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讀後感範文(精選11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後感(精選11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土中國》讀後感範文(精選11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

“鄉下人在城裏人眼裏是愚的”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裏開門見山的寫到。那麼他們到底愚在哪裏呢?

首先,愚的意思有兩種:一種是笨,蠢;另一種則是大智若愚的愚。相信很多人對於鄉下人的看法就是不識字,粗魯野蠻。但是現在一定沒有人會不願意識字了,因此他們只是缺少環境讓他們學習罷了。

在我的老家——一個普通的小農村,無論是去年還是今年,都有許多哥哥姐姐考上了重點高中或是一流大學。每次回到鄉下,聽家裏的人說起,我總是羨慕不已。可見,鄉下人並不愚,只要擁有學習的機會,他們一定不比別人差。

儘管如此,還有一小部分鄉下人是不識字的,但是費孝通先生卻這麼說“鄉下多文盲是不是因爲鄉下本來無需文字眼睛呢?”因爲他認爲,從空間阻隔角度,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面對面社羣”決定了人與人的交流只需要語言,甚至是特殊語言,無需文字。的確,每到週末,回到老家,村裏的人們總是很親切,我不知道爲什麼,只要一發出腳步聲,他們就會探出頭來打招呼。母親每次都會與左鄰右舍通過方言來交流。他們所說的方言,是否就屬於費孝通先生說的“特殊語言”呢?

小時候,聽到方言,我常問母親,這個字怎麼寫呢?她總是笑笑,然後我又問,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然後母親狠狠地拍了下我的頭就走掉了。現在,我慢慢的瞭解,每次當他們講方言的時候,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情愫圍繞着他們,儘管我還是不能理解我爲什會這樣進行交流,但是我卻能體會到其中的感情。

鄉下人會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文字所不能夠表達的情,這種表達是文字替代不了的。我認爲如果一定要說鄉下人“愚”,那便是大智若愚的“愚”。在老家我總能看到地上放着很多菜,我知道那不是我們家種的,那他又是哪裏來的呢?直到有一天,外婆推搡隔壁鄰居的菜時,我才知道菜的由來。可是他們爲什麼要給我們家菜呢?

一天中午吃完飯,外婆坐下來慢悠悠的說,“我幫他們家撿了幾顆青菜去,沒到他們今天拿了這麼多菜過來,真的是...…”說着外婆便起身拿了幾個雞蛋要我給他們送去。這青菜、雞蛋的迎來送往便是鄉下人的語言,裏面透着濃濃的鄰里鄉情。

那時我才真的明白什麼叫做淳樸,厚道了。而這就是鄉土社會的“愚”,沒有算計,不懂世故,睦鄰相親。真好!

這樣看來,認爲鄉下人“愚”的精明能幹、識文斷字的城裏人倒顯出了幾分愚來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2

當下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城鎮化進程日益加快。借這篇報告的寫作之機,我想就寒假返鄉的所見所聞和《鄉土中國》的閱讀理解,對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差序格局”是費孝通先生針對中國鄉土社會結構與西方社會提出的新概念。中國的鄉土社會的鄉土性、不流動性和地方性,造就了由私人社會關係遠近決定社會範圍的獨特社會結構,進而衍生出了因時因地富於伸縮的社會範圍。

然而,在城鎮化刻不容緩,鄉村邊界一退再退的今天,“差序格局”的產生原因——取資於土地的傳統農業社會已近不復存在,更多的是沒有土地、轉向現代社會謀生的“新農民”。

同時,現代法治社會對傳統鄉土的侵蝕也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典型的例子即爲“長老政治”的趨於敗落。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這麼說:綿延數千年的“差序格局”是否也隨之消失淨盡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他們仍然聚村而居,墾地種菜,生活並未因遠離土地發生較大改變。我返鄉後的經歷或許可以爲此做出一定解釋。

本次春節撞上新冠肺炎疫情,作爲外地返鄉人員的我自然在回家路上遭遇了一定的困難,而其中又以在門禁上發生的一系列瑣事最具典型性。

我所居住的商品房小區主要爲回遷的原李家壕村村民,我祖父母所居住的另一個小區則主要由我所隸屬的原紅廟坡村民構成。問題就出在我出於必要往返於兩個小區之間的時候。

我首次返回小區時被保安攔下,簽了一份居家隔離承諾書並測了體溫,確認無明顯症狀後居家隔離十四天,順利拿到出門條。但在我持有出門條和身份證的前提下,保安仍然拒絕放行並與我發生爭執,說什麼都不肯放我——這個對他而言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出村。此時,我在這個小區居住已久的姑姑爲我解了圍:她認出了我,並向保安確認了我的身份。保安順利放行。

而在另一小區,保安認得我,因而簡單查看出門條之後就爽快地揮手放行。同樣的劇情發生在兩天之後我出門買菜時,不過這次的關鍵人物換成了同樣認識我的另一位村民。

這很有趣:一個試圖進入社羣的陌生人,會因爲不熟識而被排斥,但在另一成員確認他處在以自己爲中心的社會關係網裏後,又能被迅速接受——這實際上是社會關係的綿延。如同兩個石塊投入水中泛起的漣漪,本就不甚清晰的界限被迅速模糊、抹平,兩個以個人爲中心,社會關係爲主線的社羣自然而然地在同一點相交。

