。李鎮西老師就喜歡帶所謂的“差班”,把轉變“學困生”當作是一項研究,懷着一種平和的心態去善待學生,完善自己。願意和大家相互鼓舞,鼓足教學勇氣,追逐那自由呼吸的教育。

三、學習共同體,源於“快樂分享”

讓我收穫最大的是帕氏的“共同體”的論述。如果說我之前就有關於“共同體”的時髦詞彙的積累,而這裏,“共同體”強迫我形成我的教學責任,清晰我的教學理念,明白我即將走的路。我知道了教學中的“偉大的事物”“第三事物”是形成“共同體”的凝聚力所在,是我所認識的“主體”的“淺出”的理解。他說:“認知始於我們被某一個主體所迷住,但迷住是主體在我們身上作用的結果。”他還說:“我們必須相信主體的內在生命並全情投入之。”

       從而進一步告訴我們,以主體爲中心的課堂學生不會被忽略,教師也得到尊重,而此時,“主體”就是一個比學生經驗世界更大的世界,能擴大他們個人界限的世界;也是令教師“一次比一次完整”能激活我們的主體、我們的學生和我們的心靈之間的關聯的“祕密”。於是,認知、學習、教學於共同體中,我們的教學才真正源自心靈。“如果你身在曹營心在漢,就會帶來致命的損害。”(詩人盧米)作爲教師,當我們在我們的職業“場”中,我們就要心無旁騖,鎮定從容,並努力“從真我與世界的景觀中最真實的地方開始”“引導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發現、去探索、去棲身”,這就是教學勇氣!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3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的心靈》的作者把教師心中深處的想法和做法以及心中的矛盾闡述出來了,而且剖析的非常深刻。

書中告訴我們:優秀教師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他們能編織一個複雜的網,這張網聯結着學生、課程以及他們自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爲他們自己編織出一個世界。這張網以及它所包含的種種聯繫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於教師的內心中。作爲教師,內心必須包含着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帕爾默引導我進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幫助我們建立了對教學的共同認識。

書中從教師對於自身完整的探索到大規模的教育改革計劃,都有所涉獵。其中:我們怎樣保持對教學的樂趣與熱愛?這個普遍的問題使我陷入了沉思。是啊!作爲老師只有對教學充滿樂趣與熱愛,才能促使自己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能更好更快地成長。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學習是最明朗的、最坦然的、最快樂的、最健康的、最充實的;學習後的學識是高山的、是大海、是天空和大地、是瀰漫無邊的風、是青草和花朵、是永遠的鬱鬱蔥蔥、是永遠唱不完的歌;學習和學識後的智慧則又是永遠的微笑,是無言的矜持,是君臨的自信、是白雲的舒適與秋水的澄清、是絕對的不可戰勝、不可屈服。

對於教學中的困惑,他認爲:我們教授的學科是象生命一樣廣泛和複雜的,因此我們有關學科的知識總是殘缺不全,無論我們自己如何致力於閱讀和研究,教學對控制內容的要求總是使我們難以把握。其次,我們教的學生遠比生命廣泛、複雜。要清晰、完整地認識他們,對他們快速的做出明智的反應,需要融入智慧。如果學生和學科可以解釋所有教學的複雜性,我們使用目前的標準教學方式,學習足夠的教學技術以及保持在專業領域的更新就可以。但發現這樣遠遠是不夠的。

最吸引我的是另一種解釋教學複雜性的理由:”我們需要教導自己認識自我“事實上,認識學生和學科主要依賴於關於自我的知識。當我不瞭解自我時,我就不瞭解我的學生的特點,我就不能夠教好他們。當我不能夠清楚地瞭解自我,我就不能夠懂得我教的學科——不能夠出神入化地在深層次的、個人意義上吃透學科。我只是在抽象意義上,遙遠地、孤立看待學科,就象我遠離自己的本真一樣。

作爲教師,無論我們獲得哪方面有關自我的知識,都有益於更好地服務於教學和學術。優秀教師需要自我的知識,這是隱蔽在樸實見解中的奧祕。

”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自身認同是指一種發展的聯繫,在這種聯繫中,自我生命中所有的力量匯聚,進而形成自我,它就象與我們現有的能力和潛能有關一樣,也與我們的缺點和侷限有關,與我們的傷痛和恐懼有關。自身完整要求我識別那些能整合到我的自我個性中的東西,分辨哪些適合我,哪些不適合我。

