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市民先進事蹟材料

最美市民先進事蹟材料1:

一、自強自立、愛崗敬業

他七歲那年得了小兒麻痹症,他的人生道路因殘疾而坎坷不平,因殘疾而失去了許多常人應該有的機會。但他敢於面對殘酷的現實,他從不因爲自己殘疾而自卑、沉淪。在當時社會對殘疾人的教育有很多歧視的情況下,他承受着巨大的心靈和身體的痛苦,通過艱辛努力,終於考入大學、考取研究生,最後以優異的成績分配到我國最大的通信技術研究所。

在所裏,他們夫妻都承擔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工作中,他們紮紮實實、一絲不苟。國家重點工程都是任務重、時間緊、技術高的課題。他們經常加班加點,任勞任怨,每次都能高質量地按時完成任務。他們一邊努力工作,一邊刻苦學習,提高自身的知識,適應時代的變化。由於工作中表現非常突出,他們夫妻很快擔當起項目中的科研骨幹,成爲許多重大項目負責人,順利晉升爲高級工程師。

二、尊敬教子,關愛社會

張敦強夫妻對老人非常孝順。

張敦強岳父母原先一直住在農村,考慮到岳母患有嚴重的糖尿病,農村生活艱苦,不利於岳母病的治療,他和愛人商量着把二老接到北京來住。

二老來北京後,因爲主臥寬敞,帶有衛生間,起居方便,白天陽光明媚,他們就把主臥騰出,讓二老居住。知道老人喜歡連續劇,喜歡聽戲,我們又特地爲他們配上電視,同他們一起看電視,爲他們講解,讓他們生活不感到寂寞。

週末的時候,帶上老人逛逛北京的名勝古蹟,到植物園看看奇花異草,全家人其樂融融。

二老年事已高,身體虛弱,經常生病,張敦強自己患有小兒麻痹,行動不方便,他愛人患有胃病,常年吃藥,因此,家庭生活負擔很重,他和愛人從無怨言。在北京期間,岳父先後得過腮腺瘤和前列腺癌,需要住院做手術。岳父嫌北京手術貴,不能報銷,要回家去做。他和愛人認爲,北京醫院技術水平高,設備齊全,雖然開銷大,更容易治癒,錢與老人的病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住院期間,他和愛人輪流到醫院值班。剛做完手術的岳父,身體虛弱,大小便都需要幫忙處理,連岳母都覺着過意不去,但他們沒有任何怨言。

三、悉心培育、教子成材

孩子健康的成長,與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是息息相關的'。他們深知家庭是兒童成長的第一個社會,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兒子是家中一員,他們尊重他的愛好,給他一定的自主權利,除了照顧好兒子的生活、關心他的學習之外,還經常和兒子談談心,教育兒子怎樣做人,怎樣做事,怎樣才能成爲社會上有用之材。他們及時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不管工作多忙,也要抽出時間去,這樣不光能瞭解兒子在學校的各方面情況,更主要的是讓兒子感到父母對他的呵護和家庭的溫暖。在家長的薰陶下,兒子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都能獲得“三好學生”獎勵。由於兒子學習成績優異,小學畢業前一年,就被選拔進入人大附中創新拔尖班。

四、奉獻愛心、熱心公益

他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務於社會。在愛人的支持下,張敦強先後擔任過小區代表大會召集人、小區業主委員會委員,居民代表、樓門長等,他是小區有名的積極分子,不管是居委會選舉、和物業調解關係、參加義務活動、爲災區人民捐款捐物等,到處能看到他的身影。同時,張敦強還擔任着XX區肢殘協會委員的職位。所有這些社會公益活動,都展現出這個和諧家庭對他人及社會的愛心。

這個家庭,夫妻敬業愛崗事業有成、老人安享晚年快樂生活、孩子認真學習健康成長,是社區溫馨、快樂、和諧、奉獻社會的幸福家庭的典範。

最美市民先進事蹟材料2:

甘大華,男,1956年生,東溪鎮天橋小學校教師,1978年參加教育工作,從教34年,他政治堅定,思想進步,情操高尚,熱愛教育,關愛學生,在平凡的教書育人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甘大華同志在自己人生生涯中,注重學習,注重精神境界的歷練和昇華,喜歡用自己的高尚情操和人生美德去浸潤環境和感召他人,鑄造師德,具有教師風範,在他生活工作的環境和社交圈子內,有很好的口碑。他在工作之餘,寫博客文章200餘篇,大張旗鼓宣傳中國先進文化和傳統美德,用自己的思想和文化盡最大努力去影響環境和他人。《女孩,你帶着希望向前走》、《我們都唱學習雷鋒好榜樣》等篇目被多家網站轉載,在忠州論壇發表多篇帖子,其中兩篇被送縣領導參閱,相關部門引起重視並得到整改落實。在教育部主管的《中小學教育》和《西部教育論壇》雜誌上發表了多篇有見地的論文

甘大華同志樂善好施,具有一顆慈善之心,給家庭遭受火災的學生陳紅、陳謙、甘倩、甘玲玲捐款,支柱貧困留守兒童葉建忠、王冰潔、陳鑫、周央、唐建紅、彭幻,參加各項義捐等活動累計現金1500元以上。

教育教學工作中,甘大華同志提倡“成才必先成人”、“要想學會做好事,必須學會做好人”的理念,始終把育人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

帶領師生慰問東溪鎮敬老院孤寡老人2次,給12位孤寡老人送錢送物,給老人們洗頭洗衣服,收拾屋子、打掃院壩,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主義的溫暖,同時教育孩子們敬老愛老,從小樹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道德觀念。

開展學習雷鋒,做文明天橋人的“雷鋒精神永駐天橋”的簽名活動,要求每個學生講一個雷鋒做好人好事的故事,背誦一句雷鋒名言,唱一首歌頌雷鋒的歌曲,每天做一件有利於環境,有利於他人,有利於社會的小事。活動評選出“雷鋒班級”2個,“雷鋒好少年”20名。

響應縣委縣府“潔淨忠州,品味小城”的號召,開展了“潔淨天橋,品味校園”活動,要求師生管住自己的手,不亂塗亂畫,不隨手亂扔;管住自己的嘴,不說髒話,不隨地吐痰;管住自己的腳,不亂踩亂踏;管住自己的腦,不樹立天橋師生的文明形象,潔淨了校園和周邊環境,書香校園,文明校園,和諧校園的品味逐漸顯現。

開展了“節約一度電、節約一粒米、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分錢”的傳統教育活動,讓學生懂得節約是一種美德,浪費是一種犯罪,尊重他人和自己的勞動成果,是社會文明的具體表現。

在師生中深入廣泛開展了“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制定了天橋小學師生文明禮儀大全,包括語言、行爲、衣着、集會、尊老、愛幼等16個大項共計87條,引領師生的文明觀念,規範了師生的文明言行,開展與陋習告別,於文明同行的大討論,舉辦“文明禮儀伴我行”講座一次,“文明禮儀知識搶答賽”活動兩次,評選出文明禮儀之星25名。

開展“綠色校園”創建活動,舉辦“綠色環保校園”講座一次,樹立師生愛護地球,愛護環境,愛護生命的理念,多年來一直堅持開展植樹活動,綠化美化校園,學校被評爲縣級綠色學校。

開展讀書活動,營造書香校園。充分發揮學校圖書室的功能作用,每天安排師生一定時間讀書,要求作讀書筆記,寫讀書心得,淨化靈魂,提升精神。

開展“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的教育活動,舉辦了主題演講賽,評選出黨的好兒女50名,推舉兩名選手參加縣教委舉辦的主題演講賽活動,取得優異成績。

帶領教師參加走訪家庭的社會實踐活動20餘次,瞭解學生,瞭解家庭,瞭解社會,瞭解民情,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教育功能,讓家長,讓社會對教育滿意。

甘大華同志作爲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人民教師,一名普通市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在自己的一方熱土中,踐行了黨的三個代表,以其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影響和浸潤着他人,爲社會文明和諧貢獻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