關於我和保安之間產生的糾紛,其實可以用差序格局下的伸縮性來作出解釋:規矩既然可寬可嚴,那麼自然應有作出伸縮的標準:這標準就是社會關係的遠近,往往以血緣、業緣、地緣三大關係爲限。遠到“一表三千里”,近到父系一方的祖父母,都可以劃歸血緣;業緣和地緣的邊界則更加模糊。

這實際上可以作爲“差序格局”仍然存在的又一證據——這就是紮根實際研究的理論魅力。即使時移世易,但經典不會蒙塵:它永遠歷久而彌新。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3

思修課的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幾本社會研究學的書,我的眼球就被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所吸引了,費孝通先生在這本書中分別從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範、社會變遷等各個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和本色,他讓我懂得了中國鄉土社會有着太多的思想羈絆,人們固執地認爲他們所在地社會很安定、美好,不願意做出改變。

費孝通先生說種地的人搬不了地,長在土裏的莊稼也行動不了,所以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像是半身插在了地裏不流動。對於這句話我深有體會,我總想讓我媽在閒暇時多出去走走,但她總不願意,我問她爲什麼,她說:在農村種地的人,不在家種地還能幹什麼。我想現在還有挺多人還在受着土地的束縛。

在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每個人都是在一個熟悉的社會裏成長,沒有陌生人。在經歷了長期的共同生活,慢慢的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規矩,“這不是見外了嗎?”這是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聽到的語句,這是出於一種對於熟悉的規矩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中國鄉土社會的信用不是建立在契約之上的,而是建立在熟悉的規矩之上,如果社會的信用是建立在一種熟悉地規矩之上的,什麼事都是約定俗成,這就跟我們現在說所的道德綁架有些類似,這對於我們要去建立一個信用社會和一個法治社會是很不利的。

還有些鄉土社會裏的規矩慢慢演變成了鄉土社會裏的傳統,人們從上一代學到的知識不假思索就運用到自己的身上,周而復始,只知道到了什麼時間該做什麼樣的事,只要方法有效就不必問原由,這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定性思維,思想的不到擴充,思想就侷限在了一代傳授給一代的思想之中,這是可悲。

不是說中國的鄉土社會就是那樣思想落後、固執不前,其實只是說中國鄉土社會知識的匱乏。不過現在的鄉土中國傳媒工具的普及,鄉土社會的思想較以前來看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還是有些固執的思想存在,我們要想社會能夠全面的發展,我們什麼東西都不能落下,一起進步、成長,我們才更容易去構建我們想要的社會。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4

人與人之間的生活總是充滿爭執的。或許是由於過於大聲的外放音樂,或許是樓道內的阻塞物,又或者是裝修時發出的巨大聲響……這些每天發生的平凡小事,雖說不重要,卻使我們內心煩躁。

像這樣的矛盾之所以會發生,有諸多原因:其一,在於人非生而是社會的一份子。作爲僞社會性動物,人本不習慣於現代社會嘈雜擁擠的大城市。因此會對陌生人感到淡漠,會爲了一己之私而破壞公共設施,是因爲本性如此。這是人的先天性因素,也是它使我們與周圍人之間的衝突難以避免。

其二,在於社會中所存文化的影響。在《鄉土中國》一書中,作者較爲詳盡的描繪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極重要的一部分:“私”。“私”的含義,除自私之外,更在於由己推人的思維模式。對自己與家庭而言有利,卻損傷社會利益的事,在這種思維模式之下,也因爲公與私之間彈性可變而不再清晰了。至於社會上他人的問題,無人擁有的公共產物,這些都不屬於普通人“私”的概念之類的事物,便因爲這樣的文化而被忽略了。

其三,在於中國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變。在現代化的今日,雖然生活中多了許多高科技的產物,但人們的思想並沒有像時代的浪潮一樣飛速發展。即便是在上海這般的大城市中,依舊存在不少從過去遺留下來的問題。鄉土社會中對於羣己關係的界定,在現代社會的今日仍在發揮作用。而當源自禮治社會的規則運用於法治社會中時,便發生了矛盾與衝突。於是,擾亂人們正常生活的情況也發生了。

那麼改變這一現狀的方法又是什麼呢?於我而言,所有問題的根源似乎都指向鄉土社會中羣己關係的認識與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間發生的衝突。問題的根源是在80年前費孝通先生所提出問題的後續。也就是說,鄉土中國的社會慣性仍舊存在。

而現存的問題既然屬於鄉土社會的慣性,他便必然有消亡的一天。若說要用什麼來加快去消亡的話,便也只能依靠人們最爲熟悉的方法:教化了吧。但教化的手段,在今日則可以更爲先進一些。不僅可以利用在路邊隨處可見的公告牌,也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相應的宣傳。

我認爲現在出現的許多矛盾證明了中國處於轉型的路上,前文所述的問題終有一日會被解決,我們可做的便是加速這一進程。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5

《鄉土中國》共分爲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等共十四篇,經過我兩個星期的閱讀,已經對前三章有了一定的理解,感受到了中國濃厚的鄉土文化,對中國鄉土社會有了基本的瞭解,也認識到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農村的人的一些特質,下面我就針對閱讀後的感受做一個簡單的綜述。

