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世家

張九齡世家上溯始祖‘揮’公,如今後裔遍佈天下,其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樹大有根,江海有源。在此略說張九齡世家,權當探究之小引。

張九齡曾祖父:張君政

張君政:派出范陽,系張良後裔,唐貞觀中來官韶州別駕,府邸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內。張君政有六個兒子,十四個孫子,二十九個曾孫,裔孫昌熾,遂成一派,因家居‘曲江’,世稱‘曲江派’,堂號‘清河堂’。

張九齡祖父:張子胄

張子胄:字公謹,剡令,朝請大夫,知越州軍州事,范陽進相上圖形凌煙閣,胞兄弟六人,排行爲長。墓葬在廣東省仁化縣周田鎮平甫。夫人姚氏葬仁化縣水口。

張九齡父親:張宏愈

張宏愈:字宗振,索盧丞,朝請大夫,知新州軍州事。有胞兄弟四人,排行爲長。由曲江遷居始興清化。生四子:九齡、九皋、九章、九賓。張宏愈夫人盧氏贈‘桂陽郡夫人’。

張九齡四兄弟

張九齡:字子壽(678-740),進士出身,唐玄宗朝爲宰相,一代文宗,世稱‘南天第一人’,封‘始興伯’,贈‘司徒’,諡‘文獻公’,傳世有《千秋金鑑錄》《曲江集》《朝英集》,今遺蹟有三棟進張九齡故居,張九齡家墓園。

張九皋:唐玄宗時爲嶺南節度使,封‘南康伯’。其子孫中以張仲芳最出名;進士出身,歷任唐德宗至文宗六朝皇帝諫議大夫,封‘曲江縣伯’,贈‘禮部尚書’,諡‘曰成’,今福建張溪張氏多爲其後裔。

張九章:唐玄宗朝任嶺南刺使,歷任溫、吉、曹三州徵拜鴻臚卿,天寶(746)年任嶺南經略節度使,冊封‘南海神’,‘廣利王’。

張九賓:隱居好善,爲丞相殿中鴻臚卿長老,其四子俱登仕籍。

唐代大墓:張九齡家墓園

張九齡家族墓地落在廣東省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田心村丞相山中,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地前面是張文獻公祠,祠堂後山約120米處是張九齡及其母盧氏、弟張九皋、九章的墓冢,是廣東省具有代表性的唐代大墓。張九齡爲磚室結構,坐北面南,平面呈“古”字形,分墓室、甬道、耳室三部分。墓室爲主體建築,成四角攢尖式頂,長7.98米,寬4.8米,高5.35米,四壁及甬道均有侍女蟠桃園等壁畫,是廣東境內最早出土的、絕無僅有的`唐代壁畫。墓前神道原有石座像分立於兩旁,今有唐嶺南節度使、著名書法家徐浩撰寫的《神道碑》和杜甫作詩的《故右僕射相國張九公齡詩碑》。墓下有饗堂。今饗堂內還保存着明清以來的碑刻。

拓展閱讀:張九齡簡介

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諡文獻。漢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

張九齡少有才名,弱冠中進士。13歲時,他的文章就得到了廣州刺史王方慶的讚賞。入仕後,張九齡曾提醒當時有名的宰相宋璟,讓他舉人唯賢。得到了宋璟的肯定。還上書皇帝,讓他任官要消除重內輕外的毛病。

開元四年,張九齡和宰相宋璟鬧了矛盾,回家賦閒。在此期間,開闢了大庾嶺,開鑿梅關古道,貫通了南北交通,造福了當地人民,爲廣州的貿易發展和交流作出了傑出貢獻。

開元九年,張九齡的恩師張說拜相,張九齡也因爲政績突出被屢次提升。十四年,張說被罷免,張九齡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貶職。十七年,張說被重新啓用,但第二年便得了重病。他重病期間多次推薦張九齡爲相。

開元二十一年,張九齡拜相。當時安祿山討伐奚、契丹失敗,要被斬首。張九齡認爲他有謀反之相,上書皇帝請求殺了安祿山。唐玄宗沒有同意。

在張九齡任宰相期間,大唐王朝雖然處於極盛時期,但同時也隱藏着許多社會矛盾。對此,張九齡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進了農業發展,整頓了吏治,使得朝廷面貌煥然一新。

李林甫忌妒張九齡的才能。當時周子諒彈劾牛仙客失敗,被流放。李林甫對皇帝說:周子諒是張九齡推薦的。因此,張九齡也受到牽連,被貶爲荊州長史。張九齡被罷免後,大唐王朝疾速走向衰落,並最終引發“安史之亂”。

四年後,張九齡回鄉探親,病死於自己家中。死後,唐玄宗賜諡號文獻,追封爲荊州大都督。安史之亂時,唐玄宗後悔當初沒有聽從張九齡的話,殺掉安祿山,特地派人來到廣州紀念張九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