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的讀後感(精選10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野草的讀後感(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野草的讀後感(精選10篇)

野草的讀後感1

屋裏不時會發出一點動靜,那是飛蟲撞擊窗戶玻璃的聲音。有時還有飛蛾撲向油燈慘烈身亡的聲響。但更多的仍是安靜。屋子裏的人在寫東西,他已經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了。或許是他已經快完稿了吧。不經意,聲響驚動到了他。他輕輕放下手中的筆,對着青油燈,習慣性地點燃了一支菸,看着眼前這悲壯的一幕,陷入了深思。許久,皺一皺眉頭,輕輕嘆口氣,緩緩的吐出煙霧。而後望了望窗外黑而高的夜空,看發白的月亮,聽夜遊惡鳥的聲音。

這就是我眼中所敬仰的魯迅先生。

讀魯迅的書,必須也是在深夜,最好也抽菸。魯迅先生抽菸是爲了提神,是爲了保持大腦興奮以更好的思考與寫作。這樣的例子中外並非少見,典型的還有美國的海明威。他爲了寫作是每天都要喝許多咖啡的。據說晚年多病,很大程度也是因爲咖啡慢性中毒。我說抽菸其實是爲了說明讀文章時必須百分百的的投入到文章裏面,必須身臨其境,和文字裏的靈魂和爲一體,才能感受文章的妙處。而並非給大家找吸菸的理由。其實,我是對吸菸很反感的。況且,我也不必用吸菸這種方式來使大腦興奮,因爲我的大腦可以一直都很興奮。特別是入夜。

野草的讀後感2

今天,老師講了一篇課文《野草》,我深受感動。

你知道世界上力氣最大的是什麼嗎?告訴你你可能會大跌眼鏡,那就是植物的種子!

你見過竹筍的成長嗎?你見過被壓在大石頭下一粒幼苗的成長嗎?他們追求陽光,渴望生長,用堅強的生命力頂開了他們頭上的石頭,將根擠進了身下的石縫。堅強地挺立在了貧瘠的山崖上。

課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人的頭蓋骨,結合得非常緻密。科學家和解剖學家用盡了一切辦法都沒有分開它,後來有一個人想了一個辦法:將一粒種子放進頭蓋骨裏,給它營養和溫度,這粒種子,硬是將一切機械力所無法分開的頭蓋骨完整的分成了兩半。植物種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我們在生活中不也是這樣嗎?頭上越是艱難,我們越要奮發向上,頂開困難。再瞭解一下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1940年,恰巧是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期。作者夏衍恐怕是想借這篇文章鼓舞人們抗戰到底,不屈不撓的勇氣吧!

我最喜歡文章最後的一句話:只有那些開始就帶着考驗來的種子,才能對着玻璃棚中的盆花鬨笑。

野草的讀後感3

這天,我看了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寫的散文詩集《野草》。

我一看這本書就入迷了,愛不釋手,一口氣就將它讀完了,其中有一篇我印象最深的雪,這篇文章與衆不同,寫得十分優美,表達的思想感情很強烈。

《雪》這篇文章我覺得很有特色,與我們寫的有很大不同。我們寫雪的着重點一般都是寫它的形狀,顏色飄落的樣貌等,而魯迅寫的這篇雪的着重點卻是孩子分了如何塑羅漢。依我個人認爲這是學這篇文章的閃光之處。“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嬉笑,但他最後獨立坐着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皮膚,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爲不明白算什麼,而嘴上的胭脂也褪色了。”這一段話裏蘊藏着一個道理;看似強大的物體卻經不住一點點小小的考驗,就已經完全變了樣,認輸了,低頭了。在我們身邊也存生着這樣的事情,我們要去克服它,消滅它,不使他成爲他生活中的累贅。

《雪》這篇文章用了許多的修辭手法將文章寫得更加生動形象,讓人讀了以後,眼前彷彿就出現了這個情景,如:“但我的眼前彷彿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忙碌地飛着,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着。”這一句話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蜜蜂飛來飛去寫作了忙碌,蜜蜂一邊飛一邊發出嗡嗡的聲音,這是很正常的事,而作者卻把它們寫成是吵鬧,這更加突出作者之文采,只要你一閉眼,眼前就會出現書中所寫的這一幕。

《雪》在我腦海裏是很美的,但在作者筆下的《雪》中覺得更加美麗,我想魯迅能寫出這樣美的雪景,他肯定是注入了自己不少的感情在裏面,不然是不可能將《雪》寫得如此美麗,我從中發現寫作文最重要的是要用真情實感去寫。

我從這本書中獲益匪淺。

野草的讀後感4

《野草》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借種子的力量來說明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藉此來啓發和鼓舞當時的人們去抗爭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

文章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世界上什麼的力氣最大?一般人們的回答通常都是“大象”或“獅子”什麼的,而作者卻提出了世界上力氣最大的是植物的種子。種子能推開壓在上面的任何東西,一股向上進取的精神顯示出那種被壓迫的人民羣衆那種不可抗拒的力量。這是它象徵的意義,用以歌頌人民大衆、歌頌人民的抗戰的力量、進步的力量。