一、開篇,費先生便提出“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認爲那些被稱爲土頭土腦的鄉下人才是中國社會的根基,說鄉下人“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鄉下人以種地爲生,生於斯長與斯。中原人到了草原上依舊要鋤地播種,不管天氣如何還要試着種地,想家時可以帶一捧家鄉的泥土煮湯喝,“土”是他們的命根,又講“村裏的人過去什麼姓,現在還是那些姓,不太變動”。土地是固定的,不流動的,而這種不流動表現在人與人身上,就是鄉土社會中農民聚村而居。

由於他們聚村而居,彼此之間相互熟悉,即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人與人之間信用的維持依靠的不是法律,而是人情。“假如在一個村子裏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係上也就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長大的,在孩子眼裏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文中提到了兩種不同的社會,“有機的團結”即禮俗社會,“機械的團結”即法律社會,說到“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說麼”,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法產生的,而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鄉土社會與現代社會的特性註定了他們彼此特殊的交流環境。

二、文字下鄉。“鄉下人在城裏人眼睛裏是愚的”先生認爲這句話是有問題的,認爲這是知識問題,而不是智力問題,正如城裏人到了鄉下連狗都不會趕是一樣的,有人說鄉下人愚是因他們不識字,是文盲,但如果一個人沒有機會學習,怎麼能說他學習能力不如別人呢?

語言本質上是一種象徵體質,文字更是,在人與人無法直接接觸到的情況下用文字來傳遞信息。“鄉土社會”中的人是在熟人里長大的,他們天天見面,面對面接觸,不需要文字也能在這種社會裏生活的很好。費先生說鄉土社會是個面對面的社會,有話可以當面說明白,不必求助於文字,鄉下人沒有文字的需要,因此文盲並非因爲愚,而是因爲鄉土社會的本質。

三、再論文字下鄉。上篇從空間維度講述鄉土社會是“面對面”的社會,因此不需要文字,而本篇着眼於時間格局。認爲只有當生活發生變化時,感到記憶不夠時才需要藉助外在工具即文字,而鄉土社會不流動性強,缺乏變化,因此從時間格局來看,鄉土社會也沒有文字需求。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所講的中國傳統的鄉村生活正是我小時候所切身經歷的,就是一個人情社會,在鄉村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舉辦紅白喜事,同村甚至鄰村關係要好的大家都會提前幫忙,這次你幫我,下次你家有事我又來幫你。總之,這本書讀起來讓我很有代入感,將學術與生活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6

清晨,最後一縷炊煙消散,幾隻不知名的鳥雀飛過,遠處的山坡上牛羊淺唱,村頭牙齒稀鬆的老人依着古樹,用長久積累的經驗洞悉氣候變換,估算來年收成。紮根在土地裏的生命有天然的厚重感,時日愈久,愈是能磨出最清透的智慧和最有效的法則,這是鄉土的本色。費孝通先生在社區研究的基礎上從宏觀角度探討中國社會結構,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寫成了《鄉土中國》一書。系統的描述了當時中國鄉土社會的情形,從不同角度洞悉鄉土中的智慧。在歷史滾滾的車輪中,中國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基層社會的格局也在悄然發生着改變。

一、鄉土本色:從“有機”到“機械”

中華文明世代相傳,生生不息,中華民族的靈魂深深紮根在泥土裏,費孝通先生說只有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古老的中華大地上先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在春秋變換和斗轉星移中悄然逝去。這種恆定的生活也形成了恆定的社區。在社會學裏,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是沒有具體的目的,只是因爲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這是一種“有機的團結”。在禮俗的社會中,人們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個社區,從小在一個地方生長,鄰里之間有天然的親近感。村落的一個很大的特徵是穩固。其一是房子。鄉里人修房子一定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修的穩固一些,以便在以後能作爲“家業”傳承給後輩。“老房子”是一個家族人丁興旺,一脈相承的代表。其二是人口的穩定。

這種穩定是從人和空間關係來說的,中國的農業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以小農經濟爲主,家庭的生產滿足自給自足就可以了,倘若某一家的地比較多,就要動用鄰里以及關係要好的家族人前來幫忙,而別人幫助過其所花的時間和精力都會在其心理做相應的權衡,以便日後有一天對方有需要的時候再去“還工”。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過程。既然選擇的是與自己關係比較要好的同鄉或親戚,這裏的得失也就彼此不計較了。靠土地生活的鄉土社會人口流動性很小,“地在那裏,家就在那裏”。這種生活方式的特點使得他們也形成了比較保守的思想,“安土重遷”是這種穩定的格局不易被打破的一大心理因素。這種天然形成的有複雜的血緣關係網絡的社會,是費孝通先生所說的“禮俗社會”,人與人之間是一種“有機的團結”。