在本書中,舉例說明了如果教師沒能將他的自身認同的中心特質融入到他的教學生涯中去,他將處於自我分裂狀態,內心一直在打內戰。內心世界的衝突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他的教學就成了戰爭,而不是藝術。分裂的自我總是使自己與他人隔離,甚至爲了維護那脆弱的自身認同去傷害他人。

當我喚回我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時,當我牢記我的自我個性和我的天職意識時,威信就樹立起來了。這時教學就能夠發自我自己真實的內心深處——這是一種有機會在學生的內心獲得默契的迴應,共鳴的真實。

在這本書中,我可以真正體會到自我反省獲得的增能過程,從而真正感受到用心靈聯繫心靈、互通智慧能量產生的巨大力量,真正體驗到用心靈聯繫課程和教學產生的無窮魅力。不僅使我從令人興奮的新視角來體驗教學的喜悅,還使我沐浴了一位偉大導師的教誨。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4

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如同進行了一次心靈之旅。作者帕爾默先生不灌輸深奧的理論,而是用一個個真實教學案例與你產生共鳴。本書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日常教學中能夠用到、從而能在教室裏生存下去的點子、竅門、技能,幫助真正的教師顯露其本能。教學是需要勇氣的,雖然也教了二十幾年的書,但每當想到自己站在那三尺的講臺上,當幾十雙眼睛齊刷刷的望向你的時候,就唯恐自己平下里稀鬆平常的小小錯誤就這麼被放大了十倍百倍。於是,就必須更加的謹言慎行,信口胡謅肯定是不允許的,要邏輯嚴謹要言辭順暢措辭得當,可能大概也許估計這類詞的出現頻率應幾乎爲零。

教師的內心包含着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書中這段話給我印象很深。帕爾默引導我們進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幫助我們建立了對教學的共同認識。教育是帶領孩子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才能學會用更真實的方式來看世界,學會在這個世界中生存。陶行知先生說:“教師與學生的臉是相對的,感情不能對立。”只有發自內心地愛學生,學生才能感受到老師的愛,纔會快樂、健康地成長。新課程改革爲我們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一切爲了學生”,這將是我們心中爲之奮鬥的目標;賦予學生自由,也將是我們教學中的唯一原則。因此在教學中應樹立新的師生觀,構建教學雙重主體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關係。

要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就是不斷寬容他人,關注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課堂上把時間還給學生,傾聽和發現他們真的心聲,鼓勵學生能真實而又自信地說話,在全班面前大大方方地回答。要備課前先備他們,能深入學生,瞭解他們;在教學中有創造性地改變學生比較單一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注重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立、創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總之作爲教師要保持心靈的完整,讓教學成爲自己生活樂趣的一部分。只有教師能和自己的心靈對話,纔有可能將心靈呈現在他的學生面前,讓知識變得綠意盎然,真正的教學才能發生。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5

這學期,學校開展共讀一本好書的活動。讀完《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絲毫感覺不到“閱讀”的累,而如同進行了一次心靈之旅,讓我鼓起教學的勇氣,心懷希望的去教學。在本書中,帕爾默帶領教師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這是一次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

作者帕爾默先生不灌輸深奧的理論,而是用一個個真實教學案例與你產生共鳴。本書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日常教學中能夠用到、從而能在教室裏生存下去的點子、竅門、技能,幫助真正的教師顯露其本能。教學是需要勇氣的,雖然也教了十幾年的書,但每當想到自己站在那三尺的講臺上,當上百雙眼睛齊刷刷的望向你的時候,就唯恐自己平下里稀鬆平常的小小錯誤就這麼被放大了十倍百倍。於是,就必須更加的謹言慎行,信口胡謅肯定是不允許的,要邏輯嚴謹要言辭順暢措辭得當,可能大概也許估計這類詞的出現頻率應幾乎爲零。