記得小時候曾聽媽媽唱過一首歌:“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從不寂寞,從不煩惱,你看我的夥伴遍及天涯海角……”一棵任人踐踏的小草卻能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能夠掀翻壓在身上的巨大的石塊,表現了不畏困難、久經磨練,永遠樂觀的可貴精神。

野草的這種精神告訴我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困難重重、佈滿荊棘,但我們要像野草一樣,只有克服重重困難,才能鑽出地面,向世人展示自己蓬勃的生命力。

野草的讀後感5

魯迅的《野草》是獨語式抒情散文,它是以豐富的、深刻的、幽深的、神祕的意象,把魯迅生命哲學的體驗傳達出來了,這種詩性的想象與昇華,深化了我國的現代散文詩的藝術和思想意境。

所以說,現代有知識的人應該去讀一讀魯迅的《野草》,而對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來講是學習進步的最好讀物,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覺悟。

我從文中節選了《死火》“我夢見自己在冰山間奔馳,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凍雲瀰漫,片片如魚鱗模樣。山麓有冰樹林,枝葉都如鬆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但我忽然墜在冰谷中。上下四旁無不冰冷,青白。而一切青白冰上,卻有紅影無數,糾結如珊瑚網。我俯看腳下,有火焰在。這是死火。

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搖動,全體冰結,象珊瑚枝;尖端還有凝固的黑煙,疑這才從火宅中出,所以枯焦。這樣,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成無量數影,使這冰谷,成紅珊瑚色。”

《死火》它很美,跟寫一個故事不一樣,講了一種內心情緒、內心的哲學思考,講了被凍滅的熱情,一種想象,那個時代人的精神,革命者的戰鬥情緒,一代人追求者的靈魂。他凍死了,還要把他救出來,自己想用生命把他救出來,最後死火一躍而起把他救了,他卻死了,而死火也同歸於盡。

你想走進魯迅的心靈世界嗎?你想走進魯迅的深層世界嗎?多讀幾遍魯迅的《野草》,更能瞭解魯迅的精神世界最深的東西,因爲它是一個窗口,是看魯迅靈魂的篇章。

野草的讀後感6

野草,在我們的周圍隨處可見,但是這毫不起眼的小草在魯迅先生的筆下《野草》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本書收集了魯迅先生所寫的23篇散文詩。文章的主題都表達了作者愛憎分明,勇於戰鬥的精神。

在《野草》有一篇文章中,作者寫到“野草根本不深,花葉不美……當生存時,還將遭踐踏,遭刪刈,直至於腐”。這句話說的非常深刻,野草既沒有花兒的芳香,也沒有樹木的高大,而且一旦有明火,野草就會被迅速點燃而燒。但是古人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野草的生命永遠是頑強的,他從來不向危險低頭。

魯迅先生在裏面寫道:“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是我憎惡這以做裝飾的地面。”這句話是有隱含的,野草是比喻無辜的百姓,而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就是比喻當時黑暗的舊社會,這句話充分體現了魯迅先生對老百姓的同情和對黑暗勢力的憎惡。

魯迅先生是那個舊時代的先行者,他孤高、他苦悶,他時時忍受着死亡意志的折磨,她們目睹着在黑暗勢力的影響下,人變成野獸的殘酷現實。他用自己滿是熱血的頭顱,一次又一次的去撞擊連接着黑暗的地獄之門,最終他讓那生命之樹綻放出了美麗的花朵。

如今,中國人民受欺負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但是我們要永遠記住這一段歷史,也要永遠學習“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那不向危險低頭的`精神。

野草的讀後感7

魯迅先生投筆從戎,便是誓爲貧苦百姓的保護者,甘做刀筆吏,他對敵的議論,總是鋒芒畢露,直入對手骨髓。

在《復仇》、《復仇(其二)》兩篇散文詩中,魯迅復仇的矛頭卻直指百姓——那些他一心想喚醒、想拯救的人。這是魯迅對愚昧百姓“怒其不爭”的體現,也是爲了“引起療救的注意”。

魯迅在《野草》的序中說:“因爲憎惡社會上旁觀者之多,作《復仇》。”所謂的“旁觀者”,即看客們,這類形象在魯迅的作品中屢有刻畫。但在《復仇》中,魯迅卻直接將矛盾集中於“當局者”:“他們倆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對立於廣漠的曠野之上。他們倆將要擁抱,將要殺戮……”“裸着全身”,指的是全身心的依靠,是愛的表現;“捏着利刃”,卻是指向殺戮,是恨的體現。他們復仇的方式十分奇特。之後看客出現了,出現了這極致的大歡喜的觀看者,“拼命地伸長頸子,要鑑賞者擁抱或者殺戮”。但是這樣的擁抱或者殺戮遲遲不來,且“不見有擁抱或殺戮之意”。於是,路人們就覺得無聊,“覺得有無聊鑽進他們的毛孔,覺得有無聊從他們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鑽出,爬滿曠野,有鑽進別人的毛孔中”。想象中擁抱和殺戮的生命飛揚的極致的大歡喜並沒有到來,然而,“看”的對象卻已經發生反轉,由路人看殺戮者,變爲殺戮者看路人:殺戮者“以死人似的眼光,賞鑑這路人們的乾枯……”

