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賓塞的快樂教育》讀後感(通用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斯賓塞的快樂教育》讀後感(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讀後感(通用5篇)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讀後感1

曾經的我是非常贊同快樂教育的,我一直希望孩子或者學生能夠快樂地學習,能夠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尤其是在養育兒子的過程中,基本屬於放鬆型,沒有嚴標準高要求,只想着他能夠掌握所學知識,再喜歡上閱讀就夠了。可慢慢地,隨着兒子年級越升越高,我發現兒子身上出現了很多缺點,隨着接觸的家長越來越多,發現我的教育方式與很多家長和同事的相差很大,看到他們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對孩子的那份精益求精,我開始動搖我所謂的“快樂教育”是不是走錯了,懷疑自己曾經那麼堅持的思想是不是太理想化。正在這時候,我看到了這樣一本書,英國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和社會學家赫伯特·斯賓塞的《斯賓塞的快樂教育》一書,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快樂教育,如何才能進行有效的快樂教育。

快樂教育,首先要給孩子營造快樂的教育氛圍。書中講到:“在教育孩子時,父母不應該用指責和呵斥的方式教育孩子,不愉快的學習氛圍只會造成極差的結果。事實上,讓孩子有幸福快樂的生活纔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父母也應該讓孩子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當孩子做某件事開始厭倦時,當孩子沒有把某件事做好時,大人往往會埋怨、指責甚至呵斥,這會給孩子帶來緊張、痛苦的感受,在這樣的情緒下學習,孩子的自信心會下降,記憶力會減弱,教育成效甚微,一個人的心靈只有在平和、舒適的狀態下,才能吸收或容納知識。一個親戚家的孩子剛上一年級,由於沒有什麼學習基礎,在剛入學的兩週裏,有些跟不上,聽不懂老師的各種指令,家長開始着急恐慌,每天晚上的寫作業時間,是硝煙戰起的時候,孩子寫不好,聽不懂,幾遍過來,大人開始控制不住,從大吼大叫升級到直接動手。我告訴親戚,當自己無法控制情緒,就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當孩子在恐懼下學習,是沒有效果的,不妨放慢腳步,接受孩子的暫時落後,不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不要只盯着孩子的不足,保持樂觀的心態,多誇獎多鼓勵,從培養自信開始。教育孩子需要打持久戰,不可能在短期內看到效果,當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收穫,父母也不要失望。斯賓塞在書中講到,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保持樂觀的心態,並對教育內容進行了分類,例如:生活習慣、語言、身體健康、數學運算等,由此可見,對孩子的教育絕不能僅僅侷限於知識的傳遞,應是各種素養的全面發展。

快樂教育,需要一定的方法。本書爲我們提供了一些小技巧,比如用卡片瞭解孩子、可以學習詞彙的魔法風鈴、練習繪製地圖、用跳房子游戲幫孩子學數字等,這些方法都在無形中激發着孩子的興趣,不僅僅圍繞着學習,又無不在滲透學習。由此可見,父母、教師只有足夠用心,才能想出各種方法,才能讓孩子在積極體驗中獲取知識。

除了小技巧,還讓孩子用回憶的方式寫作、抓緊一切機會提升寫作能力;讓孩子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學習寫自然筆記。想盡各種辦法,拓寬孩子的視野,有觀察、有發現、有記錄,有指導,讓孩子得以有更廣闊的世界,有更大的收穫,也便有了更多的自信。

快樂教育,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是培養孩子的優秀個性和品質。斯賓塞認爲,對孩子道德、意志和品質的培養,與開發孩子的智力同等重要。“如果一個孩子在意志和品質方面有問題,即使他在其他方面有潛能,也很難將這種潛能轉化爲成就。”我們培養孩子就是要培養真正的人。書中“記錄孩子的善行”這種方法非常適合推廣,專門準備一個小本子,用來記錄孩子的良好品行,每當孩子行善事,就在記到本子上,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和關注,讓孩子的心靈逐漸成長起來。

快樂教育,不是沒有懲罰。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不能只有表揚和鼓勵,還應伴隨着懲罰。書中提倡“自然懲罰”的方法,讓孩子對錯誤的行爲作出相應的迴應,讓孩子從中得到相應的經驗和教訓。比如,孩子把房間弄得很亂,自然懲罰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自己收拾好,如果不收拾,以後就不給他買玩具。與自然懲罰相對應的是人爲懲罰,父母對孩子進行一番批評或打罵,然後,父母自己把房間收拾好。孩子從自然懲罰中得到的是教訓,而只能從人爲懲罰中得到緊張。所以,真正有利於孩子健康的教育方式,不是父母施加的,而是孩子親自體會由自己的行爲所帶來的後果,也就是後果體驗法。這種方法,不會破壞親子關係,還能讓父母與孩子都遠離憤怒或抱怨的不良情緒。