教師的內心包含着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書中這段話給我印象很深。帕爾默引導我們進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幫助我們建立了對教學的共同認識。教育是帶領孩子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才能學會用更真實的方式來看世界,學會在這個世界中生存。陶行知先生說:“教師與學生的臉是相對的,感情不能對立。”只有發自內心地愛學生,學生才能感受到老師的愛,纔會快樂、健康地成長。新課程改革爲我們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一切爲了學生”,這將是我們心中爲之奮鬥的目標;賦予學生自由,也將是我們教學中的唯一原則。因此在教學中應樹立新的師生觀,構建教學雙重主體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關係。

       要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就是不斷寬容他人,關注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課堂上把時間還給學生,傾聽和發現他們真的心聲,鼓勵學生能真實而又自信地說話,在全班面前大大方方地回答。要備課前先備他們,能深入學生,瞭解他們;在教學中有創造性地改變學生比較單一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注重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立、創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總之作爲教師要保持心靈的完整,讓教學成爲自己生活樂趣的一部分。只有教師能和自己的心靈對話,纔有可能將心靈呈現在他的學生面前,讓知識變得綠意盎然,真正的教學才能發生。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6

每當拿到一本書,隨手翻兩頁,總能看清楚書中所寫內容,而《教學勇氣》卻讓我遇到難題了。

因爲無論我翻開到書的哪一頁,我似乎都看不清楚,他究竟想告訴我什麼。

有人告訴我,這本書很好,值得一讀;也有人勸戒我,這本書是翻譯來的,不好讀。

別人的經歷永遠無法替代我的思考,因此,我決定好好讀一讀他,希望會與書中的作者有直面心靈交流的機會。

“在《教學勇氣》中,帕克帕爾默帶領着教師,爲重新點燃教師對人類最困難最重要的教育事業的熱情,進行了一次心靈之旅。”

下了晚自習,《教學勇氣》也正好讀完,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覺心靈忽然清晰、明亮了很多。我知道,在帕爾默的帶領下,我進入自己的心靈進行了一次短途旅行,並且這次旅行將給我帶來終身難忘的印象。

我是誰?

想起古希臘神廟“我是誰”的刻字,太陽神阿波羅神廟的門楣上的神諭:認識你自己。

導言部分,源自教學心靈的教學,指出,教師應教導自己認識自我。

弗洛伊德說:“人分爲本我、自我和超我”,當一個老師如此真實的瞭解自我是誰時,纔會瞭解他的學生們是誰。

其實,作爲教師,我們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於對“我們自己是誰”的認識。好的老師,正如作者所說,具有聯合的能力,他們能夠將自己、所教學科和他們的學生編織成複雜的聯繫網,以便學生能夠學會去編織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這些編織者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講授法、蘇格拉底是的對話、實驗室實驗、協作解決問題、有創造性的小發明。好老師形成的聯合不在於他們的方法,而在於他們的心靈——即人類自身在整個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基於這樣的前提,我懂得: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

在書中,作者介紹了自己30年來在教學方面的探索,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說明,他教過成千上萬的學生,參加過很多教學研討會,觀摩過其他老師的教學,閱讀了不少教學著作,反思了自己的經驗,也積累了一大堆實實在在的方法,但是每逢走進一個新的班級,好像一切又都重新開始。這些問題常常是他驚慌,而他對這些問題的反應,儘管隨着歲月的磨鍊,表面上圓滑老練了,但實際上仍感力不從心,像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手一樣摸索着。

30年來,他努力探索教學技巧,但上的每一節課似乎都會遇到同樣的情況的:我的學生和我,面對面地進行一種古老精深的、被稱之爲教育的交流。但他發現,教學技巧雖能應付,但是僅僅靠技巧是不夠的。當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時,唯一能供我立即利用的資源是:我的自身認同、我的自我的個性、還有身爲人師的“我”的意識——如果沒有這種意識,我就意識不到學習者“你”的存在。

由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清晰的瞭解自己對於教學是一件多麼有益的一件事,當我們忘記了自己內心的多樣性,忘記了自己走向個性的漫長持續的過程,我對學生的期望是過分的,不真實的。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學要求最終是來自教師內心的呼喚。這種呼喚使我尊重真實的自我。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7