時代在迅速變遷,中國的鄉土社會也在時代的浪潮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於年輕一代思想觀念的轉化以及生存的需要,外出打工和移民政策使得鄉土社會的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尤其在一些移民區,因爲生存問題他們被集體搬遷到一個自然環境相對較好的地方,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急速下降,比較陌生的鄰里關係打破了原來的社會格局,變成一種爲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這是一種“機械”的團結。筆者在調研寧夏某移民區時瞭解到當地的移民是從不同的地方搬遷過來的。之前相互之間並沒有什麼交集,搬遷過來後要抽籤決定住那個院子,所以之前的社區徹底打亂重組,幾個不同地方搬遷過來的人混合住在一起。筆者在調研期間想要了解這種地域和結構的變化對人的影響,在問到一位移民過來的老人時,他說:“這裏的自然環境當然要比我們原來住的.山區好,原來那個地方真實能苦死人,一年辛苦下來還沒有什麼收成。移民到這裏來生活條件當然是好了。但是再也找不回在原來村子裏的那種親切的感覺了。我年紀大了,走路不方便,找之前的老鄰居也比較困難。這裏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沒有之前好啦,就算大門緊閉也時不時會有偷盜的現象發生。但是沒辦法,好政策總會有弊端嘛。我當時一點都不想過來,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就希望最後也能埋到那個地方,但是村委一直來做我的思想工作,沒辦法,不能拖政策的後腿嘛。”

從老人無奈的嘆息中筆者深刻體會到當代社會社區變遷過程中人們的生活狀態不再是“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熟人”社會逐漸被打破,“陌生人”社會逐漸形成。費孝通先生說在社會的急速變遷中,“鄉”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若干年後,或許很多在泥土中長大的孩子甚至會找不到“鄉”了。

二、長老統治:從“專制”到“民主”

鄉土社會中,秩序的維持除了法律之外,更重要的是“長老統治”。鄉土社會中的權力機構是一種很微妙的存在。法律對鄉民們行爲的約束力並不是很強。鄉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法律意識也比較薄弱。除了村委會外,每個社區都有幾個年紀較長的、有權威的人掌管整個宗族的大小事務。鄉民們對違反法律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但是“長老”的話一定要聽,否則就會遭到整個宗族其它成員的唾棄。長老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社區中就像家長一樣要管理諸多事務。雖然付出與回報不能成比例,但是成爲“長老”的稱謂和地位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榮譽。筆者在調研時做過一個訪談,一位老人講述了他年輕時記憶最深刻的事情之一。他說:“當年村裏的人物質條件都很差,糧食物資比較短缺,隔壁的叔公去世後,膝下的四個孩子都不願意拿出自己家裏的糧食辦喪事,因爲拿出來就意味着自己的小家後半年就要餓肚子。當時四個兒女僵持不下,村裏人的流言不斷。這事傳到了我們村子裏比較有威望的一個長者的耳朵裏,他氣沖沖的拿着一根棍子去叔公家裏,把披麻戴孝的子孫一頓棍子趕出去,說我們村不能出這種丟人現眼的事。你們拿不出東西我來拿,說着回頭竟然讓自己家裏人真的拿來了自家的米麪,而這位長者也因爲生氣而一病不起,不久也辭於人世。”

現在我們看來這種事情有些匪夷所思。在這個過程中這位長老除了獲得很好的聲譽外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但是作爲鄉民心目中德高望重的人,他有高度自覺的責任感按照自己的道德法則來維持鄉里的秩序。而鄉民們並不認爲這是“多管閒事”。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物質生活在不斷的上升,但是人性之私也愈加表現的明顯,在“陌生人”的社會中,大家都是“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隨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和外界信息的不斷傳入,鄉民們的觀念逐漸轉變。隨着老一輩步入暮年,很少有人再願意無償的參與鄉民的各種日常事務。同樣,隨着思想的解放,年輕一代有了自己的主見和處事法則,他們也不再無條件服從長者的統治和教化。長老的“專制”力自然也就下降了。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多元化的時代,尤其是自媒體發展迅速。網絡全面普及,絕大部分人都會使用智能手機或者其他電子設備及時獲取外界的信息。人的眼界範圍迅速放大,在知識型的社會中,並不是年齡越大經驗越多的人懂得的知識和技能就越多,相反,年輕一代頭腦靈活反應敏捷,反而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識。很多時候傳統的辦法已經不能解決新的問題,“長老”的權威性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長老”是古老的村落中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下形成的產物。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變遷,“長老”的職能和權威勢必會逐漸削弱,“長老”的稱謂也會變成一個時代的代名詞。接受過現代教育的一個羣體在一起也就不會先問貴庚,長幼成爲沒有意義的對比,尊卑也就不在年齡上了。拋開權威的“專制”,“民主”的思想也就逐漸深入人心。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彼此的尊重纔是一個社會良性發展的動力,一味的順從和崇拜只會阻礙先進生產力的發展。

三、文字下鄉:從“自我”到“他者”