快樂教育,需要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需要父母和老師以身作則,只有在安全、愉快的環境中,孩子的身體、智能纔會健康發展。

讀完這本書,讓我更加覺得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需要大人非常用心,需要充滿智慧的愛,耐心的愛,包容的愛,認真學習如何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和老師長期的課題。“快樂教育”不是單純的放養,不是打着讓孩子快樂的旗幟無所作爲,而是讓教育在快樂中發生,真正爲完美生活做準備。但願更多的人瞭解真正的快樂教育,不要被“快樂”兩字矇蔽了雙眼,更不要走向它的反面。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讀後感2

前段時間,在噹噹網上看到一本《斯賓塞快樂教育》書,於是到圖書館借閱,讀完之後深受啓發,受益匪淺。其實這本書相比較《卡爾威特的教育》,從內容上講要單薄得多,但是它對於我的意義,好比是爲我在教育這個問題的認知上又搭了一級樓梯。

赫·斯賓塞曾說過:“教育是一項充滿快樂而漫長的事業,需要一點耐心和同情心”。但凡成功的父母,都有一個特點:耐心用心。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需要賞識和鼓勵,老師、家長和同伴們的一個微笑、一句鼓勵會成爲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動力,會影響孩子的情緒,甚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書斯賓塞先生用樸實的語言描述了許多有趣的小事例,仔細地敘述了小斯賓塞的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歷程,向我們證明教育是一件快樂的事。這些都對我們教育者給孩子的教育起着指導性的作用。

斯賓塞這樣說:“我認爲,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爲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就像一根細小的蘆葦管,你從這頭輸進去的如果是枯澀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絕不會是甘甜的蜜汁。”細細咀嚼,確實如此:孩子在快樂的時候,他學習任何東西都比較容易,相反在情緒低落、精神緊張的狀態下,他信心會減弱,這時即使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面對他們,也不會有任何辦法。看完《斯賓塞的快樂教育》一書後,我才真正領悟到:真正的有成效的“快樂教育”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而是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方法和觀念;只有“快樂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求知慾、創造欲和自信心。我想,快樂應該是學習的真諦,是人生的真諦。

在我的教育工作中自己也能體會到,當看到學生們有成功的喜悅和滿足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而大多數的時間我會因爲學生的錯誤使我不快樂,心中會產生許多埋怨。帶着這樣的心態,我會不由自主的去批評他們,而他們則在這種不快樂的氛圍中難以集中精力學習,即使在老師的逼迫下學習,也不是快樂的學習。長此以往,怎麼教育出快樂的孩子呢?其實作爲教師一個微笑、一個撫摸足矣讓學生明白自己的錯誤和過失。斯賓塞的教育思想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將努力學習做一個快樂的教育者,希望我的課堂能讓孩子們去享受學習的快樂。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讀後感3

在暑假時,我閱讀了一本教育名著《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我想,教育本來就應該是快樂的,更應該是人生的真諦。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感覺更像是在看斯賓塞的教育日記。書裏面記錄的很多小故事、小案例,爲我們提供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方法。

在這本書裏,斯賓塞認爲快樂教育,美滿生活纔是教育理念之本。因爲孩子在快樂的時候,他們學習任何東西都比較容易;相反,在情緒低落、精神緊張的狀態下,他們的信心會減弱。所以,斯賓塞向家長及教師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議。如做一個教育者,不要在自己情緒很糟的時候教育孩子,要努力營造快樂的氛圍,多一些友好及鼓勵,幫助孩子克服不快樂,給予孩子們快樂的力量。讓興趣爲快樂求知引路。要避免過度教育及過度學習,因爲硬塞的知識不僅不能爲心智所吸收,反而會使人對書本知識感到厭倦。

我也在思考,我應該怎樣利用課堂主陣地,讓孩子們愛上學習。在教學設計時,可以多選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素材作爲教學內容,多改變一些教學方法和策略,在課堂中儘可能關注全體學生,讓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在平時多給與學生一些愛,尤其是學困生,留守兒童,當他們進步時,及時鼓勵和表揚,在他們學習遇到困難時,要努力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當他們遇到其他問題時,要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和心理上的問題。