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如同進行了一次心靈之旅。作者帕爾默先生不灌輸深奧的理論,而是用一個個真實教學案例與你產生共鳴。書中一個個案例都跟我們日常教學中高度的相似。分析每一個案例都讓自己有更深的體會。教育是帶領孩子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才能學會用更真實的方式來看世界,學會在這個世界中生存。

《教學勇氣》是一本非常精妙的教育學著作,作者引導我們如同進行了一次精神之旅。他幫助我們建立了對教學的共同認識。隨着閱讀的深入,越發感覺自己進入了一個情境——彷彿自己置身於一個課堂,而課堂的老師就是帕克·帕爾默,向我娓娓道說着他從事教育工作以來心中的困惑與反思。他試圖通過他的敘述,讓我清楚爲什麼教學總是令我既興奮又恐懼。他試圖帶領着我們,爲重新點燃我們教師對人類最困難最重要的教育事業的熱情,進行了一次心靈輔導,這是一次激動人心的、直接而深刻的、探索教學本質的精神互動。

我們的認知裏,教師是傳道受業解惑的,所以一開始我們想到是不放棄班內的任何一個學生,就算他學習不好,也總有好的地方,從開始的信心滿滿,到後來的失望和退縮,這個過程絕對是痛苦而糾結的。我們常調侃自己:學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學生如初戀。當然這是一種理想,也是一種追求。教師的愛是博大之愛:當我們感到痛苦和折磨的時候,就需要一種博大之愛來引領和寬慰自己。學生對教師博大之愛最好的回報就是那輕聲的問候:“老師好!”

教育不僅是改變自己,也影響着你的學生!任重道遠!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8

“我是用心的教師。有時在教室裏我忍不住歡喜。真的,當我和我的學生髮現可探索的未知領域,當我們面前展現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當我們的體驗被源自心靈的生命啓迪所照亮,那時,教學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然而在另一些時候,教室卻如此毫無生氣、充滿痛苦和混亂——而我卻如此無能爲力——此刻的所謂教師就像無處藏身的冒牌貨。於是敵人無處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學生,那些我自以爲熟知的學科,還有那有賴此業謀生的個人苦衷,都與我作對了”。

讀到這些文字,我感慨萬千,這不是我自己嗎?

20xx年,我邁進了教學工作的五個年頭,回首日復一日的課堂教學,曾經激情澎湃,也曾困惑迷茫。一路上滿懷激情、也滿懷希望,然而有時面對學生純真的雙眼時,一種莫名的恐懼悄然襲來。恐懼什麼?就像書中所說恐懼自己久而久之會產生職業倦怠,恐懼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恐懼自己達不到家長、社會的高要求,恐懼教育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我的內心暗涌起伏,我無法揣摩作者是何等細膩的人,能如此體諒到我內心的不安並給予答案,讓我們這些在成長路上的“新人”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相信這對於任何一位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來說,都是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而我在其中收穫的不僅是經驗和勇氣,更是一份對教學事業日益堅定的決心。現將讀後心得梳理如下,可能對像我一樣還在成長中的“新人”有一些啓示。

一、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建立自己的教學風格

書中有句很有哲理,也很經典的話是這樣說的: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這句話讓我久久不能平靜,我第一次靜下心來,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審視和重新認識作爲教師的自己。

如作者的觀點——當我們不瞭解自我時,就不能深入的瞭解所教的學科,也不能教好我們的學生。相信很多教師的第一節課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總是試圖模仿他人,卻把自己迷失在一種不屬於自己的自身認同中。就像剛剛工作的我,只是一味的崇拜和模仿前輩,或者覺得這個環節好用一下,那個環節好用一下,完全丟失了自我,結果拼湊成一節花哨而又不實際的課,我的不是我的了,別人的我也沒做好。

所以說,我總結出來不要刻意的模仿別人,要尋找一種與自己的個性更契合的教學方式,建立自己的教學風格,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用你的個性魅力吸引學生,爲學生打造一片別樣的天地。X教授的導師之所以有魅力,也是因爲他的教學方式和他自身之間找到了一致性。我們應該去理解作爲一個教師我所擁有的個性,並展示而非掩飾自我的個性。將自己、所學學科和我們的學生編織成相互聯繫的網,以便學生能夠學會去編織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

