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1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語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讀後感15篇

論語讀後感1

我和父親一起讀了于丹的《論語心得》,通過我自己的理解與父親的解釋,我瞭解到了《論語心得》的內容以及《論語》的道理。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如果你因爲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論語心得》中共講述了七道,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地人之道”。

天地人之道是《論語心得》中的第一道,讀這一道時,我的感觸也是最大的。

我們現在常說,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隆、事業成功的基礎。但人的力量如此強大的原因,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達到完美結合的程度,結成一個整體,所以,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的內心的時候,他的強大,無堅不摧。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就是大地上萬物和諧而快樂的共同成長,僅此簡單而已。讀到這裏,我想,在當今社會,競爭如此激烈,我們應該如何爲人呢?只要你的胸懷無限大,許多事情就小了,原來如此,就是“忠恕”二字啊!簡單的說,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時要想到別人;拓展一點說,“恕”字就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了傷害,你也應該寬容。但是,真正做到寬容,又談何容易呢?有很多時候,一件事情已經過去了,而我們還老是在那兒想,這麼可惡的事,我怎麼能原諒它呢?然後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咀嚼中,一次又一次再受傷害。這就是孔子告訴我們的,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了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論語》告訴我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的心中充滿幸福感。

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就這麼簡單。那麼,怎樣做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呢?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你自己想要有所樹立,馬上就想到也要讓別人有所樹立;你自己想要實現理想馬上也要想到幫助別人實現理想。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叫“仁義”。

讀完這一道,聯想起生活中的自己,不禁羞愧萬分。現實生活中的自己自私、蠻橫、無理、霸道,這跟書中相差了多遠啊!我仔細的考慮了,我以後一定要做到寬容、關心愛護他人等。這樣,自己的人生不是纔會更完美嗎?

我想聖賢的意義就在於,他以簡約的語言道出人生大道,而後世的子孫或矇昧地,或自覺地,或痛楚地,或歡欣地,一一去實踐,從而形成以個民族的精神。

趙普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而我此刻只是略知皮毛而已,但我的心靈卻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論語讀後感2

讀完《論語》,我如同經歷了一番修行,明白了;

天地人之道;

心靈之道;

處世之道;

君子之道;

人生之道。

而心靈之道則淨化了我的思想,讓“仁者不優,智者不惑,勇者不懼”的道理。

每個人固有自己的思想,哪怕一個人在人生十字路口分辨是非,做出判斷時,思想卻也能產生分歧。這完全是因爲內心不夠強大。做到內心強大,是要將輕於身外之物看輕。太在乎得與失的人,被孔子斥爲“鄙夫”。鄙夫,意義幾乎與小人同等,就是不上臺面鄙陋的人。孔子說,像這樣的小人,他能謀劃國家大事嗎?不能。這樣的人在沒有得到利益時抱怨着不能得到;而在得到後又恐怕這利益會失去。既然害怕會失去,那麼,如此的鄙夫則將不擇手段維護利益,往自己臉上抹這不應該抹的“金”。

這種怨得而患失的人,絕不可能擁有開闊的心胸,決不會有坦然的心境,更不用說擁有真正的勇氣。

說到“心靈之道”當然得談到心態。

子曾經曰過,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我認爲是說小人驕傲,是炫耀他外在的成就;而君子之驕,則是驕傲內心的風骨。君子因爲有心態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詳舒泰則是由內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現得則是故作姿態,在衆人面前搔首弄姿,譁衆取寵,故作玄虛,實際在人們的心中,他所做的一切沒有任何意義,完全是驕矜傲人的脾氣,因爲小人的內心多的是一股躁氣,多的是一股傲氣,所以他們的氣度上便理所當然少了一份安閒,少了一份修養。

一種平和、安詳的心態,不論是對學習,還是對生活,都會有推波助瀾一樣的影響。而此種心態,又是從平時篤定、從容的氣勢可以養成的。

《論語》提倡“坦蕩蕩”的心境。這種心境和胸懷,既可以彌補你先天的遺憾,又可以彌補你後天的過失……這種心境,就像孔夫子所說,它其實隱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深處的,若即若離,只是需要我們去發現而已。但是,就是因爲心境與心態的不同,所以心態會在心境的誘惑迷離下改變本性,使自己墜入深谷,再不能從萬谷深淵中迭起,縱而使自己誤入歧途。心境是一種動力,實際上是虛幻的,當人在傷心時,產生幻境,使心靈得到一絲安慰。這確實是甜美的,可有的人想入非非,虛度光陰,以爲這種心境會成爲現態。不知不覺中,心態也會尾隨心境而變化,養成惰、軟、幻、怨的性格。

