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園》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的精神家園》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精神家園》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我的精神家園》讀後感1

我對本文很有感觸。當今社會處於浮躁的氛圍中,精神被物慾所矇蔽,拜金主義已經佔到合情合理更合法的地步。網絡充斥着八卦、黃色和暴力。現代社會的美常被視爲昔日的醜惡,還美其名曰:審醜視角。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速度的迸發。我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信息速傳和交通便利把原有的自然享受磨滅。但是我們的工作學習之繁忙不足以被悠緩的享受所抵消,所以出現了卡拉ok,電視,電腦,網絡,psp,mp3……甚至連手機都方便我們“及時行樂”,直到再也離不開速食文學,在線視頻,網頁遊戲……曾幾何時我們已經失去了享受的幸福。

另一個原因,我認爲可以從生理上來闡述。由於現代娛樂設施多以輻射環繞,人的身體機能難免受到影響。輻射的危險度據說可以再來回1米間反覆10萬次後煮熟一顆雞蛋。而人腦作爲人身體最脆弱的部分,成對輻射神經高度敏感的區域。人的心理緊張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源自於輻射的增加。但是反觀越發不能擺脫高級設備的社會人,文明人,其實不自覺地加速了精神緊繃,導致衰退。

或許有些駭人聽聞,但是我們必須予以重視,自覺地有意識地讓自己有一定的空間遠離過快發展的新式技術。就好比艾略特所著的《荒原》,如果人類滅亡歸咎於自然的不可抗力,那麼人類的精神毀滅一定是源自人的自殺,而且是上癮般的毒殺。我認爲這本書能夠警醒我們青年一代,把握自己的生活,重新獲得幸福的真諦。

《我的精神家園》讀後感2

讀了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紀念版,全書分了文化篇、藝術篇、社會篇和增補篇,還有一篇是王小波的妻子——李銀河寫的悼文,她說,王小波是一個浪漫騎士、行吟詩人和自由思想家。

我還記得,第一次聽說王小波這個人,是幾年前在《讀者》上看到了李銀河寫的這篇文章,當時就覺得王小波是個很好的作家。而現在,讀了《我的精神家園》,更加深了我對他的好感。

從文章的風格來看,我能感覺到王小波是一個很真實的人,他追求自由,拒絕無趣。每次看他的文章,我都會忍俊不禁,卻又若有所悟。維特更斯坦說:“幽默不是一種心情,而是一種觀察世界的方式。”王小波的幽默是一種黑色幽默,他不是爲了搞笑而搞笑,而是以一種樂觀、豁達而又理性的心態去觀察我們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這個時代。正因爲這種心態,這種觀察社會的方式,造就了他的寫作風格。

知識分子生活在一個錯誤的時代是很可怕的,因爲行爲、思想、言論都受到了限制。王小波經歷了許多,大躍進、文革等,但他並沒有怨天尤人或絕望放棄,相反,他浪漫,幽默。祝勇曾說:“當世界荒唐時,以一種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它同樣是荒唐的,而以一種漫不經心的態度來消解它,便成了智者的最佳選擇,於是就有了幽默。當然,絕對的漫不經心是無法做到的,這種幽默,也往往並非全然的消解,而是一種更爲巧妙的反抗。”我想,王小波的黑色幽默是不是一種巧妙的反抗呢?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肚子裏的戰爭》、《有關“偉大一族”》等。“偉大一族”是指想要開創偉大事業的一羣人。這些人一眼就能認出來,因爲他們的眼睛裏閃爍着夢想的光芒。這令我反思,反思當代大學生中還有多少人是屬於這一族的,反思我自身眼睛裏有沒有閃爍着夢想的光芒。現在,似乎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談論“夢想”了,眼睛裏不是神采飛揚,而是因近視而造成的呆滯,空洞和迷惘。真是頗具諷刺意味啊。

王小波奉行自由主義,他就像瀟灑的李白,充滿想象力,浪漫隨性,卻又比李白多了幾分理性。王小波是真實的,因爲他站在平民的視角,運用平民的寫作方法。他以犀利的批判意識,爲我們展示了一個純粹的精神家園,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一道閃電,照亮了許多人的心!