二、瞭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

相信每位老師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就像“有問題背景的學生”中那個被稱作“來自地獄”的學生,讓我們手足無措,甚至憤怒。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做的——“這儘管不容易做到,但卻是值得的。當我開始漸漸地理解學生的恐懼時,我能讓我的教學朝着一個新的方向發展。我不再把學生看作是無知的,我不再那樣不準確、自私地評價學生。相反,我體諒他們恐懼的心靈而傾心教學。而且,當我能這樣做時,學生的心靈能健康的成長。”

沉默、退縮、玩世不恭都是恐懼產生的行爲,而這些行爲背後是想去發現他們自己的聲音,想讓人們聽見他們的聲音。而一個好老師是要能夠傾聽學生甚至尚未發出的聲音。就像幼兒園的小朋友,當你說“安靜!坐好!”時,總有一個不安分的聲音和一個調皮的小臉蛋,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他寬容一定要寬容到讓他自己故意破壞一下,去感知對錯,這時我們一笑了之就行了,或將其抱入懷中說:“你知道的,那樣對不對?”孩子就笑了,他知道你理解他。

真正的傾聽學生,不要匆忙的用可怕的語言去填塞學生的沉默,也不要迫使他們說我們想聽的話,走進和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就像有首詩寫到“要看到一粒沙中的世界,要看到一朵野花中的天堂,將無限緊握於你的掌心,將永恆捉住在片刻之際”,與學生默契地共享心靈之旅,成爲學生的心靈導師,引領他們編織起心靈世界。

同時,我認爲不瞭解學生的成長曆程,便不能很好的走進學生的內心,有關幼兒成長曆程的書籍,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瞭解學生的現在。比如《愛和自由》、《如何說,孩子纔會聽;如何聽,孩子才肯說》等,讀懂學生,才能更好地走進學生的內心。

三、愛學生,心懷希望的教學

剛工作時,曾經有位前輩跟我說,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家長的眼裏他們都是最好的,教育是個良心活,選擇教育,就意味着選擇了奉獻。這句話一直激勵着我,即使力不從心也仍然能夠堅持,不光是教學的勇氣,更多的是因爲心中有愛,心懷希望。“教師這個職業需要心靈、意志,精神要不斷地更新,以獲得力量和勇氣。儘管這個工作經常給教師帶來疲憊、無助甚至傷害,但優秀的教師不會放棄……”我相信每一個想成爲優秀教師的人,都不會放棄,我們會用心中的愛點亮孩子們的世界。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9

讀這本書的感覺:比較難懂,需要反覆看。剛拿到書時,發現這是一部關於教育教學的理論書籍,我的頭腦頓時有點兒大了,因爲我向來不喜歡看理論書籍。再看看作者,原來還是一個外國人:帕克帕爾默,我頭腦更是大了!因爲我不僅不喜歡看理論書籍,更不喜歡看外國人的著作。說實在的,帕克帕爾默這本書理論性的確很強,很難懂,有的地方我不得不跳過去讀,但也有的地方讓我反覆讀,細細品味,慢慢咀嚼他的真知灼見,讓我感受良多,從中也受益匪,也使我對好的教學有了一定的認識。

一、好的教學源自於心靈的呵護和撫慰

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麼,教學(育)的過程又何嘗不是一個心靈的撫慰和救贖的複雜的過程呢?帕爾默在書中說:“教育是引導學生邁向理解和生存於世界的更真實途經的精神之旅,如果不鼓勵察內心領域,學校怎樣能夠實現它們的使命呢?”帕爾默這句話可謂擲地有聲。他的這一席話,又使我想到另外兩位教學家的名言,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和鼓舞。”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是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是一棵大樹撼動另一大樹,是一個心靈碰撞另一個心靈。”

二、好的教學源自於教師自身的認同與完整

當下,在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在生活與工作壓力日益增大的今天,作爲一名教師,對自身的認同與完整很重要。我們不少老師常常容易有意或無意把自己定位爲一名教書匠,將教師當成謀生的一個行當,而不是當成事業來做,所以,往往滿足於教學的技能。帕爾默認爲,作爲一名教師,掌握了教學技巧雖能應付,但僅僅靠技巧還是不夠的。所以他在書中強調:“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自身的認同與自身的完整。”作爲教師不僅要引領孩子學習知識,還要以“我的自身認同,我的自我的個性,還有身爲人師的‘我’的意識”帶給學生,要以自己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魅力去淺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學生,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認識不足,不斷地完善自己,努力地提升自己的素養,只要這樣,作爲教師的我們才能認識自我,尊重自我,也只有這樣,作爲教師的我們才能去尊重處於學習者地位的“你”。也只有這樣,好的教學才能基本上得以彰顯。