正確的心態會使我們的生活飽滿充盈,讓我們歡欣,讓我們的生命擁有最大的效率,讓你的每天進行着新的輪迴,並把這種心態與歡欣向他人疏導。

回到《論語》的角度,《論語》帶給我們的,永遠是一個人生動態系的哲理,一個新鮮脫俗的至理傳奇!我們不可以斷章取義,不可以僵死的理解《論語》的含義,因爲她本來就是一本活的典教,其中的含義是通過人一生的經驗總結而來的。

這些古代聖賢的思想,在你的大腦中運轉時,在你的血液裏流動時,我們深深地知道,並肯定:你正確的心境與歡欣的心態就是對古代聖賢的肯定和無限的敬仰!

論語讀後感3

百善孝爲先,這是儒家的思想觀點,那麼儒家爲何要把“孝”字捧到這麼高的位置,人又如何盡孝道呢?翻看儒家最經典的典籍《論語》,我們便能從中找到答案。

先看看《論語》裏是怎樣對孝定義的。

魯國的孟武伯向孔子怎樣盡孝道。孔子答了一句:“父母唯其疾之憂”。就是說要象父母擔心孩子的病一樣。爲人父母的都應有這樣的體會,孩子有了病或者多少拉了點肚子、受了點傷、着了點涼,我們是什麼樣的心情?是不是擔心、掂念、疼惜,恨不得這病疾轉到自己的身上,讓孩子免受其苦,快快樂樂?

孔子這個回答是十分智慧的,他不去做一大通應該如何如何的說教,只拋下這句半拉子話讓孟武伯自己去理解、體會。父母在你小時是怎樣疼惜你的,你現在也去怎樣疼惜父母,這就是孝。孝順父母的心情,也要象“父母唯其疾之憂一樣”,是從內心到行動,都切切實實的展現出來。做父母的,又有哪個對孩子病疾的疼愛、惦念不是發自於心、油然而生,而需要別人來規定如何做纔算盡禮呢?

孔子認爲孝要發自內心,不能走形式。在子游向孔子問孝時,他就回答道:“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這裏嚴厲地說,不要以爲給父母供吃供喝,養着父母這就叫孝了。養狗、養馬,也是這樣養。不從心底裏敬愛父母,養父母和養犬馬有什麼區別!

孔子還認爲盡孝要始終如一,他提出了一個詞“色難”。“色”就是臉色、神色。一個人盡一次孝並不難,難得是始終孝字當先、不厭其煩。朱熹對“色難”一詞有精闢的見解:“蓋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親之際,惟色爲難爾,服勞奉養未足爲孝也……”無論伺奉父母的活多髒、多累,無論父母有多嘮叨,在父母面前,始終不改色,和悅如一,這纔是真正的孝。正如孔子所說的:“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又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後一句是說,父母的年齡生日不可不記得,父母每過生日,既爲生辰而喜,又爲增歲而懼。

孝還表現在自個好好做人,不辱沒先人。這是孔子對盡孝的另一個要求。他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那麼孔子爲何要彰揚孝道呢?

《論語》裏孔子的弟子有子說了句話:“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孔子的弟子曾子也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孝是人性之根本,人不孝敬父母,則與犬馬無別。孝是人性善與惡之間的一道堤壩,彰揚孝道,就是彰揚人性,彰揚社會道德。孝順父母的人,充滿人性,心中有德,很少會幹出犯上作亂、作奸犯科的事。相反,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能孝順的人,已無人性和廉恥之心,什麼樣的壞事幹不出來呢?

論語讀後感4

隨着國學熱潮的洶涌而至,我也通過閱讀提升自己的國學積澱和文化素養,讓自己更充實起來。閱讀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一書,我從中讀出了先生的謙虛和虛懷若谷,把學問做透的執着態度。特別是讀完先生對《卷二?里仁第四》的解讀,如在《里仁第四》、《月是故鄉明》、《兼收幷蓄見仁心》等篇章對“仁”的闡釋和講解,讓我更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仁”的認識,更堅定了“仁在心,學做人”的信念。

南懷瑾先生認爲“里仁”是人如何處在仁的境界,要求我們重視個人修養,強化精神提煉,追求“仁”的境界。這就引導我們以“里仁爲美”,讓修養、學問、做人達到智慧之境,達到真善美的境界。這就啓迪我們從以下三大方面要求自己:

樹“仁”之人生觀,做到知行合一。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只有以發自內心的善意去對待他人,以博愛之心“泛愛衆,而親仁”,能夠深刻認識到“仁德”是人之本、人之性,以仁愛作爲真正的做人之道,逐漸超越血緣基礎之上的親親之愛,以無限的溫暖照亮他人,逐漸讓“仁愛”作爲一種品性和能力,並在現實生活中加以落實,讓自己的言行舉止都能展現出“仁”的風範,併成爲一種行爲的自覺。

堅信心中有愛,以仁愛之心愛人。在日常生活中,堅信“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想別人所想,以一顆仁慈之心學會關愛,做到在家愛父母、愛兄弟姐妹,在外愛朋友、愛他人,逐漸構建愛的和諧氛圍。做到以寬以待人的胸襟勇於承擔,摒棄自私自利之念內修文德。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以仁愛之心平等對待他人,以和睦相處促進團結協作,那麼怎麼會成不了真正的正人君子和仁人君子呢?

聆聽聖人啓迪,提升綜合素養。通過學習閱讀,從先賢聖人那裏學習做人之道,以“恭、寬、信、敏、惠”要求自己,真正成爲“至仁之人”,以此才能行於天下。在生活工作中,以“恭”要求自己,堅持做到必恭必敬,對世界、對他人有恭敬之心,做到恭則不侮;以“寬”勉勵自己,以自然寬和之態善待他人,以寬容和美匯聚人心;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講求信用,力爭做到誠以修身,信以立世;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以敏銳、敏捷的態度抓住機遇,能以敏銳的應變能力力爭敏則有功;以“惠”警示自己,能以慈惠之心感動別人,發揮精神感染力。

總之,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學習中,我都將以“仁”爲追求人生向善的動態的進取過程,進行自覺地地“仁道”選擇。最終,以良好的品性爲保障,以過硬的本領爲支撐,以遠大的理想追求爲航標,以超強的主觀能動性爲自覺,以恆久的“仁心”勤踐行,以推己及人之心溫暖世人,溫暖世道!

論語讀後感5

每當清晨時分,聽到略帶稚嫩卻認真嚴肅的琅琅書聲,那一句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句,帶給我的,是對成長的感悟。

這些名句,出自儒家經典——《論語》。記得很小的時候,就經常捧着一本拼音版的《論語》,但那時我只是一隻還沒有飛翔過的小鳥,自然體會不到其中的含義,只當它爲簡單的消遣,咿咿呀呀,自得其樂。

逐漸的我開始懂事了,在小學二年級時,學校要求誦讀《論語》,當再次捧起這本經典品讀時,我彷彿懂了些什麼。學校發放的《論語》大部分是關於學習的,而經歷了幾年學習生活的我,已經是一隻開始嘗試飛翔的小鳥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它啓發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告訴我學習需要時常複習……這些句子伴隨着我走過將近七年的學習生活,教會我如何學習,激勵着我努力學習,而它們還將繼續伴隨着我走過以後的學習生活。

五年級時,我買了一本節選版的《論語》。而此時,我已經在父母的呵護下逐漸長大,成長爲一隻能夠飛翔的小鳥了,對父母的呵護不屑一顧,漸漸地無視父母對我的愛,正是《論語》,激起了我對孝的領悟。“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告訴我要爲父母的健康擔憂;“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啓示我需要用心孝順父母……它們教會了我“孝”字的含義,這將使我時刻不忘孝敬父母,不忘父母生育、養育之恩,時刻對父母心存感激。

到了初中,我讀到了更多《論語》中的佳句。這時的我已經成爲能夠獨立飛翔的小鳥了,能夠獨立學習,懂得孝敬父母。但我也將開始面對社會,這時,《論語》中的佳句教會我如何做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告訴我人生要有理想、有目標,並要爲之努力、永不放棄。“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使我懂得了“恕”的含義,讓我學會推己及人……這些句子教會了我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做人,將來如何在社會上立足,這對將要接觸社會的我,如同地圖,幫我指點迷津。它們將伴隨我一生,讓我時刻記住如何做人,如何活得精彩。

從牙牙學語開始,《論語》伴我走過了近十年的時光,我漸漸長大,它不斷帶給我嶄新的思想,使我在學習中游刃有餘,教給我做人做事的道理,使我一生受用不盡。我將繼續用心品讀,相信在我不同的人生階段它會帶給我更多的人生感悟。