《我的精神家園》讀後感3

一下子讀完了王小波的雜文集《我的精神家園》,我感覺到了他的苦口婆心。他真是很天真,信仰科學,更講道理。我們知道,現在純情的瀟灑的實惠的財經的書有很多,真講道理的書卻是越來越少了。從文章看,他是有資格嬉皮的,但他不肯嬉皮。他講的道理,許多人是知道的但忘記了,許多人也許不認爲是道理,他的苦口婆心有人也許認爲是別有用心,這時候只好這樣說,他的道理不是對他們講的。我感覺他是在尋找同類,彷彿酒後的頗有古風的談天。——著名評論家陳村文字是一門藝術,正着來橫着去都是一門藝術。

語言也是一門藝術,正着來橫着去也都是一門藝術。在這兩門藝術裏,王小波是個天才,因此他的語言、他的文字有一種未經琢磨的"美",有一種盛氣凌人的"威",有一種寶劍出鞘的"鋒"……他的語言及文字技巧發揮到極限,可以讓你正着進來橫着出去。——著名作家衛捷王小波在世時發在報刊上的文章我就零零星星地讀過,自然很是喜歡。人死了以後,我又將買到的他的雜文集《我的精神家園》再三品讀,集中享受了一下這個文壇怪才無與倫比的運思行文給人帶來的種種絕妙樂趣,會心之處,驚喜莫名,俱妙不可言。我想,面對好文章,一下子患了失語症,只顧浸淫其中,口中讚歎不絕,以至於得意忘形,也許是表達對作者的由衷敬意的最佳方式了。

青年作家陳坪師承王小波博爾赫斯有這樣一個觀點:如果每個國家都由一位作者來代表的話,彷彿每個國家都想由一個與衆不同的人來代表,以補救自己的不足,彌補自己的缺陷。接下來的問題是:中國人的親和力是如此之大,能有人脫穎而出嗎?有的。那就是王小波。雖然他的早逝留下了很大的空白,雖然他的結果是——至今仍未受到廣泛的(特別是文學界的)認同。縱觀《我的精神家園》,看一看小波是如何地與衆不同的:我們大多平庸而不自知,或者只是軟弱的去承受,他卻對平庸的生活有一種狂怒,發誓要從上面飛騰過去並且用他的一生去努力這樣做了;我們大多趨利避害或只是沉默以對,他卻逆流而上,選擇嚴肅寫作,而且直言不諱,視批評文化、社會、藝術爲自己的責任;我們大多呆板或以肉麻當有趣,要麼惟恐自己不"貧"、不"痞",他卻在智慧和愛中創造出了一種了不起的有趣,而且顯示了智慧和愛中本應具有但卻被我們遺忘了很久的一種屬性,那就是高貴;我們大多具有一種狡猾的聰明,他的聰明卻是建立在科學的自由、平等和誠實的基礎上,"真理堅硬無比",我覺得這種聰明很可愛,也很必要。所有的所有,也許我們心存嚮往而自己卻做不到。

《我的精神家園》讀後感4

看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直到看到他給李銀河的信時,我才感受到他的精神的支撐……如果一個人沒了自己的“精神家園”,真就與行屍走肉沒什麼區別了!不過說實話,我真的不覺得他給李銀河的信寫的多麼好,那些信挺乏味的啊,沒有什麼感動和心動的啊。可能是我老了,忘了相思是怎麼回事了,沒有感同身受了!還有我沒有看明白封面的圖,反覆看,還是沒明白!

人啊千萬不要以爲別人喜歡自己的照片而不斷的把自己的照片發給別人看,喜歡看你的只有自己的父母、戀人,其他人如果有讚美那也只是敷衍和禮貌,千萬別當真,千萬別以爲人家真的喜歡而不斷的去打擾人家,大家都挺忙的,就是閒着也不願意浪費時間去欣賞別人的!

