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王維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註釋:

1.暝:日落,夜晚。夜色。

2.空山:幽靜的山。

3.新:剛剛。

4.竹喧:竹林中笑語喧譁,也指竹子枝葉相碰發出的聲音。

5.喧:喧譁,這裏指洗衣服姑娘的歡笑聲。

6.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huàn):洗。

7.蓮動:意謂溪中蓮花動盪,知是漁船沿水下行。

8.隨意:儘管,雖然。

9.春芳歇:春天的芳華凋謝了。春芳:春草。歇:乾枯。

10.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來也泛指隱居的人,此處指詩人本人。

11.留:居。

13.清泉石上流:寫的正是雨後的景色。

14.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反用《楚辭·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意謂任它春芳消歇,王孫也可以久留,因爲秋色同樣迷人,使人留戀。

15.全文中心:這是山水詩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隱居者的戀歌。全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 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

 

參考翻譯:

一陣新雨過後,青山翠谷越發顯得靜幽,夜幕降臨,涼風習習,更令人感到秋意濃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從石上潺潺流過。竹林中傳來陣陣歡聲笑語,原來是洗衣少女們歸來,蓮葉浮動,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儘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嚮往長留。

 

賞析:

這首詩寫出了清新、幽靜、恬淡、優美的山中秋季的黃昏美景。

首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描寫了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霽,幽靜、閒適、清新宜人。寫出了山中一場雨之後的空氣的新鮮,同樣也顯示出作者對朝廷的希望,希望能錄用並生用一些有才之人,取代那些自私腐敗的官員,重振天朝雄威。

頷聯“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寫的是皓月當空,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流於石上,清幽明淨的自然美景。這一聯寫出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希望過上一種平淨幽雅的生活。此二句堪稱絕唱,一個“明”顯出月亮的皎潔,一個“清”顯出泉水的清冽。這兩句作者用來表示自己潔身自愛,清淡如水。

頸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寫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分披,發現浣女在洗衣服,漁民下網捕魚,本聯另一層意思是,一些不速之客打破了山林的寂靜,打破了詩人嚮往的美好生活。詩人先寫“竹喧”、“蓮動”,因爲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現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末聯寫此景美好,是潔身自好的所在。“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流”。這句詩反用《楚辭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是說:美好的春景雖然消失了,秋天的顏色還是很美的。王孫公子可以留在山中不必歸去了。寫作者留戀山中美景,不想歸去,想拋開紅塵凡事,過隱居生活。

“空山新雨後”開門見山點出一場大雨之後的鮮空氣,表達作者嚮往一種清幽的生活,希望遠離塵世的烏煙障氣,達到一種超凡脫俗的心理境界。“空山”“新雨”“天氣”“晚秋”等幾個詞就把一副山水畫呈現於讀者面前,讓讀者有一種想入菲菲,身臨其境的感覺。

 

寫作手法分析:

這首詩的寫作技巧。這首詩裏運用了多種技巧。比如白描、以動寫靜、對仗、倒裝、用典等。試一一找出並鑑賞。全詩都是用的白描手法進行描摹,所以有人評說“詩中有畫”;頷聯以動寫靜,把夜的.靜謐通過月光流瀉、清泉潺流寫出;頸聯是對仗的手法。尾聯是用典。那哪一聯是倒裝呢?“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是用的倒裝的手法。這兩句寫得很有技巧,而用筆不露痕跡,使人不覺其巧。詩人先寫“竹喧”、“蓮動”,因爲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現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也更富有詩情畫意。

 

詩詞爲什麼要倒裝呢?

第一、是聲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體詩”和後來的詞曲,除押韻和字數限制外,還要講究平仄的調配和對仗的工穩。爲了符合聲律的要求,詩人便不得不在詞序安排上作些變通。

第二、出於修辭上的特殊需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按客觀環境中的動作順序,原是‘浣女’之歸造成‘竹喧’;漁舟之下導致‘蓮動’。但如果就這樣呆板地鋪敘直陳爲‘浣女歸喧竹,漁舟下動蓮’,那麼畫面中心就歸結於被動因素‘竹’和‘蓮’——這是動作過程的終點。由於動作至此終結,畫面也便歸於靜止。現按詩中順序的安排,‘竹喧’、‘蓮動’便成爲‘浣女’、‘漁舟’入畫的引子。於是畫面中心移到了動作的主動因素‘浣女’、‘漁舟’上。‘浣女’、‘漁舟’之動,不僅遠比‘竹’、‘蓮’之動鮮明可見,而且它們作爲動作的起點和動力,使過程得以不斷持續。這就大大增強了畫面的動作性、鮮明性。其實,詩詞曲中特殊詞序的出現,聲律的要求和修辭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如王昌齡《從軍行》、杜甫《春夜喜雨》二例,定語“孤城”挪前而“錦官城”移後,除了爲符合七絕和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還在於突出和強調玉門關所處孤立突兀的地勢以及春雨後詩人想象中繁花墜落的景象。