論語讀後感6

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戰火紛飛,當時的文人學者們紛紛思考救民於水火,解決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思想學派建立,後又出現了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學派,於是乎,出現先了“百家爭鳴”的學術思想時代。著名的《論語》就是出現在這個時代。《論語》是儒家的經典之作,被稱爲“聖賢之書”,是爲人處世的標杆,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間的言語行事。從某種角度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個人層面的要求,齊家是社會層面的要求,治國平天下是國家層面的要求。就我個人而言,學習論語,主要在做人做事,教育學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方面,對我有很大的啓發。在爲人處世方面提倡“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其一,“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有些人在生活中不顧他人感受,自己不想做或者不願意做的事情強加給別人,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遠。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要多多向他學習,虛心請教,以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看到有人犯錯誤了,要引以爲戒,以別人得到的教訓爲教訓,避免自己犯同樣的錯誤。他還強調“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父母還尚在人世,作爲子女來講要盡孝道,不要去太遠的地方,如果非要去的話,就要告訴父母你要去哪裏,不要讓父母擔心。學習《論語》它會讓你懂得正直的偉大,會讓你知道所謂的“邪不勝正,公道自在人心”所以,你要相信這個世界總是美好的,你要相信這個世界光明磊落的人還是佔大多數的。

其二,孔子在教育學習方面有很多值得當今人借鑑的地方,孔子主張“因材施教,不分貴賤,賢愚,人人都可以受教育”,此外,孔子十分強調“學思結合,知行統一”,他既重視學,又重視思,主張學思並重,思學結合。他在論述學與思的關係時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既反對思而不學,也反對學而不思。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讓我們自己通過提問、思考、總結的學習方法,來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

其三,通過學習《論語》,提高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論語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顯而易見。他講述瞭如何成爲一個真正的人。更在修齊治平上實現安邦立國的大使命。中國曆代先賢,有多少人深受孔子思想感染,從而創作出更多的經典。《論語》中的“仁”、“禮”等中心論點無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正是通過學習《論語》才讓我知道了,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並非只有四大發明等。這些是我對讀了《論語》之後的個人心得,讀書可以使人明智明理,但不同的人總有不同的感悟,《論語》一書博大精深,承載中國先賢的智慧思維,是我中華之瑰寶。希望大家可以多讀一些這樣的書,會讓我們的人生少走一些彎路。

論語讀後感7

這學期開始,我們複習背誦聞名中外的《論語》。這次我以本書中的人物爲線索,再次和學生們一起梳理這本書。

還記得暑假裏,每每心情煩躁,便提筆書寫《論語》。看着一個個字符從筆下流出,莫名地心安。對於我來說,這是繼李子柒視頻之後,又一部心靈“治癒系”作品。我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率性、明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是一種怎樣自由灑脫的精神。是啊,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裏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爲一名教師,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當然,也有可能容易鑽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所以,孔子告訴我們,在學習中定要把握好“學”和“思”。

這時,我自然地想到了曾子說的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一天中多次反省自己,爲別人辦事夠不夠盡心呢?與朋友交往夠不夠誠實呢?老師教的知識夠不夠熟練呢?背誦着這句話中,我想到了自己。我總是立志要每日寫隨筆,卻總是虎頭蛇尾,真是慚愧。以後,我一定要堅持下去,也要像曾子說的那樣每日反省,努力遇到更好的自己。我還要繼續誦讀《論語》,牢記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繼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仍可指引我們如何謙虛爲人,如何做學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明確告訴我們: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辦公室吧。在這個近40人的大家庭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作文大師……多向我們身邊的榜樣學習,慢慢地自己也會優秀起來。即使優秀如組長,遇到電腦上的事情也向年輕人詢問,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更優秀的人。

感謝《論語》,讓我靜以修身。未來可期,我們一起努力。

論語讀後感8

世界上的真理總是最簡單和令人信服的,就像太陽每天升起和落下一樣。《論語》就像一根看不見的鞭子,它總是提醒我們要努力做得越來越好。

--題詞

《論語十二章》是我們近幾天學來的一篇課文。它選取了《論語》中具有代表性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錄。孔子是中國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創辦了私立學校。在教育對象的選擇上,他主張“沒有階級,只有教育”,即學習不分貴賤,德才兼備,他給了老百姓學習知識的機會。

