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的詩歌作品

張九齡的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那麼,張九齡有哪些作品呢?

張九齡的詩歌作品

張九齡的詩歌

  1、《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2、《晨坐齋中偶而成詠》

  寒露潔秋空,遙山紛在矚。

  孤頂乍修聳,微雲復相續。

  人茲賞地偏,鳥亦愛林旭。

  結念憑幽遠,撫躬曷羈束。

  仰霄謝逸翰,臨路嗟疲足。

  徂歲方暌攜,歸心亟躑躅。

  休閒倘有素,豈負南山曲。

  3、《呈耿廣州》

  惟昔遷樂土,迨今已重世。

  陰慶荷先德,素風慚後裔。

  唯益梓桑恭,豈稟山川麗。

  於時初自勉,揆己無兼濟。

  瘠土資勞力,良書啓蒙蔽。

  一探石室文,再擢金門第。

  既起南宮草,復掌西掖制。

  過舉及小人,便蕃在中歲。

  4、《敕賜寧王池宴》

  賢王有池館,明主賜春遊。

  淑氣林間發,恩光水上浮。

  徒慚和鼎地,終謝巨川舟。

  皇澤空如此,輕生莫可酬。

  5、《酬宋使君見詒》

  陟鄰初稟訓,獻策幸逢時。

  朝列且雲忝,君恩復若茲。

  庭闈際海曲,軺傳荷天慈。

  顧己歡烏鳥,聞君泣素絲。

  才明應主召,福善豈神欺。

  但願白心在,終然涅不淄。

  6、《酬宋使君見贈之作》

  時來不自意,宿昔謬樞衡。

  翊聖負明主,妨賢愧友生。

  罷歸猶右職,待罪尚南荊。

  政有留棠舊,風因繼組成。

  高軒問疾苦,烝庶荷仁明。

  衰廢時所薄,只言僚故情。

  7、《春江晚景》

  江林多秀髮,雲日復相鮮。

  徵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興來祗自得,佳氣莫能傳。

  薄暮津亭下,餘花滿客船。

  8、《奉和聖制度潼關口號》

  嶙嶙故城壘,荒涼空戍樓。

  在德不在險,方知王道休。

  9、《奉和聖制過王濬墓》

  漢王思鉅鹿,晉將在弘農。

  入蜀舉長算,平吳成大功。

  與渾雖不協,歸皓實爲雄。

  孤績淪千載,流名感聖衷。

  萬乘度荒隴,一顧凜生風。

  古節猶不棄,今人爭效忠。

  10、《奉和聖制經函谷關作》

  函谷雖雲險,黃河已復清。

  聖心無所隔,空此置關城。

  11、《奉和聖制經河上公廟》

  昔者河邊叟,誰知隱與仙。

  姓名終不識,章句此空傳。

  跡爲坐忘晦,言猶強着詮。

  精靈竟何所,祠宇獨依然。

  道在紆眷眷,風行動睿篇。

  從茲化天下,清淨復何先。

  12、《奉和聖制經孔子舊宅》

  孔門太山下,不見登封時。

  徒有先王法,今爲明主思。

  恩加萬乘幸,禮致一牢祠。

  舊宅千年外,光華空在茲。

  13、《和崔黃門寓直夜聽蟬之作》

  蟬嘶玉樹枝,向夕惠風吹。

  幸入連宵聽,應緣飲露知。

  思深秋欲近,聲靜夜相宜。

  不是黃金飾,清香徒爾爲。

  14、《和崔尚書喜雨》

  積陽雖有晦,經月未爲災。

  上念人天重,先祈雲漢回。

  仁心及草木,號令起風雷。

  照爛陰霞止,交紛瑞雨來。

  三辰破黍稷,四達屏氛埃。

  池溜因忝滿,林芳爲灑開。

  聽中聲滴瀝,望處影徘徊。

  惠澤成豐歲,昌言發上才。

  15、《和黃門盧監望秦始皇陵》

  秦帝始求仙,驪山何遽卜。

  中年既無效,茲地所宜復。

  徒役如雷奔,珍怪亦云蓄。

  黔首無寄命,赭衣相追逐。

  人怨神亦怒,身死宗遂覆。

  土崩失天下,龍鬥入函谷。

  國爲項籍屠,君同華元戮。

  始掘既由楚,終焚乃因牧。

張九齡生平:

張九齡(678—740)字子壽,曲江(今廣東韶關)人。他爲張說所獎掖和拔擢,張說去世後,他又於開元二十二年輔佐玄宗爲宰相。作爲開元盛世的最後一個名相,他深爲時人所敬仰,王維、杜甫都作有頌美他的詩篇。他曾闢孟浩然爲荊州府幕僚,提拔王維爲右拾遺;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獻給他,未能如願,晚年追憶,猶覺得可惜(見《八哀詩》)。

可以說,他是張說之後又一個既有權位又受人欽慕的文壇宗匠。有《曲江集》。

張九齡的詩文創作在精神上和張說有一脈相承之處。他高度評價張說以王霸之氣充實詩文,在他的詩裏,也不時可以讀到“中覽霸王說,上徼明主恩”(《酬王履震遊園林見貽》),“弱歲讀羣史,抗跡追古人。被褐有懷玉,佩印從負薪”(《敘懷二首》之一)之類的句子

但是,和張說的`詩歌重在謳歌功業抱負不同,張九齡的詩歌更多地表現在窮達進退中保持高潔操守的人格理想。在遭李林甫排擠罷相後,這種態度尤其鮮明。他一方面希望切入社會政治,追求經國之大業和不朽之盛舉,另一方面又力圖持超越態度,把“仕”和“隱”這一對矛盾和諧地統一起來,不願爲追求功業而屈己媚世。這種進退裕如的生活追求,在當時是很有代表性的,其中包涵以主動姿態設計自我人生道路的慾望。而功名事業和自由人生,也正是盛唐詩的兩條主要軌跡。

藝術表現上,張九齡的詩歌不像張說那樣直抒胸臆,而是以興寄爲主,顯得委婉蘊藉。例如他的《感遇》十二首,均以芳草美人的意象,託物言志,抒寫自己所信守的高尚品格。

詩歌成就:

張九齡詩歌成就頗高,獨具“雅正沖淡”的神韻,寫出了不少留存後世的名詩,並對嶺南詩派的開創起了啓迪作用。九齡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詩意超逸,其《感遇》、《望月懷遠》等更爲千古傳頌之詩。有《曲江集》二十卷傳世。張九齡的詩早年詞采清麗,情致深婉,爲詩壇前輩張說所激賞。被貶後風格轉趨樸素遒勁。

七歲知屬文,有文名,張說稱他“後出詞人之冠”。有詩《感遇》12首,名列《唐詩三百首》第一首,和陳子昂的《感遇》38首相提並論,其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聯,更是他高潔情操的寫照。另外,張九齡的五言律詩情致深婉,如:《望月懷遠》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唱絕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