三、好的教學來自於以主體爲中心的共同體中

“教學於共同體中──以主體爲中心的教育。”這是帕爾默在書中提出的觀點,這個觀點對我來說真的很新鮮,第一次聽說過的,儘管如此,但我認爲他說的很有道理。我們知道,傳統的課堂是以教師爲中心的模式,教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學生只是被動的學,學生被教師當成盛知識的容器。而教學的方式只要是“填鴨式”,教學的評價標準以教師定的分數爲算,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教育教學事倍功半。

       因此,爲了徹底改變這一現狀,一種反傳統的教學方法騰空出世:以學生爲中心的全新課堂模式,這種模式體現了學生和學習的過程比教師和教學過程更爲重要。然而這種模式往往也被濫用,具體體現在:教師在課堂上不敢講,教師的主導的作用被很大程度地放棄,教師成爲課堂的“甩手掌櫃”;而學生學習很熱鬧,但沒有序列,沒有深入,往往淺嘗輒止,有的認知還有偏頗,所以帕爾默說:“在一個以學生爲中心的環境中,有時產生不經思考的相對主義傾向……當學生被放在中心位置時,教師可能會放棄太多的領導權;當什麼都以學生爲標準,就很難再去正視個人或團體的無知和偏見了。”所以課堂效果並不太理想。這樣讓我們感到似乎課堂改革進入一個怪圈,像玩翹翹板似的':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讓人無所適從,讓人困惑、疑慮。而帕爾默卻在本書中爲我們撥開雲霧,指點迷津。帕爾默指出;我們的教學經歷了“學科中心說”“教師中心說”,乃至現今的“學生中心說”,這幾種方式均有啓發性和優點,但又未能完全解決問題,要麼教師成爲權威,要麼學生永遠不會犯錯。所以他在書中提出:“也許課堂既不以教師爲中心,也不應以學生爲中心,而應以主體爲中心。”那麼什麼是“主體”呢?帕爾默認爲這個主體是由學生、教師以及作爲溝通師生關係充當媒介工具的偉大的“第三事物”組成。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共同專注這一“偉大事物”,構建複雜互動的真正學習“共同體”。在“共同體”中,沒有單方面的教學者,也沒有單方面的接受者,更沒有單方面的成長者,課堂不僅是學生舞臺,也是教師的舞臺,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和諧、融洽、共同成長,正如《學記》所言:“教學相長”。我很贊同他這樣的觀點。當下,我們正在進行高效課堂建設,在學生爲本的課堂理念的同時,也不能忘記教師在課堂上的重要組織、引導、啓發作用,讓課堂成爲師生共同發展的理想天地,讓真正好的教學源自以主體爲中心的共同體中,我期待着,努力着。

帕爾默那一句句真知灼言,猶如深埋在沙坑裏的美麗貝殼,需要我們一點點,慢慢地去深入挖掘……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10

歲月如梭,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工作已經15年了。雖然從事教育教學多年,但我每次精心備好課後,充滿信心進教室,卻總是有遺憾地走出教室,難得有幾堂課自己覺得是挺滿意的,包括同學的每次作業、每次考試都有感到不滿意的地方,不知大家有沒有我這樣的感受。我從不懷疑自己的內心,我是一個熱愛教育教學工作的人,爲了教好學生,可以傾己所有,包括時間、精力、感情、知識等。

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我明白這種“不滿意”就是教育中存在的一種“恐懼”,因爲教學是每天都進行的、隨時讓人檢測成效的工作,因而“恐懼”自己教學失敗,“恐懼”自己落下“誤人子弟”的惡名。有時上課提出問題,學生回答不出,總是疑惑自己設計的問題是否太難了,還是學生因懼怕而不回答?覺得自己教學了這麼多年連這點把握都沒有,不該犯這種低級錯誤。課堂氣氛不濃烈時,不明白是我或我的課不受歡迎呢?還是學生習慣於“只聽不講”了?對教學目標能否真正達成心中無底。我也明白我們要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提倡個性化教學,但在目前形勢下如何真正有效開展問題頗多,心存疑惑。

我理解《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中“教師爲着心靈的自由選擇他們的職業,但是教學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師心靈失落。”這是產生“恐懼”的根源之一。我認爲教學的勇氣就在於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仍然能夠堅持,那樣,教師、學生和學科才能被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鼓起教學勇氣,把心靈獻給學生嗎?