文字是一個民族和國家形成發展的必要要素之一。在鄉土社會中,雖然很多人不識字,但是文字總是在不經意間以另外一種更加生動的形式表現出來。很多老太太在聊天的過程中會妙語連出,或雅或俗,都會讓很多讀書人心生佩服。一輩子生活在鄉土社會中,他們的習慣和關注點也自然是他們眼界範圍中的人和事。“結繩記事”在自詡博學的人看來也許是一種比較愚蠢的做法,但是站在鄉民的角度,沒有什麼辦法是比這種方式更爲先進和實用性強的了。傳統的鄉土社會中有很多隻有鄉民們才懂的“特殊語言”,這些特殊的語言可以擺脫字句的固定意義,形成約定俗稱的意思。不論是對人的稱謂還是肢體動作都是“一方水土養一方文字”,鄉民們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形成彼此之間的心照不宣。當然這也是鄉土社會長期的穩定性所致。但是隨着社會觀念的改變,每一個爲人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學一些文化,多接受一些正規的教育,雖然買菜不需要高等數學,談話也不需要文言文,但是多學文化知識帶給他們的是更好的生命狀態和選擇人生的權利。“下鄉的文字”無法幫助他們走的更遠,父母們深知這個道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也就愈加急迫了。筆者在調研發現當前鄉土社會中人們的教育觀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只有一小部分人認爲“讀書無用”,而在這一部分人中“酸葡萄心理”佔了絕大多數。自己家的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完成學業,或者沒有接受高等教育。出於私心會說“讀書無用”,其實在其表情和語氣裏還是充滿對“知識分子”的仰慕。

從鄉民的角度看,“文字下鄉”是一個從“自我”向“他者”轉變的過程。生在“熟人”社會中,對鄉民的各種行爲方式都比較瞭解,對特殊的語言和約定俗稱的意義都習以爲常,但是隨着城鎮化和現代化的發展,物力空間的改變和思維方式的改變完全打破了原有的鄉村禮俗,很多“下鄉的文字”就會被人們遺忘,曾今對這種“鄉土文化”熟於心的“自我”也就逐漸變爲“他者”了。

一棵大樹支系的繁茂程度取決於其根系的發達程度,中華民族的生命是深深紮根在土地裏的,匍匐在大地上堅韌的靈魂纔是後輩們飽滿的精神脊樑。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是對中國進行社會結構分析的嘗試,對後人研究中國的農村社會發展有建設性的意義。民族學研究的主體是日常生活和草根社會,對該學科的興趣促使我深入研讀費老的著作,隨着城鎮化和現代化的迅速發展,傳統的農村社區被迅速打破,由於各種原因“熟人”社會正在迅速轉向“陌生人”的社會。《鄉土中國》一書是以往傳統社會的見證,也是後人繼往開來的線索。從“有機”到“機械”,從“專制”到“民主”,從“自我”到“他者”,社會的發展會自然淘汰一些弊端,留存良性的法則。但願往昔可鑑,但求來着可追。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7

看到書名的瞬間,我最先關注的不是“中國”,亦不是“鄉”,而是“土”。我們現在提到“土”,更多的有一種蔑視、看不起的感覺。比如別人說你穿的很土氣,沒人會以爲別人是在誇讚他。但是在閱讀完《鄉土本色》這一章後,我的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先生開篇就點出中國社會的本性是擁有鄉土性。這“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其一,土地的重要性。其二,不流動性。其三,熟人社會。

中國社會具有鄉土性,在農村生活,以種地爲最普通的謀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貴。鄉下人離不開土地,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這一陣子疫情有了好轉,我們就去後山上挖野菜。現在想想,野菜的出現真的很神奇,你不播種它也能自己生長。我們挖的是薺菜和苦菜,挖它們並不困難,後山的田地裏到處都是,拿着小鋤頭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沖洗一下,蘸豆瓣醬就能直接吃。我想也許沒有食物的饑荒年,人們也能從這些田地裏的野菜果腹,這也許就是土地給辛勤的人們的饋贈吧。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文明爲主,人們被禁錮在土地上,自然也受土地的影響很大,“安土重遷”的性格、“落葉歸根”的思想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血液中,即使我們換了居住地,也仍然會選擇先進行農業生產,文中也舉了一箇中原人即使到了適合放牧的內蒙古還要進行土地耕種的例子。人與空間的關係上是不流動的,耕地是固定的,糧食的富足,人們開始繁衍生息。隨着人地矛盾不斷激化,同等的土地養不起那麼多人,就會出現分家的情況,一些人就要出去尋找新的出路。雖然人與空間的關係上是不流動的,重視安土重遷,但是各自保持着孤立與隔膜。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中國社會有一個數量很大的階級——農民階級。農村人員流動性差,農民之間互幫互助,一起耕種勞作,一起保衛家園。爲了各個方面的便利,聚居在一起。農民因爲土地的影響,安土重遷,久而久之,聚居的人們之間變得熟絡,形成了所謂的“熟人社會”。所以,鄉土社會是個熟人之間的社會,這纔有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讀完《鄉土中國》,我對“土”這個字的態度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我也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之前我們提到農村,印象可能是破舊、貧窮,人們都是從農村去城市生活,但現在很多城市人返回到農村,去呼吸更新鮮的空氣、去體驗農家樂……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本色這一章概括總結了中國鄉土社會的本質是人們對土地的依賴,也就是在文中提到的“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整章都是圍繞這句話展開的。讀完《鄉土中國》之後,發現費孝通先生的語言風格將原本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值得反覆回味。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8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所著,全書僅五萬多字,典型的“大家小書”。書中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生動的描述了一個包含在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我也說不太清楚,但是有一個感悟:就是從歷史的必然性的角度來看待封建傳統體制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一個體制可以穩定的存在幾千年之久,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而中國特定的環境也是他滋生髮育的最佳土壤。儘管從現在看來,就是這個體制讓我們落後於世界,但是也正是因爲這個體制纔可以孕育出適合大刀闊斧的改革的環境,也奠定了改革成功的基礎。