讀過這本書,我期待着能以斯賓塞快樂教育的精髓,努力學習做一個快樂的教育者,帶着孩子們去“享受學習的快樂”。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讀後感4

最近拜讀了《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有所啓發和感悟,書中有很多值的我們教師學習的地方。書中用樸實的語言描述了斯賓塞先生將自認爲"不是一個神童"的孩子,培養成爲“取得的成就比神童都大”的教育過程。

他認爲“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最有效”。下面是他做過的一個實驗:我帶兩羣孩子到德文特河邊,告訴其中的一羣孩子:我一發出口令你們就跑到教堂那裏去,那裏正在舉行婚禮,先跑到的有可能會得到小糖果。另一羣孩子我只是告訴他們:你們要儘快跑到教堂那裏,越快越好,誰落後我就會懲罰誰。隨着我的一聲口令,兩羣孩子都飛快地跑起來,要知道從河邊到教堂不是一段很短的路程。結果呢,知道教堂在舉行婚禮的孩子,先跑到的很多,而且到了以後,大多還很興奮。而另一羣孩子,有的掉隊了,有的乾脆跑了一半就停下來了。停下來的孩子多了,大家也就不怕懲罰了。

從這個實驗可以看出,一羣孩子在開始跑的時候,就把“跑到教堂”這件事情當成了一件快樂的事,因此跑起來就輕鬆得多,而另一羣孩子則把“跑到教堂”這件事情當做了一個命令,只是被動地去執行,儘管有懲罰的威脅,但仍然作用不大。

當然孩子的快樂是多種多樣的,大多是沒有社會目的的,教育則是要引說,應該先讓孩子們快樂起來,然後再給出可行的目標。

再比如:他對一位遠道而來的`教育學者說:“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能夠不教。”他認爲:“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一個重要的任務我認爲是培養他的自助學習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他在培養小斯賓塞剛開始的時候,爲了培養他的自助學習的能力所做的準備工作,實際上比直接告訴他答案還要費心思得多,每一次都要經過苦心的設計。不過,逐漸形成自助學習能力的小斯賓塞,又是對他的這些勞動的獎賞。因此絕不是象別人所說的“是一件偷懶的事”。這讓我想起了國外的課堂,那些老外教師的課堂上往往都是問題串。課堂上師生迸發出的思想的火花隨處可見。對於這些我是羨慕不已。我想,也許我們缺少的不是知識和能力,而是觀念還沒有徹底的轉變。

這本書既關注了兒童的智力因素,又關注了兒童的品德、情感、習慣等非智力因素,而這些都是在“快樂”中不知不覺地進行着的。中國曆來都崇尚頭懸樑、錐刺股的學習方法,並長期認爲學習是嚴肅得近乎苦“差事”的事。之前,我一直在想:學習可不可以“快樂”?看完《斯賓塞的快樂教育》一書後,我才真正領悟到:真正的有成效的“快樂教育”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而是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方法和觀念;只有“快樂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求知慾、創造欲和自信心。

做爲一名快樂的教育者,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在自己情緒很糟時教育孩子,這時很容易把這種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

(2)不要在孩子情緒低落或剛剛哭鬧之後開始教育或強迫他學什麼。這樣你常常會根據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誤認爲自己的孩子天賦太差。

(3)在家庭教育中,努力去營造快樂、鼓勵的氣氛,讓孩子有現實感和成就感。

(4)努力做一個樂觀、快樂的人。一個快樂的人,看孩子時更多的是看到他的優點,而一個不快樂的人看到的更多是孩子的缺點。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讀後感5

在李老師推薦了這本書後,我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的在電腦上找出了這本書,如飢似渴的讀了起來。

確實,孩子在充電提高的同時,家長又怎能置身其外呢。跟不上教育的步伐和節奏,註定是要落後的。之前我曾經有很多種想法,覺得現代的教育方法多如牛毛,讓你眼花繚亂,不知所措,在這種情況下,還不如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這也許就是所謂的自閉吧。在看到《斯賓塞的快樂教育》第四章的時候,我已深深地的被書中的理念和方法感動。同時,也在深深地反思自己平時的所作所爲,並深懷愧疚。