我們當中的很多人,是出於心靈的原因,再加上熱衷於某個學科、樂於幫助人們學習等願望的激勵而成爲教師的。但由於常年遭受“恐懼”,使很多人失去了這種心靈的力量,教學熱情受到挫。我認爲,要戰勝“恐懼”,唯有與學生、與同事真誠溝通,才能釋放心靈,因爲心靈是幹好所有工作的源泉。

教育的實質就是一個心靈引導的過程,而心靈引導是一個相互的過程,不僅僅學生要遇上合適的教師,教師也要遇到合適的學生。在這種心靈相遇的過程中,不僅顯示出教師的素質,也引發出學生的素質。但現實是學生很難有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師的機會,而教師也沒有選擇自己學生的餘地。但我相信,教師與學生能夠彼此相遇就是一種緣分,只要在這既定的師生範圍內做到真誠溝通,彼此調適,互相適應,一定能戰勝彼此的“恐懼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當然作爲教師負有更多的責任,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豐富自己的知識涵養,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開放自己的心靈,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此時進行心靈引導,才能產生優秀的教學,才能使教學富有實效性,才能培養出富有個性素質全面的人才。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11

當你非常熱愛你的工作——如許多教師那樣——擺脫困境的惟一途徑是深入地瞭解教學。面對教學中的困惑,我們須知難而進而非逃避,對其更好地理解和更得體地協調,這不僅僅是爲了守護自己的靈魂,更是爲了愛護學生的心靈。

——帕克帕爾默《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

早在數年前,就有很多朋友尤其是名師推薦閱讀本書。但聽不少人說該書內容較深奧,理論知識很多,很難讀懂讀透。因此,自然而然對該書產生了畏讀心理。參加了青葵園共讀活動,堅定了閱讀信息,於是網購了一冊《教學勇氣》,嘗試着閱讀。無奈不能深度讀進去,僅僅是蜻蜓點水的瀏覽。但是,也爲其中的段句而歎服。

儘管讀來不是那麼輕鬆,但是每讀一次,就有一次收穫。隨着閱讀次數的增多,我發現這本書寫得真得非常棒,書中有很多精彩論述,不少地方描寫的簡直就是我們自己的心聲。這本書講述的是美國教師的教學故事,或真實有趣,或充滿智慧,或深切感人。美國教師爲學生成長付出的努力令人敬佩,他們愛學問、愛學生,渴望將自己熱愛的學科與學生建立牢不可破的聯繫,總是千方百計點燃自己的教育激情,積極與同事合作,探討和研究,創造更好的教育氛圍,使每一個學生都具有最好的品質。這些故事同樣適用於我們的教師。

通過閱讀,我才知道,原來這世上的教育有很多的共通之處;我才知道,並非只有我一個人對教育有如此複雜曲折的心情;我才知道,經歷煎熬和苦悶,經歷彷徨和警醒,享受快樂與痛苦並存,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頓時釋然。我會努力像帕爾默所期望的那樣,真正地向世界、向生活、向同伴、向學生敞開心扉,做一名享受教育幸福的“心靈之師”!