下面簡單說一下書中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兩個點。第一個是“長老統治”第二個是“差序格局”。

長老統治是映射到最底層的鄉村生活中的一個說法。中國古代是層級統治,嚴禁越俎代庖,鄉村身爲最小但最爲廣泛的單位個體極具封閉性,不論是地理位置上的封閉還是思想上的封閉。鄉村社會是一個不易改變、創新的社會,以穩定爲最大的特點,而農業的最大目的就是求穩。四季的輪迴即可保證農業的運轉,俗稱“靠天吃飯”。旱時求雨,澇時求陽,人們將天神聖化,儘管也期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尋求一些改變,但是千百年來早已根深蒂固的觀念把框架架地死死的,四季的輪迴帶動人民的生活、帶動人民的觀念跟着輪迴。鄉村因爲不變,所以重視傳統,重視經驗,所以有了老一輩的權威地位。長輩們繼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標準,這些舊傳統,是足夠把當前生活應付得服服帖帖的。後生小輩自然只能唯唯諾諾,專以學傳統爲務,務必把老者當權威、當老師,只能尊崇不能違反。待過幾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着鬍鬚滿有把握地數落乳臭未乾的後生了;這樣的經歷,好像複製一般,一批又一批地複製,如同四季。

生活方式影響生活的觀念。不願意變革、只求穩定是農業社會的思想特徵。老人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因爲他傳遞着祖輩們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歷經洗練淘出的金玉之珍。聽話的孩子纔是好孩子,後生要樹立正面形象,聽話是先決條件,老人的話不對你也不可以反駁,你也不可以頂撞。因爲傳統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內容就是“無違父之道”,且根本不許懷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退一步講,就算上輩人的確立錯了規矩,你也沒有可以頂撞可以反駁的資格,你可以陽奉陰違,但是照顧老人的面子和情緒是頂重要的事情,是嚴重地關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無可退步的地方。

但是農村也並不是不需要進化、不需要新生事物,新變化總是有的,只是很慢而已。老人不希望變,對新事物要反對,要壓制。下一輩在遵守祖訓的同時總要冒些另類的想法,但是又要顧及自己的名聲,養成“美好的德行”,就不能針鋒相對地犯上作亂,必須保持恭順的樣子。這樣,就誕生虛僞,就偷偷摸摸幹移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贊同,實際反對,表面繼承,實際修改,你定你的標準,我做我的解釋。看起來祖宗之法還佔着神龕享受膜拜,實際上後代的蛀蟲們正陰險地一點一點侵蝕它的肌體。也正因爲矛盾是靠這樣一種溫柔的方式來調和,所以變革的節奏緩慢。

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無論是無智識的農民大伯還是高層知識分子、皇親貴胄都是不動腦筋地在鏈條上依次運行,這是整個社會的特徵,整個社會的內涵。誰也逃不開。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裏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裏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爲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可以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斷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的社會圈子會隨着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於不同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而西洋社會講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於“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是加上孩子,還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十分明確。最後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係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絡是有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費先生說,在差序格局中,以己爲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可以這麼說,在立體社會中,每個人都是石頭,而當這些石頭一起扔進水中的時候,就產生了許多的中心點,這些點各自推出去的波紋在不斷交匯,而且還不斷移動,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人類社會中人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強弱也會因相互作用而處於不停的變動之中,或者說個人“圈子”的範圍在不斷地“伸縮”,這樣的動態模式也許可以更形象地體現出“差序格局”中人與人之間複雜和變動的相互關係。

而在中國複雜和變動的社會關係是有着它的社會根源,可以這麼說,“差序格局”的形成是深深植根於中國傳統的道德體系之中的。在《鄉土中國》裏,費先生指出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來的,而孔子所提出來的“推己及人”正是這樣一種模式,在中國這種社會結構裏,從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種推的過程,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關係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倫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正是傳統“差序格局”的狀況,就是要建立社會等級和社會制度。

書中還有很多令人耳目一新,值得反覆品讀的觀點,希望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9

近日,因爲旁聽課程的要求,又重讀了《鄉土中國》一書。本書是費孝通先生對於理解中國基層社會的基本性質所作的一個嘗試,由14篇短文所組成,文章篇幅不長但蘊含着對傳統中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的探索與思考,語言簡潔,通俗易懂,歸根結底,是費孝通先生在書中所闡釋的基本觀點與中國社會的諸多方面是十分貼切、適宜的。