這本書充滿了文字,其中我認爲最精彩的是:“三個人行,一定有我的嚴老師。”。選擇好的,跟隨他們,改變壞的。”而“博學而敬業,問而思”這兩句話。

“三個人,一定有我的嚴老師”,也就是說,三個人一起去,除了我,兩個人,一定有值得學習的東西。去年國慶長假期間,天氣很好。我父母讓我們一起爬山。我遇到一個“雪巴”妹妹。我聽說她媽媽說她是浙江大學大三的學生。她是中學入學考試的第一名學生。我把我妹妹當作我的偶像。我問了很多關於學習的問題。我姐姐耐心地一一解釋。我在路上遇到了一棵漂亮的植物。我妹妹正準備摘呢。我問她:你知道這是什麼植物嗎?我不知道。”“哈哈,我知道,”我驕傲地說。這不是我前幾天在百科全書裏看到的“豆莢”嗎?它是製造肥皂和潤滑油的原料。可祛瘀消腫,治療過敏性皮炎。聽了我的解釋,同齡人的長輩們稱讚我知識淵博,姐姐也稱讚我自卑。事實上,我知道我只是喜歡看課外書。雪巴和她姐姐之間有很大的差距。我暗自發誓,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進入浙江大學。

在我的書房裏掛着一幅有力的書法作品,上面有四個大字:博學和勤奮。這是張錦江先生小學四年級寄給我的。當時,我不明白它的意思。我跑去問我媽媽。我母親說,一個人必須廣泛閱讀,學好,並努力實踐自己所學到的東西。我不明白。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論語》的意思。當我在小學的時候,我在鎮上的學校學習。學生不多。我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我有一種優越感,覺得自己是不可戰勝的。進入初中,學校很大,班上的人數很多,一種無形的壓力讓我的優越感消失了。每天的作業、考試成績,老師都是以優勝劣汰的形式來評價的,看到同學們都很積極,競爭激烈,我也給自己佈置了一個任務:每天作業完成後一定要看半小時的課外書,時間允許的話,再看半小時的英語。雖然有點難,我還是選擇堅持,因爲我知道養成一個好習慣只需要21天。如果我能在21天內堅持下去,那就不難了。”世上沒有難事,只要我肯堅持”,我鼓勵自己,我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

《論語》是儒家智慧的精髓,它教會了我們許多學習方法和態度,也教會了我們許多修身養性的方法。學習《論語》,智慧將代代相傳!

論語讀後感9

剛進高中,對各種新奇的選修課程充滿了好奇,看到國學一門科,卻絲毫不知這教的是什麼,直到發下一本《學庸論語》,才恍然大悟,原來教的是中國古代經典啊!

其實,很早就接觸過《論語》這本書。小時候,媽媽聽說讀《論語》很有好處,就買來一本讀。那時候全然不知讀的是什麼意思,只管往下讀,只覺得順口。每天半小時,讀着讀着,就變得滾瓜爛熟。再讀《論語》,感悟頗深,便寫下了這篇作文。

常常在生活中遇到許多困惑,感覺生活有太多的不如願,太多的煩惱。也許是因爲我們總是看不清事物的本質,心胸不夠開闊吧?而《論語》卻能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看懂生活,看透一切,不再爲生活小事而煩惱。

儒家思想在歷史上曾那樣興盛過,漢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它成爲了當時的正統思想。但在新文化運動時,卻有人喊起了“打倒孔家店”,儒家思想受到了極大的打擊。而今,我們又拿起了《論語》,因爲在追求物質的現代,保持一顆寧靜深遠的心,一顆高潔的心,一顆不因外物而變得浮躁的心,實在太重要了;我們又拿起了《論語》,因爲它對人生的解析、對道的解析,那樣精美絕倫,深深吸引了我們。

《論語》告訴我們的知識,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我們,怎樣坦然地對待一切,怎樣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也許我們一下子感受不到《論語》帶給我們的進步,卻可以得到心靈的平靜,那就足夠了,《論語》的作用是不會立刻發揮出來的,但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還有什麼比心靈的平靜更重要的呢?心靜下來了,才能做出理智的判斷、正確的選擇。

既然作爲學生,自然最關注學習,不妨就來談一談《論語》中講學習的部分吧!我最喜歡的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幾句。詞句間,透着多麼謙虛、實事求是的態度啊!對學習的愛、尊重、敬畏早已體現得淋漓盡致。讀後感。我不禁感嘆古時候人們對學習的那種認真的態度。在我們現在的學習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只有熱愛學習的人,才能學得更深入;只有敬畏學習的人,才能學得更仔細認真,更一絲不苟。而只有當我們以最謙卑、最認真的心去對待學習的時候,學習纔會回報我們,讓我們掌握知識,沉浸於學習的快樂之中。