《我的教學勇氣》自始自終沿襲一個這樣的主要觀點:“真正好的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的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如此,教師的心靈便是關注的焦點。因爲,“教學得失與其說是取決於教師是採用的具體方法,不如說取決於教師奉獻的仁愛之心,取決於用仁愛之心穿針引線將自己、學生、學科編織在一起,使三者之間進行面對面、聲對聲、心對心的溝通和互動。”《我的教學勇氣》但是,要維繫並呵護教師的心靈何其難也!面對教學中的困惑,我們須知難而進而非逃避,對其更好地理解和更得體地協調,這不僅僅是爲了守住自己的靈魂,更是爲了愛護學生的心靈。

記得電視連續劇《太行山上》有句臺詞:“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其實,我們的教學工作,不也是這樣的道理嗎?縱觀中外的教育名家,無一不是從關注課堂基礎入手的,他們有的甚至在教育一線工作數十年,纔會對教育洞悉若微。我們教育同仁也經常會參加一些教學培訓會、教學研討會、名師講座,大凡那些講析透徹、內容豐盈的講者,均是活躍在一線的師者;而那些誇誇其談者,因爲缺少了一線教學的經驗,講座很熱鬧缺不能通過做課展示自己的實力,實爲一大缺憾。

儘管對本書領悟得還不夠透徹,但是,通過比對、反思、實踐,通過和同伴交流、研討,閱讀本書讓我真切體會到自我反省獲得的過程,從而真正感受到互通心靈、互通智慧能產生的巨大力量,深刻體驗到用心靈聯繫課程和學生的教學所產生的無窮魅力,使我從令人興奮的新視角來體驗教學的喜悅,真正使我沐浴了一位偉大導師的諄諄教誨。在此,感恩帕克帕爾默教授,感恩吳國珍教授等翻譯團隊把這麼好的典籍帶到我們面前。本次閱讀,只是一個小小的歷程。今後,我還會重新來讀、來悟並汲取書中更多蘊含無窮的深邃力量!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後感12

春花秋月總能引發詩人的感懷,而寒來暑往卻能激起老師的惆悵,在周而復始的疲憊、迷茫、失落中,我們能否可以再一次鼓起教學勇氣,像優秀教師那樣——把心靈獻給學生嗎?

漫懷着一分教師的執著,拜讀了帕克·帕爾默教授的著作《教學勇氣》,讓自己的心靈作了一次深刻的洗禮,被書中通透教師心靈世界的深邃智慧和深刻啓迪所震撼。他的天賦帶領我們進入教學工作最深奧的領域,並以他足以永遠改變我們的洞察力和勇氣照亮了我們的心靈之旅,整合了嚴密與典雅、熱情與精確、智慧與人性,從關注教師心靈的角度,從智力、情感和精神來解讀教師,解讀教學,解讀教育,讓我如浴春風,重獲教育生命之感。

面對教師心靈的迷失,帕克。帕爾默在他的《教學勇氣》一書裏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生物學、心理學、甚至物理學、化學、宗教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的很多觀點都給我震撼的感覺,加之字裏行間自然流露的對教師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讓我更加願意用心去聆聽,去體會。帕爾默認爲教學的困惑主要來源於教師的教學行爲與自我認同的分離,而當分離產生後,面對源自內心的恐懼,教師只能在面具後隱藏,與內心隔離、與學生隔離、與學科隔離、與同伴隔離……此刻,教師深感疏離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離”。所以,帕爾默呼喚讓我們重新認識自我,坦然面對恐懼,積極重建聯繫,在“共同體”中實現真正的教學,也重新找到自我的價值和教學的勇氣。我驚歎作者從自己做教師的角度出發,將他幾十年教學生涯中獲得的心得通過許多真實的教學故事,生動地爲我們一一展現。身爲教師的我也進行了一次認識自我心靈的旅程。而且讀到一些地方,我心中就會不自覺地發出一些共鳴:“教師的內心有一個警衛,守護着自己的個性,把有損我們自身完整的任何東西拒之門外,把有益於我們自身完整的一切東西擁入懷中,”“教師需要找到各種可能的方式來傾聽來自心靈內部的聲音,並認真地接受內心的指引,不只是爲了我們的工作,更是爲了我們自己的健康。”

我們要學會去傾聽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學生在恐懼、沉默的背後,是想去發現他們自己的聲音,想去發出他們的聲音,想讓人們聽見他們的聲音。能夠傾聽學生甚至尚未發出之聲音———意味着不斷地寬容他人,關注他人,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能匆忙地用我們可怕的言語去填塞學生的沉默,並且不要迫使他們說我們想聽的話;意味着充滿深情地走入學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傾聽他人真話的言而有信者。這樣有一天學生會能夠真實而又自信地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