費先生在開篇即提出“這裏所說的鄉土社會,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傳統基層社會所特具的一種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並不排斥其它體系同樣影響着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社會裏發生作用”,可見,“鄉土社會“是費先生所提出的一個理想概念,即韋伯所說的理想類型。但概念源自於實際經驗的歸納與總結,透過”鄉土社會“這樣一個理想類型型的概念,可以看到許多中國基層社會所具有的特性。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先生在開篇提出即提出中國傳統基層社會的屬性,“土”氣是因爲不流動而發生的,在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人與環境都是熟悉相通的,就如作者所說“遊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做工業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做莊稼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裏的莊稼行動不得,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進了土裏,土氣是因爲不流動而發生的”。“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的關係上來說的,從人和人的空間排列上說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不是以個人爲單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塊的集團爲單位的”。作者也分析了鄉土社會以村落爲集團的四個原因:每家所耕種的土地的有限性;水利等需要合作的需求;安全保護的需求;多子家庭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可以看出,在鄉土社會中,以村落爲集團的社會是完全可行的了。“靠着土地生活,自然也受到土的束縛”,不過隨着鄉土性的逝去,“在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以文字下鄉爲例,在推崇文字下鄉的人看來,鄉下人是“愚”不可及的,但實際上在鄉土社會這樣一個面對面的熟人社會,文字不是必需的,甚至是多餘的。文字也好、語言也罷,不過是伴隨着人類社會發展需要記憶的東西增多而出現的象徵體系,它們的使用需要人們共知這些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在鄉土社會,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輕一代都是大人們看着長大的,在鄉土社會中所生活的人,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大抵是一致的,所不同的不過是經歷的前後區別,在他們之中,同樣會產生一套他們所熟知的符號,相比文字,在鄉土社會這樣一個熟人社會中,語言,表情,動作等無疑是更爲直接形象的,因爲文字是一個間接的象徵體系,文字的用語講究文法、排列等,實際上在兩個不同的情境中理解相同的文字往往是會產生偏差的,因之,鄉土社會中文字是多餘的,倘若強行推進文字下鄉可能好處未得,壞處卻已顯現,這與在後文提及的法律下鄉是一致的。

在分析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後,費先生在之後分析了鄉土社會的社會結構和人際關係。他以“差序格局”這一概念來指代鄉土社會的社會結構,以區別於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我們的社會,不像是西方社會那樣大家建立在同一個平面上,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扔到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紋,被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完全相同的”,“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像水面上泛開的漣漪一般,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這個圈子是富於伸縮的,圈子的大小要根據中心勢力的厚薄而定,也因之中國人對世態炎涼特別有感觸”。在差序格局中,一圈圈波紋的差序稱爲人倫,對於鄉土社會中的人來說,每個人都是以己爲中心,也因之而產生了公私不分的問題,這個人向內可以說是“公”,向外則是私了,維繫着私人的道德也因之是以己來展開了,在書中,費先生引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關係很好的闡釋了這一點。鄉土社會是個偏重父子、婆媳縱軸的單系原則的社會,因此用家族來稱謂每個家會更爲恰當,實際上最簡單的家族就是家庭,但家族比家庭更顯示出結構的複雜,也涵蓋了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在偏重父系原則的鄉土社會中,實則除了生育外,政治、宗教甚至經濟等是以家族爲核心的,因而男女之間也僅是因生育和必要的社會分工而相聯繫的,但鄉土社會是個自給自足、分工不發達的社會,這樣說來,生育事業可謂男女之間唯一需要聯繫的了。因而鄉土社會是男女有別的社會,是阿波羅式的社會,是生於斯、長於斯、終老於斯,安土重遷的社會,這和西方浮士德式的社會是截然不同的。

在鄉土社會中,維持社會秩序的是禮治,是對傳統的恪守,對文化的傳承。文化源於經驗上的積累,在鄉土社會這樣一個比較穩定不太變動的社會來說,前人的經驗對後人是有益的,後人只需搬動前人經驗積累下來的文化常識,便足以應付社會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了,這樣一代一代積累下來,接受這樣一種教化,克己以復禮,鄉土社會的秩序也便維持了。在鄉土社會,訴訟是可恥的,法律是靠外在的權力執行的,道德則是教化而來的,是由內向外的,在這樣一個社會裏,是無訟的,如文字下鄉一樣,現代化過程中,法律知識的下鄉是必要的,但若不考慮實際社會的道德觀念、思想意識等,強行推行,難免會使某些略知一些法律而道德低下的人在面對不知法律的實誠的鄉下人時鑽了空間。

隨後,費先生在無爲政治和長老統治兩篇文章中分析了鄉土社會的政治結構與政治權力,分別是與社會合作、社會衝突、社會繼替、社會變遷角度所對應的同意權力、橫暴權力、長老權力和時勢權力。社會合作的角度看,社會分工使得每個人有合作的需求,由此產生了權利與義務的關係,每個人也由此有了對應的權利和所需要承擔的義務,可以說同意權力是一種妥協性的權力;與之相對,橫暴權力則是佔有優勢的一方對相對弱勢一方的壓制,是一種強制性的權力。鄉土社會是一個不富有抵抗性的社會,容易成爲皇權的發祥地,但分工體系不發達的鄉土社會又難以爲皇權的進一步發展提供與之對應的必要的經濟基礎,傳統社會的統治者爲了維持皇權的維持,對在“天高皇帝遠”的鄉土社會裏,採取了“無爲統治”的統治方法。鄉土社會對外,是無爲社會;在其內部,實際是長老統治,與之對應便是長老權力。如前文所述,鄉土社會的鄉土性、穩定性使得年老一代對年輕一代有了更多的經驗積累,因之對年輕一代在詮釋傳統、教化晚輩方面具有無可非議的權力與資格。德高望重的年長者們,就是禮的象徵,是正確的行爲範式,是道德標準。鄉土社會注重禮治,注重傳統,相對穩定,變遷不快,這也爲長老權力的存在與發展提供條件。鄉土社會雖變遷得慢,但還是有的,與之對應便是時勢權力,但也因爲鄉土社會變遷的緩慢而相對較弱。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是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變遷,伴隨着變遷,“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結果,位與權,名與實,言與行,話與事,理論與現實,全趨向於分離了”。