《論語》帶給我們的感悟,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講完的,不是普通的詞句所能表達的。那一點一滴深厚的人生哲理,早已滲透入我們的心。抽出一些時間,在明媚的陽光下,細細品讀《論語》,品讀那人生的味道。

論語讀後感10

總以爲孔子是離自己很遙遠的古代聖賢,《論語》是學術家們才研究的歷史文化遺產,從沒有想到它會如此親近地來到我們身邊,讀了于丹老師所寫的《論語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這位聖人的樸素、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時時傳遞出的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

初讀《論語心得》時,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爲書中所說的安貧樂道,現在看來頗有些讓人不思進取的味道,細細讀來,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每個人都在努力發展着自己的事業,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其實,高官厚職的,生活得不一定快樂。競爭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調整與他人的關係,倡導良性競爭而非惡性競爭。畢竟,這不是一個人的世界,不管多聰明、多能幹的人,缺少他人提供的幫助,成功也是不可能的。一個人只是一葉“舟”,而衆人才是既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水!

于丹教授分析的《論語—心靈之道》,讀過之後,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同樣一件事情,看待的角度不同,心態會不同,心情也會不同。就像平時開車,同樣是紅燈前的第一輛車,有的'人會想:真倒黴,別人都能趕在紅燈前過,怎麼偏偏我過不去,心情就會變得很糟糕;而有的人會想:我真幸運,下次變綠燈時,我能第一個通過,心態就會很平和。《論語心得》告訴我們,要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用積極的心理暗示調整自己。

感觸較深的還有于丹教授講的《論語—交友之道》。朋友有好壞之分,良朋益友可以帶來很多幫助,惡朋佞友卻會帶來許多麻煩,甚至引你走上邪路。什麼樣的朋友是好朋友?什麼樣的朋友是不好的朋友?書中說到的“益者三友”和“損者三友”,細細想來,頗耐人尋味。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很多的朋友,特別是那些身世顯赫,家境優越的人,周圍更是不乏與其稱兄道弟的人,但是,當他們失去了這些優越的條件,或是當他們身處困境時,又會有多少真正站在他們身邊,肯爲其兩肋插刀的人?怎樣才能交上好的朋友呢?《論語》也給出了答案。要想交到好朋友,一要有仁愛之心,二要有辨別能力,都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有了一個好的朋友,人生便開啓了一段美好的生活。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能夠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過一生,這是每個人心中的夢。相信我只要踏踏實實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工作、以誠相待地交友;學會放棄、學會捨得、學會寬容、學會立志,就會讓自己的心靈變得完美、強大,就會享受到生活的美滿與幸福!

論語讀後感11

一個人反省自己的行爲,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這個標準說低也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說高就是個至高無上的標準,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又是極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爲君子的人格標準。

孔子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曾經很認真地跟他們討論過君子的問題,他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孔子從來不說做君子就要像誰誰誰那樣,在孔子看來,做君子就是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從今天做起,讓自己成爲內心完善的人。因爲只有你的內心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孔子的學生曾子曾經說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這樣一份擔當,後來就演化成了中國儒家人格中所謂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從來不是徹底分離的,而是人格理想的兩端。用林語堂先生的話來講,中國每一個人的社會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個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

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就是說,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記的事情是不同的。

君子每天牽掛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繕,小人則記惦的是自己的家鄉;君子心中始終有一份規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則滿腦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君子還有第三個標準,就是“矜而不爭,羣而不黨”(《論語·衛靈公》)。

就是說:君子是合羣的,雖然他內心裏莊重、莊嚴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羣人裏頭卻從來不爭。同時,他也決不拉幫結派,謀取私利。

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由此可見,“君子”這個《論語》中出現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遠是樸素的,是溫暖的,是和諧的,是每一個人可以從當下做的;而那個夢想,那個目標,既是高遠的,又不是遙不可及,它其實就存在於當下,也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爲一個真君子。

悟:君子和小人在論語裏似乎永遠都是對立的。那麼做人的境界裏有沒有介於兩者之間的,即無能做君子,又不屑做小人。我覺得應該有吧。比如,我們身邊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既不算計別人,也不全心全意爲他人着想。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想自己應該想的問題,歡樂着自己的歡樂,悲傷着自己的悲傷。也許,這就是性情中人吧。

你說呢?

論語讀後感12

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爲什麼這樣說呢?這半部《論語》就能治天下,靠的是什麼呢?靠的就是《論語》中蘊藏的大智慧啊!