這樣的反轉構成了一重的復仇:不讓庸衆鑑賞,得以生命飛揚的大歡喜,卻偏給觀看他們的厭煩和無聊。此外,還有一重複仇,這是將讀者也算計在內的。將殺戮的快感直接導向將讀者,自然而然將讀者引誘到看客面。因而,如果被引誘至這種視角,則讀者也淪爲作者所批判的“庸衆”。魯迅先生的矛頭這回指向批判者自身,這是間接的和深層次的復仇。

《野草》是魯迅先生創作中最薄的一本散文詩集,這本小冊子自從誕生起到這天,一向讓人們去言說,而又言猶未盡。這本詩集包含了魯迅的全部哲學,魯迅正是透過這些構思的小故事,向人們傳達他最深的生命體驗。《野草》可算作我們窺得魯迅內心的窗口。而《野草》中的兩篇以“復仇”爲題的作品,也昭示了魯迅先生長久以來在許多作品中顯示出的“獨異的個人”與“庸衆”的關係,映射到現實生活中,也是作爲一個思想的啓蒙者與未開化的人民之間的關係。《野草·復仇》中的復仇是在獨異的個人與庸衆之間進行的。而《野草》中的復仇的概念在《鑄劍》中受到進一步的推廣,構成了一個哲學好處上和美學好處上的復仇主題。

野草的讀後感8

這幾天,我們學了《野草》這一課,我讀後深受感動。

作者夏衍通過描寫小草,來讚美了小草頑強不屈的生命力,也讚美了民衆的抗戰力。

種子的力量非常大。

人的頭蓋骨,結合得非常緻密與堅固,任何機械都不能分開,後來,有人把一些植物的種子放在要剖析的頭蓋骨裏,給它以溫度與溼度,使它發芽,這些種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將一切機械力所不能分開的骨髓,完整的分開了,植物種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我愛野草,因爲它有一種力,這種力,是一般人看不見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這種力就要顯現,上面的石塊,絲毫不足阻擋,因爲它是個一種長期抗戰的力,有彈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韌性,不達目不止的力,

作者從小草頑強的生命力啓示人們面對困難要有頑強的意志,克服一切阻力奮然向上,鼓勵人們勇於鬥爭,給人以力量,我讚美小草,同時也讚美它那頑強的生命力。

野草的讀後感9

站在書屋裏,看着眼前滿目琳琅的書籍時,腦海裏突然一片空白,在我腦海裏不停地旋轉着一個問題,我到底該看那一本書呢?手指不停地在書上面一本一本的划着過去,手停頓了一下,是現代散文鑑賞辭典,拿起這本書,給我第一感覺就是:哇!好重!好厚哦!我看得完嗎?看着目錄表,瀏覽了一下里面的內容,感覺寫得蠻好的。於是在心裏面暗暗地下了一個決定,就是你了——現代散文鑑賞辭典。

雖然還沒看完這本書,不過我對野草這一篇散文,頗有體會。在野草中,作者通過對種子、野草和生命力歌頌的肯定,表達了他對黑暗現實重壓的蔑視,對民衆力量的信賴。揭示了一個真理:民衆(野草)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有人問:世界上什麼東西的氣力最大?回答紛紛的很多,有的說“象”,有的說“獅”,有人開玩笑似的說:是“金剛”,金剛有多少氣力,當然大家全不知道。

是的,答案千萬種,個個都不一樣,但作者卻給了一個我們怎麼也想不到的答案,那就是植物種子。在我們認識裏,種子它是那麼的渺小,怎麼會是世界上氣力最大的?一粒種子所呈現出來的力,簡直是超越一切。爲了說明這一點,作者以任何機械力都不能將其完整地分開的緻密而堅固的頭蓋骨,種子卻可以分解爲例,印證了植物種子的力量之大。接着作者又以人們日常生活當中常見的筍和小草的生長爲例,進一步闡明這個點。“爲着嚮往陽光,爲着達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塊如何重,石塊與石塊之間如何狹,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必定要頑強不屈地透到地面上來,它的根往土壤鑽,它的芽往地面。

野草的讀後感10

《野草》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他用種子的生命力來說生命力是非常頑強的,藉此來啓發和鼓舞當時的人們去作戰。讀了這篇文章後,我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一棵非常容易任人踩踏的小草,無人注意的小草,它卻用頑強的生命力,掀翻了壓在身上巨大的石塊,頑強地鑽出地面。表現了不怕困難,勇於磨練,永遠快樂可貴的精神,野草的可貴的這樣精神告訴我們,不管有多大的困難或不幸,我們只要一步一步的走,總會在生活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從這篇文章中我還想起一句詩,就是: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許多花朵都比野草漂亮得多,但野草有着頑強的生命力,卻更讓我欣賞。野草和花朵都有着不同的精神,人也一樣。

我很欣賞野草頑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