在“學緣和地緣”與“從慾望到需要”兩篇短文中,費先生以此來指代從身份社會到契約社會,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社會性質的轉變。鄉土社會中,血緣和地緣的分離,是相當難的,作者在書中以“客邊”、“新客”爲例進行了說明。

無疑,《鄉土中國》一書中所提出的“差序格局”、“無爲政治”、“長老統治”等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概念,有助於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品質的社會學理論體系與話語體系。本書以“文字下鄉”、“法律下鄉”等爲例,給予中國的現代化之路以某些啓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中國這樣一個傳統與現代因素鉚合的、後發趕超性的超大社會裏,怎樣漸進式推進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讓改革的紅利惠及更多人無疑是值得思考的。《鄉土中國》是常讀常新的,在14篇短文中,費孝通先生對傳統基層中國社會的性質做了思考,其蘊含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值得深究的問題。

此外,本書中能感受到費孝通先生的大同思想,特別是第一次讀“文字下鄉”部分時作者對鄉下人“愚”的解讀,可以說是這本書把我領進了社會學的大門。在面對當今文化各異的社會中,如何在這個世界上實現多元文化的共存與發展,彼此汲取進步的一面、摒棄落後的一面,是需要全世界人們共同努力的。我想用費孝通先生曾說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是在恰當不過了,這與今天中國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本質是一致的,希望有朝一日能有天下大同的一天。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0

組成中國社會成員最廣大的羣體就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給我們留下的刻板印象。近幾年中國政治提出注重三農問題。農民、農村、農業開始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雖然很多方面大家都在重視三農問題,但真正關注整個鄉土風情人文理論性的知識探討並不多。

《鄉土中國》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嘔心瀝血之作。它不僅是一本理論性的鄉土風情生活著作,也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可供社會學工作或教學、研究者參考。

費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實地調查和考察總結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各種模式,寫下了諸多不朽篇章。其中不乏許多名篇,它們給中國社會主義農村建設提供了許多參考意見

費孝通教授的一生並不是傳奇的一生,但卻做出了不朽的成績。1933年費孝通教授考入清華大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系,獲碩士學位。1936年秋入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攻讀人類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後來在許多大學從事教學、研究的工作。作爲社會活動家,費教授曾擔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務。看來他不僅在文學界和社會界有着非凡的成績,在政治上也有所作爲。

《鄉土中國》第一段開篇就給我們談到了鄉土本色這一概念。作者開篇就說“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說中國社會雖然有很多階層,但農民羣衆在社會成員中佔非常大的一個比例。這樣,中國社會在某一特定說法下就是鄉土社會,中國社會的性質就帶有鄉土性。鄉土本色似乎是純樸,自然的代名詞。

雖然費孝通先生在2005年去逝,但他在晚年依然有高的學術成就。晚年的費孝通提出了一個新的名詞“文化自覺”。“文化自覺”是費老第一次明確提出的,看法的提出旨在提醒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的趨向。

然而許多國人卻沒能明白費老的良苦用心,我們更應該從《鄉土風情》的字裏行間領悟這個時代所需要我們明白的東西、

“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卻有着厚的理論素養作爲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有讀者在看完費老的《鄉土風情》文字風格後,寫下了這樣的評論。自然、通俗是費老一貫的敘事風格,在閱讀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寫作的方法。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1

鄉土中國,講的是咱們中國最基礎的鄉土文化,是每一個鄉土中人所熟知的卻未能構念出來的東西。很多東西說的恰到好處。也許大家,纔有這種魄力,對自己的研究和看法可以用自己新造的詞彙、概念進行解釋。整本書行文邏輯縝密,從家到社羣,個人到家族,行爲到權力,都有着一整套的邏輯體系和行文脈絡。不得不說,此書值得閱讀。儘管裏面對鄉土中國解讀有的部分在現在來看是不完全貼切的。但是,瑕不掩瑜,其中的核心思想,其所提出的差序格局、長老權力等一系列新的概念,都讓人耳目一新、醍醐灌頂。

老師在評此書時,提到一點是他覺得作者有點“偏袒”、“護短”的異味。我整篇讀來,覺得並不是這樣。作者對於每一處所謂“護短”都有給出明確的、令人信服的論證或解釋,並且在關鍵出表明自己的態度(不反對文字下鄉),從一個學者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思考,這沒問題。

這裏我要說的是作者對於有些概念或問題的解釋有點牽強的感覺,所舉的例子也有不甚恰當之處。也許是我才疏學淺,沒能明白先生的準確意圖。這一評價尚作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