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孝老愛親模範事蹟材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生活中不但要做到孝敬自己的老人,對那些有困難的老人也要及時給予幫助。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師孝老愛親模範事蹟材料,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孝老愛親模範事蹟材料

教師孝老愛親模範事蹟材料 篇1

她叫李桂芬,今年46週歲,是一名從事二十八年的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結婚二十四年來,她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家庭和睦,婆媳之間相處非常好,她的家庭曾先後3次被評本村“文明示範樣板戶”。婆媳相處二十四年,她把贍養老人作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動力,竭盡全力用真情去幫助老人,用仁愛去伺候老人,用愛心去善待老人,大愛無疆,真愛無言,二十四年來,她用博大的胸懷和仁厚的摯愛,換來了人間至純至愛、至善至孝。

婆婆患有高血壓、心臟病,還有多年的腿病,生活不便,也給家人帶來痛苦。李老師的婆婆沒閨女,三個兒子都在外地工作,家中只有做媳婦的她。二十四年來,她一邊工作一邊不厭其煩的陪着婆婆住院看病、伺候老人的生活。李老師深知:贍養老人,孝敬老人的責任重大,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只有付出沒有回報。

那是2007年4月26日,婆婆又因腮腺炎手術住進離家8里路的長山峪鎮醫院。困難來了怎麼辦?李老師白天上課託付醫生看液,放學再去醫院照顧。跑前跑後半個月,出院後第三天,婆婆又因昏迷送進縣醫院,檢查結果是貧血和小腦大面積堵塞,醫生說很嚴重需要轉院。忐忑不安的她急上加急,請一天假送到承德附屬醫院。當時的李老師甭提多難受了,婆婆需要照顧,學生需要上課。急得她不知所措,既舍不了學生,又放心不下婆婆。沒辦法只有週六週日看望她老人家了。半個月過去了,病情稍有好轉,由於腦堵塞出院後,老人記憶力嚴重衰退,已不能像正常人那樣生活了。她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俗話說:七分病三分養。她每天精心呵護向照顧小孩一樣照顧她,無微不至的關懷婆婆,從不嫌麻煩,每到吃飯前把圍裙帶上,吃過後再摘下來。晚上睡在一起。然而,好景不長,2008年春季婆婆又換上偏癱,右身子和右手不靈了,需要輸液。這又是個難題,李老師白天不能耽誤課呀,只能利用放學後的時間。一邊做飯一邊看護。日復一日,一天、十天、二十天過去了,婆婆的手腳還是不靈活,生活不能自理。怎麼辦?想辦法一定讓婆婆好起來。她先讓老人從抓大東西核桃抓起,再抓小東西玉米粒。耐着性子哄着婆婆進行抓東西練習。爲了不讓老人寂寞,她抽時間坐在炕上哄,給老人唱歌,和老人一起打撲克,逗老人笑。親戚朋友說:“桂芬你真是太孝敬老人了,你比親閨女還親呀!”可她想:能讓老人快樂纔是自己真正的快樂。

去年暑期因奧運提前放假,李桂芬老師原本想好好休息一下,不料婆母突然病情加劇,不會說話、不會走路、連吃飯都吃不下去,更不用說大小便自理了。這一次,老人再也沒有站起來了,家人商量準備後事。李桂芬的心如刀絞一般,每天以淚洗面。她與婆婆的真情已到了無法割捨的地步。她不甘心婆婆的病情,又把婆婆送到縣醫院做檢查。這次她真的失望了,醫生說治不了,連藥都沒開,就讓送回家。面對婆婆嚴重的病情,她祈禱着,暗暗下着決心,一定要讓婆婆在有生之年快快樂樂生活。暑假的50多天裏她儘量讓婆母吃得好,每天搭配食品,而且定時定量喂五頓飯。每天攙扶着婆婆在地上轉,這一轉就是十幾分鍾,沒等坐穩就又得起來。爲了讓老人減少痛苦,她每天這樣反反覆覆,三伏天,那付出的汗水就可想而知了。除此之外,她還要洗衣服、搞衛生。街坊鄰居看了都心疼她,勸她說:“桂芬,找一個保姆來替一替你吧”可她想:按說,自己有工作,也有甩“道德包袱”的理由。可是她又想,自己是家中一員,老人有病做媳婦的有孝敬的義務,何況三個兒媳只有自己一人在婆婆身邊。李老師知道,照顧老人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吃喝拉撒睡你都要考慮周全。如果十天八天、一個月兩個月還好,可長時間了,一年、兩年……,伺候一位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給老人洗臉、換衣服、餵飯、洗衣服、吃藥要付出許多許多。柔弱的身軀。日夜的勞累和操勞她見瘦了很多,她心中只有一個目標,擔起照顧婆婆的重擔,自己只有選擇堅強,堅強就是家中的希望。她堅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自己的決定就是婆婆的生命,這是一種孝心,更是一種責任。這也是一個爲人師表的人民教師光輝形象的真實寫照。

暑假馬上就要過去了,開學沒人伺候病人是她的一大愁事,看見日漸消瘦的她,家母心疼的對她說:“讓孩子他爸回來吧,這樣熬下去你會垮的。”她左思右想,沒有僱人,學校離她家僅有一牆之隔,她白天利用課間照看婆婆,一到夜晚,整夜合不攏眼。那時她心裏只有一個念頭:能換來老人的幸福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

在那不尋常的日子裏,婆婆的病哪怕看到一點好轉,家裏都會充滿着春天的氣息,都會感到如春天的陽光所發出的溫度,祥和而溫馨。可是事與願違,婆婆的病沒有好轉,反而加重,大小便不正常,時而乾燥時而拉肚,多次便到褲子上,一但拉上,不僅要洗衣,還要清洗身體上的污物。大半夜,她從不嫌髒嫌臭。爲了讓老人乾淨舒服,她堅持每天給婆婆洗腳,每週給婆婆洗頭、洗澡、換衣服。不會說話的婆婆常常抓住她的胳膊搖來搖去,在感謝這樣的好兒媳。