“即使是飼養一頭牛、一匹馬,人們都知道要去獲取一些相關的知識,而對於養育自己骨肉這樣一件大事,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去學習嗎?”書中如是寫道。是啊,作爲家長,我曾經自以爲是的想法,自以爲是的教育,在這裏真夠臉紅的。教育子女這樣的大事,如若不用心去學習,勢必會給孩子、給家庭帶來很多困惑和煩惱。感謝用心的老師,感謝這本好書,她讓我在最迷茫的時期,爲我指引了方向。

“種子總是在夜晚發芽,人總是在夜晚長高!”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部門。家長就如同一面鏡子,你怎麼樣去對待孩子,孩子就從你那裏學到什麼。自己的脾氣不好,動不動就愛發火,孩子也知道我的脾氣,總是說:“媽媽,你別生氣了行嗎?我聽話。”“媽媽,咱家就你最不愛笑了。”有時候孩子也會表現出一些浮躁和激動的情緒。現在想想,孩子諸如此類的話和表現,已經是自己把這種不良的情緒帶給了他,影響了他,而自己卻全然沒有發覺長期下去的後果。難道自己也想孩子變成性格暴戾的人嗎?不是!這和我的初衷完全不相符,我是想好好教育孩子的,可是爲什麼會變成這樣?!殊不知,這就是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缺乏信心和耐心的結果。今天心情好了,回家對孩子的態度也好,心情不好,就把這種不良的情緒帶給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學會了這樣對待別人。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可是卻又是家庭教育中最常見的。“朋友們,不論你從事何種職業,不論你每日有多麼辛勞,一旦爲人父母,就不能在孩子的教育中缺席。因爲,孩子既屬於家庭,也屬於社會。一個品行端正、教養良好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會對社會產生積極的作用,甚至會成爲影響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的棟樑。相反,一個品行不端、沒有教養、無一技之長的孩子,不但不會對社會有所貢獻,反倒會成爲別人痛苦的根源。”希望我們做家長的永遠都能快樂的陪伴孩子成長!

“快樂教育”和之前聽到的“賞識教育”有很多相同之處。書中也提到了很多這方面的經驗,我也頗有感悟。書中小斯賓塞在練習腳踏風琴的情景,讓我想起了博文練習葫蘆絲的那一幕幕。興趣他自然有,可孩子持之以恆和學習能力卻是需要鍛鍊和磨練的。他吹不好的時候,總是給他發火,這樣他就顯得無所適從,吹得更不如先了。我嘗試着改變方法,利用鼓勵的辦法,即使他吹的我都有些聽不下去了,可是還是面帶笑容的說:“兒子,你這次吹得比之前進步多了,很動聽,也不跑音了,能不能給媽媽再吹一邊?”兒子似乎也很有動力,吹的果然比之前好。細細想想,能採用“鼓勵”的辦法,何必非得要大動肝火,傷己傷人呢。讓快樂充滿着這個家庭,那麼我們的身心自然也是快樂的,孩子也就會在這種快樂的氛圍中變得輕鬆和有成就感。

不要吝嗇自己的擁抱和親吻,孩子的身體就像花一樣,沒有了擁抱和親吻的滋養,就會變得乾枯。曾幾何時,我們因爲工作繁忙、因爲孩子大了等等諸多的原因和藉口,忽視了對孩子的關愛和擁抱,以至於孩子慢慢地和我們疏遠。記得小時候我的鄰居家是兩個男孩,他們的媽媽似乎很寵愛最小的兒子,每天都是“娃呀、娃呀”的叫着,聽着很親切,可是對大兒子,卻是常常直呼其名。有一天,大兒子就不滿意了,估計是平時積累的“怨氣”多了,一股腦的發泄出來:“媽,你說你爲什麼就不能喊我一生‘娃呢’,哪怕是喊個‘小樂’也行啊。”孩子多麼簡單的要求啊,足見孩子渴望父母的關愛。而我們做父母的,往往會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忽視了對孩子身體的語言。這件事情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所以,我曾經對自己說過,我的孩子,每天我都要給他一個親吻。也許是自己從小很少得到過父母的親吻和擁抱,所以對待兒子格外的愛戀。我和兒子之間也達成了默契,分別之前擁抱一下,臨睡之前親吻一下。這樣小小的舉動,讓我和兒子整個身心都充滿了愛意。

當自己的思想和書中的理念產生碰撞的時候,這個時候,整個人都在反思、進步。多讀書,讀好書。不僅工作需要學習,家庭教育更需要學習。深知自己在教育孩子這方面還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需要反思的地方,自己也誠惶誠恐過,不過今日,在這本書的引導下,希望自己能夠不斷進步,和兒子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