這兩天接到三個境外電話,瞪着眼睛說些不着邊際的話。我想來電話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在胡說吧!他們一定是受矇蔽的!就像我們不瞭解他們一樣,他們也不瞭解真實的我們。他們一定是被利用的。

對面的工地這兩天又停工了。趁着高樓沒有起來,我還可以看到遠處的風景!有那麼一會兒天空的雲很好看,在窗前就拍了張相片!

《我的精神家園》讀後感5

自從跟着集體忙活着讓全國人民都去喝茶的事,我已經很久沒讀書,也沒寫什麼東西了。安古人的說法我早就變俗了,可我老師安慰我說勞動不俗,勞動很雅,只有勞動過讀的書纔會被真正吸收。我想讀讀《金瓶梅詞話》不知道會不會吸收的很好,但不能讀馬老的《資本論》,否則老想着找自己的剩餘價值。

這些混帳玩笑話都是勞動之後讀了王小波雜文“吸收”良好的後遺症。

五一節匆匆忙忙趕到寧波,沒偷到預料中的閒情,另外幾個城市的人照樣跟蹤操控。即使這樣我居然還是能夠讀完一本隨手抄到的《我的精神家園》,這都要感謝女友無邊無際的加班。

實際上這本書的名字只是其中一篇小雜文的名字而已,看上去很嚴肅,實際上全不是那麼回事——小波是少有的幽默智慧的作家。一部分雜文是講電影的,一部分雜文是講他在國外的一些片段,一部分雜文談到了關於“尊嚴”的問題。喜歡王小波的原因是他一點也不“文藝腔”,全是俏皮話,你一看就樂了,樂完了你覺得他怪損的,連你也罵了,接着你就反思了。

現在這書不在我手上,我憑印象記得他說好萊塢電影說的很妙。大概是這樣的觀點:1、美國有好的文藝片。2、美國電影人爲了賺錢太能不厭其煩的把一個路數拍爛。就像《鏡花緣》裏有個“直腸國”,吃下去什麼拉出來的還這樣,於是加點作料再吃,反覆吃幾遍拉出來的東西終於像拉出來的了這才完。這不是好萊塢電影嗎?我一想《諸神之戰》不就是吃了《阿凡達》拉出的嗎?我可不做直腸國的食客。

我原來讀小波的小說,一直覺得他最喜歡的作品應該是奧威爾的《1984》。實際上他熱愛的是王道乾等翻譯家的語言,他喜歡現代文學,無比推崇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還有圖尼埃。他對小說創作的很多感受跟我這樣的普通人很相近,你看過現代文學之後你很害怕,那些語言每一句都是無可挑剔的,但你就是再怎麼有才華,一輩子也就能出一兩個。

他還很推崇卡爾維諾,卡爾維諾對新千年文學做過演講,他想寫8個講稿,完成5個就死了。現在剩下輕、快、精確、形象、繁複,恰好我的老師最近也在看卡爾維諾的這些講稿,她現在對精確十分着迷,並迫使我也要精確。我下一本要讀的書估計就是這個。

《我的精神家園》讀後感6

從元月底開始斷斷續續在讀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也讓自己有了思考。

在《積極的結論》中的觀點對自己的啓發較大,我在情感上總是過於感性所以時常讓自己不快樂,他的觀點使我重新認識自己的不足。“理性就像貞操,失去了就不會再有;只要碰上開心的事,樂觀還會回來的。”;“人活在世界上,不可以有偏差;而且要多少費點勁兒,才能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軌道上。”

在《知識分子的不幸》中對信念的看法:人活在世上,自會形成信念。對我本人來說,學習自然科學,閱讀文學作品,看人文科學的書籍,乃至旅行、戀愛,無不有助於形成我的信念,構造我的價值觀。一種學問,一本書,假如不對我的價值觀發生作用(姑不論其大小,我要求它是有作用的),就不值得一學,不值得一看。不斷地學習和追求,這可是人生在世的最有趣的事啊!