更讓她不能忘的是2008年,學校的兩個評估是重中之重,軟件硬件都要齊全。學校許多艱鉅的任務等着她去做。她既要忙於學校的工作,又要忙於照顧婆婆。沉重的負擔就擺在李老師的面前,怎麼辦?是照顧病情加重的婆婆,還是完成學校佈置的迎檢任務。她猶豫了。要堅強、挺住、決不能倒下,現在正是考驗自己的時候。然而,堅強的她還是病倒了。好心的鄰里勸她休息,家人打電話讓她住院輸液治療。可堅強的她沒有後退半步,也沒有脆弱,背後掉了多少淚,都咽在心裏。她說,爲了孩子,我無怨無悔;爲了事業,我笑對人生。

婆婆因躺時間太長,身體長了褥瘡,她看在眼裏,急在心中。爲了減少婆婆的痛苦,她堅持每天給婆翻身消毒三次,每天給婆婆換洗墊子。大愛無聲。李老師捧着一顆孝老敬老的慈善的之心,侍奉着婆婆,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無法統計,就這樣,直到2008年11月21日,婆婆帶着微笑離去。

她的.向善之心,向善之舉感動了家人,感動了親戚朋友,也感動了全村父老鄉親。

教師孝老愛親模範事蹟材料 篇2

凌老師,1970年10月出生,1992年8月入伍。

孝道,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的美德,從古至今,“百事孝爲先”的道德思想,始終根植在無數人民的內心深處,指引着中國老百姓的思想和價值取向。凌老師就是我們身邊的一位孝老愛親的典範人物。

凌老師出生於教師家庭,從小接受的家教就是敬老愛幼。成家之後,夫妻和睦,家庭關係和諧,十七八年四代同堂,家中從無口角。

她的家庭現有“四老”——99歲的太婆、75歲的婆婆、86歲的父親、82歲的母親。四位老人各有各的疾病:婆婆患腸癌,母親去年開始得了阿爾茨海默病,今年突發右腦梗死,已經住院兩個多月,父親也身患多種老年疾病。

對太婆,她如親孫女一樣一直以奶奶稱呼,也像親孫女一樣地待她。她從1997年結婚後就開始爲一家人做飯,每次燒菜,特地把給太婆的菜燒得軟一點。太婆喜歡喝黃酒,這些年,她從來沒讓太婆斷過酒。太婆患白內障青光眼,近乎失明,怕去醫院,去年寒假,她耐心做通太婆的思想工作,拉着太婆的手陪太婆去醫院作各項檢查,做了右眼的白內障摘除手術,使太婆的視力復明。這兩年因爲搬家,和太婆不住一起了,但在週末,她經常燒些太婆喜歡吃的菜送過去。耳濡目染,兒子也很孝順老人,也經常過去看四位長輩,送些好吃的,他經常說太婆的笑容是最燦爛的。

對婆婆,她如親女兒一般照顧。婆婆被查出腸癌後,她動用朋友關係請了外地的專家過來給婆婆動手術,切片化驗出來後,怕婆婆得知真相影響情緒,特地請醫生打了一份假化驗結果給婆婆。婆婆腸癌手術後,開始幾天,她每天熬粥,從幾十毫升開始一點點增加,多渠道找資料爲婆婆定營養食譜,按食譜爲婆婆做營養抗癌的食物送到醫院。出院後,她重新制定了抗癌康復的食譜打印出來給婆婆。酸奶對腸胃有益,她就經常自己做些酸奶給婆婆送過去。如今,她的婆婆距離手術已經10年,身體狀況基本正常,這一定程度上是凌老師的悉心照顧的功勞。

對母親,她一直覺得虧欠太多,以前是因爲求學,不在父母身邊,這十幾年,大多數的時間和太婆、婆婆一起,幾乎沒陪母親去過醫院。這次母親突然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連吞嚥功能都受到了影響。凌老師利用一大早、下班後的時間,她燒好菜,再用料理機把菜和熬好的粥打成糊,蒸蛋糊,把魚小心的剔掉魚刺,把各種水果也用料理機打到酸奶中……送晚飯到醫院,無論母親吃多長時間,她都耐心地等母親吃完了,再自己回家吃飯。

對父親,她每星期必定抽空一兩次回家“省親”,每次回家總是帶上精心燒煮的菜餚給父親品嚐。至於父親家裏的小電器、水龍頭出故障,買米等雜活,那是多年以來凌老師和她丈夫包乾的活。

凌老師每年都記得燒好菜餚爲四位長輩慶賀生日,逢年過節,她精心爲老人挑選禮物。爲了照顧老人,同學之間的小聚、單位組織的旅遊活動,她都放棄了。實在是推不掉的應酬,她也是提前爲老人準備好飯菜再參加。

凌老師在校擔任二級學院辦公室主任,同時擔任班主任,教學教育事務繁雜瑣細,她經常加班加點,一絲不苟完成分內及分外工作。她熱愛關心每一個學生,愛生如至親,及時與家長溝通信息,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學習上她對學生嚴格要求,一絲不苟;生活上她對學生關懷備至,有如慈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儘管凌老師從來沒有把“孝老愛親”掛在嘴上,但她用切切實實的行動踐行着“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是我們身邊看得見、摸得着、學得到的“孝女孝媳”, 可敬、可信、可親、可學。

凌老師的“孝老愛親”二十多年如一日,平凡中凸顯美德,因而我們學校一致推薦凌老師參評孝老愛親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