《論語》到底寫的是什麼呢?裏面篇章很多,有關學習的學而篇,有關品行做人的道德篇等等,平時我們經常掛於嘴邊的幾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均出自此書。這些語句隨便找個同學都會說上一兩句,我想這也許就是孔子的人格魅力吧。

《論語》裏面的精彩語句數不勝數,但我最喜歡“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內省也。”這句話。意思是:見到賢人聖者就想想自己有沒有他的成就,見到沒有賢者思想的,就要反省一下自己也是不是這個樣子。我一直將這句孔子說的名言刻在心裏,半點不敢忘記,因此養成了爭強好勝,希望自己也能達到別人一樣水平的性格。

《論語》不僅能發人深省,還能使人改變人生觀點。讓頑皮不愛學習的人變得發憤圖強,努力學習;令自卑的人不再自卑,昂首挺胸重新做人;使奸險狡詐的人變得誠實憨厚……從這個角度出發,這難道還算不上是一本好書嗎?

《論語》書中記錄的有勤學之人、守信之人、也有死讀書不求甚解的人,陳正之就是那個勤學之人的代表。他每天以勤補拙,勤學苦練從不間斷,人家讀一遍書,他就翻倍,甚至更多,並在學習中尋找樂趣,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由“陳傻子”變成陳才子,成爲漢代一位很有造詣的博學之士。再如北宋的米芾,他把“學而不厭”當成自己的座右銘,勤練書畫,特別是在練“捺”方面,廢寢忘食。他的妻子是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啊,再也忍不住就給他送飯,在送飯的過程中不心小碰了一下米芾的右手,沒想到就這個細節竟寫出了世間少有的一個“捺”,這是一個巧合嗎?正因爲米芾那勤學苦練,終於成爲當時享有盛譽的“宋四家”之一。而曾子則是守信人的代表,他不顧妻子反對,言出必行,說給兒子殺豬就殺,絕不向孩子撒謊,成爲後人誠信的楷模。《論語》中有些語句的意思確實難以理解,但“讀書死,讀死書,死讀書”這句話總該明白吧。《論語》中也有這種人,誰呢?就是伯樂的兒子。伯樂的兒子不動腦筋,不思上進,手拿着伯樂寫的相馬經去尋找千里馬,結果錯把一隻癩蛤蟆當做千里馬,這種只知讀書,卻不知思考的人,到頭來只會一無所獲,鬧出笑話……

《論語》,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是因爲有關孔子或他的弟子的一個個小故事裏隱藏着一句句至理名言,語言清新自然,構造新穎活潑,翻開書本,其中的人物歷歷在目、躍然紙上。

現在你明白爲什麼“半部《論語》治天下”了吧!

論語讀後感13

前不久,我讀了《論語》這本書,我之所以讀它,是因爲它與《百家姓》、《孫子兵法》……書一起來到了我的手邊。

《論語》這本書分有20篇,其中,學而篇、爲政篇、里仁篇、公冶長篇等比較有名。有時候,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爲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的孔子。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讀的。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甚至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由此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矗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5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年紀不大的小女孩當了愛因斯坦的老師;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我還知道一個關於不恥下問的笑話:有一個人,官位很高,但學問不高,平日喜歡不懂裝懂。又一次,他去喝喜酒,見到桌上放着很多水果,他不認識石榴,又不肯放下架子問人,就裝出內行的樣子連皮啃。只覺得又苦又澀,就對夥計說:“這饃饃還沒煮熟,你得再煮煮。”就是這種不懂裝懂的人,纔會遭到別人的冷嘲熱諷。

論語讀後感14

于丹教授在闡述處事之道時,講了一個哲學寓言,名叫《豪豬的哲學》:

有一羣豪豬,身上長滿尖利的刺,大家擠在一起取暖過冬。它們老是不知道大家應該保持一種什麼樣的距離才最好,離得稍微遠些,互相借不着熱氣,於是就往一起湊湊;一旦湊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體了,就又開始疏離;離得遠了,大家又覺得寒冷……經過很多次磨合以後,豪豬們才終於找到了一個最恰如其分的距離,那就是在彼此不傷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羣體的溫暖。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面對着各種社會人際關係,如何處理好這些關係?從豪豬的故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太過親密和太過疏遠都不是最佳距離。

就說夫妻關係吧,過分“親密”,恨不能把對方綁到自己的腰帶上,容不得對方有半點“私密”空間,因爲“愛”而整天疑神疑鬼,這種看似很“在乎”的舉動其實會適得其反的。能夠成爲夫妻,本身是一種緣分,夫妻間的信賴、體貼是非常重要的,婚姻是一種責任,是人生旅途中相互攙扶的伴侶,不能因爲婚姻而失去了自我,成爲彼此的附屬品,更不能把婚姻變成幸福快樂生活的羈絆,這種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確實是很難的。