在《文化之爭》中提到:羅素先生曾說,他贊成人人平等。但遺憾的是,事實遠不是這樣。人和人是不平等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人與人有知識的差異。

在《椰子樹與等》中,最大的不平等是知識的差異——有人聰明有人笨,這就是問題所在。這裏所說的知識,聰明是廣義的,不單包括科學知識,還包括文化素質,藝術的品味等等。

《我的精神家園》讀後感7

先笑一個:我天天教別人,寫文章從題目開始就要有新意,要奪人耳目,自己卻用這麼俗舊老套的名目。爲我的懶擊掌先。

準確的說,這是第四次讀王小波了。但從第三次開始,我纔讀出點味兒來。

第一次還是上學其間,記不清是大幾了,總之那會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正風靡校園,我也就找來了看,實際的情況是,那些小說,我字字都認得,合在一起,卻一點看不明白,所以就放下不看了。呵呵,這大概是我讀書的唯優點:不懂就是不懂,絕不裝神弄鬼,借虎皮拉大旗。

第二次也是上學其間,有一回假期回學校,買完車票離開車還有幾個小時,沒事做,就到處轉在車站附近一家書店,賣的大都是教輔書,再就是些沒名堂的暢銷書,我翻來翻去,找到一本《古詩一百首》和一本王小波的文集。具體的書名是什麼我已經記不清了,總之似乎我還沒有讀完,它就失蹤了,也不知誰借走了,再沒還過——這樣不知所終的書已經好幾本了,深刻懷疑被老二順走了,別人不上我這來,來的也不讀我的這些書。

第三次還是工作以後,那二年被賦閒,工作很簡單,不要說八小時之外,就是八小時之內可供我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很多,由是隔幾天就到圖書館換幾本書,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就在其中,那時,才能說懂了一些——知道他在說什麼了,記憶最深的是那句“我是學理科的,不相信世上有……”的議論,觸動很大。

借書的時候,這本書又跳到眼前,於是借來再看,說全懂,怕挨砸,但至少看出了他的言論的優劣,也讓我多了些自信——以前總覺得自己這個專業沒專業,好象什麼實用的技術都沒學到,看到王小波亂用概念,不禁暗笑,原來我還是有點專業的:)。

認識王小波的過程,跟讀錢鍾書的《圍城》類同。初識《圍城》是上補習班時,班上有人讀《圍城》再加上電視劇播的火熱,很多文學愛好者讚口不絕,於是就借來看,看了一晚,不得要領,悶悶的還給別人,上大一的時候,和一老師說起《圍城》,我說我怎麼不懂的話來,邊上一同學說她懂,很有感觸,結果被好一頓挖苦:多少專家多少年研究都不敢說懂了,你這麼膽大敢說自己懂了,了不起,等等,讓我目瞪口呆。

《我的精神家園》讀後感8

我還記得曾經爲了一本書,整日廢寢忘食。我如飢餓似渴的讀着它,於是我的精神世界多了一束陽光,少了一點陰霾。從那一刻起,我打下了家園的地基,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往上建造。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園》裏說過:井底之蛙也擁有一片天空,十三歲的孩子也可以有一片精神家園。這個家園裏外觀不美麗,房間不夠多,沒有庭院,沒有苗圃,但可以有無盡的快樂,無盡的幸福。

我不理解那些文人騷客的精神家園,我也做不到那種爐火純青的境界。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我會有新的看法,就如當時我讀《紅樓夢》一樣。

回顧十幾年來的讀書生涯,當年的《水滸傳》《繁星·春水》《唐詩三百首》《史記》等等,我仍覺得那麼親切,它們都是我的家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爲了更美好的家園,我要不停的加工,如果淪落到屋漏偏逢連夜雨,那就不好了!

精神家園,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