當然,過分疏遠冷淡也是不可取的,那樣也許就體現不到婚姻存在的價值了,一個冷漠沒有溫暖的家庭誰人會去珍惜呢?夫妻間保持好一定的距離,既不失溫馨甜蜜,又能距離產生美——尊重彼此的興趣愛好,保留最初的神祕和新鮮,在我看來,這應該是夫妻間比較完美的相處之道吧。

朋友間的交往也是如此。很多如漆似膠、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卻因過於“親密”,而把自己置於很尷尬的境地。比如,有的朋友把自己的個人隱私告訴了好朋友,後來無意中聽到別人在議論自己的私密話題,於是,便懷疑是自己的好朋友背叛了自己,好朋友間就出現了隔閡;還比如,有時候好朋友家裏鬧矛盾,本來出於好意幫自己的“姐妹”出主意,誰知最後人家小兩口和好了,作爲朋友的自己卻被對方的丈夫記恨;再比如,出於義氣,借錢給好友,對方卻認爲既然是那麼鐵的哥們,這錢什麼時間還無所謂的,而當你在家人的催促下向朋友催要借款的時候,卻被好友認爲不夠義氣,不夠哥們,結果鬧得不歡而散。凡此種種,生活中屢見不鮮的,究其原因,正是因爲沒有把握好朋友間交往的距離和分寸,正所謂“過猶不及”。

人生在世,離不開社會交往。生活中,我們往往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還沒有完全走進一個人時,雙方都會非常客氣,都會盡量把自己最優秀的部分展現給對方,這時候的交往是非常美好而令人憧憬期待的,而隨着交往的加深,漸漸的,我們會發現彼此的很多缺點,從而失去了最初的仰視和憧憬。那麼,如果我們彼此保持一種適當的距離呢?也許會魅力永存,永遠充滿期待和憧憬吧。

論語讀後感15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儒家將信看作是進德修業之本,立人立政之本。不知何時,人們開始遺忘了誠信兩字。寒假裏讀到《論語》,發現孔子在《論語》中對誠信倆字做了多方面的講解,提到信就有38處,內容博大精深,讀後讓人獲益匪淺。

誠實一向被儒家認爲人生的最高境界,孔子在論語中也談到誠,但更多的是談信,關於什麼是信,孔子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就是說,信與道義相近,說過的話要能兌現。信這個字由人和言組成,意思是人應該講信用,守諾言,以誠相待,而不應該相互欺騙,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融洽,和諧。否則,人們生活在互不信任、爾虞我詐的社會中,那將是多麼可怕的事。正因爲如此,孔子特別強調一個人要言必信,行必果。信是一個人必備的品德,一個人要說話算數,言行一致,不能爲了一個人的利益而不遵守諾言,出爾反爾。

孔子一再強調信的重要性,同時對不講信用的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他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如果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麼辦呢,就像大車沒有了輗,小車沒有了軏,它們靠什麼行走呢?《論語》裏又提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意思是和朋友交往,說話能誠實講信用。這樣的人雖然說自己沒有學習過什麼,但我也一定要說他已經學過了。可見信是一個人的道德根本,比學習任何知識都重要。

孔子一生把能夠得到人的信任當做人生追求的目標之一,那麼怎樣才能讓朋友信之呢?《論語》中說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每天要不斷地反省自己,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除此之外,還要有博大的胸懷和仁愛之心,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就是說,在家愛父母,愛兄弟姐妹,出外愛朋友,做事謹慎,說話誠實,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誠信,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

《論語》中的誠信思想,在幾千年後的今天非但不會過時,而且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現在社會上很多現象令人擔憂,尤其是食品安全問題,就是因爲許多商家失去最起碼的誠信,在金錢的誘惑下,在奶粉裏添加三聚氫胺,傷害無辜的嬰兒,在蔬菜水果裏任意添加有害物質,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有些人因爲怕被人誣陷,而不敢去扶摔倒的老人,甚至見死不救……整個社會如果喪失了誠信的原則,人與人之間互不信任,恐懼猜疑,人人自危,生活有何幸福可言?中華民族又有何尊嚴屹立於世界之林?我們應該恪守誠信的原則,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讓誠信成爲人人自覺遵守的基本的道德準則。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法國巴黎發表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讓《論語》喚醒人們的良知和智慧吧。誠信,歸來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